上册数学教案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乘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高矮、长短的认识教案 冀教版 教学目标。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上册 24时计时法 1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册数学教案Tag内容描述:<p>1、一、 除法 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 一位都能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 法进行验算。 2、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运用两 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 大致过程和结果。 3、 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p><p>2、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 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二) ,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p><p>3、苏 教 版 数 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p><p>4、第三章第三章 分式分式 目录目录 第三章 分式 . 1 3.1.1 分式(一) . 1 3.1.2 分式(二) . 6 3.2 分式的乘除法 . 10 3.3.1 分式的加减法(一) . 14 3.3.2 分式的加减法(二) . 20 3.4.1 分式方程(一) . 26 3.4.2 分式方程(二) . 31 3.4.3 分式方程(三) . 36 3.5 回顾与思考 . 39 本章检测题 . 44 课时安排 8 课时 第一课时 课 题 3.1.1 分式(一)分式(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了解分式产生的背景和分式的概念,了解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分。</p><p>5、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111 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3培养参与、合作精神。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主要内容是三角形两边一角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及其简单的应用。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我们已学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哪些条件?我们还没有研究三个条件的哪一种情况?(二)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想一想,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个角时会有几种不同的基本。</p><p>6、第1章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要点分析教材内容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它也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学好二次函数不可或缺的,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奠基工程应该说,一元二次方程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应用。</p><p>7、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麻城小学郑冰 一、教材简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确定起跑线,百分数,扇形统计图,节约用水,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p><p>8、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平面上的点的坐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和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领会其特征。过程与方法:经历现实生活中有关有序实数对的例子,让学生充分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构建有序实数对的平台。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直角坐标的作用,体现现实生活中的坐标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重难点重点:认识直角坐标系,感受有序实数对的应用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难点:对有序实数对的理解。教。</p><p>9、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1.6.2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掌握去括号法则.2、掌握添括号法则.3、能用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和添括号法则.四、教学难点:用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些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中是含有括号的,如下面的式子:如何计算上面的式子呢?下面我们学习去括号和添括号.(二)讲授新课思考:1。</p><p>10、可能性教学设计执教人:陈爱娟教学内容:不确定性(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实例),教材第95-96页。教学目标:1、结合“掷硬币”的游戏,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2、能用“可能”“一定”“不一定”来描述简单事情发生的情况,并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教学重点:能用“可能”“一定”“不一定”来描述简单事情发生的情况。教学难点: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教学准备:课前预习表格、兵乓球、动物卡纸、礼物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p><p>11、第一课时 复习小数乘除法复习内容: 复习小数乘除法复习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取积的近似数。2.能熟练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有关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正确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重、重点: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循环小数。复习过程:课件依次出现下面各题一、基础知识填空1、小数乘法的计算先按整数乘法算出( ),在给( )点上(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 ),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点上( )。乘。</p><p>12、课题信息窗1-变花总课时数1单元课时数1预授时间9月2日主备教师侯艳清参与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o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为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体会生活中有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并充分感受到加法的局限性。*o2.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o新旧知识链接点:一位数加一位数连加的相关算式,看图写算式拓展应用点:连加算式变乘法算式的。</p><p>13、商的变化规律一、教学目标1知道商的变化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商不变的规律。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发现规律的全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3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猜想验证的数学方法,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思想。二、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判断、推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猴子分桃的故事【课件演示】猴子分桃的情境:有4堆桃,每堆分别是8个、16个、32个、64个。。</p><p>14、课题通分(一)课型新授教法自主探究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情景,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2、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重点、难点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主备人教具信息图授课过程授课。</p><p>15、流井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执教人:周凤莲 第一单 单元备课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整数乘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益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以及小数乘法的简便计。</p><p>16、1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套教 案案案案 第一章第一章实数实数 1 11 1 平方根(第平方根(第 1 1 课时)课时) 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根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 根。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能熟练地用平方根求某些非负 数的平方根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 【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计算、。</p><p>17、2-5的分与合教学目标:1. 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且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法推出另外一种分法。2. 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3. 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出2、3、4、5各数的分与合。教具准备:3块糖、学习用具、圆片教学过程:一、初步体验,激趣铺垫1. 设疑:教师将3块糖拿在一只手上。如果要用两只手来拿这3块糖,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拿?指名拿,拿好后要求学生说一说左手拿了几块,右手。</p><p>18、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 :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单元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p><p>19、课题:整理与复习(一)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巩固乘除法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通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巩固乘除法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巩固乘除法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学生准备:优秀作业、作品。教学过程:(一) 回顾交流,解决问题。1、揭示课题。师: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学习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乘、除法,今天我们要进行整理和复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