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人教
第2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首先采用转化的方法。《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 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数学六年级上人教Tag内容描述:<p>1、百分数的认识,%,2、通过对比知道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1、在生活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写百分数。,学习目标:,蛋白质含量17.5%,表示____占____的17.5%,酒精含量:38%,表示____占____的38%,100%棉,成份:100%棉,占 的100%,也就是 。,棉布,这件T恤,这件T恤全部是棉布的,自学检测:,2. 读一读下面百分数 (1) 0.5% (2)100% (3)121.7%,1. 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1)百分之零点五 (2)百分之五十 (3)百分之两百,(1)一根铁丝长57%米。( ),(2)30%和 所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3. 判断,小组讨论:,百分数和分数在。</p><p>2、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 第1节 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复习导入,问题:你会在地图上辨别东、南、西、北四个 方向吗?,思考:,怎样才能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呢?,A :东北方向,B:正东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E:西北方向,20,40,K,L,L点在起点的北偏西20,K点在起点的北偏西40,L点在起点的西偏北70,K点在起点的西偏北50,在生活中确定物体位置时,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M点在起点的北偏东60,N点在起点的东偏南15,M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N点在起点的南偏东75,P点在起点的东偏南55,Q点在起点的。</p><p>3、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4节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复习导入,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1)362+15,(2)56+73,(3)15(34-27),(1)362+15 =72+15 =87,(2)56+73 =30+21 =51,(3)15(34-27) =157 =105,计算下面各题。,探究新知,(2),我们在学习整数乘法时,都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25794 (12.5+3.1) 8,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式子左。</p><p>4、第6单元3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复习,百分数与小数互化,0.35,0.125,2.36,68,57.5,100,35,12.5,236,0.68,0.575,1,温故知新,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你能提出哪些有关百分数的数学问题?,问题的发现,(1)原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2)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3)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 (4)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问题的提出,1,2,3,4,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找准单位“1”,用比较量除以单位“1”的量,求出结果,e-Business 。</p><p>5、第2课时分数除以整数(教材例1,P30)一、连一连。7 5 6 9 二、计算下面各题。8 123 915 3416 2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三、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8()改正:8554()改正:57()改正:7四、芳芳将米长的丝带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丝带长多少米?8(米)答:每段长米。五、解决问题。1。</p><p>6、1.5 分数乘小数 第5课时学习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下面各题。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二、自学导向 阅读教材P8的例5,完成下列题目:例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1)欢欢的身体长2.1dm,。</p><p>7、第5课时 分数乘小数课题分数乘小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依据知识的迁移,进行必要的铺垫,利用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置复习题,为教学重点服务,使学生不仅巩固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而且同时为探究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知识铺垫。2.实现学习的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本设计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p><p>8、第3课时 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p><p>9、第2课时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时主要是探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复习铺垫。结合相关的统计图,激活学生对学过的统计图特点的记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相关统计图的特点,使学生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前对各统计图的优点了然于心。2.对比、分析。教学中,有效利用教材例题资源,引导学生对每组数据的特点及关注点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逐渐明确每组数据的统计目的,为下一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提供依据。3.选择统计图。在完成。</p><p>10、7.1.1 扇形统计图 总第45课时科目:六年级数学 备课人:学习目标:1. 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2. 增强统计观念,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价值。学习重难点: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重点)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难点)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 阅读例1,P96,完成如下问题: 分别计算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和其他各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全班人数:乒乓球占全班人数:跳绳占全班人数:足球占全班人数:踢毽占全班人数:其它占全班人数: 扇。</p><p>11、第3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学习目标: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p><p>12、7 扇形统计图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1.认识扇形统计图及其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3.经历基本的数据统计活动,体验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1)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1课时)(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通过对学生身边的实际数据的处理,引入探究新知,给学生。</p><p>13、第4课时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课题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本设计以这一教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本课时教学内容较简单的特点,设计了学生自学先约分,再计算这部分内容。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权力真正交给学生。在自学后的汇报交流中,教师适当质疑和点拨、及时的反馈练习,让学生真正地掌握了知识,学会了运用。让学生在探索答案的过程。</p><p>14、第2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是教学中的难点,这使学生充分理解“转的过程”,教学中特别关注了以下几点:1.巧用转化理解算法。在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出了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后,教学中首先采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法中的分数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从而达到把新 知识转化为已学知识的目的,使学生轻松运用旧知识解决问题。2.数形结合,验证算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集思广益,让学生根据题意及直观操作,得出 除以2也就是平均。</p><p>15、分数除法适用学科数学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适用区域全国本讲时长120分钟知识点1. 分数除以整数2. 分数除法的意义3. 整数除以分数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 会计算分数与整数之间的计算教学重难点1. 分数除法的意义2.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3. 整数除以分数教学过程一、知识讲解1.根据254=100写出两个除法算式。2.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4. 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5. 求12的是多少?5. 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几块?在这个算式中,、4、2各叫什么数?6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倒数7. 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p><p>16、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让学生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领会转化的美妙与魅力。教学重难点:1、正确计算分数除法的计算。2、 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1.口算1/63 5/62 3/86 3/732.小明2小时走了6 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3. 2/3 小时有( )个 1/3小时1 小时有( )个 1/3小时5/12小时有( )个 1/12小时1 小时有 ( )个 1/12 小时二、探索交流。</p><p>17、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3页全部内容。分数混合运算是分数除法学习的提升和综合运用,既是对前期学习整数混合运算的复习和提升又为后期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奠定基础。(二)核心能力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掌握灵活的计算策略。(三)课时目标1.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正确的计算。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灵活运用计算策略。(四)学习重点确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