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联系前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有进一步了解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时教学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Tag内容描述:<p>1、浅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10 生工一班 20100801117 许诚 哲学世界观分之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又可以分之为辩证唯物主 义与庸俗唯物主义(或称机械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分水岭为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唯心主义认为,意 识,或是宗教意义上的灵魂,是第一性的,而物质则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则认 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在根本意义上决定着意识。 在马克思主义中有“基础”与“上层建筑”之说。马克思主义一般认为: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也就是说,经济基础在根本意义上决定着上层建筑,而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着 经济基础。</p><p>2、1 政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政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求佛导入新课,突出歌词:“闭上眼 看见天堂”、“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教师问:从哲学角度谈谈你对歌词的看法? 师生总结:说明歌词带有浓郁的唯心主义有神论色彩。 教师:我们该不该相信佛,相信上天,这在哲学上就涉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节课我 们就来学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 二、展示目标及重难点:(教师播放PPT,展示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唯物主义的含义、唯心主义的含义。 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p><p>3、1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有关专家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到 2050 年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油、气供应不足, 需求不断扩大,进口将成为中国石油的主要供应渠道,天然气也需要大量进口。上述材料中 有关专家的观点是 ( ) A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 “物是感觉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 ) A. 机械唯物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客观唯心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3.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p><p>4、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官员信风水就是一种堕落 近日,中纪委机关报发表文章痛批部分官员迷信风水,称“官员信风水就是一种堕落” 。 该文章指出,目前仍存在机关大楼不设 4、13、14 层,办公室的桌椅摆放讲究朝向、风 水,干部的案头上赫然摆放石兽、 “转运石”等迷信现象。 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 900 多名县处级公务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存在相信“相面” “周公解梦” “星座预测”和“求签”等迷信现象的情况,对其中一些迷信现象的相信程。</p><p>5、1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选择题 1.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物是观念的集合 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气者,理之依也 心外无物 存在即被感知 A B C D 2.唯物主 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3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A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 C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 4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p><p>6、1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课标要求】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第一框题的学习, 已经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表达、探究能力。 但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却知之甚少,本节课要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明确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正确判断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做到坚 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通过。</p><p>7、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依据】1、学情依据:高二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了生活阅历和文化积累,但哲学这个模块比较抽象,对于初接触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2、教材依据:本课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目:唯物主义,介绍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唯心主义,介绍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以及哲学的两个“对子”。本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有个历史的和。</p><p>8、百舸争流 的思想 考点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考点1:哲学基本问题 考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考纲点击高考考纲展示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 关系问题)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包括两个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划分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 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 的基本问题(略)P11-12 知识一:P10-1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具体科学。</p><p>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的根本分歧 请判断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 义还是属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n(1)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基本观点 n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战国 荀子) n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北朝范缜 ) n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汉朝王充) n气者,理之依也。(明朝王夫之) n共同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具体形态天、地、气等等) 荀 况 生卒年月,前313-前238年;籍 贯,今新绛;业绩及主要著作,思想家、 文学家,著有荀子篇。发展了先秦的 儒家学说,使之从不切实践的形态走。</p><p>10、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 (谁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 “在我看来,凡是认 识的清楚的,明白的东西 ,就存在.因为既然认识 的清楚.明白,就真实了. 而真实,即为存在”. 西方理性哲学开创人: 笛卡儿 我思故我在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物是观念的集合物是观念的集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存在就是被感知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 翰生博士。</p><p>11、谁决定谁呢谁决定谁呢 ? 谁决定谁呢谁决定谁呢 ? 1、物是观念的集合 谁决定谁呢谁决定谁呢 ? 1、物是观念的集合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谁决定谁呢谁决定谁呢 ? 1、物是观念的集合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谁决定谁呢谁决定谁呢 ? 1、物是观念的集合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4、存在就是被感知 谁决定谁呢谁决定谁呢 ? 1、物是观念的集合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4、存在就是被感知 5、我思故我在 谁决定谁呢谁决定谁呢 ? 三、唯心主义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1、物。</p><p>12、复习: 1、哲学的来源及任务分别是什么? 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如何?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 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课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百舸争流的思想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自主学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2、唯物主义有几种基本形态?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的有什么合理性和局限性? 4、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分 别是什么? 5、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外,还有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你。</p><p>13、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何者 为第一性(本原) 的问题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 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 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唯物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派别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可知论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谁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 主导最重要方面 从属方面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是哲学的基。</p><p>14、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和存在 【意识与物质】 的关系问题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何者为本原? 其他表述方式: 谁决定谁?谁依赖谁? 谁是本原?谁是派生? 谁是第一性? 两种回答 存在决定思维。 【物质决定意识】 思维决定存在 。【意识决定物质】 有无同一性? 其他表述方式 :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 【反映】存在? 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 反映】物质? 两种回答 思维可以认识存在。 思维不可以(彻底 )认识存在。 【世界可以认识】 【世界不可以(彻底) 认识】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唯。</p><p>15、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 可知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思维不能认识存在 我打工,家住深 山里,追求富裕 ,你追求什么? 民工 学者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 是唯心主义者;你追 求物质的满足,是唯 物主义者。” 民工与学者 你同意这位学者对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 理解吗? 唯物主义的 根本观点是 ,认为物质 是本原,先 有物质后有 意识,物质 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根 本观。</p><p>16、山东省临清一中2013学年高中政治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一、教材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内容。这一框主要是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让学生从中感受什么是哲学。围绕着这个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p><p>17、北京拔萃双语学校 高二年级政治科目导学案 编写人:李玉玲 审核人:霍佳骅 教研组长:霍佳骅 第 2 周 第 2 课时课题: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它包括的两方面内容。2、知道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能判定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4、能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学习过程一、 课前检测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的“活着”,而。</p><p>18、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精品学案【使用说明】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2-15页,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自主学习并熟记基础知识,总结规律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规范完成学案合作探究和当堂检测,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准备讨论。3.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完善落实好导学案。【学习目标】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2、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3、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重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难点】如何理解唯物主义的。</p><p>19、运动是物质的 根本属性,北斗七星图形的变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雕栏玉砌公犹在,只是朱颜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二节 坚持发展的观点,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想一想: 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会怎么样呢?,(1)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发展,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2、运动的含义,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