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件
3. 掌握重点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原子波动力学模型。1 —了解 氮族元素的特点。3 —掌握重点元素氮和磷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1 化学反应中的计量。1-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和能量关系。
无机化学课件Tag内容描述:<p>1、微量元素 无机化学教研室:乌恩 电话:6653172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是一门新兴的,由多学科相互渗透的边 缘学科,它与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环境科学、地学、食品营 养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当今国际科学界引人瞩目的崭新领域 。 人的生,老,病,死是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肽、脂类、多 糖、核酸、激素和维生素等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 ,尤其是痕量分析技术的提高和生物医学成果的涌现,发现微量 元素与上述生物分子的有机联系,它起着关键步骤的调控作用, 其次,微量元素不象某些维生素能在人体内自行合成。从这种意 义上。</p><p>2、无机化学,第四版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面 向 2 1 世 纪 课 程 教 材,绪论,一、化学:在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内在联系和外界变化条件的科学。 二、分类(传统) 1、有机化学:研究有机物的化学。 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及氰化物除外) 2、无机化学研究元素和有机物以外的所有化合物的化学。 它以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理论为基础,研究100多种元素的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支学科:生物无机、无机合成、无机高分子化学、稀土化学、配位。</p><p>3、第一章 绪论,一、化学是一门核心科学 二、1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三、21世纪化学的四大难题 四、无机化学的重要性 五、无机化学的内容介绍 六、主要参考书 七、大学的学习方法 八、考核,一、化学是一门核心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世界,以至我们人本身,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凡涉及物质的问题,都与化学有关。大自然、人类社会都与化学有密切的关系。化学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现代社会的一切物质文明,包括现代航天航空技术、尖端军事技术、通讯技术、工业、原子能工业、交通、建筑、生物技术等,以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都有赖于现。</p><p>4、第八章 过渡元素概述,8.1 过渡元素的通性,狭义:(n-1)d18ns12 B 8列,广义:(n-1)d110ns12 BB 10列,具有部分填充d或f壳层电子的元素。,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其化合物颜色多、 变价多、形成配合物多。,8.1.1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同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略增加,56 周期基本接近,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La Hf Ta W Re Os Ir Pt Au(-),8.1.3 过渡元素的氧化态,元 素 Sc Ti V Cr Mn Fe Co Ni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氧化态 +4 +4。</p><p>5、第20章 钛副族和钒副族,Chapter 20 Titanium Subgroup and Vanadium Subgroup,IVB、VB 在周期表中 的位置,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4(IVB),5 (VB) 列元素的特点;,2了解重点元素Ti,V,Nd 的存在、分离、性质和用途;,3. 掌握重点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 会用结构理论和热力学解释它们的某些化学现象;,20-1 钛副族 The Titanium Subgroup 20-2 钒副族 The Vanadium Subgroup,20-1 钛副族 The Titanium Subgroup,20-1-1 钛副族单质 The Titanium Subgroup Simple Substance,1. 通性,包括:Titanium (Ti) Zirconium (Zr) Hafnium (Hf) Rut。</p><p>6、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 大多数化学元素表现出两种类型的化合 价,即主价和副价 元素形成配合物时倾向于主价和副价都 能得到满足 元素的副价指向空间确定的方向,1893年供职于苏黎世大学的年仅26岁的Werner A 提出 了天才的见解,被后人称之为维尔纳学说.,维尔纳 (Werner, A, 18661919) 瑞士无机化学家.因创立配位化学而获得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配位化学的奠基人-维尔纳,配合物是一类结构较复杂、具有配位键、具有不同空间构型、数量众多的化合物,早期由于对其结构了解不多,称其为络合物。随着现代原子、分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对此类化合物有。</p><p>7、第24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Chapter 24 The Lanthanides and Actinides,f区 在周期 表中的位置,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f 区元素的特点;,2了解 f 区元素的存在、分离、性质和用途;,3. 掌握重点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 会用结构理论和热力学解释它们的某些化学现象;,24-0 概述 Summarize 24-1 镧系元素 The Lanthanides 24-2 锕系元素 The Actinides,稀土在地表中总含量0.0153,相对来说(第六周期中)较高的,但分散分布,同时总是混合存在,总纯度也不高,如含有10稀土的矿就算是富含矿;由于性质相近提取分离较难,所以纯的单稀土产品较。</p><p>8、6.3 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和命名(Effective Atomic Number Rule, EAN规则),6.3.1 18和16电子规则,非过渡金属(s区、p区)形成的有机金属化 合物遵守八隅体规则,即金属的价电子数 与配体提供成键的电子数总和等于8的分 子是稳定的。,对于过渡金属(d区)来说,它们形成的有机 金属化合物应遵守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即 EAN规则。,所谓有效原子序数就是过渡金属全部电子总 数与所有配体提供成键的电子数的总和等于 该金属所在周期中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若EAN为36(Kr,第四周期)、54(Xe,第五周 期)、86(Rn,第六周期),则该化合物稳定。,如果只考虑价。</p><p>9、第1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无 机 化 学 课 件, 1803年,道尔顿,原子的“刚球模型” 1898年,汤姆逊,原子的“浸入模型” 1911年,卢瑟福,原子的“含核模型” 1913年,玻尔,原子的“行星式原子模型” 1926年,薛定谔,原子的“原子波动力学模型”,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简单历史,电磁波频率分布, 物质从激发态跃迁回低能量状态时,以某种波的形式放出能量,其频率取决于两状态间的能量差。, 连续光谱:所含不同光的波长和频率没有明显分界线的光谱,1.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1.1.1 氢原子光谱,太阳光或白炽灯发出的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时。</p><p>10、第15章 氮族元素,Chapter 15 Nitrogen family elements,高能燃料,1 了解 氮族元素的特点; 2 了解氮族元素的存在、制备及用途; 3 掌握重点元素氮和磷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会用结构理论和热力学解释它们的某些化学现象; 4 从氮的化合物结构了解其成键特征; 5了解一些长周期元素及化合物的制备和用途; 6了解惰性电子对效应概念及其应用。,15 0 概述 Generality 15 1 氮的单质 Nitrogen Simple Substance 15 2 氮的成键特征 Bonding Property on Nitrogen 15 3 氮的氢化物 Nitrogen Hydride 15 4 氮的含氧化合物 Nitrogen Oxide 15 5。</p><p>11、分光光度法,第2章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复习,一、物质的量浓度 二、质量浓度 三、质量摩尔浓度 四、物质的量分数,稀溶液的渗透压力 = i cB RT,复习,3.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课本P22页),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解离,强电解质,大多数的盐,强碱,强酸,3.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课本P22页),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解离。,弱电解质,极少数的盐,弱碱,弱酸,弱电解质的解离度(电离度) : = 100 % = 100 %,电解质已解离部分的浓度 电解质的原始浓度,已解离的分子数 原有分子总数,3.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课本P22页),KCl (molL-1 ) 0.10 0.05 0.01 0.005。</p><p>12、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 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1-1 化学反应中的计量,1-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和能量关系,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计量,1.1.1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1.1.2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1.3 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1.1.4 物质的量浓度,1.1.5 气体的计量,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波义尔定律:当n和T一定时,气体的V与p成反比 V 1/p (1) 查理盖吕萨克定律:n和p一定时,V与T成正比 V T (2) 阿佛加德罗定律:p和T一定时,V与n成正比 V n (3),以上三个经验定律的表达式合并得:。</p><p>13、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4-3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目录,4-1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4-2 电极电势,4-4 电势图及其应用, 依据反应特点,化学反应的分类, 依据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或氧化数变化,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起先】 氧化 结合氧的过程 还原 失去氧的过程,2Mg(s)+O2(g) = 2MgO(s) 与氧结合,【后来】 氧化 失去电子过程 还原 得电子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Question,【现在】 氧化氧化数升高的过程 还原氧化数降低的过程,电子偏移,反应物之间有电子 得失或转移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一、 氧化数,定义,197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p><p>14、近现代无机化学 发展简况,一 无机化学的沿革,三 现代无机化学发展的特点,二 无机化学发展的现状,一 无机化学的沿革,最初的化学就是无机化学;,为研究能左右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的一般规律, 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通常是以1887年德国出版物理化学学报杂志为其标志);,在这个时期无机化学家的贡献是:,这个时期是无机化学的建立和发展的时期。, 1828年武勒由氰酸铵制得尿素, NH4OCN NH2CONH2 动摇了有机物只是生命体产物的观点, 有机化学应运而生;,大约在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同突飞猛进的有机化学相比, 无机。</p><p>15、无 机 化 学 复 习,二、分子结构理论,三、反应自发性,四、反应极限(K),五、热力学图形,六杂化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VSEPR比较,六杂化轨道理论、晶体场理论、VSEPR比较,七、各章小结,第一章 “卤 素”小 结,第二章 “氧族元素”小结,第三章 “氮族元素”小结,第四章 “碳族元素”小结,第五章 “ 硼族元素”小结,第六章 “铜、锌分族”小结,第七章“d区过渡元素”小结。</p><p>16、14 卤素,14.3 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14.2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14.1 卤素的通性,本章重点:,卤素单质的性质和制备; 卤素氢化物的性质、制备及性质递变规律; 卤素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卤素(VIIA) F Cl Br I,价电子构型 2s22p5 3s23p5 4s24p5 5s25p5,共价半径/pm,71,99,114,133,第一电离能 /kJmol-1,1681,1140,1008,电负性,电子亲和能 /kJmol-1,322 348.7 324.5 295,氧化值 -1,-1, 1, 3, 5, 7,14.1 卤素的通性,氟 氯 溴 碘,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依次减小,离解能,依次减小,氟反常?,氟反常?,下一节,1251,14.2 卤素的单质及其。</p><p>17、04 化学与饮食健康 4-1 营养素与人体健康 4-2 常见食物的化学特征,2,4-1 营养素与人体健康,营养素(nutrient):人体为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而 必需由外界供给的物质,有7大类:蛋白质、 脂肪、糖类、维生素、水、无机盐和纤维素。,一、 蛋白质 Proteins,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主要固态成份,是生命活动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非常关注,更加重视对蛋白质的研究与开发,并通过利用传统资源和扩大开发传统资源等途径获得大量质优价廉的蛋白质。,构成机体、修补组织 调节生理功能 供给能量,功能,化学组成,主要由C、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