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3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18短文两篇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共15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痴想(cī) 凝成(lnɡ)。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Tag内容描述:<p>1、七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期末测试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中伤(zhng)澄澈酝酿(ling)咄咄逼人B缥缈(pio) 陛下 抖擞(su) 人声鼎沸C忙碌(l) 静谧 充沛(pi) 浑为一谈D蜷伏(qun) 苛刻 笨拙(zhu) 。</p><p>2、1 2626 小圣施威降大圣小圣施威降大圣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课文主要记叙了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过程,这个过程写 得既紧张又诙谐,其中孙悟空的多般变身,以及二郎神的随之变化,写得曲折详细,充满了趣味。 孙悟空不屈不挠,反应敏捷,在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分,真正塑造出了一个美猴王的形象。同时课 文想象丰富,充满了神奇色彩。文中写孙悟空和二郎神的多次外形变化,都是作者巧妙想象的成果。 一会儿天上,一会儿水 中,从这多般变化中可见作者想象之神奇,生活阅历之丰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故事,把读。</p><p>3、1 化石吟化石吟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化石吟是一首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的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 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歌开篇,诗人用一组设问 句组成排比句,从个体到整体,由鱼儿、鸟儿、树儿推及到整个世界,发出一连串有趣的诘问,激 发读者的情思,激活读者的思维,引导我们去思索探究亿万年前的神奇世界。接着,诗人用了四节 诗,吟咏化石,盛赞化石的功劳,为我们展现了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最后,诗人专门用了一 节诗照应第 2 节,巧妙作答,体现了一种回环。</p><p>4、2018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评分意见(全卷共8页,4个大题,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一) (二) (三) 题分 30 25 14 15 16 50 150 得分 得分 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选项填入下表对应空格。)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吝啬s 棱镜lng 嗔怪chn 女娲补天wB匿笑n 庇护p 蓑衣su 尊君在不fuC论语ln 创伤chung 攒成cun 拈轻怕重ninD胆怯qi 顷刻qng 怂恿sng 杞人忧天q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澄清 余晖 进退。</p><p>5、1 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 课 题在山的那边课时1 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积累“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等词语。 2. 在朗读中感知诗歌内容,品味揣摩语言,理解诗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激发为实现自己 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教学重点1、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2、体会“山” 、 “海”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品味揣摩语言,理解诗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接。</p><p>6、1 11.11.窃读记窃读记 一、基础知识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zho pi gu sho din jio sh gu w yn zh chn ( ) ( ) ( ) ( ) ( ) ( ) cho ci zhu mi tu sun j p tn ln yn cng ( ) ( ) ( ) ( ) ( ) ( ) 2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目不转睛 白驹过隙 弹指一瞬 B茫然若失 津津有味 小心翼翼 C一视同仁 谈笑风声 不折不扣 D曲径通幽 耳目一新 无忧无虑 3.文学常识: 窃读记作者 ,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作家。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 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其中小说 最为著名。 二、语言运用 4. 下列句子。</p><p>7、1 18.18.鸟鸟 一、预习案一、预习案 1、预习目标 (1)阅读文本,读通,读顺,掌握本课生词。 (2)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鸟的特点。 (3)找出相关句子,明白作者的“爱”鸟, “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 鸟的失去自 在自为,这已经超越了鸟本身。 2、预习要点 (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 (2)阅读课文,能够简要概括文章各段段意。 3、达标练习 (1)修改下列句子: 从哥哥的来信中,告诉了我家乡近十年来的变化。 今天我收到了录取职业高中。 王老师把自己的全部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花在教育事业上。 (2)与上文衔接最恰。</p><p>8、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3散步精品教案学习目标1、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3、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播放给妈妈洗脚视频。师:从刚才的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检查预习(5分钟)师:感受课文前,先检查同学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完成学案相关练习。1、生自主完成,同时找一生黑板展示。2、全班明确答案,师适时点拨重点词语。3、生齐读,巩固。三、感知课文内容(8分钟)师:扫清了字词的障碍,。</p><p>9、1 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的人 课 题再塑生命的人 第二课时课时2 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理性地思考、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2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深入探究文中所蕴 含的感情真谛。 教学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学情分 析 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或多或少还不懂得怎样面对人,怎样面对生命,怎样面对挫折,人活着的价值何在 鉴于此,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海伦凯勒人生经历及其品质,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学法指导诵读法 自学。</p><p>10、1 紫藤萝瀑布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导学案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学习 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 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教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迸( )溅 琼( )浆 忍俊不禁( ) 仙露琼( )浆 伫 ( )立 酒酿( ) 伶仃( )。</p><p>11、1 春春 课文研讨 当我们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 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当人在观照 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将这 种现象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 ,他说:“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 ,因为有移情作 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p><p>12、1 紫藤萝瀑布紫藤萝瀑布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并改正。 A.迸溅(bn) B.伫立(zh) C.沉淀(din) D.伶仃(tn) 错误的是( )项,正确的读音是( )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藤萝 沉淀 琼浆 抚摸 B.梦幻 茏罩 发瑞 迸溅 C.稀零 伶仃 遣憾 瀑布 D.酒酿 疑望 伫立 喜悦 3. 下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迸溅(bn) 挑逗(tio) B.仙露琼浆(qin) 沉淀(dn) C.忍俊不禁(jn) 绽开(zhn)D.盘虬卧龙(zh) 酒酿(nn) 4.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忍俊不禁(忍住) B.花红已谢(凋。</p><p>13、1 15.15.走一步走一步 再走一再走一步步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耸立(sn) 攀爬(pn) 颤抖(zhn) B.峭壁(qio) 凸出(t) 闷热(mn) C.嶙峋(ln) 屡次(l) 悬崖(xun) D.迂回(y) 训诫(ji) 安慰(wi) 2.找出下面词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往涯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徒,更险。我听见有人辍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 自己。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遇到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最好选择。 B.尽管我们举手投足都那么小心翼翼,但还是惊动了正在弹琴的蟋蟀。 C.演唱会太精。</p><p>14、1 23.23.女娲造人女娲造人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女 w( ) 澄 ch( ) ju( )起 chn( )合 泥 ni( ) min( )延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A.草木丛生的样子。 ( ) B.形容本领十分高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多。 ( ) C.形容非常愉快、高兴的神情。 ( ) D.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 ) 3.文学常识:袁珂先生,本名 ,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繁县。袁珂先生 著述颇丰。1950 年,第一部神话专著 出版,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 二、语言运用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p><p>15、1 12.12.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 一、基础知识 1.解释句中的加点字词: 学而时习之( ) 有朋自远方来( ) 人不知而不愠( ) ( ) 不亦君子乎( ) 吾日三省吾身(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 解释下列通假字。 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文学常识: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并称“四书” 。 二、语言运用 4. 根据文章的思路,排列下面的句子的顺序。 A、深情地回忆莫泊桑的文学生涯,对其文学天才予以热情礼赞。 B、充分肯定莫泊桑的光荣所在,预言并。</p><p>16、1 学会记事学会记事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使学生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习作主题二、习作主题 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 于 500 字。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一)主题揭秘 学生浏览课文,回想单元学习主题。 回忆成长过程中中最受触动或印象最深的事,选定其中一件,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 写出。</p><p>17、1 1.1.在山的在山的那边那边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 与遐思。那么,生活在 。</p><p>18、1 11.11.窃读记窃读记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本文中的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掌握本文中的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新词。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 “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窃”。</p><p>19、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第8课世说新语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2)初步了解文言文词句的翻译规律,准确翻译课文。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学习重点:1)世说新语文学常识的掌握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学习过程: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雪骤”的作用是什么?“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把雪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