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教 学模式、 教学结构、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策略。为什么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具体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个发展阶段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 思考与建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Tag内容描述:<p>1、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整合的思考 摘 要:本文首先说明了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整合 的目标,同时论述了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电子 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是可行的。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着重研究了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通 过对照教学实验来检测和验证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整 合是否达到了整合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课程 整合 教学设计 在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今教育改革 的热点,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从适应信息社会对人。</p><p>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 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信息技术 的发展, 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 为人类能力的提 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 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 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 教育, 同时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 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 联系和。</p><p>3、信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 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 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 标,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了 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 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p><p>4、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董文君 【摘要】当今的信息化社会要求学校培养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创新人才,将信息技 术与课程相整合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从实际中找 到这些问题,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所反映的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予以纠正,以期对信息技 术与课程整合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新型教学结构 信息素养 一、整合观念提出的背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也已成为拓展人。</p><p>5、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丹麻寺小学: 张雪莲 跨学科的整合教育使教育更接近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及人才 培养的需要。整合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 中不仅看到“部分”,也能看到“整体”;不仅看到问题的各种表 现形式,也能看到问题的实质所在,避免局限及各个部分连接产生 的缺口,能使学生用综合性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 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 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耳闻其 声,感官性极强。它以其直观的形。</p><p>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普遍关注的热门问题,如何能改变目前运用黑板教学重视讲学而难以实现更多、更有效的互动问题,是作 为教师非常感兴趣的课题。交互式电子白板使多媒体课堂教学实践有了质的飞跃,将信息技术真正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更轻松,更贴 近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理念。 系列产品(INTECH PRODUCTS)是在通过与具备触摸式大屏幕及电子白板的功能板面的触碰,老师和演示者可以实时操控与之连接的电脑里面的内容。所有 的演示功能都汇集在电子白板/触摸屏面,而且能直接用手指或笔操。</p><p>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内外现状 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社会、 经济与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现代 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人们在审视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推动和变革,常 常追溯 50 多年来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今天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历程,对信 息技术给教育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而感叹不已,试图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去发 现内在的变化与规律。 1.1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历史溯源 20 世纪 50 年代计算机问世和应用后,体现出人机效应、动态模拟、。</p><p>8、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丰台二中教科研方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以多媒体和电脑网络技术为依托的 信息时代。电脑和网络技术的产生,不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 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冲击远大于以前所有技术革命的总和,在军事、 医学、工业、农业、航天等各个领域都产了巨大的变化。 当然,多媒体和电脑网络技术的产生对于教育的冲击也是巨大 的。以计算机和电脑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形象、化静 为动,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理想化的情境; 计算机网络极大地 丰富。</p><p>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 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 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 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 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 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 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 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p><p>1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拟试卷(十五套) 第一套 一. 单项选择题: 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 )部分。 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 B、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 C、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正确答案:D 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 含原有观念属于( ) 。 A、上位关系 B、下位关系 C、组合关系 D、并列关系 正确答案:A 3 WebQuest 是。</p><p>11、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力 设计思想和实施本节课教学的理念: 1. 力是一个重要概念,它贯穿整个力学的始终,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在具体问题中能 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会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是物体受力分析的基础,也是 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要求。从本节开始就要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 力的名称很多。清楚力的分类,领会并分清性质力和效果力,是本节课重要的教学 目标之一,因为对物体受力分析是根据性质力进行的,要求学生记住哪几个性质力,不要 和效果力混淆,但不要展开。 3. 力的图示作图法是一。</p><p>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作者:唐文和 刘向永 徐万胥 【摘要】国家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然而对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 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容易与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混淆。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 念进行了梳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较中,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p><p>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选参赛方案 学校 温十五中 姓名 张晓微 日期 2003 年 10 月 教学设计方法及理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显示出其巨大优势,在现代教育中的 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当前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已经 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关键是 要设计并编制出符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实践证明:将符合教学规律、适合于 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与不断发展的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结合起来用于教学, 可促进教学的深化。</p><p>14、1在教学目标表述中,“使用知识并进行理解”的要求属于认 知领域的( d )层次。 a、领会 b、综合 c、分析 d、应用 4在授新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呈现重要单词和句型, 单词可以配上图片和建立热连接,这是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中 (d)的表现。 a、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b、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共同体 c、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英语学习 d、为教师的演示教学提供新方式 5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对各内容领域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巨 大的变革,其具体体现包括新课标中的四个(c)领域。 a、数与代数;平面几何;导数和微分;综合应用 b、数与代数;。</p><p>1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在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在实际的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然而在实施课程整 合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中加入 一些原则。 一、明确信息技术的内涵 街上热闹的人群、某天的气温、一篇清新的散文、一段音乐、好看的画 面这些景象、数字、文字、图像等负载的内容都是信息。 信息不是一种具体的可以精确测量的物质。从一般意义上讲,凡是我们通过 眼睛、耳朵、舌头、鼻子和大脑等身体器官感受到的外部。</p><p>16、郑小军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gxsyzxj 订阅 手机订阅 首页博文目录图片关于我 个人资料 郑小军 Qing 微博 加好友发纸条 写留言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2957 博客访问:449,472 关注人气:2,103 获赠金笔:11 赠出金笔:0 荣誉徽章: 精彩图文 相关博文 街拍:长腿逆天的性感潮女 新浪博客 衣着不雅惨遭炮轰的十大女主播 探究明星之路 别让跨界并购成为投机者牟利工 竹子新评 “互联网”层出不穷,这次电 概念爱好者 清朝其实很有趣:溥仪和日本人 文裁缝 “幼教杂说”之二十六:如何 赵忠心家庭教育 持续逼空 盛东辉-dhui8008。</p><p>1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肩负着重大责任。本文针对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 教师容易产生的部分问题 进行分析, 旨在更好地提高教师适应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 学习者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 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已成为 当今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教育部在 2001 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提 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p><p>18、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你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谈谈有什么 作用? 理解整合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是“课程整合” ,而非“技术整合” ; 技术是手段、工具,它必须服务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的叠加、关联、组合,它应该是一种“融入/融 合”的关系,是关于技术与课程相互作用“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关注技术应用的有效模式和方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不 断丰富的信息文化对课程。</p><p>19、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柴桑小学 黄炼 信息技术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 以 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课程教学 模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 突破口”,愈来愈受 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 技术、信息 资源、信息方法、人力 资源和课程有机结 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 。</p><p>20、找次品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案) 巷头小学:叶巧弟 课 题 找次品 教 学 内 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134135 页 教材 分析 本单元选取了学生常见的钙片、矿泉水、饼干等熟悉的物品作 为找次品活动的素材,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方便 了教师组织教学。 找次品是这一单元主要的操作活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 式,在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学习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化。然后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 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 1 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p>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DOC文档
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整合的思考.docx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白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内外现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拟测试题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选参赛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试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李克东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几种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试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
昌乐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毕业论文-新课改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doc
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doc
小学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体会
参加第九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有感.doc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计划.doc
在教学实践中论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doc
论文: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oc
文献综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oc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