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刑事诉讼中的 DNA 鉴定问题研究THE RESEARCH OF DNA IDENTIFICATIONIN CRIMINAL LITIGATION 院 系:法学院专 业:法律硕士姓 名:陈雨指导教师:叶永禄副教授完成日期: 年 月 日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刑事诉讼中的 DNA 鉴定问题研究摘 要鉴定结论是我国刑事证据的重要形式,DNA 鉴定作为证据的一种,在锁定犯罪嫌疑人、查找无名尸体身源、串并案件等方面有着特别的作用,具有科学性、鉴定主体的特殊性、书面形式的特殊性的、结论的主观性、仅涉及技术性问题等五个方面的特点。从 DNA鉴定的基本原理来看,DNA 鉴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毫无疑问,但是进行鉴定的人却是主观的,只能由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如果缺乏规范的操作,DNA 鉴定结论就会失去证据效力。因此,在形成DNA 鉴定结论中我们应当特别关注鉴定主体的中立性和程序的规范性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无数的冤假错案已经向我们昭示:如果不能正确对待 DNA 鉴定结论,过于迷信科技证据就会不可避免地增加错判的风险。对 DNA鉴定结论进行审查是必要的,可以从内容和程序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我们要从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审查,提高 DNA 证据的效力;另一方面,我们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来保障科学证据的正确运用。质证、鉴定人出庭作证、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实施将更有效、准确地解读鉴定结论。关键词:DNA 鉴定,审查THE RESEARCH OF DNA IDENTIFICATIONIN CRIMINAL LITIGATIONABSTRACTExpert conclusion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our countrys criminal evidence. DNA identification, as one kind of expert conclusion, is very helpful in locking suspects, searching nameless bodies and stringing cases.I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nature, the particularity of identifier and written form, subjectivity and conclusion only involved technical problems.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NA identification view, it is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but the identifier is subjective, only can be assigned or hired by public security and judicial organs. If lack of normalized operation, DNA identification will lose evidence effect.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neutrality of identifiers and norms of procedures.Countless false case has tells us: if you cant treat DNA identification correctly, too superstitious with scientific evidence will inevitably increase the risk of poor decisions. So its necessary to review it. We can review the DNA identification from the content and program.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review the evidences authenticity, relevance and legitimacy;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corresponding legal norms to ensure the correct use of scientific evidence. Cross-examination, identifier testified and expert auxiliary system would be more efficient and accurate for reading expert conclusion.KEY WORDS: DNA identification, review目录引言 1第一章 DNA 鉴定界说 2第一节 鉴定与 DNA 鉴定 2一、鉴定 2二、DNA 鉴定 3第二节刑事诉讼中 DNA 鉴定结论的特点4一、DNA 鉴定的科学性 5二、DNA 鉴定结论的主观性 5三、DNA 鉴定结论主体的特殊性 5四、DNA 鉴定结论书面形式的特殊性 5五、DNA 鉴定结论仅解决技术性问题 5第二章 DNA 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第一节 DNA 鉴定的基本原理6第二节 DNA 鉴定的基本方法6一、DNA 指纹技术被淘汰 6二、STR 复合扩增技术成为主要手段 7三、技术方法的选择 7第三章 DNA 鉴定结论形成应关注的问题 8第一节 DNA 鉴定主体的中立性 8一、DNA 鉴定机构与鉴定人的中立 8二、鉴定人的回避8第二节 DNA 鉴定程序的规范性 9一、DNA 检材提取和保存的规范9二、DNA 检验的方法规范10第四章 DNA 鉴定结论审查应当注意的问题10第一节 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11一、审查DNA鉴定结论的真实性11二、审查DNA鉴定结论的关联性12三、审查DNA鉴定结论的合法性12第二节 审查的程序14一、质证14二、鉴定人出庭作证15三、专家辅助人制度 16结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3引 言DNA 鉴定在刑事诉讼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解决了同一认定的技术难题,为法庭判决提供关键证据,但这并不意味着 DNA 证据就是铁证。李逢春强奸案等典型冤假错案的发生,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2000 年 4 月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发生一起教师被冤枉强奸的案件,该区堡子湾乡中学两名住校女生 4 月 3 日晚上在宿舍里被一名歹徒强奸,通过调查走访,警方认定民办教师李逢春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将现场遗留的精斑与三名犯罪嫌疑人的血样先后送到大同市公安局和山西省公安厅作 DNA 鉴定,基于当地的鉴定条件做了 6 个位点的检验,结论都是“受害人褥面上精子 DNA 与李逢春血痕 DNA 谱带位置一致 ”,于是教师李逢春被逮捕并提起公诉。法庭审理期间,在被告李逢春及其辩护律师的强烈要求下,法院决定重新鉴定,在公安、检察人员和辩护律师三方都在场的情况下,当场提取李逢春的血液,三方一起将血样送到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作 DNA 鉴定,此次连续两次做了 9 个位点的检验,结论都明确排除了李逢春的犯罪嫌疑。DNA 鉴定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上的,这就使得鉴定结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但是,鉴定结论仍然仅仅是证据的一种,从检材的提取到保管、检验到鉴定,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只有对其进行充分的审查判断后方能作为证据采用。对待科技证据,我们不要盲目迷信,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规范是正确运用的保障。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研究证据法规范、从证据法规范的角度开发应用于诉讼证明的科学技术,达到科技与证据的有机结合,无疑是我国未来科技证据研究的方向。第一章 DNA 鉴定界说第一节 鉴定与 DNA 鉴定一、鉴定(一)鉴定的相关概念在我国, “鉴定”概念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两种定义:一种是从诉讼法的角度;另一种是从证据法的角度。在前者意义上, “鉴定”是一种职权行为,指侦查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断后作出鉴定结论的一种侦查行为。 1在后者意义上,鉴定是一种证据方法或证明方法,即“鉴定证据”或“专家证言”在英美法系国家,鉴定结论是专家证言。在我国,鉴定结论是指接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根据公安司法机关的要求,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案件中的某些专门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后所作出的结论性意见。鉴定结论1 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38 页。是我国刑事证据的重要形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将鉴定结论规定为一种独立的证据,这类证据是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的扩展和延伸,是从其他证据中派生出来的证据,它不是以实物或事实本身的存在与否及其形式来证明案件事实,而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揭示其所蕴含的信息特征来证明其与案件事实的联系。 2(二)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的区别在我国证据理论分类中,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虽然在证据分类上同属于言辞证据,但二者各有特点。首先,鉴定结论是鉴定人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后所做出的结论,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人需要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因此,鉴定结论是一种具有科学根据的意见,而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所做出的书面结论。其次,鉴定结论是公安机关为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鉴定人而做出的书面结论。由于鉴定人是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具有可代替性,因而鉴定结论具有可代替性,而证人证言因证人的不可代替性而具有不可代替性。再次,鉴定结论的内容是鉴定人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所做出的判断结论,不是对有关事实所做出的法律评价,并且是在案件发生后形成的,而证人证言是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 3二、DNA 鉴定(一)DNA 鉴定的概念刑事诉讼中的 DNA 鉴定一般是指 DNA 的同一认定,就是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犯罪现场遗留的生物物证 DNA 与犯罪嫌疑人 DNA 进行比对,得出两者是否同一的结论。耦合概率是衡量同一认定的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山东省滨州沾化区六校联考九上化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涂布机安全生产培训
- 创业贷款政策解读
- 2026届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临夏市第一中学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文案策划个人年终总结
- 河北省丰润区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召口乡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二中学、三中学、四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内江市球溪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635MPa级热轧带肋高强钢筋应用技术规程
- 蜀道集团招聘笔试
- 历年全国普通话考试真题50套
-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复习讲义)教师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识记背诵默写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化粪池清底服务合同
- TGXAS-松阔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 职业技术学院《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