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相关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疝气相关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疝气相关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疝气相关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疝气相关知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疝气相关知识1概述 简介 分类 解剖 相关知识 治疗手段 手术配合 注意事项思考 ing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2什么是疝气疝:体内任何内脏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为疝,脑、胸、腹部都可出现,多发生于腹部。3病因病理 l 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 腹股沟疝气 较多。4疝气危害l 小儿腹股沟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 腹部 坠胀、腹胀 气、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大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 疝气嵌顿 ,引起腹部剧痛以及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还有可能危及生命。5腹疝腹疝斜疝斜疝 90%腹股沟疝腹股沟疝直疝直疝 5% 疝疝 腹外疝腹外疝 股疝股疝 3-5%其它其它 切口疝、脐疝、白线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其它疝其它疝 膈疝、脑疝膈疝、脑疝腹内疝腹内疝6疝气的分类脐疝腹壁疝 20%白线疝直疝(海氏三角)腹股沟疝气 80%股疝斜疝(内环口 )7病理解剖l 疝环 :腹壁薄弱或缺损处;l 疝囊 :壁层腹膜经疝环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装物,分颈、体、底三部分;l 疝内容物 :进入疝囊的的腹内脏器或组织;l 疝外被盖 :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8病理解剖疝环疝环 命名依据命名依据疝囊疝囊 =疝囊颈疝囊颈 +疝囊体疝囊体 +疝囊底疝囊底疝内容物疝内容物疝外被盖疝外被盖疝环疝环疝内容物疝内容物疝囊疝囊疝外背盖疝外背盖9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腹外斜肌: 浅环 耻骨结节外上方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 深环 腹股沟中点上方2cm腹膜外脂肪和壁层腹膜10疾病相关知识 症状 :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块状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严重者会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哭闹不安 。 小儿疝气的 发病率 为 1-4, 早产儿 则更高,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男孩发生疝气为女孩的 10倍,右侧较左侧多 2 3倍,单侧较多见,两侧者较少。11疝气治疗方法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不足之处是无法控制疝气脱出。常用中成药有疝气内消丸、桔核丸、补中益气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调,纱布包敷脐部等。能迅速阻止疝的凸出,从而能有效阻止疝气发展、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缺点是使用不便和无法根治疝气。手术修补是治疗疝气的最有效方法,手术方法:传统的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经腹腔镜疝修补术12疝囊高位结扎术麻醉及手术体位 麻醉方式: 全麻 手术体位:仰卧位, 用小儿约束带固定 臀下垫一软枕13手术配合物品准备: 儿外器械 .儿外碗 .手术衣 .敷料包 .持物钳 . 一次性物品 :电刀、 22号刀片或 15#刀片 4#0强生线、小圆针、手套、小皮贴、 7号慕斯线 特殊物品:小儿束缚带、肩枕、头圈 14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上至肚脐线、下至大腿 1/3,两侧至腋中线。 2.清点器械:巡回与器护共同清点,确保准确无误。 3.铺无菌单:穿手术衣者依次铺小单于近侧、下、上、对侧,并固定电刀。 4.切开皮肤、脂肪;干纱布拭血,电刀止血。15手术步骤 5.切浅、深筋膜:两把止血钳提起筋膜,用组织剪剪开至腹外斜肌腱膜。 6.斜肌腱膜: 2-3把止血钳提起腱膜,用足之剪在腱膜下面潜行分离,往上下剪开腱膜,将腱膜向两侧剥离分开,充分显露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肌腱。16手术步骤 7.用两把艾丽斯纵行分开睾提肌及腹横筋膜显露疝囊。 8.分离疝囊 分出疝囊,用止血钳提起后剪开。扩大疝囊切口,并将其边缘用止血钳提起,平铺展开 。 9.缝扎囊颈 , 用手指或大镊子将囊内容物推回腹腔。17手术步骤10.横断疝囊:用 3-4把止血钳提起疝囊开口,用小圆针 4号丝线缝合结扎,剪断多条疝囊(横行切断)。 11.缝合:仔细止血后,小圆针四号线缝合提睾肌和腹外斜肌腱膜。再用 4-0可吸收线逐层缝合皮下组织,用胶水粘合皮肤。 18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适应证 : 与开放式腹膜前修补术相同。尤其适用于复发疝和双侧疝患者。禁忌证 : 不能耐受全麻、腹腔内感染、腹膜炎。相对禁忌证 : 下腹部腹腔粘连、腹腔积液、凝血障碍、嵌顿性疝等。 19注意要点 游离腹膜不能超过脐内侧襞,以免损伤膀胱,切开中间腹膜毋损伤腹壁下动脉。 精索腹壁化,疝囊应与精索血管、输精管充分游离,以免斜疝复发。 疝囊较大或粘连,可横断疝囊,远端旷置、近端裂口关闭。20应用解剖21应用解剖22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术配合n 用物准备:用物准备:n 负压吸引器、不同型号的吸痰管、束缚、负压吸引器、不同型号的吸痰管、束缚、肩垫、头圈、电刀、肩垫、头圈、电刀、 11号刀片号刀片 、手套、手套、 7号慕斯线、号慕斯线、 4-0强生线、手术衣、持物钳、强生线、手术衣、持物钳、 腹腔镜碗、小儿腹腔镜镜头、小儿腹腔镜腹腔镜碗、小儿腹腔镜镜头、小儿腹腔镜器械(普通)外科腹腔镜器械、腹腔镜双器械(普通)外科腹腔镜器械、腹腔镜双极线、敷料包极线、敷料包23手术步骤(双侧腹股沟斜疝) 1、检查器械(数量,安装,零件,是否能、检查器械(数量,安装,零件,是否能正常使用)。正常使用)。 2、连接镜头,光纤,双极线,吸引器。、连接镜头,光纤,双极线,吸引器。 3、常规消毒,铺单后留置导尿。、常规消毒,铺单后留置导尿。 4、两把巾钳夹脐两侧,脐部上方打孔,戳、两把巾钳夹脐两侧,脐部上方打孔,戳卡为卡为 0.5cm 。 5、与左右下腹各做一、与左右下腹各做一 0.5切口,无损伤钳切口,无损伤钳探查腹腔。探查腹腔。24手术步骤(双侧腹股沟斜疝) 6、沿右侧输精管找到右侧疝囊口,用疝穿、沿右侧输精管找到右侧疝囊口,用疝穿针穿刺后带针穿刺后带 7号丝线环扎疝囊一圈位于皮下号丝线环扎疝囊一圈位于皮下,结扎确切,闭合完全。,结扎确切,闭合完全。 7、沿左侧输精管找到左侧疝囊口,用疝穿、沿左侧输精管找到左侧疝囊口,用疝穿针穿刺后带针穿刺后带 7号丝线环扎疝囊一圈位于皮下号丝线环扎疝囊一圈位于皮下,结扎确切,闭合完全。,结扎确切,闭合完全。 8、清点器械纱布无误,、清点器械纱布无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