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物理上册测量速度练习及解析_第1页
八物理上册测量速度练习及解析_第2页
八物理上册测量速度练习及解析_第3页
八物理上册测量速度练习及解析_第4页
八物理上册测量速度练习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1 (2016连云港)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 s 与运动时间 t 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ab 段 Bbc 段 Ccd 段 Dde 段2 (2016南开区三模)一个运动物体在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m/s,后 3s 内的平均速度是 5m/s,则它在 5S 内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 4m/s B等于 4.2m/s C等于 5m/s D等于 3m/s3 (2016莒县模拟)某物体在运动中,通过路程 S1 所用的时间为 t1,接着以速度 v2 通过路程为 S2,那么物体在它运动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BC D4 (2016东明县二模)在体育测试中,小红的百米赛跑成绩是 16s,测得她在 50m 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 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5 (2016兰州校级三模)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 2m/s 的速度匀速走了 40m,然后又以 5m/s 的速度匀速走了 10s,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3m/s B7m/s C3.5m/s D2.5m/s6 (2016淮安二模)骑自行车沿着崎岖的山道运动,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A肯定随运动路程的增大而增大 B肯定随运动时间的增大而减小C等于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D与运动的路程与所花时间无关7 (2016 春海口校级月考)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A1.35 m/s B168.75 m/s C2.25 m/s D2.81 m/s8 (2015玉林)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 120km 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40km/h,则汽车行驶这 120km( )A所用时间为 2.4h B所用时间为 2.6h C平均速度为 48km/h D平均速度为 50km/h9 (2015上甘岭区校级模拟)小刚家距学校 1200 米,上学时,前半段用了 6 分钟,后半段用了 10 分钟问:小刚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A1.25 米/秒 B2 米/秒 C7.5 米/ 秒 D0.83 米/秒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11 (2016湘西州)体育课时,李明同学用 40s 的时间沿 200m 的运动场跑步一圈,他的平均速度为_m/s12 (2016南充)小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参加 60m 测试,以小丽为参照物,则终点计时员是_(选填“运动” 或“静止”)的;她的测试成绩为 10s,则她的平均速度为_km/h 213 (2016荔湾区一模)如图是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的 st 图象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则小刚骑车是图中_(选填“OA”或“ AB”)段,小刚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_m/s14 (2016遵义模拟)小明乘坐公交车去学校时,看到车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运动,小明这是以_为参照物作出的判断(填“公交车”或“ 地面”) 若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4km,乘车时间为 6min,那么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_km/h15 (2016兴化市校级三模)一列长为 360m 的火车匀速驶过长 1800m 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 72s,则该火车运行的速度为_km/h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 _s16 (2016石景山区二模)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和对应的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 AB 段滑行的平均速度为_m/s17 (2016埇桥区模拟)如图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18 (2016中山市模拟)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相距 369km 的乙地,所用时间如图所示,汽车行驶途中所用的总时间是_h,平均速度是_km/h,合为_m/s19 (2016 春 长春校级月考)在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马拉松赛全程为 42.195km,某业余选手的成绩为3h30min,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 (2015无锡模拟)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则第 3 分钟至 5 分钟小华的运动状态为 _,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_m/s 3三解答题(共 2 小题)21 (2016环县校级模拟)小明同学在跑 100m 时,他用了 10s求他的平均速度?22 (2016南开区三模)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 1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和秒表(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 (填“陡” 或“缓” )些(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 vAC=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偏_ (填“ 大”或“小”) 42016 年 09 月 25 日 zhf.868 的初中物理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1 (2016连云港)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 s 与运动时间 t 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ab 段 Bbc 段 Ccd 段 Dde 段【分析】比较汽车运动的快慢可以从两个角度,一是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据此判断【解答】解:读图可知,ab 与 bc 段、cd 段相比,通过相同的路程, ab 段所用时间最短,因此,ab 段速度更大;cd 段与 de 段相比,相同时间内,de 段通过的距离最短,所以速度更慢综上所述,在图中的四段运动过程中,ab 段的平均速度最大故选 A【点评】本题既要明确平均速度的比较方法,即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同时更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比较2 (2016南开区三模)一个运动物体在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m/s,后 3s 内的平均速度是 5m/s,则它在 5S 内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 4m/sB等于 4.2m/s C等于 5m/s D等于 3m/s【分析】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本题可以先分别算出前 2 秒、后 3 秒的路程,求出总路程 s,再用公式 v= 计算它在 5s 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物体在前 2 秒通过的路程:s1=v1t1=3m/s2s=6m,后 3 秒通过的路程:s2=v2t2=5m/s3s=15m,物体在 5s 内的路程:s=s1+s2=6m+15m=21m,而总时间 t=5s,物体在 5s 内的平均速度:v= = =4.2m/s故选 B【点评】求平均速度要先求出总路程 s,再求出总时间 t,用公式 v= 算出平均速度,绝不能为了方便,求速度的平均值(加起来被 2 除) 53 (2016莒县模拟)某物体在运动中,通过路程 S1 所用的时间为 t1,接着以速度 v2 通过路程为 S2,那么物体在它运动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BC D【分析】已知物体以速度 v2 通过路程为 s2,可以得到此过程所用时间 t2,已知全程和所用时间,两者之比就是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v= ,物体通过路程 s2 所用时间为 t2= ,物体在全程所用时间为 t=t1+t2=t1+ ;全程的路程为 s=s1+s2,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 = = 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计算,将总路程和总时间用已知条件正确的表示出来,仔细化简得到结论,难度不大4 (2016东明县二模)在体育测试中,小红的百米赛跑成绩是 16s,测得她在 50m 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 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用百米路程除以跑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解答】解:由题意知:s=100m,t=16s,由平均速度公式:v= = =6.25m/s故答案为:6.25【点评】解决本题注意排除干扰因素(某时刻的速度) ,挖掘关键字词:“百米赛” 告诉路程;“他的成绩是 16s”告诉时间5 (2016兰州校级三模)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 2m/s 的速度匀速走了 40m,然后又以 5m/s 的速度匀速走了 10s,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3m/s B7m/s C3.5m/s D2.5m/s【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 t= 求出第一段的运动时间;6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 s=vt 求出后一段的路程;求出总路程与总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第一段的运动时间 t1= = =20s;(2)后一段的路程 s2=v2t2=5m/s10s=50m;(3)总路程 s=s1+s2=40m+50m=90m,总运动时间 t=t1+t2=20s+10s=30s,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 = =3m/s;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问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运动时间及路程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基础6 (2016淮安二模)骑自行车沿着崎岖的山道运动,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A肯定随运动路程的增大而增大B肯定随运动时间的增大而减小C等于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D与运动的路程与所花时间无关【分析】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骑自行车沿着崎岖的山道运动时,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故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需要掌握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7 (2016 春海口校级月考)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A1.35 m/s B168.75 m/s C2.25 m/s D2.81 m/s【分析】有图象得出小华行驶的路程及时间,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解答】解:有图象知,小华在 03s,运动了 150m,35s,静止,继续运动到 1350m,小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S=1350m ,小华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总时间,t=10min=1060s=600s,v= = =2.25m/s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 st 图象,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平均速度,具有一定难度,解题关键在于认识图象78 (2015玉林)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 120km 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40km/h,则汽车行驶这 120km( )A所用时间为 2.4h B所用时间为 2.6hC平均速度为 48km/hD平均速度为 50km/h【分析】利用 t= 求前、后半段路程用的时间,得出总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 v= 得前半段路程用的时间:t1= = =1h;后半段路程用的时间:t2= = =1.5h;总时间:t=t1+t2=1h+1.5h=2.5h,故 AB 错;(2)平均速度:v= = =48km/h,故 C 正确、D 错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记住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 2 除) 9 (2015上甘岭区校级模拟)小刚家距学校 1200 米,上学时,前半段用了 6 分钟,后半段用了 10 分钟问:小刚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A1.25 米/秒 B2 米/秒 C7.5 米/ 秒 D0.83 米/秒【分析】已知路程,求出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路程 s=1200m,运动时间 t=6min+10min=16min=960s,则平均速度 = = =1.25m/s;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即可正确解题10 (2015南沙区二模)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在 AB、BC 和 A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VAB、V BC 和 VAC,由图可知( )AV AB 最大 BV BC 最大CV AC 最大 DV AB、V BC 和 VAC 一样大8【分析】由图读出小车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公式 v= 计算便可出各段路程的速度,然后进行比较【解答】解:由图知,小车通过 AC 的路程 s1=9cm=0.09m,所用的时间 t1=3s,vAC= = =0.03m/s;通过 AB 的路程用的时间 t2=2s,路程 s2=4cm=0.04m,vAB= = =0.02m/s;通过 BC 的路程用的时间 t3=1s,路程 s3=5cm=0.05m;vBC= = =0.05m/s由上分析知,v BCv ACv AB故选 B【点评】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 v= 算出平均速度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11 (2016湘西州)体育课时,李明同学用 40s 的时间沿 200m 的运动场跑步一圈,他的平均速度为 5 m/s【分析】知道前 200m 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大小【解答】解:平均速度:v= = =5m/s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本题是比较简单的速度公式的应用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12 (2016南充)小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参加 60m 测试,以小丽为参照物,则终点计时员是 运动 (选填“运动” 或 “静止”)的;她的测试成绩为 10s,则她的平均速度为 21.6 km/h 【分析】 (1)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2)一直路程和时间,利用 v= 可求其平均速度【解答】解:(1)小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参加 60m 测试时,以小丽为参照物,终点计时员与小丽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终点计时员是运动的;(2)她的平均速度:v= = =6m/s=63.6km/h=21.6km/h故答案为:运动;21.6【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求法;在处理变速运动的题时,无论中间的速度如何变化,只需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求出平均速度913 (2016荔湾区一模)如图是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的 st 图象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则小刚骑车是图中 OA (选填“OA”或“ AB”)段,小刚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 2.4 m/s【分析】 (1)步行的速度小于骑车的速度,即通过相同的路程,步行用的时间较多,骑车用的时间较少已知步行和骑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一半路程) ,从 st 图象上可知步行和骑车所用的时间,用时短者为骑车路段;(2)从图上读出全程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 v=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图象可得:在 OA 段,通过的路程 s1=1800m,所用时间 t1=5min=300s,在 AB 段,s 2=3600m1800m=1800m,t 2=25min5min=20min=1200s,比较可知,在 OA 段用的时间较少,说明速度较快,故:骑车的是 OA 段,步行的是图中 AB 段;(2)整个路程 s=3600m,时间 t=25min=1500s,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 = =2.4m/s故答案为;OA;2.4【点评】对于此类图象题,一定要明确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关键线段结合相应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4 (2016遵义模拟)小明乘坐公交车去学校时,看到车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运动,小明这是以 公交车 为参照物作出的判断(填“公交车”或“ 地面”) 若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4km,乘车时间为 6min,那么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 40 km/h【分析】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根据速度公式 v= ,将已知路程、时间代入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小明以公交车为参照物,车窗外的树木与公交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树木是运动的,所以他会看到看到车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运动;从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 s=4km,所用时间 t=6min=6 = ,v= = =40km/h故答案为:公交车;4010【点评】此题涉及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5 (2016兴化市校级三模)一列长为 360m 的火车匀速驶过长 1800m 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 72s,则该火车运行的速度为 108 km/h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 48 s【分析】列车要完全通过隧道需要行驶的路程是隧道长加列车长;知道列车经过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列车速度;列车全部在隧道内列车行驶的路程是隧道长减列车长,知道路程和速度求出时间【解答】解:列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是:s 1=s+s 车 =1800m+360m=2160m,列车行驶的速度:v 1= = =30m/s=108km/h列车全部在隧道内的路程:s 2=ss 车 =1800m360m=1440m,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时间:t 2= = =48s故答案为:108;48【点评】关键是要分清列车完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和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是不同的,列车完全在隧道内时行驶的路程=隧道长列车长,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 隧道长+列车长16 (2016石景山区二模)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和对应的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 AB 段滑行的平均速度为 0.02 m/s【分析】读出木块左边缘在 A 处和 B 处时的刻度值,二者之差即为总路程,再读出两处秒表的示数,二者之差即为总时间,最后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为平均速度【解答】解:木块左边缘在 A 点的刻度为:1.00cm,在 B 点的刻度为 5.00cm,AB 段总路程为:s=5.00cm1.00cm=4.00cm=0.04m,木块在 A 点时的时刻为:5min18s,在 B 点时的时刻为: 5min20s,AB 段总时间为:t=5min20s5min18s=2s,AB 段的平均速度为:v= = =0.02m/s故答案为:0.02【点评】 (1)读木块所在位置的刻度时,要读其中一个边缘;(2)注意刻度尺的单位是 cm,要换算成m 再进行计算17 (2016埇桥区模拟)如图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2.5 m/s11【分析】从图上得出小车行驶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利用 v= 计算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可知,小车行驶的路程 s=450m,所用时间 t=20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22.5m/s故答案为:22.5【点评】此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能从图上得出小车行驶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比较简单18 (2016中山市模拟)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相距 369km 的乙地,所用时间如图所示,汽车行驶途中所用的总时间是 6.5 h,平均速度是 56.8 km/h,合为 15.8 m/s【分析】已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从图中读出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其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可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时间 t=21:05 14:35=6.5h,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v= = 56.8km/h=56.8 m/s15.8m/s故答案为:6.5;56.8;15.8m 【点评】此题考查速度放入计算和速度单位的换算,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汽车行驶途中所用的总时间19 (2016 春 长春校级月考)在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马拉松赛全程为 42.195km,某业余选手的成绩为3h30min,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3.35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定义,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解答】解:全程的路程,S=42.195km=42195m,全程的时间,t=3h30min=33600s+3060s=12600s,全程的平均速度,v= = =3.35m/s答: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3.35m/s【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平均速度的概念,会利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20 (2015无锡模拟)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则第 3 分钟至 5 分钟小华的运动状态为 静止 ,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2.5 m/s12【分析】从图上读出全程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 v=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第 3 分钟至 5 分钟,小华的速度是 0,所以小华的运动状态是静止的;图象中 1200m 到 1500m 之间有两个格,图线指在 1200m 和 1500m 中间,所以整个路程 s=1350m,时间t=9min=540s,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 = =2.5m/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