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带测试设计_第1页
三带测试设计_第2页
三带测试设计_第3页
三带测试设计_第4页
三带测试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设计题 目:矿井三带测试设计院 别: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专 业:安全技术管理姓 名:阿来拉姑学 号:121602015指导教师:段汉文目 录前言第 1 章 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划分指标-11.1 传统的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及评价-11.2 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划分指标的确定-11.2.1 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依据-11.2.2 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方法-2第二章 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测试-32.1 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的方法和测点的布置-32.2 测试装备与技术方案-32.2 测试参数-32.2.2 测试仪器仪表-32.2.3 测试束管的保-4第三章 测试系统的保护设计-63.1 观测站保护-63.2 巷道内探头保护-63.3 管线保护-6第四章 观测记录-7参考文献-8前 言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状态、范围是矿井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的重要基础参数之一,特别是对采空区防灭火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科学合理地确定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可以增强防灭火措施的针对性,提高防灭火工程的效果,有效预防自然发火事故 (2) 。综采放顶煤技术特殊的放煤工艺,导致其后部采空区的浮煤分布状态和漏风状态不同于分层开采或单一煤层开采,其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也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在考察综放采空区三带分布时,必须把采空区的浮煤分布和漏风状态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才能科学合理地划定三带的范围 (3) 。为有效防治综放采空区遗煤的自燃,本文基于前人在采空区自燃发火方面的研究成果 (4) ,通过对综放采空区遗煤的空间分布状态和自燃三带划分标准的分析,提出了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的概念和划分指标。01 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划分指标1.1 传统的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及评价传统的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有 3 个指标:漏风风速、氧气浓度、温升。划分标准分别如下:1)按采空区内漏风风速划分。散热带为采空区漏风风速大于 0.24m/min 的区域;自燃带为漏风风速在 0.100.24m/min 的区域;窒息带为漏风风速小于0.10m/min 的区域。2)按采空区氧气浓度划分。散热带为氧气体积分数大于 18%的区域;自燃带为氧气体积分数为 10%18%的区域;窒息带为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10%的区域。3)按采空区的温度划分。散热带为温升 T1/d 且靠近工作面的区域;自燃带为温升 T1/d 的区域;窒息带为温升 T1/d 的采空区压实区。上述 3 个指标中,漏风风速是矢量,很难进行实际测量,因此,在采用该标准进行三带划分时,一般只能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不同边界条件下采空区漏风的流线和风速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来划分采空区三带,然而采空区的边界条件十分复杂,会导致计算误差很大,采用这种方法划分出的三带与实际相差较大。温度指标,从理论来讲温度是反应煤自然发火程度的最直接的指标,然而煤是热的不良导体,采空区内煤岩的热量传递过程十分复杂,很难掌握采空区各个区域的温升变化,因此,温度指标在三带划分中一般作为辅助指标。采空区内氧气分布,不仅与漏风状态有关,同时与煤的氧化程度有关,自燃程度高的区域耗氧量大,氧气浓度低,氧含量的大小,反映遗煤氧化的供氧条件和蓄热条件,根据采空区内氧气浓度的分布就可以确定三带的范围。同时,氧气浓度是个标量,在实际中也便于测定。因此,本文在进行空间自燃三带划分时,采用氧气浓度指标 (5) 。1.2 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划分指标的确定1.2.1 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依据采空区三带即散热带、氧化带和窒息带 (6) 。对于非充填采空区来说,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顶板逐渐自然垮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比较松散的冒落区,此1区域内的遗煤氧化自热产生的热量绝大部分被漏风带走,不形成热量积聚,不会发生自燃发火,因此,这一区域通常被称为散热带;散热带再向采空区以里延伸的一定范围内,漏风不足以带走浮煤的氧化热,氧化热不断积聚,使煤的氧化反应自动加速,最终将可能导致煤炭自然发火,该区域就是氧化带;氧化带之后的区域,冒落体已基本压实,漏风风速很小,氧气浓度较低,不足以维持浮煤的氧化反应,氧化自燃被迫终止或者根本不能发生,因此这一区域就是窒息带 (7) 。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划分的理论依据是煤氧复合理论,该理论认为煤炭自然发火必须同时满足 3 个条件 (8) ,即: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呈现破碎堆积状态;具有持续供氧的漏风条件;具有良好的蓄热条件。分析自然发火的条件可以看出:自燃的第 1 个和第 3 个条件与浮煤的厚度相关,只有煤层达到一定厚度才备蓄热条件;自燃的第 2 个条件与氧气浓度相关,只有氧气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才能维持浮煤的氧化反应。因此,氧气浓度场分布和采空区浮煤厚度分布可以正确反应综放采空区浮煤的自燃环境和自燃条件,利用这2 个指标就可以科学地划分出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1.2.2 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方法自然发火是煤氧复合发生反应的结果 (9) ,在进行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划分时,不仅要考虑采空区氧气浓度的分布,还要考虑煤自然发火的物质基础煤的分布,只有把氧气浓度 C 与浮煤厚度 h 分布相结合,才能正确反应综放采空区浮煤的自燃状态。具体划分办法有以下 3 种:1)散热带。综放采空区散热带是指具备充足的供氧条件但不具备蓄热条件的区域,或者具备充足的供氧条件但浮煤厚度 h 小于极限厚度 hmin 或没有浮煤的区域,其判条件为(C18%)(10%C18%hhmin) 。2)氧化带。氧化带是指具备充足的供氧条件和良好的蓄条件,煤自燃产生的热量只有部分被带走,所剩热量能维持煤继续氧化升温的区域,其判定条件为(10%C18%)(hmin) 。3)窒息带。窒息带是指由于不具备维持煤继续自燃升温的供氧条件,煤氧化反应减缓或停止的区域,其判定条件为 C10%。在进行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划分时,要把氧气浓度指标和浮煤厚度分布综合起来进行考虑,把采空区三维空间氧气浓度场与浮煤厚度分布范围相叠加,即可划分出综放采空区的空间自燃三带。这种划分方法既考虑了采空区的漏风场、氧气浓度场,又考虑了浮煤的堆积状态,综合考虑了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主要影响因素,理论上合理,实践上可行。22 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测试2.1 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观测的方法和测点的布置采空区自燃“三带”观测的主要内容是要确定出自然带的范围,采用的方法是在采空区预埋束管检测采空区内气体成分随工作面推进度变化情况,并根据煤炭氧化的临界氧气浓度确定出不自燃带、自燃带与窒息带的范围。而回采工作面采空区测点布置在回采工作面,沿工作面两道顺槽方向,测点等长均匀布置,每个测点内安设束管采样器,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束管依次进入“散热带” 、 “氧化带”与“窒息带” ,同时监测采空区各种参数变化,为分析浮煤的各个氧化阶段的温度和气体产物析出特性、变化规律提供依据。2.2 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测试装备与技术方案2.2.1 测试参数对于一个特定煤层的自然发火,其煤的氧化放热性能是一定的,即是一个定数,只要浮煤厚度和粒度适中,采空区供氧充分,在发火期内推进距离小于自燃带宽度,就有可能发生采空区后方浮煤自燃。因此,要对综放面采空区浮煤自燃做出预测,必须掌握采空区自燃带范围,O2,CO,CO2 和 CH4 浓度,以及工作面日常实际推进度、工作面风量等参数。综合各个参数,研究分析采空区自燃变化与分布规律,确定东坡矿工作面后方自燃“三带”的分布范围。观测工作主要是通过采空区预埋管路,进行气体抽样和分析等,掌握采空区气体浓度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情况,以氧气含量 518%作为“氧化蓄热带”的划分依据。2.2.2 测试仪器仪表 1)抽气系统:因束管长度较长,有很大的阻力,本次测试采用 2X-4 型旋片式真空泵(抽气泵) ,它可解决用手动抽气筒抽取气样效率低、速度慢的缺点。泵实物见图 5-1,泵的各项参数见表 5-1。2)色谱分析系统:抽气泵抽取的气样由取样球胆承载送至地面气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测试分析的气体成份为:一氧化碳(CO) 、甲烷(CH4) 、氧气(O2) 、氮气(N2) 、二氧化碳(CO2)以及烷、烯烃类气体(CnHm) 。3图 5-1 采空区取气用的真空泵表 5-1 抽气泵及电机(防暴)主要技术参数表2.2.3 测试束管的保护为了防止束管被采空区冒落的煤岩砸坏,需要在回采工作面以及铺设导线的顺槽内设置保护套管。套管沿两部支架之间的间隙放入架后的空间,再将预先在地面用胶带包扎好的束管管缆穿入保护套管内,套管之间用快速接头连接牢固。(1)顺槽保护套管:顺槽保护套管设在进、回风顺槽内,利用 2 寸注浆管作为束管的保护套管。需准备 600 m,每根 6 m。(2)气体采样器:为了防止取样束管被压实或被粉煤堵塞以致无法抽取气样,应对预设取样管头进行保护。如图 5-2 所示。图 5-2 保护套管设置图1-2in 保护套管;2-预设取样束管;3-快速接头;4-气体采样器;5-气孔该处的三通保护套管可以用坑木或块煤加以保护。采样头处保护套管的分解图如图 5-3 及图 5-4 所示。为了避免通过套管抽到采空区外部气体,在靠近取样型号 抽气速率 极限压力 配用电机 电压 外形尺寸 重量2X-4 4L/S 610-2 帕 0.55kW 380v/660v 280260390mm 35kg4器及测温探头的套管端头一侧,利用胶泥设置隔离密闭。图 5-3 两寸“三通”管 图 5-4 采样头保护套管3)测试步骤测试线路铺设前先将约 600m 的 2 寸保护套管、约 650m 束管、采样点保护装置、2 寸快速接头、2 寸三通、抽气泵以及补偿线等所需材料运至工作地点。通过 2 寸保护套管穿束管。该项工作从外(回风)向内(后部溜子)依次进行,每当到达预设的采样点位置时,将预先抽出的单芯束管扣出,拽入三通的斜管内,至少露头 50cm。该过程中,应避免将束管拧断、折死,保持束管通畅且不漏气;采样头安装,采样点三通的胶泥密封;保护套管的连接,采用“铁板凳”对采样点处保护套管保护;在进、回风巷道内束管出口处附近安装真空抽气泵,并试运转抽取气样。本次测试在进、回风巷分别布置 1 个测点,获取了符合客观实际的气体数据。测点布置如 5-5 图所示:图 5-5 测点分布示意图1#测点:设置在回风巷,布设在煤帮上;2#测点:设置在进风巷,布置在煤帮上。53 综放采空区空间自燃三带测试系统的保护设计系统能否进行安全保护是试验成功的关键。系统保护主要包括观测站保护、探头保护和管线保护 3 个部分。3.1 观测站保护由于井下实际操作环境比较恶劣,观测站处有抽气泵、热电偶补偿导线端头和光纤测温仪,抽气泵能否及时运行和光纤测温系统的正常读数直接关系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需要进行保护。根据观测站处抽气泵和光纤测试仪器的相关尺寸采用在地面焊接好的铁皮箱子罩着观测系统进行保护,对热电偶补偿导线端头进行塑料袋包裹。3.2 巷道内探头保护在三通预设探头的部位将剥离的单芯束管和热电偶从法兰盘穿入套管,并将束管和热电偶固定于套管内,接上 0.3m 长的 2 寸花管,以花管作为防护罩,用尼龙袋包裹于花管四周,防止碎煤与岩石堵塞花管孔眼。用黄泥封堵三通与法兰盘,其具体保护设计如图 2 所示。图 2 巷道探头部位结构示意图3.3 管线保护随着工作面的向前推进,测试系统逐渐被埋在采空区内,所以进回风巷内的光纤、热电偶和束管必须进行保护,以防止管路的破坏。上风巷将防护铁管放6在距底板 0.5m 处并用铁丝固定于巷帮上,下风巷考虑到积水问题将防护铁管用铁丝固定于离底板 1.0m 高的巷道帮上。项目中采用 2 寸防护铁管进行保护。测试系统的可靠性不仅需要保护措施,还需要一些注意事项。测点端头保护时探头及其防护罩竖直放置,四周采用铁丝固定在巷道外帮,以防止探头平倒在地面,避免巷道有积水淹没探头。测试系统安装好后,要采取措施对巷道中管道和测点进行保护,以防生产过程和人为等原因致使管道系统破坏。4 观测记录测试系统安装过程需记录 1#测点距工作面、两测点间、束管及热电偶端头距底板巷道以及 1#测点距观测站的实际距离。测点进入采空区后,应安排人员每天进行观测采样。测温采用分布式光纤温度测试系统,可连续测温,各点温度可由测试软件自动绘制成曲线。使用万用表测试各测点的电势,以便得出测点处的温度值,与光纤测温数据进行比较。为了清楚观测到同一地点的温度变化,选取距 1#测点不同距离的点并记录该点温度数据,并记录于表 1 中。在采样过程中注意先将抽气泵预抽 5 分钟,以排除束管和抽气泵中的空气,采集气样后贴上标签,立即送至地面检测站进行色谱分析。在表 2 中记录井下需记录的原始数据,在表 3 中记录气体色谱分析数据。表 1 距 1#测点不同距离的温度数据日期距 1#测点的距离(m)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温度()表 2 井下需记录的数据点号日期光纤温度()万用表读数(mV)热电偶温度()回采进度(m/d)煤层厚度(m)日产量(t/d)工作面风量(m3/min)风温()表 3 各组分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