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ept. of Anatomy,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医用局部解剖学第五章 腹部第一节 腹前外侧壁 皮肤较薄,皮纹横向,富弹性和延展性,可适应腹部膨隆。皮肤除腹股沟附近以外,移动性大,有可供吻接的浅血管,可作皮瓣移植用。 浅筋膜1结构 较厚,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浅血管、浅淋巴管和皮神经。在下腹部明显分为两层:1) Camper筋膜: 浅层,向下与股部的浅筋膜相连,富含脂肪组织,又称脂肪层。2) Scarpa筋膜: 深层,富有弹性纤维的膜样层,又称膜性层。此层在前正中线附着于白线,两侧则向下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约 1.5 cm处附着于股部阔筋膜;在耻骨联合及耻骨结节之间向下连接阴囊肉膜,并与浅会阴筋膜 (Colles筋膜 )相延续。Scarpa筋膜与腹前外侧壁肌层之间的间隙与会阴浅隙相交通。尿道球部断裂时,尿液渗到会阴浅隙,亦可蔓延到同侧的腹前外侧壁Scarpa筋膜的深面,但不能越过中线至对侧和进入股部。 2浅动脉 上半部有细小的肋间后动脉的分支,脐以下有较大的两条浅动脉。 腹壁浅动脉: 起自股动脉,穿筛筋膜浅出,越过腹股沟韧带的中、内 1/3交界处,垂直上行于浅筋膜浅、深两层之间。腹壁浅动脉多数可分为内、外侧两主支,经股动脉起点下方 2.5 cm处向上作一垂线,线的内侧为内侧支,外侧为外侧支。 旋髂浅动脉: 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 1.5 cm起自股动脉的侧壁 (可与腹壁浅动脉共干 ),在浅筋膜的浅、深两层之间,走向髂前上棘,分布于腹前外侧壁下外侧份。 3浅静脉 行于浅筋膜浅层内,行程方向与动脉相似,丰富,吻合成网,在脐区更多形成脐周静脉网。回流:脐以上静脉 胸腹壁静脉 胸外侧静脉 腋静脉;或 腹壁上静脉 胸廓内静脉 头臂静脉;脐以下静脉 腹壁浅静脉 大隐静脉;或 腹壁下静脉 髂外静脉;附脐静脉 肝门静脉:肝门静脉高压时,可形成脐周静脉曲张 (海蛇头)。 4浅淋巴管:脐平面以上的注入腋淋巴结;脐平面以下的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通过肝圆韧带内的淋巴管,可使腹壁淋巴管与肝门处的淋巴管相交通。 5皮神经节段性分布:剑突平面 T6;肋弓平面 T8;脐平面 T10;脐耻中点 T12;腹股沟韧带和耻骨联合上方的平面 L1 肌层腹直肌、锥状肌: 正中线两侧;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纤维方向各异,互相交叉排列。1腹直肌及腹直肌鞘 腹直肌: 包在腹直肌鞘内,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有 3 4条腱划,腱划紧密地与腹直肌鞘前层愈着,在剑突至脐之间有 3条,脐下 1条。腹直肌与腹直肌鞘后层之间无愈着,易于分离。腱划处有血管,手术时切开腱划应注意止血。 腹直肌鞘 :由 3块扁肌的腱膜构成。前、后两层,在腹直肌外侧缘外侧相结合后呈半月形,称半月线。前层 :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后层 :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在脐下 4 5 cm附近呈凸向上的弓形游离下缘,称弓状线 (半环线 )。此线以下,三块扁肌的腱膜均移行为腹直肌鞘的前层,腹直肌鞘的后层缺如,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接触。 半环线 (腹 )白线: 两侧腹前外侧壁的三层扁肌腱膜在前正中线上相互交织而成,附着于剑突和耻骨联合之间。上宽下窄,脐以上宽约 1 cm,坚韧少血管。上腹部正中切口: 出血少,可因供血不足而影响切口愈合。下腹部正中切口: 腹直肌靠近,有肌肉加强,血供较充分,较少发生切口疝或创口哆开。 (腹 )白线2腹外斜肌 肌纤维自外上斜向内下方。第 9肋软骨至髂前上棘之间的弧形线上移行为腱膜,在髂前上棘与脐的连线以下则完全为腱膜。腹外斜肌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层后,止于 (腹 )白线,下缘的腱纤维附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并向内返折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3腹内斜肌上部纤维: 外下向内上方斜行;下部纤维: 向下内方斜行。至腹直肌外侧移行为腱膜,分成两层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后层,然后止于 (腹 )白线。 腹内斜肌4腹横肌肌纤维自后外向前内横行,至腹直肌外侧移行为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后层。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有第 7 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及伴行的血管、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过。男性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下部肌束共同形成提睾肌。 提睾肌腹横肌 腹横筋膜位于腹横肌和腹直肌鞘的深面,是腹内筋膜的一部分,向上连接膈下筋膜,向下移行于髂筋膜和盆部筋膜。上腹部:较薄弱,向下逐渐增厚,近腹股沟韧带、腹直肌外侧缘、腹直肌鞘后层以及弓状线以下的部分较致密。腹横筋膜与腹横肌结合疏松,但与腹直肌鞘后层紧密愈着,手术时常作为一层切开。腹横筋膜在腹股沟管深环处随睾丸下降延续为精索内筋膜。 腹横筋膜腹横筋膜精索内筋膜精索内筋膜 腹膜外组织又称腹膜外筋膜或腹膜外脂肪,是腹横筋膜与壁腹膜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上腹部比较薄弱,向下脂肪组织较多,将腹横筋膜与壁腹膜分隔,形成一潜在性的腹膜外间隙,与后方的腹膜后间隙,盆部的腹膜外间隙 (盆筋膜间隙 )相延续。当这些间隙发生炎症时,脓液可互相蔓延,常向下方形成髂窝脓肿。临床上通过腹膜外间隙可行膀胱、子宫、输尿管、腰交感干神经节等腹膜外手术。 壁腹膜腹前外侧壁的最内层,上腹部腹横筋膜和腹膜外组织均较薄弱,膈下腹膜与膈紧密愈着,由于受膈运动的影响,张力较大,上腹部切口缝合腹膜时极易撕裂,宜将其与腹直肌鞘的后层一起缝合。 四、临床要点1下腹部皮瓣髂腹股沟皮瓣 :营养动脉为旋髂浅动脉;下腹部皮瓣 :营养动脉为腹壁浅动脉。 2常用的腹壁切口切口选择,遵循的原则: 位置适当; 长度适宜; 便于延长; 减小损伤; 切口方向与皮纹一致。 纵切口1) 正中切口:上腹部正中切口: 皮肤、浅筋膜、 (腹 )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壁腹膜。下腹部正中切口:2) 旁正中切口: 为在前正中线旁开 2 cm处与正中线平行的切口。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牵拉腹直肌至外侧、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壁腹膜。3) 经腹直肌切口: 是与旁正中切口相同的位置上或者稍外侧所作的切口。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 (内 1/3处钝性分离 )、腹直肌鞘后层、腹膜外组织、壁腹膜。 斜切口1) 肋缘下斜切口 (Kocher切口 ): 剑突下向外,肋弓下缘下方约 2.5 cm处与肋弓平行。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 (切口内侧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切口外侧 )、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壁腹膜。2) 右下腹部斜切口 (McBurney切口 ): 右髂前上棘至脐连线的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州第一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效实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甘肃省高台一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四校联考化学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 新解读《GB-T 38795-2020汽车侧面气囊和帘式气囊模块性能要求》
- 民生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 柳州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读森林报春有感550字(9篇)
- 产品销售与市场推广战略合作协议
- 2-6注塑模模架结构件的设计
- 某地居民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满意度调查-以高血压为例
- 固体矿产钻探工真题模拟汇编(共634题)
- 高标准农田施工组织设计(全)
- 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 第1章网络系统集成概述
- 儿童口腔医学课件 乳牙活髓切断术及预成冠修复术
- 风险管理01-风险及风险管理概述
- GB/T 32288-2015电力变压器用电工钢铁心
- 式叉摩那尼戒本
- FZ/T 01008-2008涂层织物耐热空气老化性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