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主张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我们的社会始终有两个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的时候,正值资本主义社会这两个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所以下面我将从经济方面谈谈我对马克思主义经济主张的理解。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矛盾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不只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是包括经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对其继承和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在西欧发展已有相当的规模,但是,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西欧大多国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很尖锐。在英国,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就先后于 1778、1793、1797、1810、1815、1819 年多次发生过局部的经济危机,1825 年则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生产过剩危机。此后于 1836 年和 1847 年又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统治的俄国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不成功,使俄国变成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社会矛盾突出,尤其是农民群众与以沙皇为核心的地主、资产阶级,地主、资产阶级占有大多数的生产资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的矛盾更为突出。民族经济不能独立发展,还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因此,在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下,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工人们不甘心这种境遇,他们开始采取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等形式进行反抗和斗争;在遭到残酷的镇压后,工人们进而采取罢工等形式。但这都是自发的、零散的。但是在 19 世纪 30-40 年代,法国、英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 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 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8 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 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虽然这些起义均已失败告终,但是这些起义运动昭示着工人阶级极力要取得经济权利的迫切需求。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初级的思想,在为法国工人运动编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标示它的正式形成。所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二、无产阶级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无产阶级经济学,其前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但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紧密地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生产关系。这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只有联系生产力,才能深刻认识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和更替的依据,才能正确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特点是自由雇佣劳动制,工人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而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马克思发现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一天创造的价值同它每天的消耗全然不同。雇佣工人每天除了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以外,还必须额外工作若干小时,马克思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称之为剩余价值。还对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分解等等作出科学分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把社会产品按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3 个部分,从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深刻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马克思阐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积累必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更为尖锐。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从而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让位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日益瓦解,进而被社会主义所代替。(1) 生产资料。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工人阶级拥有社会的全部生产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的构想是, “实现整个社会对一切生产资料 土地,铁路,矿山,机器等 的直接占有 ”, “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 ,其核心在于把握对生产资料占有的控制。(2)社会产品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产品的分配,首先是要扣除补偿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就是国民收入,然后要从中再扣除扩大生产基金,后备基金,管理费用,满足公共需要的费用,社会救济基金等,最后剩下的个人消费品则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的具体形式直接由所有制结构形式所决定。由于马克思设想的是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直接占有,因此在分配方式上采取按劳分配原则。(3)经济形成。马克思曾设想:“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 ,即: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以全部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为基础,成为所谓的产品经济,消灭商品经济。但是,无论是后来的苏联,还是我们的新中国,都尝试过实行产品经济,却都不奏效,所以,后来的列宁、斯大林、还是邓小平都认同了货币和商品在转型期的重要作用,实行商品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经济学尽管在后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的实践中未能全部通行,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为其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思路和理论指导意义。从一个侧面也表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理与各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三、马克思主义最终理想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个乌托邦,不是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而是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推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马克思主义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这样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提出, “财产共有”制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等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这就是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成就,并认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基础。所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为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那是,自有平等的劳动者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其他方面的特征,这里我只就经济方面谈谈我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特征,进而阐发了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但这都只是揭示了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未来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我们不断的努力。结语: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 个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 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他们的继承者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制定了关于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他总结了苏维埃俄国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解析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分享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卷
- 运城市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石油公司加油站人员安全操作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 2025年公共文秘教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长治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淄博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CN120111859A 一种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U型吊安全事故培训课件
- CN120105831B 一种电机铁芯冲压模具装配面高保真快速建模方法及系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段综合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人工智能概论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香豆素抗凝血药华法林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 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GB/T 14315-2008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 农民工工资表(模板)
- 《室内空间设计》第三章课件
- 学习《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修订)》课件
- 装配式建筑设计专篇(word6)
- Matlab-Simulink模型检查验证与测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