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四四 章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原电池和电动势 电极电势的应用 电解 1 4.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4.1.1. 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不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 H+ + OH- = H2O Ag+ + Cl- = AgCl 无 电子的转移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明显的电子转移 电子的略微偏移 3 4.1.2. 氧化与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氧化数降低的反应 氧化剂:得到电子,氧化数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给出电子,氧化数升高的物质 Zn + Cu2+ = Zn2+ + Cu 失 e , 氧化数 ,氧化反应 得 e , 氧化数 ,还原反应 还原剂 氧化剂 4 氧化数: 假设把化合物中成键的电子都归电负性更大 的原子,从而求得原子所带的电荷数,此电荷数即为该 原子在该化合物中的氧化数。 NaCl Na的氧化数为 +1 Cl的氧化数为 -1 NH3 H的氧化数为 +1 N的氧化数为 -3 4.1.3 氧化数 5 确定氧化数的规则: 单质的氧化数为 0。 中性分子中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为零。 离子: 单原子离子中等于离子的电荷数; 多原子离子中所有元素氧化数代数和等于离子的电荷数。 共价型化合物: H: +1(一般情况)-1(金属氢化物中,如: NaH, CaH2) O: 一般 O: 2 过氧 O22-: 1 超氧 O2-: 1/ 2 OF2: +2 氧化数可以是分数。 6 非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反应过程 没有 原子或离子氧化数的变化 反应过程中 有 原子或离子氧化数的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与还原反应总是同时发生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例:求氧化数: 7 4.1.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一个前提: 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在给定的条件下反应后, 产物是什么; 如: MnO4- + SO32- 酸性条件下还原产物 : Mn2+(无色) 中性条件下还原产物 : MnO2( 棕) 碱性条件下还原产物 : MnO42- ( 翠绿) 两个原则: 质量守恒 电荷守恒 8 我们讨论的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即:一般以离子形式进行,用该方法较简便。 离子 电子法 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步骤 : 1. 将反应物和产物以离子形式写出; 例 : KClO3 + FeSO4 KCl + Fe2(SO4)3 (稀 H2SO4介质中 ) ClO3- + Fe2+ Cl- + Fe3+ 弱电解质、沉淀要以分子形式给出 9 2.把整个氧化还原反应分成 氧化 和 还原 两个半反应 ;(一分为二 ) 3. 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式; 氧化反应 : Fe2+ Fe 3+ 还原反应 : ClO3- Cl- 氧化反应 : Fe2+ Fe 3+ + e ClO3- Cl- + 3H2O6H+ +还原反应 : 6e + 10 4.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总数必须相等的原则, 将两个半反应合并成一个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Fe2+ = Fe3+ + e 6e + 6H+ + ClO3- = Cl- + 3H2O )6 +) 6Fe2+ + 6H+ + ClO3- = 6Fe3+ + Cl- + 3H2O 反应是在稀 H2SO4介质中, 可以写出相应的分子方程式: 6FeSO4 + KClO3 + 3H2SO4 = 3Fe2(SO4)3 + KCl + 3H2O 11 例 : 配平 1.分成氧化、还原两个半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2.配平半反应 12 3. 两个半反应相加,消去电子 例 : 配平下列反应 分成半反应 配平半反应 加合消去电子 即 : 13 再例 : 配平 碱性 条件下的反应 : NaClO + NaCrO2 NaCrO 4 + NaCl (1) : ClO- + CrO2- CrO 4 2- + Cl- (2) + (3): ClO- Cl - + 2OH-H2O +2e + CrO2- CrO 4 2-4OH- + + 2H 2O + 3 e ) 3 ) 2 3ClO- + 2CrO2- + 2OH- = 2CrO4 2- + 3Cl- + H2O 3NaClO + 2NaCrO2 + 2NaOH = 2 NaCrO4 + 3NaCl + H2O 14 例 : 配平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下列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15 酸性介质中:多氧的一边加 H+; 少氧一边加 H2O 碱性介质中:多氧的一边加 H2O ; 少氧的一边加 OH- 小诀窍 应 注意! 1. 酸 性介质中,反应式两边 不能 出现 OH- 2. 碱 性介质中,反应式两边 不能 出现 H+ 3. 中性 介质中,根据情况,可 加 H+ 或者 OH- 4. 弱电解质、难溶电解质不允许拆成离子,要写分子式 。 16 4.2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Zn + Cu2+ = Zn2+ + Cu 化学能 热能直接 17 4.2.1 原电池 Zn片溶解: Zn - 2e Zn2+ Cu片上有 Cu沉积下来 : Cu2+2e Cu Zn + Cu2+ = Zn2+ + Cu 两式相加 化学能 直接 电能电能 铜锌 原电池 原电池原电池 18 1. 原电池组成原电池组成 原电池 : 借助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直接变成电能的装置 。 电极 负极 :电子 流出 的一级, 发生 氧化 反应。 正极 :电子 流入 的一级, 发生 还原 反应。 盐桥 盐桥中装有饱和的 KCl溶液和琼脂制成 的胶冻。 铜锌 原电池 (丹尼尔电池 ) 19 铜锌 原电池 (丹尼尔电池) 原电池由两个电极组成, 每个电极就是一个半电池。 即 : 半电池半电池 电极电极 还原态物质,可做还原剂 氧化态物质,可做氧化剂每个电极都有: 称为 氧化还原电对 氧化还原电对表示为 : 氧化态物质 /还原态物质 如 : Zn2+/Zn; Cu2+/Cu; Fe3+/Fe2+; MnO4-/Mn2+ 电极反应总是在同一个氧化还原电对间进行的 20 任 一 氧化还原 电对 ,原则上都可以构成一个 半电池 ,其 电极反应可写成: 氧化型 + ne 还原型 对任一 氧化还原反应 ,原则上都可以设计成一个 原电池 , 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将负极和正 极反应相加,就得到电池反应。 负极 : Zn Zn2+ + 2e 正极 : Cu2+ + 2e Cu+) 电池反应: Zn + Cu2+ Zn2+ + Cu 21 2. 原电池表达式 电池符号 铜锌原电池可以表示如下: ( ) Zn ZnSO4CuSO4 Cu( +) 电池符号的书写规则 : 1. 以分子式或化学式表示原电池中各物质组成; 2. 以 “ ”表示两相间界面, “”表示盐桥, “( )、( ) ”表示正负极; 3. 按着 负极在左 , 正极在右 的原则,依各化学物质的接触次序排列各物质; 4. 同一相中的不同物质之间要用 “ , ”隔开; 5. 非标准状态 要注明聚集状态、浓度、压力(气体); 6. 如果电极反应中无固体金属单质,需要外加一惰性电极材料( Pt或石墨) 作为电流的传导体; 7. 强电解质,可以只写参加反应的那种离子;对于弱电解质或难溶电解质, 必须写分子式。 22 (-) Cu | CuSO4(c1) | AgNO3(c2) | Ag (+) (-) (Pt) H2(p)|H+(1M) | Fe3+(0.1M), Fe2+(0.1M) | (Pt) (+) 23 (-)(Pt)Hg Hg2Cl2(s) KCl(饱和 )Ag+ Ag(+) 1moldm-3 (-) (Pt) Hg|Hg2Cl2(s) KCl(饱和 )| Ag+(0.1M)| Ag (+) 24 (-) Zn Zn2+(0.1moldm-3) MnO4- , Mn2+ (Pt) (+) 1moldm-30.1moldm-3 25 例 根据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写出相应的电池符号。 解 : 氧化反应(负极) : 还原反应 ( 正极) : 所以,电池符号为: Cu + Cl2( 1atm) = Cu2+ (1M) + 2Cl- (1M) Cu Cu2+ + 2e Cl2 + 2e 2Cl- 26 电极的类型: a)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b) 气体离子电极 Zn2+ + 2e Zn Zn Zn2+ 2H+ + 2e H2 (Pt) H2 (g) H+ 27 c) 金属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 1/2Hg2Cl2 + e Hg (l) + Cl- (Pt) Hg | Hg2Cl2(s) | KCl(c) c = 0.1(M)、 1(M)、 饱和 AgCl + e Ag + Cl- Ag | AgCl(s) | Cl-(c) 28 d) “氧化还原 ”电极 Fe3+ + e Fe2+ (Pt) | Fe3+ (c1), Fe2+ (c2) Fe3+, Fe2+电极 MnO4- + 8H+ + 5e Mn2+ + 4H2O (Pt) | MnO4- (c1), Mn2+ (c2) 29 4.2.2 电极电势 原电池能够产生电流 ,说明两极间存在电势差,即: 两极的电势不同 。 电极电势是怎样产生的呢 ? 1. 电极电势的产生 M Mn+ + ne溶解 沉积 (a ) (b) 金属电极的双电层 与金属本身的 活泼性 有关 与溶液中金属 离子浓度 有关 与 温度 有关 30 用符号: 表示 如 : 电极电势的表示方法 : 31 2. 电极电势的测量 单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绝对值目前还无法知道! 1953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化学界最权威的组织 ) 规定 : 以标准氢电极作为 基准电极 ,任何温度下 , 标准氢电极 的电极电势为零。 即 : 表示电极处于标准状态 32 标准电极 : 参与电极反应的所有物质 均处于标准状态 。 离子: 浓度为 1moldm-3; 气体: 指定温度下,分压为 101325Pa; 固体、液体: 指定温度下, 101325Pa下最稳定状态; 标准状态 非标准状态表示为 : 表示为 : 33 标准氢电极 (Pt) H2(101325Pa) H+(1moldm-3) 标准氢电极 2H+ + 2e H2 34 将待测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原 电池的电动势 E 电极电势的测量 ( )标准氢电极 待测电极( +) 则 : 实际应用中,标准氢电极的制备和使用均不方便,常用参比电极代替, 最常用的参比电极是 甘汞电极 和 氯化银电极 。 ( )参比电极 待测电极 ( +) ( )待测电极 参比电极 ( +)or: 35 (-)Zn Zn2+(1moldm-3) H+ (1mol.dm-3) H2(101325Pa)(Pt)(+) 测得: E = 0.7618 (V), 36 用标准氢电极和标准铜电极组成原电池,电流方向与上面的 相反,即: (-)( Pt) H2 | H+ | CuSO4 | Cu (+) 测得: E = 0.3419(V), 一些常用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数值按代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 附表 7 。 37 说明: 表中所列标准电极电势的正负号不因电极反应进行的 方向而改变,即同一电极作正极、负极,电极电势相同。 。 值大小表示物质氧化还原能力的强弱, 。 大 ,氧化态的氧化能力强,还原态的还原能力弱; 。 小,还 原态的还原能力强,氧化态的氧化能力弱。 附表 7中: 最强的氧化剂: 最强的还原剂: 最弱的还原剂: 最弱的氧化剂: F2 K F- K+ 38 标准电极电势反映的是物质得失电子的倾向,数值与 物质的数量无关。 如: Zn2+ + 2e = Zn 2Zn2+ + 4e = 2Zn 。 都是 -0.7618伏 。 无简单加和性 Fe2+2e=Fe 。 =0.447V Fe3+ e=Fe 2+ 。 =0.771V Fe3+3e=Fe 。 =0.037V 39 与金属本身的 活泼性 有关 (电极材料 ) 与溶液中金属 离子浓度 有关 与 温度 有关 40 4.2.3 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aA(氧化态 ) + ne bB(还原态 ) 能斯特 (Nernst)方程式 式中: :指定浓度下的电极电势 :标准电极电势 n : 电极反应 中的得失电子数 F : 法拉第常数 R : 气体常数 T : 电极反应的温度 任一电极反应 : 41 能斯特 (Nernst)方程式: 298.15K 下 : n 1) 如果电对中的某一物质是固体或液体,则它们的 浓度均为常数,常认为是 1。 2) 如果电对中的某一物质是气体,其浓度用分压来 表示,分压的单位为: 大气压( atm) 注意 ! 42 3)方程式中的 氧化态 和 还原态 并非专指氧化数有变化的 物质,而是包括了参与电极反应的所有其它物质。 即 : 式中 氧化态 是指在电极反应中,与氧化态物质处于同一侧的所有物 质(包括介质)以计量系数为指数的浓度乘积。 还原态 是指在电极反应中,与还原态物质处于同一侧的所有物质(包 括介质)以计量系数为指数的浓度乘积。 43 例 写出下列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式 2H+2e H2 Hg2Cl2( s) +2e 2Hg( l) +2Cl- MnO4- + 8H+ + 5e Mn2+ + 4H2O 44 例 计算在 298.15K和 Zn2+离子浓度为 0.00 1moldm-3时 锌电 极的电极电势。 解 : Zn2+2e Zn 45 例 计算 OH-=0.10 moldm-3 时,氧电极的电极电势。 ( T=298.15K, PO2=101325Pa) = 0.46( v ) 解 : O2+ 2H2O + 4e 4OH- 1/2O2+ H2O + 2e 2OH- = 0.46( v ) 46 OH-=1.0 moldm-3 o = 0.401v OH-=0.10 moldm-3 = 0.46 v O2+ 4H+ 4e 2H2O 。 =1.229v 结论 :随酸性增强,氧的氧化能力增强 47 例 计算 (1) 高锰酸钾在 H+=110-5moldm-3的 弱酸性介质中的电极电势。 ( MnO4-=Mn2+= 1.0 moldm-3 , T=298.15K) ( 2) 高锰酸钾在 OH-= 110-4mol.dm-3的 弱碱性介质中的电极电势。 ( MnO4-=1.0mol.dm-3 , T=298.15K) =1.507 0.472 = 1.035( v) 解 :( 1) MnO 4- + 8H+ + 5e Mn2+ + 4H2O 查得 : 48 ( 2 ) 介质的酸碱性对含氧酸盐的氧化性影响较大,一般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 较强的氧化性。 某些含氧酸盐在不同的介质中,还会有不同的还原产物。 如 KMnO4 Mn2+( 酸性 )、 MnO2( 中性或弱碱性 )、 MnO42-( 碱性 ) MnO4- + 2H2O+ 3e MnO2 + 4OH- 查得 : 49 例 298.15K时 ,电对 AgCl/Ag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0.2236伏 , KSP(AgCl)=1.7710-10, 求电对 Ag+/Ag的 标准电极电势 溶液中同时存在下面两个电对 : 解: AgCl + e Ag + Cl- Ag+ + e Ag 表示同 一个 电对 Ag+/Ag处于标准态时,溶液中 Ag+= 1moldm-3 此时 : Cl-=Ksp/Ag+=1.7710-10 ( moldm-3) 对 电对而言 : AgCl/Ag= 。 AgCl/Ag+0.059lg1/Cl- = 0.2236 - 0.059lg( 1.7710-10 ) = 0.799( v)对 电对而言 : Ag+/Ag= 。 Ag+/Ag 。 Ag+/Ag = 0.799(v) 50 4.3 电极电势的应用 4.3.1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51 4.3.1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52 如: 电对 电极反应 。 ( v) I2/I- I2+2e=2I- 0.5355 Fe3+/Fe2+ Fe3+e= Fe2+ 0.771 Br2/Br- Br2+2e=2Br- 1.066 最强的氧化剂 Br2 I- Fe2+ Br-+ I2 Fe3+Br2+ 最强的还原剂 I- Br2 Fe3+ I2+ Br- Fe2+I-+ 53 依据标准电极电势进行判断: 。 大,氧化态氧化能力强;小,还原态还原能力强 如果氧化态和还原态都是非标准状态,或者还有 H+、 OH-参加电极反应,要考虑浓度及酸碱性的影响。 例 下列三个电对中,( 1)在标准状态下哪个是最强 的氧化剂?哪个是最强的还原剂?( 2)若其中 MnO4-改为 在 pH=5.00的条件下,氧化性相对强弱顺序如何? 。 MnO4-/Mn2+ =1.507v 。 Br2/Br- =1.066v 。 I2/I- =0.5355v 解 ( 1)在标准状态下可用 。 直接判断 。 MnO4-/Mn2+ 。 Br2/Br- 。 I2/I- 54 最强的氧化剂 MnO4-; 最强的还原剂 I- ( 2) MnO4-/Mn= 。 MnO4-/Mn+ =1.507-0.472=1.035( v) 电极电势: 。 Br2/Br- MnO4-/Mn2+ 。 I2/I- 氧化性: Br2 MnO4- I2; 还原性: I- Mn2+ Br- 总结: 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 的物质,最高氧化态物质 一定是氧化剂;最低氧化态物质一定是还原剂;一些中间 氧化态的物质,如 Fe2+, 根据所处环境,即能做氧化剂, 又能做还原剂。 55 如: NO2-亚硝酸盐中 N为 +3价,即中间氧化态 遇强氧化剂,表现出还原性 , NO2-NO3- 遇强还原剂,表现出氧化性 , NO2-NO或 NH3 NO2-在溶液中以氧化性为主 过氧化氢也有同样的性质 H2O2是 很好的氧化剂,不引入杂质 56 4.3.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判断一个给定的化学反应正反应能否自动进行,先假定 正反应能自动进行,然后根据正反应的方向设计成原电池, 确定出正负极,根据电动势的正负号,就可以判断反应进行 的方向。 E=0 正 = 负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E 0 正 负 正反应能自动进行 E 0 正 负 逆反应能自动进行 例 已知溶液中 Fe2+=0.1 mol.dm-3 Fe3+= 1 mol.dm-3 I-= 0.1 mol.dm-3 判断在 298.15K时 下列反应能否自动进行 57 解: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正极: I2/I-= 。 I2/I -+ =0.5355+ =0.5945(v) 负极 : Fe3+/Fe2+= 。 Fe3+/Fe2+=0.771+0.059lg( 1/0.1) =0.830( v) E= I2/I- Fe3+/Fe2+=0.5945-0.830=-0.236 0 该反应不能从左到右自发进行,能从右向左自发进行 58 例 4.10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 1) ( 2 ) 解:查附表 7 。 =-0.447v ; Fe3+/Fe2+ Cd2+/Cd 。 =-0.403v ( 1) Cd2+= Fe2+=1.0mol.dm-3时, Cd2+/Cd 。 Fe3+/Fe2+ 。 Cd作正极, Fe作 负极; 上述反应自发从左向右进行 59 ( 2)求非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电势 Cd2+/Cd 。 此时 , Cd2+/Cd 。 Fe3+/Fe2+ 。 即: Fe为正极, Cd为负极 反应方向:从右向左进行 60 4.3.3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铜锌原电池,设反应开始时 Cu2+Zn2+=1 mol.dm-3 E=E。 = Cu2+/Cu。 - Zn2+/Zn。 =0.3419-( -0.7618) =1.10( v) 随着反应进行, Cu2+不断减小(沉积成 Cu), Cu2+/Cu Zn2+/Zn 。而 Zn 不断给出电子 Zn2+, 所以 Zn2+增大, 减小 也 增大 Cu2+/Cu - Zn2+/ZnE= 随着两极电势的逐渐接近, E减小, 最后两极电势相等, E=0, 氧化还原反应达平衡状态。 此时, E=0 , 此时, 正 =负 Cu2+/Cu Zn2+/Zn= 61 Cu2+/Cu 。 = Zn2+/Zn 。 Cu2+/Cu 。 - Zn2+/Zn 。 = 电池反应 Zn + Cu2+ Zn2+ + Cu Cu2+/Cu 。 - Zn2+/Zn 。 = 该反应进行的很完全 62 推广到其他氧化还原反应,则有: 注: 平衡常数只与 E。 有关,与浓度无关, E。 大, Kc大,正 反应进行的彻底。 63 例:计算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在 298.15K时的平衡常数,并分 析反应进行的程度。 解:按上述反应组成原电池 负极: Sn-2e=Sn2+ 正极: Pb2+2e=Pb 则, E= 正。 - 负。 =-0.1262-( -0.1375) =0.0111(伏) 当 溶液中 Sn2+=2.38Pb2+时,反应便达到平衡 说明该反应进行的很不彻底 64 例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计算下列反应的 Kc和 KSP Ag+Cl-=AgCl( s) 解:将上述反应两边各加一个金属银 Ag+Cl-+Ag=AgCl( s) +Ag 分解为两个电极反应: Ag+e Ag Cl-+Ag AgCl( s) -e 电池反应: Ag+Cl- AgCl( s) 65 4.4 电 解 4.4.1 电解池的组成和电极反应 1. 电解池 电 解: 在外电源的作用下被迫 发生的氧化还原过程。 电解池: 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 装置。 电解池 66 正极:与正极相联 负极:与负极相联 e e 根据离子迁移的方向,又分为: 阴极 :是 阳 离子移向的一极 阳极 :是 阴 离子移向的一极 电解 NaOH的 电解池 (抽走电子 )(供给电子 ) 67 2. 电极反应 阴 极 :得到电子,发生 还原 反应 阳 极 :失去电子,发生 氧化 反应 总 反应:电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放电 :离子在电解池两极得失电子的过程称为放电。 68 3.原电池和电解池的 区别 铜锌原电池和精炼铜的电解池 正极 原电池 : 还原反应 Cu2+ + 2e = Cu Cu2+移向的一极,为 阴极 装置 :电解池两极处于同一个溶液中 原电池两极分开,互不接触,用一个盐桥连接 电解池: 氧化反应 Cu = Cu2+ + 2e 阴离子移向的一级,为 阳极 负极 原电池 : 氧化反应 Zn = Zn2+ + 2e 阴离子移向的一极,为 阳极 电解池: 还原反应 Cu2+ + 2e = Cu Cu2+移向的一级,为 阴极 69 原电池 电解池 按 电 子 运 动 的 方向 ( ) ( +) ( ) ( +) 按 离子移 动 的方 向 阳 阴 阴 阳 电极 反应 Zn = Zn2+ + 2e Cu2+ + 2e = Cu Cu2+ + 2e = Cu Cu = Cu2+ + 2e 氧化 反 应 还原 反 应 还原 反 应 氧化 反 应 作用 化学能 电 能 电 能 化学能 反应 性质 自 发进 行 被迫 进 行 ( 在外 电 源作用下)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别 70 例 石墨作电极,电解 CuCl2溶液时 移向阴极的是: Cu2+ 移向阳极的是: Cl- 阴极反应 : Cu2+ + 2e = Cu 阳极反应 : 2Cl- - 2e = Cl2 电解总反应 : 2Cl- + Cu2+ = Cu + Cl2 所以,在阴极上得到的是铜, 在阳极上得到的是氯气。 71 例: 以铂作电极,电解 0.1 moldm-3NaOH溶液 4.4.2 分解电压与过电势 1.分解电压 使电解能顺利进行的最低电压称为 实际分解电压 ,简称 分解电压 。 (需通过实验测定) 电解 NaOH的 电解池 测 分解电压时的电压 电流密度曲线 72 该原电池的电子流方向与外加电源的电子流方向相反,因此,外 加电压要足够大,以克服原电池产生的电动势,才能使电解顺利进行。 为什么会产生分解电压呢 ? 阴极 : 2H+ + 2e = H2 阳极 : 4OH- = 2H2O + O2 + 4e 部分的 H2 、 O2吸附在铂片上,组成了氢氧原电池: 电池符号 : (-) (Pt) H2 NaOH(0.1moldm-3) O2(Pt)(+) 73 电解 NaOH的 电解池 0.1 moldm-3NaOH溶液中 : OH-=0.1 moldm-3, H+=110-13 moldm-3 分解电压的理论值可计算如下: 原电池的电动势 : 若 : (+)还原 : 2H2O + O2 + 4e = 4OH- (-)氧化 : H2 = 2H+ + 2e 74 2. 过电势 电解池中实际析出电势与理论析出电势的差值 称为过电势(或超电势)。 规定过电势数值均为正值 =阴 .实 阴 .理 阴 .过 - 阳 .实 阳 .理 阳 .过+= E分解 = 阳 .实 阴 .实 = E.理 + E过 E过 = 阳 .过 + 阴 .过过电压 : 分解电压: 电解 0.1 moldm-3NaOH溶液时 E过 = E实 E.理 =1.7 - 1.23=0.47V 75 原因 : 因电阻所引起的电压降 电极的极化所造成的。 3. 极 化 实际电势偏离理论值的现象称为 极化 。 分解电压与理论计算值之间有偏差,说明阴、阳极 上产物析出时的实际电极电势 (析出电势 )与理论电极电势 间有偏差。 电极的极化:包括 浓差极化 和 电化学极化 两个方面。 76 (2)电化学极化: 由于电解产物析出过程中某个步骤反应速 度缓慢而引起的。 =阴 .实 阴 .理 阴 .过- 阳 .实 阳 .理 阳 .过+= (1)浓差极化: 由于离子的扩散速度缓慢而引起的 在电解过程中 ,由于离子在电极上放电使电极附近的离子 浓度较其它部分的浓度要小 ,结果使分解电压的数值增大。 消除方法: 搅拌和升高温度。 (使离子的扩散速度增加来消除 或减小浓差极化) 影响过电势的因素很多, 主要是电极表面性质和电解 产物的析出速度 结果 : 阳极电势更正 阴极电势更负 77 电解盐的水溶液的时候,阴阳离子都不止一种, 4.4.1 电解产物的一般规律 取决于 : 标准电极电势、 离子浓度、 电解产物在电极上的过电势。 阴极上: 金属正离子、 H+ 阳极上 : 负离子(酸根离子)、 OH- 哪种离子先放电? 阳极 : 进行氧化反应,容易给出电子的物质(还原能力强的物质), 即 小 的还原态物质 先放电; 阴极: 还原反应,容易得电子的物质(氧化能力强的物质), 即 大 的氧化态物质 先放电。 78 工业上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备 NaOH, 为什么? 电解食盐水浓度不小于 5.38mol.dm-3 , 溶液 pH值控 制在 8左右,石墨作阳极,氯气和氧气的过电势分别为 0.25v和 1.06v, 铁丝网作阴极,氢气的过电势 0.08v, 气 体分压取 101325Pa计算。 通电后,移向铁阴极的是: Na+、 H+ 移向石墨阳极的是: Cl-、 OH- 79 通过计算确定放电的先后顺序 + 随着电解的进行,阴极附近产生 NaOH, 假设浓度达 10% (密度 1.11),则 Na+/Na 。 H+/H2 。= H+/H2 加上过电势: = - 0.472 - 0.08= - 0.552( v) = - 2.71v, 远小于氢的, 而浓度变化最多改变 0.2v 则: =阴 .实 阴 .理 阴 .过- 80 H+/H2 = 加上过电势 : = -0.85 - 0.08 = - 0.93( v) Na+浓度改变不会使钠的电极电势 (-2.71v)大于 -0.93伏。 所以, 阴极上是 H+放电,产物是 H2 阳极上可能放电的是 Cl-、 OH- =1.358v。 。 =0.401v 考虑到浓度影响及过电势 =1.358+0.25-0.059lg5.38 =1.57v =阴 .实 阴 .理 阴 .过- 81 =0.401+1.09+0.059lg106 =1.845v 分解电压: 1.57-( -0.93) =2.5v 实际还要大 阴极反应: 2H+ + 2e = H2 阳极反应: 2Cl 2e = Cl2 电解反应: 2NaCl + 2H2O = 2NaOH + Cl2 + H2 所以, 阳极上是 Cl-放电,产生 Cl2。 所以,电解食盐水溶液时: 82 阴极 上可能放电的物质有金属离子、 H+离子等 放电的先后次序 : (1) 的金属离子首先得电子 ; (2) 的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被还原, 而是 H+离子得电子。 常见电解产物的一般规律 : 阳极 上可能反应的物质有: 复杂阴离子、简单阴离子、 OH-离子和金属 (可溶性阳极 ) 放电的先后次序 : (1) 金属阳极 (除 Au、 Pt)首先失电子。 (2) 简单阴离子 (惰性电极 ,尤其是石墨电极 ), 如 S2-、 I-、 Br-、 Cl-等失电子。 (3) 复杂阴离子 (惰性电极 )一般不放电,而是 OH-放电 83 例如:石墨作电极电解 K2SO4: 阴极 H2 阳极 O2 相当于电解水 电解的应用很广,如工业上的电镀。 镀锌 84 当金属与周围介质接触时 ,由于发生化学作用或电化学 作用而引起的破坏叫 金属的腐蚀 4.4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4.5.1 金属的腐蚀 金属腐蚀分为 化学腐蚀 和 电化学腐蚀 两种。 1. 化学腐蚀 单纯由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叫做化学腐蚀。 金属在干燥气体或无导电性的非水溶液中的腐蚀 ,都属于化学腐蚀。 如金属和干燥气体( O2、 H2S、 SO2、 Cl2) 等接触,在金属表面直接生 成相应的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等。 温度对化学腐蚀影响很大 在原油中含有多种形式的有机硫化物 ,它们对金属输油管道及容器也会 产生化学腐蚀。 85 2.电化学腐蚀 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 ,由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 蚀叫做 电化学腐蚀 。 特点: 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称之为腐蚀电池。 金属在大气、土壤、海水及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都是电化学腐蚀。 讨论腐蚀问题时,常称 阴、阳极 ,而不称正、负极 腐蚀电池中:阳极(负极)上进行氧化反应 阴极(正极)上进行还原反应 在电化学腐蚀中,阳极上发生反应都是的金属的溶解 。 86 钢铁在大气中的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阴极反应: O2 + 2H2O + 4e = 4OH- 阳极反应: 4Fe + O2 + 2H2O = 4Fe(OH)3 而在电化学腐蚀中,阴极反应主要有两类: 2H+ + 2e = H2 析出氢气 O2 + 2H2O + 4e = 4OH- 吸收氧气 根据阴极反应的不同将电化学腐蚀分为析氢腐蚀、吸氧 腐蚀和差异充气腐蚀。 87 铁的 吸氧腐蚀原理 金属表面常因氧气分布不均匀而引起腐蚀 阴极反应: O2 + 2H2O + 4e = 4OH- 阳极反应: 4Fe + O2 + 2H2O = 4Fe(OH)3 Fe2O3脱水 因为由氧气浓度不均匀引起 又称之为 差异充气腐蚀 88 NaCl + 酚酞又 例 : 锌板 一段时间后 擦去 液滴后 89 当铁完全浸没在 0.5moldm-3硫酸溶液中,由于 铁与酸的反应速率快,空气中的氧气来不及连续 进入水溶液中,这时便可能发生 析氢腐蚀 。 析氢腐蚀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2H+ + 2e = H2 90 4.5.1 金属的防腐 金属防腐的方法很多 ,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电化 学方法。常用方法有: 1. 组成合金 此法可直接提高金属本身的耐腐蚀性。如:含铬 不锈钢,就是铬与铁的合金。 2. 采用保护层,隔离介质 在金属表面覆以非金属材料涂层,使金属与大气 隔离,提高耐蚀性,如涂油漆、搪瓷、塑料喷涂、加 金属镀层等。 91 酸性介质中无机防腐剂的效率较低 , 常采用有机缓蚀剂 B. 有机防腐剂 (缓蚀剂) : 含有 N、 S、 O的有机化合物, C. 防腐原理 : 均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亲水基吸附在金属上 , D. 亲油基在外,使 H+离子难接近金属(或 O2 在其 E. 中溶解度减小),起到保护作用。 3. 化学防腐法 在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能减小腐蚀速率的物质以 防止腐蚀的方法叫做 化学防腐法 。 防腐剂分为 无机防腐剂 和 有机防腐剂 两种: A. 无机防腐剂 : 主要用在 中性 或 碱性 介质中 ,如铬酸盐、重 铬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等。 防腐原理 : 在金属的表面形成氧化膜或沉淀物。 92 4. 电化学防腐法 电化学防腐法就是将被保护的金属,作为腐蚀电池或 电解池的阴极,因而不受腐蚀。 又称为 阴极保护法 实现方式: a: 牺牲阳极保护法(消耗负极防腐法) b: 外加电流法 a: 消耗负极防腐法 将较活泼金属与被保护的金属相连 ,使其形 成原电池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较活泼金属作为电池的阳极而被消耗,被保护的金属则作为阴极得到 电子,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93 镀层破裂后 白铁皮 的腐蚀原理 镀层破裂后 马口铁 的腐蚀原理 较 活泼金属,如 : Al、 Zn及其合金 94 b: 外加电流法 将被保护金属与另一附加电极作为电解池 的两个极,在直流电作用下,使被保护金 属成为阴极而得到保护。 95 本章小结 :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离子 电子法 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2.原电池 : 正负极、阴阳极的定义和对应关系 原电池的基本组成(电池符号) 将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组装成原电池(或反之) 电池电动势: E = + 96 3.电极电势 影响因素 能斯特方程: n 的应用 求任一条件下的电极电势 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相对强弱 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E0) 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求反应的平衡常数) a(氧化态 ) + ne b(还原态 ) 注意此 式中 n 的意义 ! 97 4.电解 电解池两极反应 判断电解产物的一般规律 98 4.6化学电源 借助于化学变化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化 学电源。 化学电源 干电池、 蓄电池、 燃料电池 4.6.1干电池 常用的干电池有锌锰干电池 ,锌汞电池 (钮扣电池)等 ,它 们都是原电池。 1.锌锰干电池 锌锰干电池是常用的直流电源。 负极 -金属锌筒 正极物质 -MnO2和石墨棒 (导电材料) 两极间 -ZnlC12和 NH4Cl的糊状混合物。 99 锌锰干电池可用下面的电池符号表示 (-)Zn |ZnCl2, NH4Cl(糊状 )|MnO2( C) (+) 放电时 负极上锌进行氧化反应 : Zn=Zn2+2e 正极上 MnO2发生还原反应 : 2MnO2+2NH4+2e=Mn2O3+2NH3+H2O 电池反应为 : Zn+ 2MnO2 + 2NH4+ =Zn2+ Mn2O3 +2NH3+H2O 电动势为 1.5V,与电池的大小无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精依赖合并周围神经病护理查房
- 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柳林镇卫生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牡丹江市高校毕业生留牡来牡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工作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福建三明市明溪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台州市椒江区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台州市椒江区心海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庐山文控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吉水县人民检察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名新媒体运营岗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南省分行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陕西铜川市路桥工程公司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国咨数据服务公司延长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生产主管转正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高纯铝行业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真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2025年“安全生产年”工作总结(2篇)
- GB/T 2481.1-2025固结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第1部分:粗磨粒F4~F220
- 2025-2026秋学生国旗下演讲稿:第4周涵养文明习惯点亮成长底色-养成教育
- 配电电缆故障定位试卷与答案
- 四川日普精化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脂肪酸酰胺与1000吨有机硅树脂涂剂配套设施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2025年教育督导员督导知识试卷及答案
- 职业技能竞赛-园林绿化工理知识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