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化反应器的比拟放大 ppt课件_第1页
第五章生化反应器的比拟放大 ppt课件_第2页
第五章生化反应器的比拟放大 ppt课件_第3页
第五章生化反应器的比拟放大 ppt课件_第4页
第五章生化反应器的比拟放大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5章 生物反应器的比拟放大 在实验室里用小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 获得了高的产量和效率, 如何在大型的 生产规模设备里予以重现 ,也就是大型 设备的几何尺寸、功率、空气流量、搅 拌转数都是怎样的才能 再现小型设备里 的好结果? 这就是比拟放大要解决的问题。 生物反应器的比拟放大是生物工程中 一个重要课题。比拟放大法在化学工业和 生物产业已经获得很多成功的例子,相对 而言,生物反应过程复杂性远大于化工过 程,影响过程的参数和因素也较多。一般 说来, 菌种的接入方式、菌龄、接种量、 培养基组成、加料方式、 pH值、操作温度 、罐压、溶氧速率、搅拌混合强度 等因素 , 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细胞的反应过程 。 而实际影响生物过程的因素还远远不 止这些, 其中有一些虽已被认识,但目前 的科学实验水平尚还不能对它进行测量和 控制,有一些则还未被认识 。 在现有科学技术水平上,还 没有条件对所 有因素的影响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和综合分 析,而只能选择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参数 进行考虑 。这些参数有 功率消耗 、 溶氧系数 、桨尖速度 等。 但 遗憾 的是到今天为止,尚未得出一个 十分有效准确的 放大关联式 ,所以生物反应 罐的 放大技术还处于经验和半经验状态 。本 章讨论的放大是指在模型罐和生产罐之间以 几何相似原则 为前提。在生物反应罐放大中 ,主要解决放大后生产罐的 空气流动、搅拌 转速和搅拌功率消耗 等问题上。 本章重点讨论机械搅拌罐反应器的放大问题。 5. 1 几何尺寸放大 在反应罐的放大中,放大倍数实际上就是 罐的 体积增加倍数 。 放大倍数 m=V放大 /V模型 一般要 保持几何相似 的原则,那么 H1/D1=H2/D2=A(常数 ) V2/V1=(D2/D1)3=m D2/D1=m1/3 (H2/H1)3=m H2/H1= m1/3 5.2 空气流量放大 生物反应中空气流量一般 有两种表示方法 : 1以单位培养液体积在单位时间内通入 的空气量 VVM(标准状态)来表示 ( m3/ m3 h) 2 以操作状态下的空气直线速度 Vs表示, m/min 两种空气流量表示方式可以换算。 下标 0为标准状态 ,下标 1为操作状态。 V1 = D2Vs1 , V0 =( VVM) VL VL : 反应液体积 T0 =273 T1 =273+t P0 = 9.81104Pa P1 =PL (液柱平均绝对压力 ) 根据气体定律: P0V0/T0=P1V1/T1 4 标准状态操作状态 整理出 : (VVM)= (VVM) Vs1 PLD2 27465.6 VL(273+t) m3/ m3 min 标准状态 下面讨论 三种空气流量的放大方法 : (1)以单位培养液体积中空气流量相同的原则放大: (vvm)1=(vvm)2 Vs (vvm)VL/PD2 (vvm)D/P Vs1 PLD2 VL Vs2 Vs1 = D2 D1 P1 P2 ,Vs2 可求 (2)以 空气直线流速 相同的原则放大 : VS1=VS2 (VVM) 2 (VVM) 1 = P 2 P 1 D 2 D 1( ) 2 VL1 VL2 = P 2P 1 D 1 D 2 (VVM) 2可求 。 因为 V2/V1=(D2/D1)3 ( 3)以 KLa 值相同的原则放大 Kd=(2.36+3.30Ni) (Pg/V)0.56Vs0.7N0.710-9 式中有 Pg、 N等 未定参数 。 可考虑用 其它经验式,如 Kla ( ) ( HL) 2/3 最后推导出: Q VL ( VVM) 2 ( VVM) 1 = ( ) 2/3 D 1D 2 P 2 P 1 用不同的放大原则放大反应器的结果是 不同的 。举例如下: 若 V2/V1=125, D2=5D1,P2=1.5P1,则用上述 三种不同放大方法计算出来的空气量如 表所示 : 放大 125倍时,不同放大判据的 vvm和 Vs值 放大判据 VVm Vs值 放大前 放大后 放大前 放大后 VVm相同 1 1 1 3.33 Vs相同 1 0.3 1 1 KLa相同 1 0.513 1 1.71 若 以 VVm 相同原则放大 ,放大 125倍后, Vs增加了 3.33倍,因 气速太大,跑料可能严重,还容易使搅拌 器处于被空气所包围的状态 ,不能加强气液接触和搅 拌液体的作用。若 以 Vs相同方法进行放大 , 则 VVm值 在放大后仅为放大前的 30%。此值又过低。 因此 人们认 为以 KLa相同原则放大,其合理性大,放大后的 VVm和 Vs 值比较适合。 放大判据 VVm Vs值 放大前 放大后 放大前 放大后 VVm相同 1 1 1 3.33 Vs相同 1 0.3 1 1 KLa相同 1 0.513 1 1.71 放大 125倍时,不同放大判据的 vvm和 Vs值 5.3 搅拌功率及搅拌转数的放大 搅拌功率以及搅拌转数放大的方法很多,用于 发酵罐的 三种放大方法如下: ( 1)以 单位体积培养液所消耗的功率相同 原则 放大 (Po/V)1=(Po/V)2 Rem=104-106 ,Np 不变 功率准数: Np=Po/(N 3D5) PoN 3D5 VD 3 因此 Po/VN 3D2 , ( N3D2) 1 = ( N3D2) 2 确定转数 N2=N1(D1/D2)2/3 ( P0) 2 / ( P0) 1 =(N2/N1)3(D2/D1)5 下标 1是模型罐,下标 2是放大罐。 ( 2)以单位培养液体积所消耗的通气功 率相同原则放大 此时 (Pg/V)1=(Pg/V)2 Po=NpN 3D5 Np:功率准数 Rem 104 时 Np趋于常量 PoN 3D5 根据 Michel 计算 Pg的公式 Pg=C(Po2ND 3/Q0.56)0.45 Pg (N3D5)2 ND3/(D2Vs)0.560.45 N3.15D5.346/Vs0.252 Pg/V= N3.15D2.346/Vs0.252 N2/N1=(D1/D2)0.745Vs2/Vs10.08 Pg2/Pg1= (N2/N1)3(D2/D1)5=(D2/D1)2.756Vs2/Vs10.24 下标 1为模型罐,下标 2为放大罐 ( 3)以体积传质系数 KLa相等的原则放大 由于气液接触过程中,传质系数的 关联式较多 ,以 福田秀雄的关联式为放大基准 Kd=(2.36+3.30Ni) (Pg/V)0.56*Vs0.7*N0.7*10-9 KLa (Pg/V) 0 . 56Vs0.7N0.7 因 Pg/V N3.15 D2.346 / Vs0.252 KLa N2.45 Vs0 . 56 D1.32 按 (KLa)2 =(KLa)1 原则 N2 = N1 Vs1/(Vs)20.23 (D1/D2)0.533 (pg)2 =(pg)1Vs2/(Vs)10.067(D2/D1)3.667 除上述放大原则以外,还有两个原则需要考 虑: ( 4)以恒定搅拌叶轮尖端线速度作为放大 原则(或者作为校正原则) 丝状菌 受剪率 ,特别是搅拌叶轮尖端线 速度 的影响较为明显 。如果仅仅保持 KLa相 等或者 Po/V相等, 可能导致严重的失误 。一 般认为搅拌桨叶端速度的 合适范围 为 250500cm/s ( 5)以恒定混合时间作为放大或者校正基准 混合时间的定义是 把少许具有与搅拌罐内的 液体相同物性的液体注入搅拌罐内 ,两者达 到 分子水平的均匀混合所需要的时间 。 低粘度的液体 在小搅拌罐内的混合时间很短 。 罐越大混合时间就越长 。 实际上 按等混合时间放大是很难做到的 。因 为要做到这一点 ,放大罐的涡轮转速要比小 罐提高很多。但作为一个 校核指标 ,对某些 体系确实必要。 例如 在一个大型的分批反应罐里,采用浓的 基质流加培养,如果只有单点流加,则混合 时间可能长达数分钟,反应器内 出现较大的 浓度梯度 ,这必然会影响宏观反应动力学, 可能 导致反应速率下降 。 恒混合时间 指大罐的混合时间不要比小罐长 太多。 降低混合时间较合理的措施是 增加进液点 。 例如 ICI公司用 1500 m3的 气升内环流反应器,以甲 醇为原料连续生产 SCP , 为了解决甲醇浓度的分布 问题 ,在全反应器中采用 了 多达到 3千只进甲醇的 喷嘴 ,使得 稳态发酵液中 的甲醇浓度保持为 2ppm。 解除了甲醇对生产菌株的 生长抑制。 需要指出的是 各种放大方法各强调一个侧重 点,得出的结论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下表列 出的是由 10L 小罐( N=500r/min, 通气 1VVm ) 放大到 10000L( 放大 1000倍)时,按照 不 同的放大准则所得出的结论 ,并以搅拌转速 来进行比较。 放大方法的比较 方法 放大后转数 , r/min 方法 放大后转数 , r/min等体积功率 等传质系数 79 非通气 Po/V相等 107 等叶端速度 50 通气 Pg/V相等 85 等混合时间 1260 按照不同准则放大,结果是放大后的反 应器操作条件不一样 ,这说明 放大中选 用什么准则是最重要的 ,这要根据放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