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乳腺钼靶检查_第1页
培训资料乳腺钼靶检查_第2页
培训资料乳腺钼靶检查_第3页
培训资料乳腺钼靶检查_第4页
培训资料乳腺钼靶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钼靶检查 甘肃省酒泉市医院肿瘤科 张广林 常用检查方法 乳腺平片 彩色 B超 CT 核磁共振 红外线 乳腺导管造影 囊肿抽吸空气造影 各种穿刺活检 乳腺平片 25以下,一般不做乳腺平片 30岁以上临床无论怀疑良性或恶性病变 25 30岁临床怀疑恶性病变者 正常人群普查: 40岁以上妇女每年摄乳腺平片一次 立体定位穿刺或放置定位金属钩 B 超 鉴别病变的囊实性 观察 X线难以显示的部位 X线与临床不符时,尤其是致密型乳腺 评估有假体的乳房 各种穿刺活检或放置定位金属钩 核磁共振 乳腺平片和 B超均难以诊断的病变 保留乳房术后,鉴别手术后改变或乳癌复发 评价隆胸术后假体有无破损 一般需注射造影剂,价格较贵 敏感性强,但特异性较差 投照位置 常规:轴位(从头至脚方向),斜位(与 胸大肌平行) 局部点压像 放大像(全部或局部) 扩大位像 切线位像 腋下位像 滚动位像 片子的摆放 读片方法 观察最近一次片子左右腺体结构和分 布是否对称 远看对比两侧乳房的大小 ,轮廓及密度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仔细对比每个区域 新老片对比看有无新病灶或以前可疑病灶 的变化 诊断步骤 确认病变有无 分析病变的特征 确定病变的性质 进一步的处理意见或建议 正常乳腺的 X线表现 不同个体的差异 同一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差异 孕娠和哺乳期 美国放射学乳腺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 (BIRADS) 第一类 :脂肪含量占 75%以上 ,腺体含量占 25%以下 第二类 :脂肪含量占 50-75%,腺体含量占 25-50% 第三类 :脂肪含量占 25-50%,腺体含量占 50-75% 第四类 :脂肪含量占 25%以下 ,腺体含量占 75%以上 影响乳腺密度的因素 乳腺的密度 与脂肪和腺体组织的 比例关系密切 体重 年龄 服激素史 乳腺疾病史 乳腺纤维囊性改变 乳腺病变的基本 X线征像 肿块 钙化 结构紊乱 不对称性密度增高 水肿 乳头凹陷 皮肤增厚 肿 块 形态: 圆形、卵圆形、分叶状、星形、不规则形 状 密度:与周围腺体密度相比 大小:恶性肿块临床触诊大于 X线和病理上的大小 边缘:光滑、分叶、模糊、边界不清、放射状 数量:多发病变以良性病变多见,少数乳癌为多 中心或多灶性 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大部分为良性病变 “晕征 ” 是良性病变的特征之一,但并不代 表没有镜下病灶浸润 单凭 X线一项不能除外恶性病变 结合病史,体征以及其它检查 边缘光滑的肿块 边缘光滑的肿块 纤维腺瘤 囊肿 脓肿或血肿 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内淋巴结 叶状囊肉瘤 乳腺癌 纤维腺瘤 好发年轻女性 与雌激素有关 常为多发病灶 边缘光滑的肿块 与囊肿和某些乳癌较难鉴别 可有较粗大钙化 40岁以上或突然长大可考虑手术 囊肿 常为多发病灶 边缘光滑圆形或卵圆形,可有分叶 边缘经常被周围腺体遮挡 有时不同体位形态有变化 与老片对比大小,数量有变化 囊肿壁钙化呈蛋壳样 B超 +针吸可以确诊 囊壁内结节多数为乳头状瘤,但少数为 乳癌。必要时需做活检 乳内淋巴结 仅占 5%. 正常淋巴结 :小于 1cm, 蚕豆样,内侧中 心为 “门 ”,呈脐状, 轴位中心为脂肪密度 叶状囊肉瘤 分三型 :良性 ,介于良恶之间 ,恶性 大约 10-15%为恶性 ,一般为血行转移 边缘光滑 ,有浅分叶的巨大肿块 与巨大纤维腺瘤类似 平片难以鉴别良恶性 体检 +平片 +活检 术后坚持随访 导管内乳头状瘤 仅有 1%为恶性的 ,一般在平片上看不见 偶尔较大时可为边缘光滑的圆形结节 多数位于乳晕后大导管内 导管扩张为间接征象 乳管造影对诊断有帮助 囊内导管内乳头状瘤 体检 +平片 +乳管镜 +细针活检可明确诊断 边缘光滑的恶性肿块 大约占恶性病变的 7% 浸润性导管癌 ,髓样癌 ,胶质癌等 密度稍高 有时部分边缘不清晰 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体检及其它检查 活检可明确 微小分叶状肿块 多数为圆形或卵圆形病灶 病灶有分叶 良恶性病变均可有 ,分叶的数量越多 ,越小 , 越明显 ,恶性的可能越大 边缘模糊的肿块 正常腺体重叠 血肿或脓肿 恶性病变 脓肿和血肿 边缘光滑的圆形肿块 有时边缘不清,皮肤增厚粘连 两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不同 B超对诊断一定的帮助 如病史不清针吸可明确诊断 病灶吸收后或不全吸收遗留的结构紊乱 与早期乳癌难以区别 乳腺癌 边缘模糊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 密度略高于周围腺体 对周围小叶间隔结构有影响 有时可见病灶周围血管增多、增粗 明确诊断要依靠活检 边缘不规整的肿块 乳腺癌 有些囊肿和纤维腺瘤 挫伤或血肿 乳腺感染包括脓肿形成 脂肪坏死 手术或活检后改变 边缘不规整肿块的诊断 局部点压和放大像对细节显示有帮助 注意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了解有无感染或外伤史 B超可以鉴别是否为囊性 结构紊乱 手术或活检后改变 放射性瘢痕 (手术活检 ) 早期乳腺癌 放射性瘢痕 与手术 /外伤无关 病因不明 病理上同瘢痕形成类似 多数认为属癌前病变 缺少致密的核心 针吸活检不可靠 ,手术活检 瘢痕组织 手术或活检史 乳腺炎病史 两体位上形态可不一致 肿块中心有透亮区 与老片对比确认是否为手术部位 结合体检 ,严密随访 确实怀疑有恶性可能需做活检 早期乳腺癌 在两个以上的位置均可显示且形态一致 肿块有致密的核心 有时可伴有成簇或沿导管分布的微钙化 肿块有致密的核心 有时可伴有成簇或沿导管分布的微钙化 钙化 钙化是乳腺疾病常见的 X线征像, 30的乳癌可有钙化 ,有时钙化是早期乳癌唯一的 X线征像 大小:粗大钙化, 微小钙化 ,小于 0.5mm 数量: 大于 5个 形态:园点状、逗点状、茶杯口状、螺旋状、 苞米花状 棒状、条状、分支状、不规则状 分布:散在 成簇或沿导管分布玫瑰状、线状、 三角状、星状 伴随软组织密度增高 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 数据管理系统钙化分类 (1) 典型良性钙化 (2)界于良恶性之间的钙化 (3)高度恶性可能的钙化 典型的良性钙化 皮肤钙化 血管钙化 粗大或爆米花样钙化 杆状钙化 圆形钙化 逗点状钙化 典型的良性钙化 球形或中心透亮的钙化 环形或蛋壳样钙化 牛奶样钙化 缝线样钙化 退化性钙化 皮肤钙化 中心透亮 只有一个位置可以显示 切线位有助于鉴别 皮肤钙化 血管钙化 平行于血管壁双轨状 沿血管走行弯曲的条形钙化 粗大或爆米花样钙化 经常出现在退化的纤维腺瘤中 有些微小钙化逐渐发展为粗大钙化 伴粗大钙化的纤维瘤可明确诊断 大杆状钙化 一般大于 1mm 偶尔有分支 中心可以是透亮的 分泌性乳腺疾病的典型表现 圆形钙化 一般为良性钙化 大小变化较大 , 位于腺泡内的钙化多数小于 1mm 当钙化小于 0.5mm,称为逗点状钙化 散在 ,对称分布 如与恶性钙化并存则要考虑为恶性 球形或中心透亮钙化 球形或中心透亮钙化 1cm左右 皮肤钙化 ,导管内碎屑 ,脂肪坏死或纤维腺 瘤的钙化 均为良性钙化 牛奶样钙化 由于重力作用形态像牛奶沉在小囊的底部 在不同的位置形态不一样 良性钙化与乳腺增生有关 环状或蛋壳状钙化 典型囊肿壁的钙化 极少数乳癌亦会出现 缝线钙化 一般发生在术后 线状或管状 ,线结状 退行性钙化 是一种年龄变化 可随年龄增加而增多 数量可多可少,形态多样,一般为散在分 布的较粗大钙化 介于良恶性之间的钙化 数量小于 5-10个 圆形或薄片状 密度很淡 呈簇状分布 结合临床必要时要做活检 恶性钙化 数量大于 10个 形态多种多样 ,杆状 ,分支状 密度不均 大小不一 ,一般小于 0.5mm 沿导管呈线状或簇状 ,三角形分布 伴随软组织密度增高 不对称性密度增高 先天发育不对称 腺体重叠 纤维囊性增生 不对称性密度增加 不对称性密度增高 病理因素 新出现的不对称性密度增高 伴其它肿瘤征像如:肿块、钙化、结构紊乱等 伴有血性乳头溢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