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障碍性疾病ppt课件_第1页
运动障碍性疾病ppt课件_第2页
运动障碍性疾病ppt课件_第3页
运动障碍性疾病ppt课件_第4页
运动障碍性疾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 PD 运动障碍疾病 Movement Disorders 概 述 肌张力增高 -运动减少综合征 特征 :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肌强直 肌张力降低 -运动过多综合征 特征 : 异常不自主运动 运动障碍疾病 (movement disorder)即锥体外系统 病 (extraparamidial disease) v 随意运动迟缓、不自主运动、 肌张力异常、姿 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 v一般无瘫痪,无感觉和共济运动障碍 v 病变部位为基底核 两类临床综合征 基底核:尾状核、壳核、 苍白球、丘脑底核和黑质 大脑皮质 -基底核 - 丘脑 大脑皮质环路 尾状核和壳核还接受 黑质致密部发出的 多巴胺能纤维的投射 黑质 -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 病变导致基底核输出增加 皮质运动过度抑制 纹状体和丘脑底核病变 不自主运动 基底节 3个主要神经环路 皮质 -皮质环路 : 大脑皮质 尾状核 壳核 内侧苍 白球 丘脑 大脑皮质 黑质 -纹状体环路 : 黑质与尾状核 &壳核间往返联系纤 维 纹状体 -苍白球环路 : 尾状核 壳核 外侧苍白球 丘脑 底核 内侧苍白球 基底节神经联系环路 图 11-1 基底节的基本神经元环路 第一节 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 PD v 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 PD) - 震颤麻痹 (paralysis agitans) n 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临床特征 :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肌强直 姿势平衡障碍 概念 病理特征 : 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 变性缺失 Monograph by James Parkinson (1817) 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 AN 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 CHAPTER I DEFINITION-HISTORY-ILLUSTRATIVE CASES SHAKING PALSY (Paralysis Agitans) 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 1 700/10万 两性患病率无显著差异,男性略多于女性 发病年龄平均 55岁 流行病学 随年龄患病率增高 流行病学 : 长期接触杀虫剂 除草剂 某些工业化学品 与 PD发病有关 1. 环境因素 抑制黑质线粒体呼 吸链 NADH-CoQ还 原酶 (复合物 )活性 PD模型 : 用嗜神经毒 1-甲基 -4-苯基 -1,2,3,6-四氢吡啶 (MPTP)可造成猴 PD模型 病因 &发病机制 ATP 自 由基 DA神经 元变性 环境 神经 毒素 MPTP在脑内经 单胺氧化酶 B( MAO-B)催 化强毒性的 MPP+ , 后者被多巴胺转运体选 择性摄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导致神 经元变性、丢失。 病因 &发病机制 PD多为散发 , 约 10% 有家族史 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 显性 &隐性遗传 PARK 110等 10个单 基因与 PD有关 已确认 3个基因产物与 家族性 PD有关 -突触核蛋白 (-synuclein), 为 PARK1基因突变 , 4q21-23 Parkin, 为 PARK2基因突变 , 6q25.2-27 泛素蛋白 C末端羟化酶 -L1, 为 PARK5基因突变 , 4p14 2. 遗传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3. 神经系统老化 30岁后随着年龄增长 黑质 DA能神经元减少 酪氨酸羟化酶 (TH)活性下降 多巴脱羧酶 (DDC)活性下降 纹状体 DA递质水平减少 生理性 DA神经元退变 , 是 PD的促发因素 病因 &发病机制 黑质 DA 能神经元 死亡 多因素交互作用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临 床 症 状 生理老化 自由基 线粒体功能衰竭 钙超载 兴奋氨基酸 细胞凋亡 其他受累脑区 脑干中缝核 迷走神经背核 病理 病变部位 黑质 蓝斑 基本病变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他(蓝 斑)含色素的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 ,黑质致密区最严重 (50%以上 )。 残留的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嗜酸性 包涵体 Lewy体,即路易小体 黑质纹状体神经递质系统 DA与 ACh递质系统 相互拮抗 , 维持平衡 协调不同肌群动作 , 调节肌张力 DA ACh 调节正常的基底节环路功能 生化改变 PD: 黑质 -纹状体系统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 ( 80%) 病理生理基础 DA ACh功能相对亢进 肌张力 , 运动 神经生化改变 与症状成正比 黑质 -纹状体通路 的 DA递质代谢 左旋酪氨酸 酪氨酸羟化酶 TH 多巴脱羧酶 DDC COMT、 MAO-B 生化病理 L-DOPA DA 高香草酸( HVA) DDC TH DA PD的生化改变 生化病理 Arvid Carlsson 发现 DA信号转导功能 及在控制运动中的作用 获得 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病理 含色素的黑质致密部 DA能神经元变性 缺失 正常脑 PD 脑 多在 60岁后发病 , 40岁以前发病相对少见 起病隐袭 , 缓慢进展 临床表现 运动症状 : 静止性震颤 肌强直 运动迟缓 姿势障碍 症状不对称 11 拇指与食指 “搓丸样 ”动作 (pill-rolling), 46Hz 静止性震颤 临床表现 1. 静止性震颤 (static tremor) 常为首发症状, 自一侧上肢远端开始 , 不对称 静止性震颤 特点 : 安静时出现 , 随意运动减轻 紧张时加剧 , 入睡后消失 临床表现 70岁以上发病 者 , 可不出现震颤 部分患者可合 并姿势性震颤 1. 静止性震颤 (static tremor) 姿势性震颤 v 铅管样强直 (lead-pipe rigidity) n 屈肌 &伸肌均受累 , 被动运动关节阻力 始终增高 , 似弯曲 软铅管 临床表现 2. 肌强直 (rigidity) v 特点 : 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 铅管样强直 v齿轮样强直 (cogwheel rigidity) n 肌强直静止性震 颤 , 均匀阻力有断 续停顿 , 似转动齿轮 临床表现 2. 肌强直 (rigidity) 齿轮样强直 l 与锥体束受损导致的肌张力增高或痉挛 (spasticity, 折刀样强直 )鉴别 v折刀样强直 l被动运动关节时 , 开始阻力明显 , 随后迅速 减弱 , 如开水果刀样 l常伴腱反射亢进 &病理征 临床表现 2. 肌强直 (rigidity) 折刀 样 强 直 面具脸 (masked face) 面容呆板、 双眼凝视 , 瞬目减少 临床表现 3. 运动迟缓 (bradykinesia) 语速变慢、语音低调 小写征 随意运动减少、缓慢 、笨拙 手指精细动作困难 &僵住 临床表现 3. 运动迟缓 (bradykinesia) 小写症 (micrographia) 步态 : n 早期 : 下肢拖曳 (freezing), 上肢摆动消失 n 后期 : 小步态 , 启动困难 , 慌张步态 (festination) n姿势 : 站 -屈曲体姿 临床表现 4. 姿势 &步态异常 n 转弯时躯干僵硬 , 用 连续小步使躯干与头 部一起转动 n 自坐位 卧位起立困难 n 行走中全身僵住,不 能动弹(冻结现象) n 行走时小步前冲 (慌张 步态 festination gait) 临床表现 4. 姿势障碍 慌张步态 v 感觉障碍:早期可出现嗅觉减退或睡眠障碍 临床表现 非运动症状 v可伴有不安腿综合症 v可先于运动症状而发生 v精神障碍 : 抑郁、焦虑。晚期认知功能障碍乃 至痴呆,视幻觉多见 临床表现 非运动症状 v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多汗 顽固性便秘、溢脂性 皮炎。后期可出现性功能减退、排尿障碍 &体位 性低血压 CTMRI检查无特征性所见, PET或 SPECT检查 有辅助诊断价值。早期可显示脑内 DAT(多巴胺转 运体)功能显著 , DA递质合成 , 可早期诊断 &病 情监测 辅助检查 其他 :嗅觉测试、经颅超声 血 &CSF常规检查无异常 ,检测 CSF高香草酸 HVA PD脑纹状体 DAT功能逐渐显著降低 基线 22月 34月 46月 125I-CIT 示踪 DA转运体 PET成像 辅助检查 1. PD临床诊断标准 诊断 &鉴别诊断 必备运动迟缓 至少具备以下 1项:静止性震颤 姿势平衡障碍 肌强直 中老年发病 , 缓慢进展性病程 偏侧起病 左旋多巴治疗敏感 (2) 变性 (遗传性 )帕金森综合征 (3)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诊断 &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4) 特发性震颤 (5) 抑郁症 (1) (继发性 )帕金森综合征 弥散性路易体病 (DLBD) 肝豆状核变性 (WD) 亨廷顿舞蹈病 (HD) 多系统萎缩 (MSA)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PSP) 皮质基底节变性 (CBGD) (1) (继发性 )帕金森综合征 病因明确 , 例如 : 脑外伤 脑卒中 病毒性脑炎 药物 重金属 & CO中毒(迟发性脑病) 2. 鉴别诊断 诊断 &鉴别诊断 (2) 变性 (遗传性 )帕金森综合征 6080岁多见 临床特征 : 痴呆 幻觉 帕金森综合征运动障碍 , 痴呆出现早 , 进展迅速 , 可有肌阵挛 对左旋多巴反应不佳 , 对副作用极敏感 诊断 &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路易小体病 (2) 变性 (遗传性 )帕金森综合征 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 青少年发病 , 一侧或两侧上肢粗大震颤 , 随意运动 加重 , 静止减轻 , 有肌强直 动作缓慢或不自主运动 肝损害 &角膜 K-F环 血清铜 铜蓝蛋白 铜氧化酶活性 , 尿铜 肝铜 CT见双侧豆状核低密度灶, MRI见 T1低信号 T2高信号 2) 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 disease, WD) 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基底核变性疾病 286页 绿褐色或金褐色 (2) 变性 (遗传性 )帕金森综合征 舞蹈 -手足徐动样不自主运动 如运动障碍以肌强直 运动减少为主 , 易误诊 PD 家族史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伴痴呆 精神症状可鉴别 遗传学检查 (HD基因 4p16.3)可确诊 诊断 &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3) 亨廷顿舞蹈病 (Huntington disease, HD) 临床症状体征 : 锥体外系 锥体系 小脑 自主神经 1) 多系统萎缩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 v 主要累及基底节 脑桥 橄榄 小脑 自主神经系统 v 左旋多巴治疗不敏感 根据临床 &病理分为 : 纹状体黑质变性 (SND) Shy-Drager综合征 (SDS) 橄榄脑桥小脑萎缩 (OPCA) (3)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2. 鉴别诊断 1) MSA: 纹状体黑质变性 (SND) 病理改变 : 累及尾状核 壳核 苍白球 临床特征 运动迟缓 &肌强直 , 震颤不明显 可有锥体系 小脑 &自主神经症状 (5)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诊断 &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1) MSA: Shy-Drager综合征 (SDS) 临床特征 : 自主神经症状最突出 直立性低血压 性功能障碍 排尿障碍 (5)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诊断 &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1) MSA: 橄榄脑桥小脑萎缩 (OPCA) 临床特征 : 小脑 锥体系症状突出 MRI显示 : 小脑 &脑干萎缩 (5)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诊断 &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2)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PSP) 临床特征 : 核上性眼肌麻痹 (垂直凝视不能 ) 常伴额颞痴呆 /假性球麻痹 构音障碍 &锥体束征 对左旋多巴反应差 (3)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CT/MRI特征 : 脑干上部萎缩 诊断 &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发病年龄早 , 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 , 常影响头部 引起点头或摇晃 , 无肌强直 &运动迟缓 饮酒 &服心得安震颤显著减轻 约 1/3的患者有家族史 (4) 特发性震颤 2. 鉴别诊断 (5) 抑郁症 可伴表情贫乏 言语单调 自主运动减少 , 与 PD相 似 , 二者常在同一患者并存 无肌强直 &震颤 抗抑郁药试验治疗有效 2. 鉴别诊断 2. 手术及干细胞治疗 3. 中医、康复及心理治疗 1. 药物治疗 早期 中期 晚期 保护性治疗 症状性 治疗 治疗 n治疗不能仅顾眼前,不考虑将来。 n现治疗只能改善症状,不能有效阻止病情发展 ,更无法治愈。 n 药物治疗首选,手术治疗补充 治疗 治疗原则 n强调个体化特点,减少药物副作用 n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 n 坚持剂量滴定、以最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 治疗 用药原则 PD药物治疗作用位点1. 药物治疗治疗 司来吉兰 雷沙吉兰 延缓疾病的发展 改善患者的症状 用作神经保护剂 (DATATOP方案与维生素 E合用 ) 抑制神经元内 DA降解 , 增加脑内 DA含量 1. 保护性治疗 单胺氧化酶 B(MAO-B)抑制剂 药物治疗 促进 DA释放 (金刚烷胺 ) L-Dopa替代 (L-Dopa) DA受体激动 (溴隐亭 ) 抗 ACh (苯海索 ) 拟 DA 对症治疗 , 恢复 DA-ACh平衡 L-Dopa增效剂 (恩托可朋 ) 治疗 症状性治疗 早期帕金森病 小于 65岁患者,且不伴智能 减退 大于 65岁患者,或伴智能减退 首选药 物原则 何时开始用药 治疗 副作用 : 青光眼 前列腺肥大禁用 口干 视物模糊 便秘 排尿困难 严重可有幻觉 妄想 , 可加重认知障碍 对 震颤明显且年轻患者,老年人慎用 苯海索 12mg, 3次 /d, p.o (1) 抗胆碱能药 治疗药物 50-100mg, 2-3次 /d, p.o 副作用 : 不安 意识模糊 下肢网状青斑 踝部水肿 心律失常 慎用 : 肾功能不全 癫痫 严重胃溃疡 肝病 禁用 : 哺乳期妇女 治疗药物 (2) 金刚烷胺 (amantadine) 改善运动减少 强直 &震颤等 , 适于早期轻症患者 v目前治疗本病最基本、最有效药物 v 替代机制 : 外源性多巴胺前体 (L-Dopa) 透过血 脑屏障 (BBB) DA能神经元摄取 &脱羧 DA (3) 复方左旋多巴: L-Dopa+苄丝肼、 L-Dopa+卡比多巴 对运动迟缓 &肌强直疗效好 可改善 PD病人所有临床症状 标准片、控释片、水溶片 治疗药物 小剂量开始 : 62.5-125mg, 23次 /d 根据病情 缓慢加量至疗效满意和不出现不良反应 (3) 复方左旋多巴 v 禁用 : 闭角型青光眼、精神病 v 慎用 : 活动性消化道溃疡 v周围性副作用: 恶心 呕吐 体位性低血压 , 偶有心律失常 v 中枢性副作用 : 运动症状波动 异动症 精神症状 DA替代药物 -副作用 目前大多推崇非麦角类 DA激动剂为首选药物 尤其年轻 PD患者病情初期 治疗药物 (4) DA受体激动剂 非麦角类 DA激动剂:吡贝地尔缓释片、普拉克索 司来吉兰 雷沙吉兰 胃溃疡慎用 禁与 5-羟色胺再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