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_第1页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_第2页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_第3页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年山东省济宁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全球性的一个社会突出问题,按照国际公认的 60 岁以上 人口超过总人口 10%、65 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 7%的标准来衡量,我市在 2000 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而随着经济水平、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 延长,愈加呈现出老年人口数量增多、老年人口高龄化、老龄化增长速度加快 等显著特征。 一、济宁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 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国际上通常采用老年系数、少儿系数、老少比等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 老年系数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 60 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该地区人口总 数的 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65 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该地区人口 总数的 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少儿系数是指 0- 1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增大表明人口年轻化,当这一指标缩小时, 就从反面说明了人口老龄化,少儿人口比例在 30%以下为年老型人口;老少比 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儿人口数之比,老少比低于 15%的人口被看作年轻型人口, 高于 30%的被看作年老型人口,介于两者之间是成年型人口。 联合国人口类型划分的标准 人口类型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少儿人口比例(0-14 岁) 40%及以上 30-40%之间 30%及以下 老年人口比例(65 岁及以上) 4%及以下 4%-7%之间 7%及以上 老少人口比例 15%及以下 15%-30%之间 30%及以上 济宁市 1982 年到 2013 年的人口数据资料显示:伴随着我市常住人口的增长, 老龄化人口的比重增加,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已处于逐步加快态势。济宁市 1- 14 岁少儿人口比例由 1982 年的 29.7%下降到 17.7%,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由 1982 年的 5.03%上升到 10.6%。少儿人口比例的下降,老年人口比列的持续 扩张,老少比例的明显提升,三项指标的变动趋势图说明济宁市老龄化程度进 一步加深。 二、我市老龄化人口的特点 (一)老少比例明显上升 根据 1%人口抽样数据推算,2013 年济宁市常住人口为 820.58 万人,其中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了 136.24 万人,占人口总量已达 16.6%。人口普查数据也 充分显示:2010 年济宁市常住人口为 808.19 万人,其中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达到了 111.47 万人,占人口总量的 13.79%,比 2000 年“五普”上升了 3.07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76.31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9.44%,同 2000 年“五普”相比,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1.9 个百分点。从老少比看, 济宁市老少人口比例亦呈现出快速升高的趋势。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数据显示,济宁老少比为 54.9%。2000-2010 年,济宁老少人口比例急剧增长, 10 年时间增加了 22.18 个百分点,年均增速到达 2.2 个百分点。 年份 0-14 比重 60 岁及以上比重 65 岁及以上比重 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2 29.67% 7.99% 5.03% 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 29.67% 8.89% 5.75% 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 23.09% 10.72% 7.56% 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 17.20% 13.79% 9.44% 1%人口抽样数据 2013 17.78% 16.60% 10.60% (二)人口红利出现拐点,老年人口负担日趋加重 从总负担系数来看 2000 年至 2010 年十年间,我市处于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2010 年济宁市人口总抚养 比(也称负担系数)为 36.32%,与 2000 年“五普”相比,总抚养比下降了 8.0 个百分点。但是,2013 年济宁市人口总抚养比为 55.2%,总抚养比上升,人口 红利开始呈现拐点。总抚养比的上升,尤其是老年抚养比上升,人口负担压力 开始加大,特别是老年负担问题在进一步加剧。 (三)老年人口女多男少,年龄结构呈现高龄化趋势 2013 年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市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男女性别比为 89.56,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老年人口 性别比随着年龄的升高不断下降,60 至 64 岁老年人口性别比为 104.66,65 至 69 岁性别比为 102.42,男女基本平衡。此外,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呈现高龄化的 趋势。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 80 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 96788 人,占 60 岁及 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 14.1%,较 2000 年“五普”增加 19689 人,提高了 4.8 个 百分点。由于高龄老年人口相对低龄老年人口来说对社会的需求更多,而本身 参与生产的可能越来越小,因此高龄老人的增加将对未来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更 大挑战。 三、应对老龄化的措施与建议 (一)创建“首善之区”,要弘扬传统美德,创新养老模式。济宁市作为“首 善之区”应弘扬敬老养老美德,发展和谐文化,建立健全社会、家庭和个人 “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在城镇逐步建立以居家和社区养老为基础、社会服 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以助餐、助洁、助 急、助浴、助行、助医等服务;在农村要加强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的基 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土地和财产性收入养老的保障作用,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制度。同时,建立志愿者组织和慈善 机构,协调代际关系,开展互帮互助,使养老事业社会化。 (二)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加快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推进人口发展战略,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开发人力资源。目前,我 市共有社会养老机构 45 处,其中公办的 16 家。从数量上看,养老机构总量不 足。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与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形势不相适应。从质 量上看,养老机构基础设施不完善,护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政府应持续加 大对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吸收国内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服务队伍 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打造鲁西南老年服务产业高地。要把老龄产业开发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把它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新增长点来开发和 扶持。把握老年服务需求趋势,鼓励研制、开发、生产适宜老年人物质和精神 需求的产品,鼓励和引导老年用品市场的发展。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结合微 山湖、峄山、泉林等生态旅游区规划建设老年服务产业示范基地。制定鼓励老 龄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采取税收、信贷等优惠措施,多渠道筹资,充分利用 社会资源,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如家政服务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