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_第1页
bis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_第2页
bis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_第3页
bis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IS 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曲良超 1 王凤芝 2 张明生 2 罗和国 2 周绪峰 2 1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 2 江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地址: 南昌市爱国路 92 号江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邮编:330006 【摘要】目的 探讨 BIS 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择期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小儿 30 例,随机分为 A 组 BIS 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组, BIS 作为反馈控制变量设定为 50,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设定为 2.0g/ ml , B 组异丙酚持 续泵入组,初始给药速度为 150g/ kgmin,根据血流动力学调节(MAP60-80mmHg),记录 并比较两组间的术中血流动力学、术中知晓和术后回忆情况、血管活性药以及异丙酚单位标准 化使用剂量。结果 A 组血管活性药( P 0.05)和异丙酚( P 0.01)单位标准化使用剂量明显 低于 B 组,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术中知晓和术后回忆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 论 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BIS 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可降低血管活性药和异丙酚用 量,具有简便可行,安全有效,节约费用的优点。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反馈调控;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of propofol for pediatr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ith open heart surgery by BIS feedback Qu Liangchao1,Wang Fengzhi2,Zhang Mingsheng2,Luo Heguo2, Zhou Xufeng2,1 Medical department of graduate school of Nanchang University,2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 , No.92 Aiguo road Nanchang Jangxi province ,3300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 TCI) with propofol for pediatr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ith open heart surgery by BIS feedback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of pediatr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cheduled for open heart surgery , were allocated into two groups : BIS feedback TCI group and continuous infusion group ,BIS value was set at 50 in feedback TCI group ,and incipient target plasm concentration of propofol was set at 2.0g/ ml ,Group B propofol continuous infusion and incipient speed was set at 150g/ kgmin regulated by haemodynamics(MAP60-80mmHg). The haemodynamics and awareness during operation postoperation recall and the standardizd unit dose of propofol and vasoactive drug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 Results The standardizd unit dose of vasoactive drugs ( P 0.05). Conclusion BIS used as a feedback controlled variate is feasible in pediatr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ith open heart surgery by TCI with propofol ,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vingdrug , safety and good effect. 【Key words】 Bispectral index ;Feedback control ; pediatr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 open heart surgery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是第一个被美国 FDA 批准用于测定药物催眠效应 的脑电监测方法。研究显示,BIS 能很好反映意识状态,与麻醉中镇静水平有非常好的相关性, BIS 控制在 4060 之间可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1。靶控输注( target controlled infuse- on, TCI )应用微机通过调节相应的目标浓度进而控制麻醉深度。本研究通过 BIS 作为控制变 量反馈调控丙泊酚 TCI,评价其在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使用的可行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择 30 例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室间隔缺损 18 例,房间隔缺损 12 例, 年龄 3-6 岁,术前 NYHA 心功能-级,ASA 分级-级,既往无神经和精神疾病史,无其 他脏器等合并症。随机分为 A 组 BIS 反馈调控异丙酚 TCI 组,B 组异丙酚持续泵入组。 1.2 麻醉与监测方法 两组均于术前常规禁食 8 h,禁饮 2 h, 术前 30 min 肌注东莨菪碱 0. 01mg/ kg、吗啡 0.3 mg/ kg, 入手术室后常规 HP-V24 监护仪检测心电图和脉搏氧饱和度,用 8%七氟烷和 4L/min 的氧流量吸入, (A 组前额用 75%酒精脱脂干燥,粘贴小儿 BIS 电极,连 接美国 Aspect-xp-4 监测仪, B 组不进行 BIS 监测)桡动脉穿刺置管持续监测动脉压,维库溴 铵 0.1-0.2 mg/ kg 和芬太尼 5ug/kg 静脉推注,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三腔管, 持续检测中心静脉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德国 Druger 麻醉机机械通气 VT10mL/kg,F12 次/分, I:E=1:2, 1-2%七氟烷持续吸入,A 组异丙酚靶控输注(Fresenius vial Medical,Brezins)初始血浆靶浓度设定为 2.0 ug / ml,根据 BIS 值 50 反馈调控, BIS 值 50 TCI 以 0.1 ug/ml 递减,BIS 值50 TCI 以 0.1 ug/ml 递增,BIS 值40 TCI 停止,BIS 值60 TCI 以 0.5 ug/ml 递增,BIS 每 10 秒钟向 TCI 反馈一次,B 组异丙酚初始输注速度设 定为 150g/ kgh,根据血流动力学(MAP 维持在 60-80mmHg)调节持续输注,两组均于切皮时 静脉注射芬太尼 5ug/kg,浅低温下进行体外循环,转流过程中持续输注异丙酚,停体外循环前 常规应用硝酸甘油 0.3-0.5ug/kg/min,必要时使用多巴胺 2-5ug/kg/min,体外循环结束后静脉注 射芬太尼 2ug/kg,维库溴铵 0.1 mg/ kg, 1-2%七氟烷持续吸入,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按肝素 1:1-1:1.5 的比例注射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根据 ACT 结果决定是否追加鱼精蛋白,直至 ACT 正 常范围。手术结束血流动力学稳定后送回胸外监护室。 监测方法和指标:术前 1 天,从 5 张相似的图片中随机抽出 1 张, 让患儿仔细观察、描述图 像的特点并熟记。分别记录患儿吸入七氟烷闭眼时(T 0) 、气管插管后(T 1) 、切皮(T 2) 、劈 胸骨(T 3) 、转机开始(T 4) 、停机 10min(T 5) 、穿钢丝( T6) 、手术结束(T 7)时的心率、平 均动脉压,记录多巴胺、硝酸甘油以及异丙酚药物使用量。术后 24 小时随访,患儿完全清醒后, 让其在 5 张图片中辨认术前曾看过的图片,了解患儿回忆情况以及术中是否存在知晓。 1.3 统计分析 应用 SPSS1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 (Error!s)表示。组内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 0. 05 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男女比例、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A组血管活性药多巴胺和硝酸甘油( P 0.05)、异丙酚( P 0.01)单位标准化使用 剂量明显低于B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Error! s) 组别 年龄 体重 性别 转流时间 阻断时间 多巴胺 硝酸甘油 异丙酚 (岁) (Kg) (男/女) (min) (min ) (mg/kg) (mg/kg) (mg/kg) A 组 4.01.41 14.42.30 8/7 60.26.10 43.03.94 0.410.23* 0.090.01* 2.100.49* B 组 4.21.51 14.81.48 9/6 58.86.87 41.22.59 0.640.11 0.110.15 2.960.36 *表示与B组比较P 0.05;*表示与B组比较P 0.01 两组患儿不同时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结果见表2,两组间各时点无显著差异( P 0.05), 停机10min时两组心率大于基础值,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穿钢丝时B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随访。30例患儿中, 除A组1例患儿不能合作外,其余患儿均无术中知晓现象,术后均能够正确辨认术前所选图片。 表2 两组患儿不同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Error! s) 组别 T0 T1 T2 T3 T4 T5 T6 T7 A 组 HR(次/分) 12012 11710 10512 11014 - 13115* 12811 12513 MAP(mmHg) 718 6510 7511 769 356 5711* 658 679 B 组 HR(次/分) 11614 10911 11210 10816 - 12911* 12514 12312 MAP(mmHg) 7310 679 7210 7710 348 5513* 607* 6910 * 表示与组内基础值(T 0)比较 P 0.05 3 讨论 异丙酚是一种诱导快、苏醒快、镇静好、无蓄积、术后呕吐发生率低的静脉麻醉药,较 之传统常用的小儿麻醉药氯胺酮有明显的优势。另外用TCI技术可精确计算达到临床要求的药 物剂量,并能随时调整靶浓度满足临床的需要,TCI与传统的手控给药相比,很少发生体动反应, 血液动力学更加稳定,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更低,苏醒更快2 ,可以最大程度地维持一定的麻醉 或镇静浓度。但用于TCI的小儿异丙酚药代动力学参数较少,另一方面,由于病人个体间差异的 存在,有些病人即使靶控血浆浓度很低亦会产生很深的麻醉水平,在临床上应用于个体时,误差 可达30%3。因此为使个体能得到适宜的麻醉或镇静深度就需要有能够反馈个体信息的监测指 标并以此对TCI系统进行调整。 BIS是将时间- 振幅关系的原始脑电信号, 经快速傅立叶转换技术转换成频率-功率的关系 后, 衍化出来的一个数量化参数, 可用来评价药物的镇静与催眠作用,且BIS值对麻醉深度的监 测优于其他脑电指标4,5。目前多数研究显示BIS与麻醉或镇静深度呈明显的相关性6。BIS 值越低,镇静程度越深,BIS值下降与血浆异丙酚浓度升高呈线性负相关7,BIS值在40-60可确 保消除患者麻醉中不良的回忆和记忆反应8,能够较好的维持成人外科手术麻醉深度。6个月 以上的小儿BIS表现和成人类似9。因此本研究BIS反馈值设定为50,根据BIS值反馈调控异丙 酚TCI。观察结果表明:患儿在T 0-T7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P 0.05),术 后24小时随访两组均没有发现术中知晓想象, 患儿术后回忆情况良好,说明我们设定的BIS 反馈 指标值符合理想麻醉深度水平。同时复温后A组血管活性药标准化用量(多巴胺0.410.23 mg/kg 、硝酸甘油0.090.01 mg/kg)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多巴胺 0.640.11 mg/kg、硝酸 甘油0.110.15 mg/kg) ( P0.05),丙泊酚的标准化使用剂量A组2.100.49 mg/kg明显低于B 组2.960.36 mg/kg( P0.01)。 本研究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BIS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可降低血管活性药和异丙酚用 量,其可能原因,一方面BIS在监测麻醉深度和镇静程度上与多种麻醉药之间有明确的线性关系 6,可指导合理用药和正确预测麻醉效果,它是一种可直观、准确地反映大脑皮层功能状态及 其变化的一种手段, BIS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深度维持更加直接客观。另一方面BIS反 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与传统持续输注相比,血浆异丙酚浓度相对稳定,在体外循环心肌缺血 再灌注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异丙酚心肌保护作用10。总之BIS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系 统具有易于调控,节约药物等优点。 结合以上试验分析提示,将BIS设定为50作为反馈调控值用于BIS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 在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不仅安全有效,节约费用,而且使麻醉管理趋于简便,为小儿 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麻醉提供了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Michael S. Avidan, Lini Zhang et alAnesthesia Awareness and the Bispectral Index.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J,2008,13,1097-1107 2 Schuttler J , Kloos S , Schwilden H , et al. Total intravenous anaesthesia with propofol and alfentanil by computer-assisted infusionJ. Anaesthesia , 1988 , 43(Suppl) : 2-7. 3 Stanski DR. Monitoring depth of anesthesia.In: Miller AnesthesiaM. 4th ed. New York : Churchill Livingstone , 1994. 1127-1159. 4 岳云。如何看待麻醉监测的临床与科学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 ,23 (7)586-587 5 Leslie K, Myles PS, FORBES A, et al. Recovery from bispectral index- guided anaesthesia in a larg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awareness J. Anaesth Intensive Care, 2005, 33(4): 443- 451. 6Schraag S , Bothner U , Gajraj R , et al.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encephalogram bispectral index and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 to predict loss of consciousness during propofol infusionJ. Anesth Analg , 1999 , 89 : 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