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测验题库——肝胆胰脾_第1页
ct测验题库——肝胆胰脾_第2页
ct测验题库——肝胆胰脾_第3页
ct测验题库——肝胆胰脾_第4页
ct测验题库——肝胆胰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测验题库肝胆胰脾 以下每一道题下边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 将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001我国肝癌协作病理组诊断小肝癌的标准是: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2.0cm;单个 癌结节最大直径3.0cm;多个癌结节数目2个,其最大直径总和3.0cm;多个 结 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3.0cm;多个癌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总和 2.0cm; 多个癌结节数目2个,其最大直径总和4.0cm: A B C D E 002国肝癌协作病理级诊断小肝癌的标准是: A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0cm;多个癌结节数目2个,其最大直径总和3.0cm B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2.0 cm;多个癌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总和2.0cm C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0 cm;多个癌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总和3.0cm D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2.0 cm;多个癌结节最大直径总和3.0cm E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2.0 cm;多个癌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总和3.0cm 003国内肝细胞癌的分型包括 A单结节型、多结节型、弥漫型 B中心型、周围型、肝门型 C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 D内生型、外生型、浸润型 E小肝癌型、巨块型、弥漫型 004肝癌患者,平扫见肿瘤边缘更低密度环状带,增强扫描显示低密度环状带于门静脉 期 和实质期增强,提示多为肝癌的哪一型 A巨块型 B结节型 C弥漫型 D外生型 E空洞型 005下列哪一类不属于我国肝癌协作病理组对肝癌的分类: A块状型 B结节型 C弥漫型 D多灶型 E小癌型 006肝癌患者,CT发现胃底后部及胃体中部后壁内团状软组织块影,增强扫描 早期有明显强化,应考虑诊断为: A并发胃癌 B肝癌胃转移 C胃平滑肌瘤 D胃底周围淋巴腺转移 E肝硬化胃静脉曲张 007肝细胞肝癌增强CT的典型表现: A动脉期高密度,延时扫描等密度 B动脉期等密度,延时扫描低密度 C动脉期低密度,延时扫描高密度 D动脉期高密度,延时扫描低密度 E动脉期等密度,延时扫描高密度 008肝癌在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上特征性表现为: A速升速降型 B速升缓降型 C缓升速降型 D缓升缓降型 E以上都不是 009对小肝癌(SHCC)与肝血管瘤的鉴别方法是: A增加造影剂的注射量 B动脉期扫描和延迟扫描 C加快造影剂的注射速度 D有肝炎和肝硬化病史 E测量CT值比较病灶的增强程度 010关于肝癌CT平扫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为低密度,也有等密度或高密度 B合并脂肪肝或肝硬化伴脂肪变性时,癌灶与周围肝组织间密度差缩小 C脂肪肝特别显著时,病灶表现为较高密度 D病灶可发生坏死出血和钙化 E肿瘤细胞分化越好,其密度与正常肝组织差异越明显 011关于门静脉瘤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平扫时瘤栓密度与门静脉无大差异 B巨块型肝癌形成门脉瘤栓的比例最高 C门静脉分支直径大于主干 D增强扫描瘤栓呈低密度充盈缺损 E可向两端延伸至肝内和或肠系膜上静脉 012下列关于肝癌门静脉瘤栓的概念,错误的是: A可见于门静脉主干和左、右分支 B发生部位与瘤灶位置有关 C平扫多呈等密度,但门静脉常增宽 D增强扫描见血管内低密度充盈缺损 E根据CT形态可鉴别门静脉瘤栓和血栓 013下列哪一项不是肝癌所致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的表现: A腔静脉不规则 B肝静脉阻塞 C下腔静脉增宽且密度不均 D肠系膜上静脉内见同心圆黑影 E下腔静脉腔内充盈缺损 014下面哪一项不是典型门静脉瘤栓的表现 A平扫时瘤栓密度与门静脉无大差异 B门静脉扩大或不规则 C平扫时门静脉显示高密度 D增强扫描瘤栓呈低密度充盈缺损 E可向两侧延伸至肝内和/或肠系膜上静脉 015哪种肿瘤在肝脏的转移可出现钙化 A卵巢癌 B脑星形细胞瘤 C肺癌 D膀胱癌 E胰腺癌 016 “牛眼征”是下列哪种病变的典型征象 A肝囊肿 B肝脓肿 C原发性肝癌 D肝转移癌 E肝内胆管癌 017小肝血管瘤与小肝癌的鉴别主要点是: A平扫时血管瘤多呈等密度 B增强后动脉期小肝癌整个病灶强化 C小血管瘤没有假包膜 D延迟扫描血管瘤缩小或等密度充填 E以上都不是 018典型肝血管瘤CT增强特征是 A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 B动脉期明显强化,实质期呈低密度 C动脉期病灶周边强化,延迟后逐渐呈等密度 D病灶呈渐进性持续强化 E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019关于肝血管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理上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性血管瘤 B平扫多呈低密度 C增强扫描从病灶周边部开始强化 D病灶边缘增强的密度与同一层面的主动脉密度相似 E与肝癌相比,血管瘤向病灶中心增强的速度较快 020血管瘤CT检查技术的“两快一慢” 是指: A快速扫描,快速重建,慢速注射 B快速注药,快速扫描,延迟扫描 C快速注药,慢速扫描,快速重建 D快速扫描, 快速注药,延迟重建 E以上都不是 021以下哪一条不是典型肝血管瘤的CT表现: A平扫成等密度改变 B增强早期病灶边缘强化 C增强区域逐渐向病灶内弥散 D延迟扫描病灶呈低密度改变 E充填过程所需时间常与病灶大小有关 022女性,35岁,右上腹隐约不适,CT示右肝内一欠规整的低密度灶,增强早期强化明 显, 延迟扫描等密度。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癌 B肝血管瘤 C肝脓肿 D局灶结节增生 E肝腺瘤 023下列哪一项是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 A中心区为囊性的占位病变 B病灶周围有水肿 C中心有分隔 D增强扫描后壁强化,呈现靶征 E常常是单发的 024典型肝脓肿在CT上的表现,除中央低密度脓腔外,脓肿壁可出现三层环状结构,从 内至外分别代表: A纤维肉芽组织,水肿带,炎性坏死组织 B水肿带,炎性坏死组织,纤维肉芽组织 C炎性坏死组织,水肿带,纤维肉芽组织 D炎性坏死组织,纤维肉芽组织,水肿带 E纤维肉芽组织,炎性坏死组织,水肿带 025典型肝脓肿壁出现三层环状结构,腔内可有分隔,增强扫描时强化最明显的是 A水肿带 B炎性坏死组织 C纤维肉芽组织 D脓肿内分隔 E以上都不是 026下面哪项不是典型肝脓肿在CT上的表现 A平扫低密度病变,中心区CT值略高于水 B多为圆或椭圆形,部分腔内有分隔 C多数病灶边缘不清楚 D病灶周围出现不同密度环征 E增强后扫描脓肿壁无强化 027下面哪项不是典型性肝脓肿的CT表现: A平扫示低密度占位,中心区CT值略高于水 B多为圆或椭圆形,部分腔内有分隔 C多数病灶边缘不清楚 D脓肿周围出现不同密度环形带 E增强扫描脓肿壁有较明显的强化,但强化持续时间很短 028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感染途径不包括: A胆道 B肠系膜上静脉 C肝总动脉 D下腔静脉 E直接蔓延 029下面哪一项不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感染途径: A胆道 B门静脉 C下腔静脉 D肝动脉 E直接蔓延 030根据肝包虫囊肿的CT表现和特征可分为四型,下列哪一型不对: A单纯型 B内囊分离型 C实质钙化型 D实质强化型 E多子囊型 031肝包虫病的特征性表现: A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的囊性病变 B母囊内出现子囊,即囊内囊 C囊内密度均匀,无强化 D囊壁轻度强化,在肝组织衬托下能显示 E以上都不是 032特征性肝包虫囊肿壁的钙化是; A小点状 B大片状 C无规则状 D弧形或蛋壳状 E以上都不是 033下列哪一项不是肝包虫囊肿的特征表现: A囊肿单或多发,可有浅分叶轮廓 B囊内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 C囊壁可呈弧形或蛋壳样钙化 D母囊内出现子囊,数目不一 E内囊可分离,悬浮于囊液中 034关于肝包虫囊肿CT表现的描述,不符合的是 A病变单或多发,边缘可有浅分叶 B病变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 C囊壁可呈环状或半环状钙化 D母囊内出现子囊,数目不一 E囊内可有软组织团块 035常作为CT诊断脂肪肝的标准是 A肝脏密度减低 B肝CT值与脾相等 C平扫时肝内血管呈低密度改变 D平扫肝CT值低于脾脏 E增强扫描肝CT值高于脾 036典型肝硬化的CT表现 A脾大,脾、胃底静脉曲张,肝各叶比例正常 B肝各叶比例失调,肝密度不匀,脾大 C肝密度增高,各叶比例失调,脾正常大小 D肝各叶比例正常,密度增高,腹水 E肝各叶比例失调,密度均匀降低,平扫可见高密度血管影 037有关肝硬化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 A肝左外叶及尾状叶增大较为常见 B肝实质密度一般与正常肝无明显变化 C肝表面凹凸不平,肝缘变钝 D动态增强扫描再生结节无明显强化 E胃底部可见小球形或扭曲的条虫样影 038 男性,44岁,有10年饮酒史,8年前曾患肝炎。CT示肝脏左叶和尾叶增大,方叶小, 肝裂宽,肝表面不光整,肝内密度不均,呈小灶性略低密度区,增强后早期无明显强化, 但延迟8分钟扫描,肝内密度基本均匀,同时脾门及贲门周围见团状软组织影,根据上 述 改变,最大可能诊断应是: A结节性肝硬化 B肝癌 C肝血管瘤 D不均匀性脂肪肝 E以上都不是 039下列那一项不是脂肪肝的CT表现: A肝脏密度降低,重症可呈负值 B肝脏密度低于脾脏 C肝内血管影模糊或相对高密度 D增强扫描可见血管变形或移位 E局灶性脂肪侵润周围可见正常肝脏 040弥漫性脂肪肝残留的肝岛,常见于: A胆囊床附近 B右后叶第、段 C肝尾状叶 D左叶外侧段 E以上都不是 041不符合弥漫性脂访肝中残留正常肝岛的CT表现的是: A为正常肝组织密度 B增强扫描可见小血管进入其内,相邻血管有移位 C增强前后密度始终均匀 D边缘常较清楚且规则 E通常位于胆囊附近或包膜下 042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弥漫性脂肪肝中残留正常肝岛的CT表现: A为正常肝组织密度 B边缘常较清楚且规则 C无占位病变效应 D增强扫描见血管被推移 E通常位于胆囊附近或包膜下 043有关肝脂肪变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肝硬化脂肪变性与单纯脂肪沉积的病理基础相同 B肝脾CT值之比1即可诊断脂肪肝 CCT平扫肝实质密度下降,肝内血管影显示不清或不能显示 D增强特征与正常肝脏一致,但仍低于增强后的脾脏 E肝内血管有时受挤压变细,但无推移包绕现象 044关于肝脏分段的标记,错误的是: A以肝静脉为主要分段标记 B右肝静脉将肝分成左右叶 C左肝静脉将左肝分成内、外两段 D右肝静脉将右肝分成前、后两段 E中肝静脉将肝分成左、右叶 045肝门部结构的描述,那一项不正确: A门静脉最粗 B肝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前内侧 C肝静脉位于门静脉的下后方 D肝总管在门静脉的外侧 E正常时肝内胆管不显示 046肝脏伸入到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的乳状突属于: A肝方叶 B肝尾叶 C肝右后叶 D左肝外叶 E以上都不是 047第二肝门的解剖结构组成是 A肝左,肝中,肝右静脉 B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肝门淋巴结 C门静脉及下腔静脉 D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胆管 E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 048男性;28岁,交通事故受伤,CT见肝脏裂伤约2cm,包膜下血肿厚度3cm,诊断肝 钝性裂伤,分级为: AI级 B级 C级 D级 E级 049CT对于肝脏钝性外伤的检查目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发现有无撕裂和出血 B确定损伤程度并分级 C提供手术或保守治疗的依据 D观察治疗的动态变化 E确定破裂血管 050下列关于肝钝性伤CT分级,错误的是 AI级肝表明撕裂深小于1.5cm,胞膜下血肿直径小于1.5cm BII级肝表明撕裂深13cm,胞膜下血肿直径为13cm C级肝表明撕裂深度大于3.0cm,胞膜下血肿直径大于3.0cm, DIV级胞膜下血肿直径大于10cm,肝组织破坏或血管阻断 EV级二叶组织破坏或血供中断 051肝脏进床式动态增强扫描,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以发现病灶为主要目的 B扫描范围包括全肝 C通常35层面为一组 D最适用于lcm2cm直径小病灶的鉴别 E34组完成全肝扫描 052动态增强扫描加延迟扫描最常用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A肝硬化和脂肪肝 B肝囊肿和肝癌 C肝硬化和血管瘤 D脂肪肝和肝囊肿 E肝癌和肝血管瘤 053同层动态扫描主要是研究病灶的增强特征,常常用于下列哪类病的鉴别: A肝炎和肝硬化 B脂肪肝和血管瘤 C肝炎和肝癌 D脂肪肝和肝硬化 E肝癌和血管瘤 054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主要研究病灶的增强特征,鉴别其性质,最常用于 A肝癌与血管瘤的定性 B肝癌与肝脓肿的定性 C提高肝内小病灶的检出率 D判断肝门淋巴结有无转移 E提高肝腺瘤的检出率 055团注动态增强扫描与常规增强扫描相比,下列哪一项不是动态增强扫描的优点: A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 B提高对病灶性质的鉴别能力 C显示肝内血管解剖较好 D显示血管受侵和癌栓较好 E显示肿实质强化程度较好 056Caroli病又称为: A硬化性胆管炎 B多发肝囊肿 C先天性肝内胆管囊肿 D多囊肝 E慢性胆囊炎 057Caroli氏病属于先天性胆管囊肿哪一型: AI型 B型 C型 D型 E型 058关于Caroli氏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肝内多个类圆形水样低密度影,不与胆管相通 B型可伴有胆石和胆管炎 C型伴有肝硬变和门脉高压 D可伴有肾小管扩张,重者形成海绵肾 E囊状低密度区内有门脉分支开成的小点状高密度 059有关Caroli氏病I型CT表现,不正确的是 A囊性肿物与胆管相通 B可伴有肝内胆管囊性扩张 C增强扫描可见“中心点征” D可合并囊内结石 E常伴有肝硬化和门脉高压 060下列哪项是区别多发肝囊肿与Caroli氏病的关键: A肝外胆管是否扩张 B肝内散在多个大小不等的囊状影 C囊状影是否与胆管相通 D合并囊内结石 E合并肝硬变或门脉高压 061 下列哪一项不是Caro1i氏病型的CT表现: A内散在多个大小不等的囊状影 B囊状低密度影与胆管相通 C可以合并囊内结石 D伴有肝硬化和门脉高压表现 E增强扫描见囊状影中心点增强为肝内门静脉分支 062正常胆总管的管腔直径应为: A6mm B8mm C10mm D12mm E14mm 063胆囊壁增厚的指标为: A1mm B2mm C3mm D4mm E5mm 064正常肝内胆管分支的直径应当为: A8mm为扩张 B正常胆总管直径10mm为扩张 C正常胆总管直径15mm为扩张 D正常胆总管直径20mm为扩张 E以上都不对 066关于胆管细胞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起源于肝内胆管的上皮细胞 BCT表现易于肝细胞癌鉴别 C平扫呈不规则低密度,可有钙化 D增强后病灶显示较清楚,可呈多结节 E有时末梢胆管的局限性扩张是唯一表现 067胆总管重度扩张并且在胰头下方突然截断消失,考虑: A胆总管炎症 B胰腺(头)癌 C慢性胰头炎 D总胆管囊肿 E十二指肠病变压迫 068女性,52岁,右上腹疼痛伴黄疸。CT平扫见肝方叶及右肝前叶密度减低,肝内胆管 轻度扩张,正常胆囊不显示,局部见与肝密度相似的软组织肿块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 B慢性胆囊炎 C胆囊结石 D肝癌 E胆囊癌 069女性,50岁,临床以黄疸就诊,CT显示胆囊增大,内有结石,胆总管扩张,在胰头 段略细而突然中断,增强扫描见胆总管下段壁明显增厚且有强化,应考虑: A急性胆囊炎 B胆总管结石 C硬化性胆管炎 D胆总管下段癌 E以上都不是 070女性55岁,CT示胆总管重度扩张,形态不规则,在胰头上方中断消失,最可能的诊 断是: A胆总管结石 B胆总管炎性狭窄 C胆总管癌 D胆囊癌 E胰头癌 071胆囊癌的CT表现分四型,下列哪一型是错误的: A结节型 B壁厚型 C肿块型 D阻塞型 E结石型 072下列哪一项不是壁厚型胆囊癌的CT特征表现: A胆囊壁均匀增厚超过3mm B胆囊壁局限性不对称增厚 C胆囊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 D增强扫描显示胆囊不规则增强 E肝门周围常有淋巴结转移 073出现下列哪一项应考虑胆囊癌: A胆囊缩小 B胆囊壁钙化 C囊壁弥漫不规则增厚 D肝总管和肝内胆管扩张 E囊周围水肿明显 074有关急性胆囊炎的诊断,错误的是: A结石嵌顿或细菌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BCT是急性胆囊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C胆囊壁弥漫性增厚伴明显强化 D胆囊周围出现低密度环 E胆囊壁内可出现气泡或线状气体影 075下列哪一项不是急性胆囊炎特有的CT表现 A胆囊壁增厚3mm,边缘模糊 B胆囊壁周围水肿呈环形低密度影 C胆囊增大,横径45cm D胆总管和胰管扩张 E胆囊腔或壁内可有气体形成 076慢性胆囊炎的CT特征表现是: A胆囊大,囊壁水肿,密度低 B胆囊正常大小,肝内胆管扩张 C胆囊小,囊壁增厚 D胆囊大,胆总管扩张 E以上都不是 077下面哪一项不是慢性胆囊炎的CT表现: A胆囊缩小 B囊壁增厚 C囊壁水肿, D囊壁欠规则 E囊壁可钙化 078下列哪一项不是慢性胆囊炎的CT表现: A胆囊缩小 B胆囊腔内气液平面 C胆囊壁增厚 D胆囊壁钙化 E常合并结石 079下列哪项不是慢性胆囊炎的CT征象 A胆囊壁较均匀增厚 B胆囊壁钙化 C胆囊扩张或缩小 D胆囊周围可见低密度环影 E胆囊内有结石影 080下列疾病中不属于胆囊增生性疾病的是: AMirizzi综合征 B腺肌瘤病 C胆固醇沉着症 D神经纤维瘤病 E纤维瘤病 081关于胆囊结石的表述,错误的是: ACT检查能反映结石的化学成分 B口服胆囊造影CT检查可表现为低密度充盈缺损 CCT可作为胆囊结石的常规检查手段 D结石的中心可由蛔虫皮或虫卵构成 E泥沙样结石可与胆汁形成密度不同的液平面 082关于胆管结石的CT表现,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 B出现靶征或新月征 C扩张的胆总管逐渐变细中断,未见肿块 D胆管结石只含有胆固醇成分 E同时可以有肝内外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 083关于胆管结石,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 B环形致密影形成靶征,中心为胆汁 C常伴有结石平面以上的胆管梗阻扩张 D可同时有肝内外胆管和胆囊结石 E扩张的胆总管末端无肿块征象 084根据CT值推测胆系结石成分,从低到高依次为: A胆固醇,胆色素,含钙 B胆色素,含钙,胆固醇 C胆色素,胆固醇,含钙 D胆固醇,含钙,胆色素 E无一定规律 085下列那一项与鉴别结石、胰头癌及胆管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无密切关系: A胆管及胰管扩张程度 B胆管及胰管扩张平面 C胆管形态及管壁厚度 D肝脏大小及密度 E有无结石和软组织肿块 086下列关于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可确定是否为梗阻性黄疸 B可明确梗阻部位 C可鉴别梗阻原因 D平扫能确诊结石性梗阻 E根据病情应做增强扫描 087下列关于脾淋巴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最常见的脾脏肿瘤 B病理上分为均质增大、粟粒结节、多发肿块和单发肿块四型 CCT上有特征性改变, D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病灶 E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有助于诊断 088男性,18岁,疲乏,贫血貌,CT示脾前缘近切迹处多发小片状低密度区,部分略呈 小锥形,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脾钝挫伤 B脾血管瘤 C脾淋巴瘤 D脾脏梗塞 E脾脏囊肿 089下列关于脾血管瘤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A实性或囊实性肿块 B边缘清楚的低或等密度区 C可有大小不等的囊变区 D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 E发现钙化即可除外血管瘤 090下列关于脾血管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性或囊实性肿块 B边缘清楚的低或等密度 C由毛细血管或海绵样扩张构成 D发现钙化有助于除外血管瘤 E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 091下列关于脾血管瘤的错误说法是 A均匀的低或高密度肿块 B可以有大小不等的囊变区 C边缘钙化常为薄蛋壳样 D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增强 E常合并肝硬化和脾静脉曲张 092下列哪一项是鉴别副脾的最具特征性 A圆或椭圆形软组织结节 B单或多发,最常见于脾门附近 C平扫和增强扫描均与脾脏等密度 D可与脾脏有系带相连 E直径一般小于4.0cm 093下列有关副脾的错误说法是: A最常见于脾门附近,单或多发 B一般小于4.0cm C圆或卵圆形,密度均匀 D增强扫描无强化 ECT值与脾脏完全相同 094有关副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异常脾组织构成 B最常见于脾门附近,单或多发 C密度或增强特征与正常脾脏相同 D脾摘除后副脾可增生 E副脾可发生淋巴瘤 095CT鉴别副脾和肿大淋巴结的主要依据是软组织结节影: A位于脾门内侧 B平扫和增强和脾脏密度相同 C直径大于3cm,小于6cm DA,B,C均是 EA,B,C均不是 096下列关于脾梗塞的说法那一项是错误的: A多发生于脾边缘包膜下 B梗塞灶可出现增强 C大小不等,单或多发 D病灶基底部贴近被膜,尖端向脾门 E梗死后可致脾轮廓变形 097男性,44岁,有10年饮酒史,8年前曾患肝炎,CT示肝脏左叶和尾叶增大,方叶小, 肝裂宽,肝表面不光整,肝内密度不均,呈小灶性略低密度区,增强后早期无明显强化, 但延迟8分钟扫描,肝内密度基本均匀,同时脾门及贲门周围见团状软组织影,脾门及 门 周围团状软组织影应考虑: A副脾 B增大的淋巴结 C曲张的侧支循环血管 D肿瘤组织蔓延 E增大的胰尾 098下列关于脾包膜下血肿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沿脾边缘呈半月形或圆形突出阴影 B急性期呈等或稍高密度影 C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降低 D增强扫描不易识别 E慢性期平扫即可发现 099关于脾钝性伤CT检查,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A伤后即刻做CT平扫检查阴性,可除外脾破裂 B脾内血肿的密度随时间而变化 C应增强扫描以发现包膜下血肿 D脾撕裂伤时可见脾边缘裂纹 E脾破裂出血多储积于左侧结肠旁沟 100关于脾外伤CT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伤后立即做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正常不能完全除外脾破裂 B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逐渐减低,是血肿内的血红蛋白和水容量减少所致 C可表现为高密度 D脾撕裂伤时可见脾外形不完整谨模糊,脾边缘裂缝 E脾破裂出血多积聚于左侧结肠旁沟 101胰腺CT检查技术中,上床前口腹淡泛影葡胺的主要目的是: A充盈胃部,减少气体伪影 B充盈小肠,辨别肠袢 C充盈十二指肠以辨别胰头 DA、B、C都是 EA、B、C都不是 102男性28岁,腹痛呕吐。CT示胰腺弥漫增大,结构不清,胰周有较多渗液,部分包裹, 局部可见气泡影,诊断: A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B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C急性胰腺炎,假囊肿形成 D急性胰腺炎,脓肿形成 E急性胰腺炎,伴有出血 103胰腺钩突前面,CT 显示二个血管断面,应是: A (右)门静脉 (左)脾静脉 B (右)肠系膜上静脉(左)脾静脉 C (右)肠系膜上动脉(左)肠系膜上静脉 D (右)门静脉 (左)腹腔动脉 E (右)肠系膜上静脉(左)肠系膜上动脉 104关于胰腺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起源于腺管或腺泡细胞 B大多数肿块边界不清 C以“围管浸润”方式侵犯胆总管 D常形成乳头状息肉突入胆总管内 E转移发生较早 105下列哪一项不是胰腺癌的改变: A局部实质肿块 B肿块远端腺体萎缩 C胰周脂肪消失 D胰管不规则钙化 E胰周血管受侵包裹 106下列不符合胰腺癌CT征象的是 A胰腺局部实性肿块 B肿块远端腺体萎缩 C胰内脂肪消失 D肿块远端胰管明显狭窄 E胰周血管受侵包裹 107胰腺癌时CT影像中出现的“双管症” 同时增宽扩张是指: A门静脉和肝动脉 B肝内胆管和胆总管 C总胆管和胰腺导管 D胰导管和肝内胆管 E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 108进行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快速增强扫描,胰头部出现不规则低密度区,高度怀疑: A急性胰腺炎 B假囊肿形成 C扩张的胆总管 D胰腺癌 E正常胰腺 109急性胰腺炎,CT发现肿大胰腺周围出现气体影提示: A消化道穿孔 B肠麻痹 C脓肿形成 D口服造影剂,肠道未充盈 E上全不是 110那一项不是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 A胰腺肿大,轮廓模糊 B吉氏筋膜增厚 C胰腺萎缩 D蜂窝织炎和假囊肿形成 E合并脓肿 111慢性胰腺炎CT显示胰腺导管的特征性改变 A狭窄 B扩张 C平行双轨 D不规则串珠状 E以上均不是 112慢性胰腺炎最具特征性的 CT诊断依据是: A胰管不规则串珠状扩张 B胰腺和胰管钙化 C胰腺体积萎缩变小 D胰腺局限或弥漫性肿大 E胰腺假囊肿 113慢性胰腺炎具有诊断特征性的CT表现是: A胰腺增大 B胰腺萎缩缩小 C胰管扩张 D局部软组织肿 E胰腺和胰管钙化 114下列哪一顼不是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 A胰腺局部或弥漫肿大 B胰周蜂窝织炎和假囊肿 C胰腺及胰管的条状钙化 D吉氏筋膜增厚 E假囊肿内气泡,脓肿形成 115CT扫描显示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缘模糊,胰内少许低密度影,肾前筋膜增厚,提示 最可能诊断为 A急性胰腺炎 B慢性胰腺炎 C胰腺癌 D胰腺囊腺瘤 E胰岛细胞瘤 116男性40岁,腹部不适。CT示胰腺略小,胰管轻度扩张,可见较多细微钙化灶,最可 能诊断是: A胰腺结核 B慢性胰腺炎 C急性胰腺炎 D胰腺癌 E动脉硬化钙化 117胆石症及胆囊炎最佳的检查技术是: A超声 BCT平扫 CCT增强 DMRI E口服及静脉胆囊造影 11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胆管结石的CT表现: A胆管内环行或圆形致密影 B中心密度高,周围低密度形成“靶征” C梗阻上方胆总管扩张 D增强扫描见胆总管强化影 E可伴有肝内胆管和胆囊结石。 119关于胆管结石CT 表现,错误的是 A胆管内环行或圆形致密影 B扩张的胆总管末端无肿块征象 C常伴有结石平面以上的胆总管扩张 D可同时有肝内外胆管和胆囊结石 E靶征表现为周边高密度,中心为水样密度的胆汁 120下列哪一项不是典型肝血管瘤的CT表现: A平扫呈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 B增强早期病灶边缘强化 C强化区域逐渐向中心扩散 D增强病灶的密度快速减退至低密度 E延迟扫描病灶的密度呈等密度充填 121脾梗塞在CT上表现为边缘清楚的低密度影,下列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常为圆形或椭圆形,位于脾实质中心 B常为圆形或椭圆形,紧贴脾包膜 C常为三角形或梭形,尖端指向包膜 D常为三角形或梭形,尖端指向脾门 E以上都不对 122下列关于肝癌CT平扫检查概念错误的是: A大多数病灶为较低密度 B脂肪肝或肝硬化时,肝与病灶间密度差缩小 C肿瘤细胞分化越好,其密度与正常肝差异越大 D可发生坏死、出血和钙化 E脂肪肝特别显著时病灶成为较高密度 123下列哪些结构共同出入第一肝门: A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 B门静脉,肝动脉,胆管 C肝静脉,肝动脉 D肝静脉 E肝静脉,门静脉,胆管 124肝癌合并肝硬变的发病率为: A5090 B3050 C90以上 D45 E3045 125下列哪一项作为多发肝囊肿与Caroli氏病的区别: A肝内散在多个大小不等的囊状影 B囊状影不与胆管相通 C肝外胆管不扩张 D可以合并囊内结石 E以上都不是 126男性,40岁,CT平扫肝脏密度大片减低,肝内血管清晰呈较高密度,其分布走行规 则,多考虑: A肝癌 B重度脂肪肝 C肝硬化 D肝血管瘤 E不能做出初步诊断 127关于肝门部结构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汇合而成 B肝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前内侧 C肝总管在门静脉的前外侧 D肝静脉在第二肝门处汇入下腔静脉 E正常时肝内胆管不显示 128诊断胆总管先天性囊肿哪一种方法最适宜: A口服胆囊造影 B静脉胆道造影 CERCP DPTC EB型超声 129微小肝癌的定义是: A直径小于5cm B直径小于或等于lcm C直径小于3cm D直径等于3.5cm E直径小于或等于2cm 130下列哪种表现与急性胰腺炎无关: A胰腺明显增大脓肿形成 B胰腺边缘模糊不清 C胰腺内外“液潴留” D胰腺假囊肿 E胰腺囊腺瘤 131消化系统肿瘤(以胃癌和胰腺癌最常见)转移至肝脏的主要路径是: A门静脉 B肝动脉 C肝静脉 D胆管系统 E下腔静脉 132正常食管壁厚度大约为: A1mm B3mm C5mm D4mm E以上均不是 133第二肝门的解剖定义是: A门静脉、肝动脉、胆管出入肝处 B左门静脉进入圆韧带处 C尾叶引流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 D右、中、左肝静脉主干注入下腔静脉处 E左、右肝管出肝处 134肝尾叶的静脉引流入: A中肝静脉 B下腔静脉 C右肝静脉 D左肝静脉 E门静脉 135肝癌的分型描述正确的是: A巨块型瘤块直径等于或大于4cm B结节型瘤块直径等于或小于4cm C弥漫型小瘤结节弥漫分布于肝脏一叶 D小肝癌瘤块直径等于或小于3cm E微小肝癌块直径等于或小于2cm 136胰岛细胞瘤的好发部位为: A胰头 B胰头、体部 C胰体 D胰体、尾部 E胰尾部 137结节型肝癌是指癌块直径: A小于或等于5cm B大于5cm C小于或等于3cm D大于3cm E以上全不对 138肝癌合并肝硬变的发病率为: A50-90% B30-50% C90%以上 D45% E30-45% 139胰腺癌的好发部位是: A胰头、颈部 B胰头、尾部 C胰体、尾部 D胰颈、尾部 E胰体部 140有关急性胰腺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胰腺正常大小可排除诊断 B吉氏筋膜增厚 C蜂窝组织炎和假囊肿形成 D并发脓肿形成 E可出现少量出血 141有关急性胰腺炎增强扫描的描述错误的是: A病变胰腺增强程度高于正常胰腺组织 B强化不均匀时,其中低密度不强化区代表坏死组织 C脾动脉、静脉不显影时提示脾大血管已被侵蚀 D大血管侵蚀破坏后,代偿性出现不同程度的门体侧支循环影 E并发症主要见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142急性胰腺炎增强CT扫描的主要目的是: A进一步确诊 B了解胰腺血供情况 C了解有关胰腺组织坏死及大血管侵犯等并发症情况 D排除占位 E了解胰腺炎扩散范围 143以下有关慢性胰腺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多次急性胰腺炎发作的后果 B2%-5%慢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胰腺癌 C可以没有胰腺炎病史 D是可逆胰腺病变,正规治疗后可痊愈 E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 144慢性胰腺炎时CT较特征的征象是: A胰腺体积萎缩 B胰周条索状影 C胰腺实质及胰管钙化 D胰管扩张呈串珠状 E吉氏筋膜增厚 145关于急性胰腺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生化检验 B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病理改变为胰腺间质性水肿及胰腺周围脂肪坏死 CCT扫描范围通常从下胸部肺静脉平面至盆底 D蜂窝织炎极具侵蚀性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E肾前筋膜的增厚常提示局部炎性病变,但在正常人中有时也可见到此现象 146在CT影像上辨别正常胰腺头、体交界部时,其背侧血管应为: A腹主动脉、下腔静脉 B腹腔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 C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 D肾动脉和右肾静脉 E以上都不对 147副脾的CT表现最具特征的是: A单发或多发 B圆形或卵圆形 C强化均匀 D动态CT扫描与脾同时增强或消退 E与脾分离或有一细带相连 148有关副脾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先天性变异 B组织学成份是正常脾组织 C最常见于脾门附近,少见于脾血管旁、胰尾、左侧阴囊等处 D直径一般小于4cm E脾亢病人切脾后,副脾应保留 149慢性胆囊炎出现以下哪一征象时需与胆囊癌鉴别: A急性发作,周围广泛水肿 B胆囊壁呈环状增厚,超过3mm C胆囊呈孤形或条状钙化 D胆囊壁高度不规则增厚 E胆囊腔明显缩小 150除胆囊肿块外,胆囊癌的其他表现有: A肿瘤直接侵犯肝脏 B65%95%的胆囊癌合并结石 C梗阻性胆管扩张 D淋巴结转移 E以上都是 151胆囊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不包括: A浸润型腺癌(硬癌) B乳头状腺癌 C粘液型腺癌 D类癌 E鳞状细胞癌 152除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引起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而类似胆囊癌外,以下哪一种良 性胆囊病变也可以误诊为胆系恶性肿瘤: A胆囊息肉 B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C胆囊腺肌症 D胆固醇沉着症 EMirizzi 综合症 153下列哪一项作为多发肝囊肿与Caroli氏病的区别: A肝内散在多个大小不等的囊状影 B囊状影不与胆管相通 C肝外胆管不扩张 D可以合并囊内结石 E以上都不是 154小肝血管瘤与小肝癌的鉴别主要点是: A平扫时血管瘤多呈等密度 B增强后动脉期小肝癌整个病灶强化 C小肝癌的增强高峰持续时间短 D小血管瘤没有假包膜 E以上都不是 155下列哪一项不是典型肝血管瘤的CT表现: A平扫呈圆或卵圆形低密度 B增强早期病灶边缘强化 C强化区域逐渐向中心扩散 D增强病灶的密度很快减退至低密度 E延迟扫描病灶的密度呈等密度充填 156胆囊癌的CT表现分四型,下列哪一型是错误的: A结节型 B壁厚型 C肿块型 D阻塞型 E混合型 157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胆管结石的CT表现: A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 B中心密度高,周围低密度形成“靶征” C梗阻上方胆总管扩张 D增强扫描见胆总管内强化影 E可伴有肝内胆管和胆囊结石 158下列哪一种检查方法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最敏感最具特征性: A常规腹部平片 BB超 CCT D肝动脉或腹腔动脉造影 E磁共振成像 159下面哪一项不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感染途径: A胆道 B门静脉 C下腔静脉 D肝动脉 E直接蔓延 160有关弥漫性脂肪肝中残留正常肝岛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发或多发 B超声容易发现,但不易定性 C好发于胆囊床、叶裂附近和方叶后部 D呈小圆形,条形或不规则形 E增强扫描时强化程度高于脂肪肝区域 161有关肝硬化CT表现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肝脏体积缩小,各叶比例失调 B肝裂增宽,肝门区扩大 C肝表面呈结节样外观,肝脏密度不均 D伴随脾大、腹水及门脉高压所致的继发性改变 ECT表现正常可排除肝硬化 162以下哪项不是典型肝脓肿CT表现: A右叶多见 B平扫呈低密度占位,中心区域CT值接近水 C环征或靶征出现于脓肿早期 D强化最明显的环是由纤维肉芽组织所构成 E不典型肝脓肿需与原发性肝癌和转移瘤鉴别 163造成肝硬化实质的CT表现呈不均质密度的病理基础是: A肝细胞变性坏死 B正常肝细胞代偿性增生,形成再生结节 C肝内广泛纤维化 D脂肪变性 E以上都是 164亚洲和南非地区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 A酒精性 B药物中毒 C血吸虫病 D胆汁郁积 E乙型肝炎 165肝硬化时血流动力学的主要改变是: A门静脉血流量增加 B肝静脉血流量减少 C肝实质血流量分配不均 D门静脉血流量减少,肝动脉血流量代偿性增加 E动静脉瘘增多 166肝硬化的继发性改变常见是:E A脾肿大 B门脉主干扩张 C腹水 D侧支血管建立、扩张和扭曲 E以上都是 167肝脂肪变性,又名脂肪肝或肝脏脂肪浸润,发病机制与以下哪一因素有关: A糖尿病 B高血脂症 C肥胖 D激素治疗 E以上都是 168CT检测脂肪肝最适合的方法是: A平扫 B动脉期扫描 C门静脉期扫描 D平衡期扫描 E延迟1小时扫描 169脂肪肝的CT诊断标准是: A肝脏CT值高于脾脏 B肝脏CT值低于脾(肝脾CT值之比1) C肝脏密度不均质降低 D平扫可见肝内血管影呈高密度 E肝脏低密度区增强后仍是低密度 170脂肪肝的增强特征是: A肝内低密度范围与平扫一致 B动态扫描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脏一致 C增强后肝脏密度仍然低于脾脏 D平衡期肝脏血管影不消失 E增强后肝实质与脂肪浸润区域的密度差增大 171局灶性脂肪肝的分布特点不包括: A多发或单发 B沿肝叶、段或亚段分布 C呈斑片或小结节状分布 D沿肝外围区呈尖端指向肝门的楔形分布 E分布于肝门附近 172局灶性脂肪肝需要与原发性或转移性癌相鉴别,以下哪一征象不是局灶性脂肪肝的 特征: A非球形病灶 B无占位效应 C肝内血管影穿过病灶 D动脉期增强程度可能高于正常肝脏 E正常肝区域血管影轻度推移,但无侵蚀破坏 173需要与正常肝岛鉴别的疾病有: A肝癌 B转移瘤 C血管瘤 D肝脓肿 E以上都是 174下列关于肝门解剖结构的排列,正确的是: A肝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前内侧,胆总管在门静脉外侧 B肝动脉在门静脉的外侧,胆总管在门静脉的内侧 C肝动脉在门静脉的后侧,胆总管在门静脉的前侧 D肝动脉在门静脉的内侧,胆总管在门静脉后侧 E肝动脉在门静脉的前侧,胆总管在门静脉外侧 175正常门静脉直径应: A13mm B15mm C17mm D19mm E21mm 176根据我国小肝癌的诊断标准,单个瘤结节的最大直径或两个瘤结节的最大直径总和 应: A2.0cm B3.0cm C4.0cm D5.0cm E6.0cm 177下列哪一项是慢性胰腺炎最具特征性的诊断依据: A局限或弥漫性,胰腺肿大 B不规则串珠状,胰管扩张 C胰腺腺体萎缩变小 D胰腺和胰管钙化 E胰腺假囊肿 178下列哪一项是肝包虫最特征性表现: A巨大单或多发囊肿,有浅分叶轮廓 B母囊内出现子囊,数目不一 C囊壁呈弧形或蛋壳样钙化 D囊壁可见头节 E增强后囊壁强化,显示最清楚 179下列关于肝硬化的病理改变引起CT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肝细胞坏死增生使肝形态比例异常 B再生结节显著,肝表面高低不平 C纤维化结节再生使肝密度减低且不均 D门静脉高压使脾大和侧支循环血管曲张 E肝细胞坏死出现低密度肿物 180有关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胰腺癌起源于胰管或腺泡 B大多数癌肿周边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胰腺炎 C胰头癌有以“围管浸润”方式侵犯总胆管倾向 D最常见转移途径为血行转移 E淋巴结转移可不呈结节状而表现为血管周围成片软组织影 181胰腺癌晚期常侵犯邻近器官,以下哪一脏器非胰腺癌常侵犯的部位? A肝门 B胃 C十二指肠 D横结肠系膜和脾曲结肠 E肾上腺 182肝动脉期扫描可能呈高密度的病灶见于: A肝腺瘤或腺癌 B肝转移癌 C肝血管瘤 D局灶性再生结节(FNH) E以上都是 183以下哪种情况于肝动脉期不呈高密度: AFNH B肝腺瘤 C肝硬化再生结节 D肝细胞性肝癌 E以上都不是 184肝脏平扫呈高密度的区域常见于: A脂肪肝内残余正常肝岛 B肝癌 C肝囊肿 D肝血管瘤 E肝脓肿 185以下哪种疾病不是引起肝癌的高危因素: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肝硬化 E乙肝病毒携带者 186以下哪种检查技术最适合对肝癌的筛查? ACT BMRI C超声 D血管造影 E同位素 187Glisson氏系或门管系统主要构成成分不包括: A肝静脉 B门静脉 C肝动脉 D肝管 E肝内分支 188以下哪一种肝内管道系统分支走行最为恒定,并常作为肝脏分叶分段的标志? A肝静脉 B门静脉? C肝动脉 D肝内胆管 E肝内淋巴管 189以下对肝叶间裂和段裂描述错误的是: A肝正中裂将肝脏分成左右两叶 B中肝静脉主干位于正中裂内 C右叶间裂内有右肝静脉通过,把右叶分成前后两段 D左外叶段间裂,将左叶分成内外两段 E肝左静脉把左叶分为内侧段(方叶)和左外叶(外侧段) 190肝脏叶、段划分与血管的关系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肝静脉走在叶间裂和段裂内 B门静脉分支在叶和段内通过 C门静脉分支走在叶和段的边缘 D胆囊窝中点到下腔静脉左壁连线与肝中静脉一致 E肝硬化时肝内血管形态及走行发生改变 191中国肝癌病理协作组根据1901年Eggel提出的肝癌大体病理分类标准,提出以下分类, 不包括: A块状型:单块状,融合块状或多块状(直径5cm) B结节型:单结节,融合结节,多结节(5cm直径) C弥漫型:结节小而弥散,与肝硬化结节类似 D小癌型(即小肝癌):直径3cm E混合型 192肝细胞性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 A肝内转移 B肝内、胰头周围淋巴结转移 C种植到腹膜腔 D直接侵犯邻近脏器 E肺部转移 193可能引起甲胎蛋白(AFP)升高的因素不包括: A肝细胞性肝癌 B活动性肝病 C妊娠 D胚胎性肿瘤 E脂肪肝 194肝细胞性肝癌平扫CT征象不可能出现: A低密度晕圈征 B高密度 C等密度 D水样密度 E不均密度 195以下对肝脏动态增强CT扫描错误的描述是: A动脉期(或注射期):造影剂开始注射后约30秒扫描,肝动脉及分支增强显著 B门静脉期:造影剂开始注射后约6090秒扫描,主动脉与门静脉,肝静脉密度趋 向一致 C平衡期:造影剂在血管内外的分布处于平衡状态 D门静脉期:门静脉和肝静脉与肝脏呈等密度 E平衡期:肝内血管影消失 196患者,男,35岁,HBSAg(+)。体检超声发现肝右叶有2030mm大小低回声结节。CT 动脉期病灶略有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呈低密度,有清楚边界。AFP20g/ml(正常范围)。 最有可能诊断为: A肝血管瘤 B肝细胞性肝癌 C肝炎性假瘤 D脂肪肝 E肝腺瘤 197中晚期肝癌,容易侵犯肝静脉分支,并最终可能沿肝静脉长入下腔静脉或者右心房 的病灶最可能位于: A肝尾叶 B肝方叶 C右肝膈顶部 D右叶下缘 E左肝外叶下缘 198患者,女,40岁,超声体检发现肝左外叶15mm15mm强回声结节。CT动脉期病灶呈 均匀高密度,门静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