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X-型呼吸器综合检测规程 目录 前言 2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基本要求 4 4 气瓶接收 4 5 呼吸器外观检测 5 6 清洗前准备 5 7 清洗与消毒 6 8 呼吸器的检测 6 9 检验后工作 8 表 1 空气呼吸器定期技术检验项目表 .9 前言 本标准编制的起草规则依据 GB/T1.1 本标准由吉林省中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中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中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 3 -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HX-型呼吸器综合检测的方法、流程、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 HX-II 使用说明书 中国公共行业安全行业标准 GB/T16556 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 GB/T18664-2002 呼吸器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TSG Z7001-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GB/T1226-2001 一般压力表 3 基本要求 3.1 熟练掌握空气呼吸器检测仪的使用。 3.2 能对空气呼吸器各个部件外观进行准确判断评定。 3.3 定期对空气呼吸器检测仪进行保养和校准。 3.4 空气呼吸器检测仪的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并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操作证。 4 气瓶接收 4.1 收发员负责空气呼吸器的接收和登记 4.2 接收时应对空气呼吸器进行检查,登记,并填写登记表,检查,登记内容如下。 a) 使用单位 b) 空气呼吸器生产厂商,型号,生产日期,气瓶编号。 c) 定期技术检验标识及检验日期。 d) 空气呼吸器各部件配套情况。 4.3 检查登记后,使用单位的送货人应在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检测单位及接收人签章。 4.4 登记表一式两份,使用单位及检测单位各执一份。 4.5 接收完成后,由收发员将待检号牌按登记编号系于空气呼吸器包装箱上,通知检验员 领取待检空气呼吸器,检验员在交接记录上签字。 5 呼吸器外观检测 5.1 目测检查 5.1.1 面罩 a) 橡胶件不应有明显的永久变形; b) 视窗清晰; c) 所有带、绳、扣件不允许有老化、龟裂、异常收缩、脱胶、发脆现象; d) 佩戴后面罩与面部轮廓紧密贴合,无明显压痛感,固定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 弹性,并应能根据佩戴者的需要调节,佩戴后可进行正常对话。 5.1.2 背板 a) 产生变形不影响使用,佩带舒适; b) 不允许有老化,开裂现象。 5.1.3 着装带 a) 可自由调节长度,扣紧后不得滑脱; b) 带类零件不允许有整股纤维的断裂。塑料和金属扣件不得有变形和开裂。各种配 件齐全。 5.1.4 导气管和接头 a) 导气管无割痕,老化现象。接头无变形,插拔锁紧轻松清晰; b) 导气管和接头不允许有漏气现象。 5.1.5 供气阀、减压器 a) 不允许变形和开裂; b) 功能按键活动清晰有效。 5.1.6 警报器 a) 不得有松动和变形现象; 5.1.7 压力表 a) 外壳橡胶护罩不允许老化、龟裂; b) 压力表盘读数清晰可辨,不得有任何水雾; c) 在暗淡或黑暗的环境下,应能读出压力指示值。 5.1.8 气瓶和气瓶阀 a) 气瓶和气瓶阀的目测检查详见 XX。 - - 5 - - 6 清洗前准备 每套送检呼吸器逐套进行拆卸和标记(标记形式为号牌,号牌见附录)以防混乱,具体步 骤如下。 6.1 把复合气瓶的气瓶阀与背板上的减压阀分离并把气瓶套上气瓶号牌并统一送往外 观检测处。 (详见气瓶检测 XX) 6.2 面罩嘴部与背板上的供气阀分离并把面罩套上与其气瓶相同的气瓶号牌。 6.3 把减压阀组件与塑胶背板用十字螺丝刀分离并把减压阀套上与其气瓶相同的气瓶 号牌。 6.4 把背带、肩带与塑胶背板分离并依次把背带、肩带和塑胶背板套上与其气瓶相同 的气瓶号牌。 7 清洗与消毒 7.1 清洗液的选用 7.2 消毒液的选用 7.3 清洗与烘干(晾干) 7.4 将污损的织带部件放入洗衣机中洗涤,时间40mins。 7.5 漂洗并烘干(也可以晾干)织带部件,烘干温度50C,时间30mins。 7.6 分离的背架部件放入浸泡池浸泡,加入消毒清洗液(每30g消毒液配4L水) ,时间 30mins。 7.7 将浸泡后的背架、面罩等部件轻轻进行刷洗,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7.8 背架、面罩等部件晾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 7.9 晾干时不能暴晒。 7.10清洗消毒后的洗涤液排放符合环保要求,若含有毒害成分必须送污水处理单位集中处 理。 7.11外观检查减压器组件,减压器本体、压力表、报警哨、高压管路、中压管路、供气阀 部件。 7.12更换损坏部件,按说明书的规定更换破损的密封件和设计寿命到期部件。 7.13注意原标识不得损坏,否则应事先标识移植。 7.14清洗过程中拆卸影响空气呼吸器性能的零部件,维修可能造成空气呼吸器性能改变 时,应进行基本技术参数测试,测试拆卸和维修部件所影响的技术参数,但不少于以 下项目: a) 整机气密性测试; b) 呼吸阻力测试。 7.15对清洗合格的空气呼吸器进行必要的防尘包装。 8 呼吸器的检测 8.1 检测之前 a) 连接高压管,高压管的一端与呼吸器检测仪的高压接口连接。另外一端与被测呼 吸器的气瓶和减压阀连接。 b) 检查电脑和呼吸器检测装置连线,检查可靠后开启计算机。 c) 打开呼吸器综合检测软件按提示打开测试仪电源开关进行自检。 d) 自检通过后输入口令码进入程序按要求填写测试员信息与被测呼吸器信息,点击 进入主菜单进行检测。 (如果自检没有通过检查各个线路连接状态后再次进行自检。 ) 8.2 整机气密性能试验 a) (开启充装室内气瓶阀之后观察防爆箱上左侧压力表)当气源压力不小于公称工 作压力的 90%时,开启供气阀(呼吸面罩上与嘴部连接阀),将面罩气密地佩戴在 头模上,开启气源阀(与供气瓶连接的旋转开关) ,待系统气路充满压缩空气后再 关闭气源阀,观察空气呼吸器的压力表在气瓶瓶阀关闭后 1 分钟内的压力下降值, 结果应符合本标准表 1 的规定。 8.3 静态压力试验 a) 面罩气密地佩戴在空气呼吸器综合检测仪的头模上,在供气阀处于关闭状态下,根据屏幕提示: 完全打开气源阀按键开始测试,全开气源阀向高压总管充气,屏幕将显示高压总管压力和面罩 内压力,当高压总管完成充气时,检测仪自动进行试验:先做几次缓慢的呼吸,然后停止呼吸, 面罩内压力受到计算机监测,并将供气阀打开时的最高压力和呼气阀的平均压力记录下来。在 5 秒钟结束时面罩内压力必须大于 0Pa;小于 500Pa,或小于排气阀开启压力。 8.4 高压泄露测试 a) 高压泄漏测试用于检测高压总管和 SCBA 有无明显的高压泄漏。试验前必须确认 高压总管与气源接口以及检测仪之间的连接牢固,并且密封良好。面罩正确地戴 在试验头模上。屏幕提示:试验前完全打开气源阀后按测试键,完全打开气源阀 向高压总管充气,充气时,屏幕会显示总管初始压力。充气结束时,按照屏幕提 示:关闭气源阀后立即按此键开始测试。在试验 5 秒钟时间内,屏幕将显示高压 总管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在 5 秒钟结束时,高压总管压力下降不得大于 0.69Mpa。 8.5 警报器性能试验 a) 进入警报器性能测试程序,在气源额定工作压力至 5MPa 的范围内,设定呼吸频率 40 次每分钟,呼吸流量 100L/mins;在 5MPa 至 1MPa 的范围内,设定呼吸频率 25 次每分钟,呼吸流量 50L/mins。将与计算机声卡相连的话筒在距警报器 1m 处测 - - 7 - - 量发声声级。当警报器起鸣后,计算机自动记录警报器起鸣时气瓶的报警压力, 计算出警报器的启报和在总管压力为 4Mpa1MPa 之间的平均报警声强、平均耗气 量 高压总管压力下降到 1Mpa 以下的时候,测试结束。结果应符合本标准表 1 的规定。 a1 打开气源阀,像高压总管充气。然后关闭气源阀,按键开始测试。充气压力应 大于8Mpa。 a2 屏幕上会出现高压总管压力的即时变化值。并弹出一新窗口,提示“请打开旁 通阀,慢慢放气” ,该窗口将在 4 秒钟内自动关闭。窗口关闭后,打开旁通阀 门,慢慢放气。 a3 观察屏幕总管即时压力值到 7Mpa 时候,又弹出一新窗口,提示“ 请缓慢放 气,听到警报声后,立刻停止放气,关闭旁通阀” 。 (此窗口将在 2 秒钟内自动 关闭) 。立刻按提示关闭旁通阀。 a4 总管压力将慢慢下降,屏幕开始描绘出以压力为横坐标、声音为纵坐标的曲线。 注意保持测试房间安静,以免环境噪声过高,影响报警器测试准确性。当总管 压力下降到 0.8Mpa 时候,测试结束。在该过程中,计算机自动计算出报警器 的启报分贝、报警器在总管压力 4Mpa1Mpa 之间的平均报警分贝、平均耗 气量,并判断是否合格。 b) 注意保持测试房间安静,以免环境噪声过高,影响警报器测试准确性。 c) 注意测试时应避免话筒与警报器之间有任何遮挡。 8.6 呼吸阻力试验 a) 将面罩气密地佩戴在头模上,设定人工肺呼吸频率为 40 次每分钟,呼吸流量为 100L/mins,完全开启气源阀,启动人工肺,测量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 2MPa 范围 内,面罩内呼吸阻力值。通过计算机描绘面罩内的阻力变化曲线。 b) 设定人工肺呼吸频率 25 次每分钟,呼吸流量 50L/mins,测量气源压力为 2MPa 至 1 MPa 范围内,面罩内的呼吸阻力值,通过计算机描绘面罩内的阻力变化曲线。 c) 面罩内的阻力变化曲线,应均匀顺滑,每个波形基本一致。 d) 呼吸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应符合本标准表 1 的规定。 e) 模拟气源压力从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 1MPa 变化的呼吸阻力测试: f) 打开气源阀向高压总管充气,然后关闭气源阀,试验中使用的空气来自高压总管, 与气源相比,高压总管中只含有较少的空气,每次呼吸高压总管中的压力都会较 快下降,只需再数几个呼吸循环中压力变化范围就能从当前的气源压力降低到 1MPa 的压力,这样就可在短时间内,检测从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 1MPa 压力空气 呼吸器的呼吸阻力。 g) 通过与高压总管相连接的高压传感器,计算机就能生成在呼吸循环的所有阶段面 罩内压力随高压总管压力从高到低变化的曲线。 h) 呼吸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应符合本标准表 1 的规定。 8.7 压力表校对 a) 压力表的效验可根据计量法的规定送相关计量所效验。 b) 按精度传递原理,也可在呼吸器综合检测仪上进行效验。 c) 进入压力表的效验程序,设立 20MPa,15MPa,10MPa 三个效验点,打开气源阀对 高压总管充气,然后关闭气源阀,通过放气达到三个效验点,计算机比对高压传 感器计算出误差。其误差不得大于 2.5%。 9 检验后工作 9.1 定期技术检验标识 a) 检验合格空气呼吸器逐台做好检验标识。 b) 检验标识采用背胶标签纸。 c) 检验标识内容: a1 检验单位; a2 产品编号; a3 检验日期(年、月) ; a4 下次检验日期(年、月) 。 d) 检验标识位置背板靠近制造商标牌的一端,各期的检验标识应有适当间隔,排列 整齐。 e) 检验标识字高 510,字迹清晰。 9.2 检验记录的保存 a) 登记表和所有提及的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应用书面或电子文件的形式保存。 - - 9 - - 表 1 空气呼吸器定期技术检验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指标 1 整机气密性 压力表 1mins 内的下降不大于 2M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作业布置创建鼠标点击交互脚本16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锅炉供暖设施租赁经营协议
- 水电厂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瓷砖材料品质保障采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民宿改造与运营管理合同
- 2025版房地产项目营销手续代办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绿色生态社区建设委托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项目投资咨询服务合同
- 2025版木门品牌授权与区域代理销售合同
-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讲解教学课件
-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VCTE技术(福瑞股份子公司)专利概览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关于规范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岗位设置及任免办法
- 《现代汉语》课件修辞
- 某园区综合运营平台项目建议书
- 创造适合教育(2017年0613)
- 微创外科课件
- 易驱ED3000系列变频器说明书
- 农机行政处罚流程图
- GB∕T 6818-2019 工业用辛醇(2-乙基己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