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 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 综述 2010 年,是“十一五 ”的收官之年,全省 环保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 绕科学发展和富民强省主题,以科学 发展观为统领,以 污染减排 为主线,全面落实环境保护 “十一五”规划,综合施策,开拓 创新,攻 坚克难,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较好地 完成了 2010 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污染减排取得积极成效。以 “双三十”为龙头,着力推进了工程减排、 结构减排和 管理减排,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各 项减排目标任务, 经环保部核定,我省 2010 年及“十一五”的 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均圆满完成。二是全省 环境质量 进一步改善。以落 实城镇面貌三年 大变样环保行动计划为推动,力促城市 环境质量改善,以主要河流断面生态补偿机制为抓手, 强力推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以落 实国家和省“ 以奖促治”政策为助力,不断加强农村生态环 境保护。三是解决了一批突出 环境问题。 加强了重点污染防治 设施运行监管,集中查处了一 批环境违法问题,加强了重金属 污染防治,深化了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危险废 物和辐射环境管理。四是积极推 进了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 方式转变。 认真执行国家环境准入 政策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规定, 严把了建设项 目环保准入关。五是 环保自身能 力建设得到明显提升,环保队 伍建设得到了加强, 环保基础 能力得到了提升,环保科技支撑 进一步强化。 2010 年,全省 11 个设区市城市空气 质量首次全部达到国家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 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 监测河流断面达到或好于 类的水质断面达 47.2%,比去年 同期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比 2005 年上升 18.1 个百分点;劣 类水质断面比去年同期下降 了 8.1 个百分点,比 2005 年下降了 12.7 个百分点,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好转。 水环境 状况 2010 年,我省地表水状况有所好 转,但 污染仍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其 中,- 类水质比例为 47.2%,比上年提高了 4.8 个百分点;劣 类水质比例为 33.6%, 比上年下降 8.1 个百分点。 与 2005 年相比,七大水系-类水质比例升高 18.1 个百分点,劣类水质比例下 降 12.7 个百分点。 2010年 全 省 河 流 水 质 类 别 比 例 0.0% 20.8% 26.4% 12.0% 7.2% 劣 33.6% 湖泊(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富营养化。近岸海域水 质为 一般。 河流 七大水系中,滦河水系和永定河水系 为轻度污染,大清河水系为中度污染,北三河水系、漳 卫南运河水系、子牙河水 系和黑龙港运东水系为 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 氨氮、化学需氧量、挥发 酚、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 盐指数。 滦河水系 单 位 : mg/L 0 10 20 30 4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化 学 需 氧 量 0 2 4 6 8氨 氮化 学 需 氧 量氨 氮 水系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 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浓 度呈下降趋势,氨氮 2005 年至 2007 年呈上升趋势,2008 年以后 浓度下降较大。 2010 年滦 河水系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 氧量和氨氮浓度均值均达到地表水水质类标准,其中化学需氧量与 2005 年(十五末) 相比降低了 48.0%,与 2009 年相比降低了 14.7%;氨氮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78.6%,与 2009 年相比降低了 20.7%。 永定河水系 2003-2010年 全 省 河 流 水 质 类 别 比 例 变 化 情 况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劣 类 断 面 比 例 类 断 面 比 例 七 大 水 系 水 质 类 别 比 例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永 定 河 滦 河 大 清 河 漳 卫 南 运 河 北 三 河 子 牙 河 黑 龙 港 运 东 劣 - 单 位 : mg/L 0 15 30 45 60 75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化 学 需 氧 量 0 2 4 6 8 10氨 氮化 学 需 氧 量 氨 氮 水系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 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浓度呈下降趋势, 2010 年永 定河水系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均值均达到地表水水质类标准,其中 化学需氧量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68.4%,与 2009 年相比升高了 12.7%;氨氮 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90.1%,与 2009 年相比升高了 56.8%。 大清河水系 单 位 : mg/L 0 10 20 30 4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化 学 需 氧 量 0 2 4 6 8 10氨 氮化 学 需 氧 量 氨 氮 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 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浓 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氨氮 浓度总体 持平,其中化学需氧量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33.2%,与 2009 年相比降低了 4.1%;氨氮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升高了 11.6%,与 2009 年相比升高了 4.6%。 北三河水系 单 位 : mg/L 0 10 20 30 40 5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化 学 需 氧 量 0 2 4 6 8 10氨 氮化 学 需 氧 量氨 氮 水系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主要 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化学需 氧量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25.7%,与 2009 年相比降低了 2.9%;氨氮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40.3%,与 2009 年相比升高了 7.2%。 漳卫南运河水系 单 位 : mg/L050 100 15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化 学 需 氧 量 0 2 4 6氨 氮化 学 需 氧 量氨 氮 水系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主要 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化学需 氧量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49.3%,与 2009 年相比降低了 19.2%;氨氮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41.2%,与 2009 年相比降低了 30.7%。 子牙河水系 单 位 : mg/L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化 学 需 氧 量 0 5 10 15 20氨 氮化 学 需 氧 量氨 氮 水系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主要 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总 体呈下降趋势,氨氮 浓度基本持平, 其中化学需氧量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50.0%,与 2009 年相比升高了 16.9%; 氨氮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3.0%,与 2009 年相比升高了 10.2%。 黑龙港运东水系 单 位 : mg/L 050 100150 200250 300350 40045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化 学 需 氧 量 0 2 4 6 8 10 12 14氨 氮 化 学 需 氧 量 氨 氮 水系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主要 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浓 度波动较大, 2007 年出现了较大 升幅;氨氮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化学需氧量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76.8%,与 2009 年相比升高了 26.8%;氨氮与 2005 年(十五末)相比降低了 59.3%,与 2009 年相比降低了 12.6%。 省 界 断 面 水 质 河北省与北京、天津、山东、山西和河南相邻,共有 37 个省界断面,其中包括 19 个入 境断面和 18 个出境断面,出境断面水 质好于入境断面水质 。 18 个出境断面中入北京、天津的水质较好,基本能 够满足功能区要求。 19 个入境断面中山西来水水质较好,河南、北京、山东来水较差,污染物浓度较高。 湖 库 淀 水 质 2010 年我省对 13 座水库和白洋淀、衡水湖 进行了监测。 不计总氮、总磷两项富营养化指 标, 11 座水库水质达到了 类水质标准;岗南水库和 黄壁庄水库水质为类,主要 污染物是石油类;衡水湖水质为 类;白洋淀水质在类-劣 类之间,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和高 锰酸盐指数。 对水库水质进行富营养化评价, 岗南水库、黄壁庄水 库、陡河水库、邱庄水库、石河水 库、洋河水库、 临城水库、朱庄水 库 、王快水 库、西大洋水库 、岳城水库、安格庄水库为中营 养,衡水湖及东武仕水库为轻 度富营养,白洋淀 为中度富营 养。 2010 年河北省湖库淀水质状况表 所属城市 湖库名称 水质类别 水质状况 富营养化程度 唐山 陡河水库 优 中营养 唐山 邱庄水库 优 中营养 秦皇岛 石河水库 优 中营养 秦皇岛 洋河水库 优 中营养 保定 王快水库 优 中营养 保定 西大洋水库 优 中营养 保定 安格庄水库 优 中营养 邢台 临城水库 优 中营养 邢台 朱庄水库 优 中营养 邯郸 岳城水库 优 中营养 邯郸 东武仕水库 优 轻度富营养 衡水 衡水湖 良好 轻度富营养 石家庄 岗南水库 轻度污染 中营养 石家庄 黄壁庄水库 轻度污染 中营养 保定 白洋淀 轻度污染 中度富营养 近岸海域水质 全省近岸海域总体水 质为一般。 其中:唐山市近岸海 域水质为一般; 秦皇岛市近岸 海域水质为良; 沧州市近岸海 域水质为良。 地下水水质 保定、邢台、唐山、廊坊、秦皇岛、衡水六个城市地下水水 质良好,石家庄、承德、 沧州、张家口和邯郸五个城市水 质较差,其中石家庄、邯郸、 沧州水质较差是由于地质 原因造成的。石家庄总硬度超 标,超 标率为 81.3%;邯郸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超标,超 标率分别为 83.3%和 58.3%;沧州氟化物超标,超 标率为 100%;承德氨氮、 总硬度和总 大肠菌群超标,超标率分别为 25.0%、87.5%和 25.0%;张家口氨氮超标,超标率为 13.3%, 主要是由宣化区泥河子一个点位氨氮浓度高造成的。 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10 年,全省废水排放总 量为 262542.88 万吨,比上年增加了 7.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为 54.61 万吨,与上年相比下降了 4.2%;氨氮排放量为 5.46 万吨,与上年相比下降了 0.9%。 “十一五”期间全省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废水排放量 (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氨氮排放量 (万吨) 2006 222261.23 68.79 6.79 2007 222914.35 66.74 6.05 2008 234697.31 60.48 5.59 2009 244988.52 57.01 5.51 2010 262542.88 54.61 5.46 措施与行动 【重点排河企业整治】 按照海河流域水 污染防治规划和渤海碧海行动计划, 强化重点 排河企业的整治。海河流域 17 个跨省界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要求,实现了化学需氧量年 排放量控制在 56.2 万吨以下的目标;列入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 158 个项目 中,完成 151 项、关停 3 项、正在 调试 2 项、在建 1 项、前期 1 项, 项目完成率为 97.5%。 【生态补偿机制】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以七大水系跨界断面考核生态 补偿金制度,联合省财政厅制定出台了 河北省生态补偿金管理 办法, 进一步规范了生态补 偿金收缴与管理,提高了生态补偿 金使用效益。按照 “一规 、两控、三建、四严”的水污染治理 总体思路:“一规 ”即坚持环保 规划计划先行;“ 两控”即狠抓河流断面水质和入河排污总量控 制;“三建”即加强污水处理厂、水质自动连测站和执法机构建设;“四严”即严密监控重点企业、 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 审批建设项目环评、 严肃追究 环境违法责任,进一步显示了经 济约束手段促进水质改善取得的成效。 这项政策的实施, 强 化了政府的责任,有效地遏制了 上游向下游排污,七大水系污 染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水质正在逐渐改善。截至 2010 年 12 月底,全省共扣缴生态补偿 金 8950 万元。 大气环境 状况 空气质量 全省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全省 设区市平均达到或优于级 的优良天数逐年增加。 达到或好于二级的优良天数 2010 年 全 省 设 区 市 平 均 达 到 或 优于 级 的 优 良 天 数 为 337 天 ;比 2005(十 五 末 )年 提 高 了 42 天 ,与 2009 年相比,优良天数提高了 3 天。 2003年 2010年 全 省 平 均 达 到 或 好 于 级 的 优 良 天 数 050 100150 200 250300 3504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年 度 天 数 2003年 2010年 全 省 平 均 达 到 或 好 于 级 的 优 良 天 数 050 100150 200250 300350 4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 度 天 数 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全 省 主 要 污 染 物 平 均 浓 度 0 0.02 0.04 0.06 0.08 0.1 0.12 0.14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 度 mg/m3 SO2 PM10 NO2 全省设区市平均污染物浓度总体下降。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PM 10),2010 年与 2005 年( 十 五 末 )相比降低 22.2%,与 2009 年相比 降低 4.94%;全省 11 个设区市均达到国家二 级标准,增加了石家庄和邯郸两个城市; 二氧化硫浓度(SO 2),2010 年与 2005 年( 十 五 末 )相比降低 43.8%,与 2009 年相比降低 2.17%;全省 11 个设区市均达到国家二 级标准,增加了唐山市; 二氧化氮(NO 2),与 2005 年相比浓度持平,11 个设区市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03年 2010年 全 省 平 均 达 到 或 好 于 级 的 优 良 天 数 050 100150 200250 300350 4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年 度 天 数 2003年 2010年 全 省 平 均 达 到 或 好 于 级 的 优 良 天 数 050 100150 200250 300350 4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年 度 天 数 酸雨 2010 年全省共获得 410 个降水样本, pH 范围在 4.04-8.61 之间,最低值出现在秦皇 岛市。 全省酸雨发生频率为 5.85%,比上年下降了 0.25 个百分点。秦皇岛、保定和石家庄 3 个市共出现 24 次酸性降水,其他城市未出 现酸雨。 与 2009 年相比,出现酸雨的城市数量、酸雨频率以及酸雨的 强度均有所下降。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10 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123.38 万吨,烟 尘排放量为 49.97 万吨,工 业粉尘排放 量为 32.09 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了 1.5%、3.6%、24.8%。 “十一五”期间全省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SO2 排放量(万吨) 烟尘排放量(万吨) 总计 工业 生活 总计 工业 生活 工业粉尘排放量 (万吨) 2006 154.55 132.57 21.98 72.32 17.01 55.31 64.58 2007 149.25 129.44 19.81 62.31 15.89 46.42 53.21 2008 134.51 115.87 18.64 56.82 17.18 39.64 50.74 2009 125.35 104.27 21.08 51.86 18.88 32.98 42.70 2010 123.38 99.42 23.96 49.97 32.26 17.71 32.09 措施与行动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行动】 出台了河北省落实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 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开展我省大气 污染联 防联控工作。以 “三年大变样”为契 机,按照“四调 整五治理”的思路, 积极推进城市规划、 产业结 构、能源结构、生态功能调整, 下力量治理燃煤烟尘、工业粉 尘、施工 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污染,在全省组织开展 “拔除烟囱、净 化蓝天”活动。通 过深化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城市大气环境 质量的改善。 【火电企业脱硫设施烟气旁路挡板铅封行动】 实施了全省火电企业脱硫设施烟气旁路 挡板铅封行动,开展了强化污 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年活动 。派出 11 个督导调研组赴各设区 市进行督导调研,对未落实环 保要求的 22 家企业实施减排 预警或挂牌督办。 【环保专项行动】 组织开展了 2010 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据统计,专项行动全省出动执 法人员 18 万人次, 检查企业 8.2 万家,取缔违法企业 600 多家, 停产治理 68 家,限期治理 96 家, 对 1.2 万件各类群众举报 信访案件进行了查处,对 191 起 典型案件实施了挂牌督办,其中,省环保厅直接挂牌督办 19 起。 声环境 2010 年与上年相比,全省声环 境质量基本持平,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是影响城市声环 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区 域 环 境 噪 声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保 定 衡 水 唐 山 沧 州 秦 皇 岛 张 家 口 邢 台 廊 坊 承 德 石 家 庄 邯 郸 单 位 : dB(A) 2010 年全省区域噪声面积加权平均值是 51.9dB(A),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区域 环 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分布在 49.0-54.3dB(A)之间,其中 10 个设区市为较好,邯郸市区域噪声 环境为好。 城市交通噪声 城 市 交 通 噪 声 60.0 61.0 62.0 63.0 64.0 65.0 66.0 67.0 68.0 69.0 邯 郸 保 定 沧 州 秦 皇 岛 张 家 口 唐 山 石 家 庄 邢 台 衡 水 廊 坊 承 德 单 位 : dB(A) 2010 年全省道路交通噪声长度加权平均等效声级为 65.7 dB(A),与去年相比基本持 平。全省 11 个设区市平均等效声 级分布在 62.9-68.1dB(A)之间,全部达到国家标准。邯郸市 交通噪声环境为较好,其余 10 个设区市为好。 城市环境噪声源构成 2010 年影响城市区域环境的噪声源主要分为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 和其它噪声五类,分别占 45.0%、32.9%、12.7%、5.1%和 4.3%。影响面广的噪声源是生 活噪声和交通噪声,两者之和 占了 77.9%,污染强度大的噪 声源是交通噪声。 其 他 噪 声4.3% 交 通 噪 声32.9% 施 工 噪 声5.1% 工 业 噪 声12.7% 生 活 噪 声45.0% 固体废物 状况 2010 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 生量为 31688.21 万吨,排放量为 4.45 万吨;危险废物产生 量为 37.28 万吨,排放量为 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 56.56%。 措施与行动 规范固废、危废、危险化学品和国际履约管理,印发了河北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查程 序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的通知,建立 铬 渣污染治理督办检查机制, 编写 河北省典型电子废物集中处置区域污染调查与环境风险评价工作报告。全年审核发放危 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14 个,年检 37 个。 完成河北省加强地方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能力建设项目 2009 年工作进展报告,印发 了河北省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地方预审及年度备案实施方案,开展二恶英类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重点行 业更新调查。 对重点行业 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进行了检 查, 查清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底数。办理进口废物省级审核 29 批次。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拆解工 作,省政府批准 3 家拆解企业 ,截止 2010 年底回收 19.6 万台,拆解 16.6 万台。 辐射环境 状况 2010 年全省辐射环境常规监测表明,全省 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为 44.387.6nGy/h,平 均值为 60.4nGy/h,环境 辐射水平与 1983-1990 年全国环 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的监测值 相比,无显著升高,维持本底水平;土壤放射性核素和空气气溶胶 总 、总 放射性水平监测 表明,未发现人工放射性核素 污染。 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源数量增 长较快,电磁辐射环境质 量总体上保持稳定,满足国家相关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规定。 措施与行动 【辐射安全实现了零事故】 一是狠抓执法检查。全省出动辐射安全监管人员 1200 余 人次,对 820 家放射源销售、使用单位全面开展拉网式的检查 。二是狠抓环评、验收、转让、 审批等环节的管理,三是狠抓高危险放射源使用单位的退役工作。四是狠抓突 发事件处置工 作。 【行政许可实现了高效能】 按照“制度落实年”活动的要求,狠抓承诺制,一次性告知 等各项制度的落实。不断的扩 大委托审批范围,目前已有设 区市环保局开始接受省厅委托开 展审批工作。 【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根据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网国控点位建设工作安排, 我省共优化布设了辐射环境监测国控点 26 个,其中:自动监测站 1 个, 陆地辐射监测点位 12 个,土壤监测点 7 个,水体监测点 2 个, 电磁监测点 4 个。 监测对象涉及空气、气溶胶、沉 降物、土壤、水体以及移动基站和高 压输变电工程, 监测项目包括瞬时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 率、 辐射累积剂量、电磁场强度、 总 、总 以及核素分析等。全年共报送辐射环境监测数 据 10 万多个。 为规范全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开展, 2010 年 10 月 19 日-21 日,在唐山遵化市举办了 全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比对及技术培训会议,组织对各市配 备的辐射环境监测仪器进行了 刻度比对,对各市辐射监测负责 人及技术人员 50 多人进行了 业务培训。通 过开展比对培训, 统一了监测规范,提高了市级辐 射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组织 完成了石家庄市、秦皇岛市、 张家口市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的建设工作。 2010 年 8 月 31 日-9 月 3 日,省辐射环境 管理站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了国家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在湖北武汉举办的全国辐射环境监 测网络工频电磁场项目测量比对活动,比 对监测数据全部合格,充分展示了我省电磁辐射监 测能力和技术水平。 【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废物库扩建工程是环保部和省环保厅 的一项重点工作,厅领导非常重 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与省社会公益 项目建 设管理中心密切配合,积极推 进, 废物库扩建工程取得较大 进展。截止 2010 年 12 月底,放 射性废物库异地扩建工程基本完工。放射性废物库和配套 实验室两个单体工程已通过鹿泉 市质检站验收,配套附属设施(消防水池、污水处理池、 泵房、 变配电室等)工程建设内容已 经完工。放射性废物库通风、监控、防火及 报警系统、 变配电室动力电缆已经安装完成。 【圆满完成闲置废弃放射源和库存多年的多氯联苯清运工作】 为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加强了 对核技术利用单位的监督检查 ,强化对闲置废弃放射源的 收贮,有效消除辐射安全事故 隐患。自 2008 年 4 月至 2010 年年底,二年半时间共收贮闲置 废弃放射源 1913 枚。2010 年 11 月 17 日,配合中核清原 环 境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将存贮 的废源逐一清点核实、整备和包装,清运到国家西北废源库 。下聂庄废物库建成运行初期, 收贮了 20 多吨多氯联苯,由于 贮存时间长达 20 年,其包装已老化断裂,极易 发生环境污染, 对社会造成危害。经多方论证 ,省 环保厅及时制定了清运、运输、处置方案,办理了相关运输 转移手续,省财政拨付了专项经费 。2011 年 12 月 9 日,由沈阳环境科学院将 22 吨多氯联苯 全部清运处置。闲置废弃放射源和多 氯联苯清运,有效消除了环境安全事故的隐患。 自然生态 状况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全省生 态环境质量总体评价为一般。承德和秦皇岛两个市生态环 境质量评价为良。其余九个市生 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一般。 水资源 2010年全省平均降水量519.3mm,比上年增加 56.7mm,比多年平均值少12.4m m,属平水年份。全省各河天然年 产水量多属偏枯或枯水,部分河道 为平水和偏丰。 2010年河 北省地表水资源量约为59.89亿m,水资源总量约为134.87亿m。 2010年底河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深埋16.38m ,与上年同期相比,地下水位平均下 降0.39m,地下水蓄存量减少9.59亿m。深 层地下水位平均深埋:邢台中 东部平原56.89m,衡 水60.59m,沧州58.41m。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47m、8.98m和3.15m 。 2010年末,省辖大、中型水库蓄水27.75亿m,比 2010年初增加2.77亿m。海委管辖的潘 家口、大黑汀和岳城三座大型水库2010年末蓄水量之和为 11.65亿m,比2010年初增加0.35亿 m;2010年末白洋淀蓄水量 为0.60亿m,比2010年初减少0.64亿m。 森林资源 到 2010 年底,全省郁闭度达到 0.20 以上的有林地面积为 4341258 公顷,国 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面积 22141 公顷,一般灌木林面 积 1091644 公顷;郁闭度为 0.100.19 的疏林地面积 106362 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 833191 公顷;苗圃地面积 45330 公顷。全省 森林覆盖率达到 23.25%。活立木总蓄积量为 10226 万立方米。 湿地建设 2010 年,建立了河北丰宁 滦河源、河北京北第一草原、河北康巴 诺尔、河北 洋河河谷等 4 处省级湿地公园,公园 总面积 4077.09 公顷 ,其中,北戴河省级湿地公园(350 公顷)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 退耕还林 2010 年,全省完成匹配荒山荒地人工造林 30 万亩,封山育林 19 万亩,涉及 11 个设区市 87 个县(市、区)。完成国家投资 11.89 亿元,其中,种苗和造林补助资金 0.73 亿 元,兑现历年工程钱粮补助资 金 11.16 亿元。 京津风沙源治理 2010 年完成造林 164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 89 万亩, 飞播造林 59 万 亩,封山育林 16 万亩。 “十一五”期间合计完成 527.6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 122.3 万亩,飞播造 林 208.6 万亩,封山育林 193.3 万亩。 森林火灾预防 2010 年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 34 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灾 32 起, 较大森 林火灾 2 起,过火面积 221.1 公顷,受害森林面 积 5.96 公顷 ,森林火灾受害率为 0.0017。 与去年相比,火灾次数减少了 29 起, 过火面积减少 221.8 公顷,受害森林面积减少 98.9 公顷, 分别下降了 46.8%、50.1%和 94.3%,全省没有 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没有危及首都北京火灾, 没有群死群伤事故,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的 “三个确保”目标。 气候特征与灾害特点 2010 年(1 月12 月)河北省天气气候特点:全年气温起伏大, 冬春气温持续偏低,春季出现 罕见低温,夏、秋季气温偏高,部分地区极端高温突破历史极 值,全省年气温较常年总体偏高 0.1;年内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主汛期降水推迟,夏季降 水偏少。春、秋二季降水略偏多,秋末开始干旱持续,全省年降水量较常年整体偏少 27.2mm (5.2%),属正常年份;各季日照时数均比常年偏少,全省整体年日照较常年偏少 260.4h,属 异常偏少年份。 2010 年河北省先后经历了多种气象灾害影响,低温、干旱、高温、寒潮灾害较常年偏重; 大雾、 连阴雨、大风灾害接近常年;沙尘、暴雨、雷暴、风雹等灾害与常年相比较轻,但局部受 灾较重。总体而言,2010 年灾情属于“中等偏轻”年份。 措施与行动 【开展了河北省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2010 年我省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基本上掌握了河北省生物多样性现状、空 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进一步了解了全省生物多样性 所面临的威胁因素和重要生物物种资源动态变化, 为今后明确河北省生物多 样性保护工作 重点和方向、建立生物物种资 源监测预警体系提出了具体 对策和意见。截止到 2010 年,全省 已经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 39 个,基本覆盖了全省典型生 态 系统类型及重要自然遗迹,初步 形成了环绕京津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屏障。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深入实施了全省“百乡千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开展了生 态示范区、生态乡镇、环境优美城镇等环保创建活动,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激励和引导 农村地区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保护建设得到 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 ,全省 11 个 设区市和 136 个县(市),全部 编制完成了“ 生态县(市)建设规划”, 800 多个建制镇中有一半 多编制了环境规划。全省已建成国家 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 点 19 个,国家 级环境优美乡镇 15 个,国家级生态村 5 个,省级环境优美城镇 79 个。 【公布了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 2010 年 12 月 14 日, 河北省水资源 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经省政府第 76 次常务会议通过。12 月 25 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2010 第 16 号予以公布,将于 2011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该办法明确了水 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管理主 体和缴纳范围,细化了水资源 费累进加价征收制度, 规范了水 资源费的征收行为和使用管理。 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 2010 年设区市新增绿地 3416.9 公顷,完成植树 1343 万株,建成省级园 林式单位 151 个、省级园林式小区 115 个、省级园林式街道 76 条,新增游园 134 个、创建省 级园林城市(县城)29 个。 城市市政建设 2010 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 15.8 平方米,建成区道路网密度达到 6 公里/平方公里。按照“路面平整、排水 畅通、路灯明亮、街容整齐”的标准,部署并开展城市 支路背巷三年整治工作,2010 年完成改造 411 条, 2008-2010 累计 2109 条,长度 585 公里, 超额完成三年大变样支路背巷整治任务。 城市环境卫生 2010 年 4 月份,组织开展了“以明查暗访、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为主要 方式的城市容貌综合整治“鲶鱼行动”, 进行了四次巡查和两次普查。活动开展以来, 11 个设 区城市共清理卫生死角 1511 处,清除 积存垃圾 28.3 万吨,取缔店外经营 10883 处,规范马 路市场 91 个,整治户外广告牌匾 2976 块,整治交通 标识 1241 个,拆除超期临建 1.75 万平 方米,拆除实体围墙 1 万米,取缔露天烧烤 943 处,整治线缆 90.27 千米,改造既有建筑 108 幢。 环保专栏 污染减排 2010 年全省在工程减排上共接转和完成污染减排项目 2411 个,其中新建城 镇污水处理厂 48 座,新增设计 能力 117 万吨/ 日,新增实际处理能力 80 万吨/日;新建 46 台 共计 6016 平方米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 “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减排项目 5183 项,形成化学 需氧量、二氧化硫削减能力 51.25 万吨、 133.69 万吨。其中,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 168 座,新 增污水处理能力 542.37 万吨/ 日,基本 实现了县县都有污水 处理厂的目标;已上脱硫设施的 燃煤机组总装机容量 3352 万千瓦,占火 电总装机容量的 99.8%。在结构减排上,共淘汰落后 炼铁产能 1240 万吨、炼钢产能 200 万吨、水泥 产能 1260 万吨、玻璃产能 464 万重量箱。 “十 一五”全省共关停小火电机组 77 座, 总装机 306 万千瓦,关停落后钢铁产能 4300 万吨、水泥 产能 4805 万吨、玻璃产能 4055 万重量箱、焦炭 产能 508 万吨,列入国家和省计划的落后产 能淘汰任务全部完成。这些减排措施的 实施,大大削减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腾出了环境容 量和发展空间,为促进我省经济 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三年大变样”环保行动 截至目前,完成了 124 家企业改造搬迁,169 项基础设施 项目建设任务;全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由 2005 年的 36.14%提高到 2010 年的 80%;全省 设区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 26.88%,超过责任书规定的 20的目标要求;廊坊市通过了环保 部组织的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审,承德市、秦皇岛市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 规划的省级预评估。 重金属污染防治 成立了由主管副省 长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和 11 个设区市主管负责 同志为成员的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印 发了河北省重金属 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 案, 组织编制了河北省重金属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20)。先后两次对 195 家重金属 排放企业进行督查,对 11 家违 法行为严重的企业直接予以行政 处罚, 责成有关设区市对 28 家企业加强了现场监管,对 47 家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停 产 或取缔,对 43 家企业予以处罚。 环境应急管理 认真开展了 环境风险源调查和环境隐患排查,配合 环保部在张家口召 开了全国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现场会, 积极探索了尾 矿库环境应急管理新路子,中央政 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 强对我省的尾矿库环保管理 经验作出了重要批示。 2010 年,全 省妥善处置环境突发事件 13 起,参与 处置安全生产事故伴生 环境问题事件 12 起,参与 处置 环境污染和人为事故 1 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认真执行国家环境准入政策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 级审批规定,严把了建设项目 环保准入关;正确处理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探索 把关与服务有效结合的新路子,大力推 进了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 2010 年,报请省政府出 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对 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集 中治理发挥了明显作用。出台了服 务和推进重点项建设的七 项措施,省 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直各部门、各市 县推广。去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金沙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芜湖经开区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井冈山市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办证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嘉兴海宁市实业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综合及对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内江高新园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建工医院第一批招聘9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贵州务川新型工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第二季度辽宁盘锦客运公交集团社会招聘35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卫生监督协管五项制度范文(4篇)
- 2025中国低压电能质量市场白皮书
- 2025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航空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电瓶搬运车安全培训课件
- 数据保护与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情报共享平台架构-洞察及研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 量具使用知识培训课件
-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
- Q-RJ 557-2017 航天型号产品禁(限)用工艺目录(公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