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_第1页
20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_第2页
20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_第3页
20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_第4页
20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颁奖词 1 唐山十三农民兄弟: 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 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 2008 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 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 13 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 参与救灾。 这 13 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 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 ,每天起早贪黑、踏雪 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 2 月 23 日,在工作了 16 天之后,这 13 位农 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 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5 月 12 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 12 位兄弟商量后,几经 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 铁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他们与解 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 25 名幸存者,刨出近 60 名遇难者遗体。 颁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 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2 李隆:救灾火线上的尖兵 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奇迹 在今年 5 月赴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已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的 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下先后挖出 57 名群众, 其中五人生还,包括被困 104 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 124 个小时的卞刚芬,创造了一个又 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 李隆 1995 年加入公安消防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在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事故 现场从未退缩过。钻火场,堵泄漏,他总在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李隆先后参加灭火救 援战斗 3170 多次,抢救遇险群众 760 余人,为保卫人民群众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获得 “五四青年奖章”公安 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尖兵” , “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等荣誉称号。 颁奖词: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 用生命激活生命。 3 经大忠:从容指挥救灾的北川县长 3 天 3 夜没有合眼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县。地震发生时,北川县长经大忠正在开会, 他果断的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 8000 多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 全面的救援工作展开以后,经大忠成为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始终战斗在第 一线。 5 月 14 日下午,经大忠带领工作人员在废墟中救起了一个小女孩。当经大忠抱着孩子 往担架跑的时候,孩子一直在哭泣。经大忠摸着她的脸,安慰她:“别怕,孩子,爸爸救 你来了!”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地震发生后,经大忠 3 天 3 夜没有合眼,他说, “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舍 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获救。 ” 震后,北川县城大部分被埋。经大忠家中的 6 个亲人全部遇难。 颁奖词: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 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4 武文斌:为救灾活活累死的小战士 死的光荣 一个战士倒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 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 让人们泪流满面。13 万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舍生忘死的表现,留给人们太多太多的感 动 这个战士,就是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武文斌。 6 月 17 日晚,他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 8 车 50 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 得瘫倒在泥水地上。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 5 月 13 日,当部队接到急赴灾区的命令时,武文斌被告知后留,一向脾气温和的他急 了眼,坚决要求上前线。 “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 ”武文斌对战友们说。在他参与抗 震救灾的 32 个日子里,他总是找活干、抢活干,干完份内的事,就去帮着其他班排干,别 人拦也拦不住。他身上的迷彩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谁也没想到,一个乖兵尽然不 听上级指示。战友们说,他的心里装的全是灾区群众啊! 颁奖词: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 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 26 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5 金晶:勇敢地用残缺的身体保护奥运火炬 大写尊严 ? 金晶 法国当地时间 4 月 7 日中午,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巴黎开始环球传递第 5 站,当天, 几名藏独分子试图从中国火炬手金晶手中抢走火炬,干扰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坐在轮椅 上的金晶面对暴行,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同时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虽然 她被威胁、被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 金晶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这个情景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颁奖词: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 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6 吉吉:把圣火送上最高的地方 书写奥运史上的奇迹 ? 吉吉 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女,西藏登山队运动员。 第二棒火炬手:王勇峰,中国登山队队长。 第三棒火炬手:尼玛次仁 西藏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第四棒火炬手:黄春贵,中国农业大学学生。 第五棒火炬手:次仁旺姆,女,西藏自治区登山学校学生。 2008 年 5 月 8 日上午九时十七分,中国登山队十九名队员成功登上珠峰之巅并进行了 奥运火炬接力,首次实现了奥运圣火在世界之巅的传递。2008 北京奥运圣火终于在海拔 8844.43 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圣火耀 珠峰的盛景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兑现了 7 年前的诺言,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 珠峰火炬队当天凌晨 3 点出发。登顶的激情和传递奥运圣火的动力激发着队员们神速 前进。队员们的前进速度甚至超过了事前的预估,9 点 10 分,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第一次 在珠峰燃烧,第一棒火炬手吉吉高举的祥云火炬与圣火在珠峰实现完美融合。经过王勇峰、 尼玛次仁、黄春贵三位火炬手的传递之后,站在珠峰顶的次仁旺姆高举火炬,奥运圣火在 珠峰跃动! 那一刻全世界的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这五名英雄和他们所在的珠峰火 炬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颁奖词: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 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7 张艺谋奥运团队: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 让中国惊艳世界 副总 ? 张导 导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钢 国家歌舞团副团长陈维亚 开幕式是北京奥运会呈献给世界的“第一印象” ,在整个奥运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2005 年,张艺谋、张继钢、陈维亚等人被任命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负责整个开 闭幕式的创作和实现。 为更好地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的深刻内涵,体现绿色奥运、科 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突出“文明” 、 “和谐”两大主题,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推掉了 高昂报酬的商业合作,带领他的团队夜以继日的工作。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努力,奥运开 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阐述了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国文化打 动了世界。 颁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 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8 神七航天员:为中国人圆“太空行走之梦” 傲拓天疆 ? 神七 北京时间 9 月 25 日晚,搭载着 3 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执行中国第三次 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任务的主要内容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 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 这三位航天员是经过艰苦的训练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翟志刚曾入选“神五“ 梯队;三人都曾入选“神六“ 梯队。 他们在 72 小时的飞行过程中出色的完成了所有任务,航天员翟志刚成为了中国“太空 行走“第一人。 2008 年 9 月 27 日 16 点 43 分 24 秒,翟志刚开始出舱,他在太空迈出第一步。16 点 59 分,他结束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 2008 年 9 月 28 日,“神舟七号 “飞船成功返回地球。 神舟七号飞船顺利着陆后,翟志刚出舱后发表讲话:“中国航天员进行了首次出舱活动, 使命光荣,充满挑战,结果圆满,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神七“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继奥运后,“神七“在中国民 众心中激起了新一轮民族自豪感。 颁奖词: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 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9 韩惠民:一男携妻照顾初恋女友 34 年 这就是爱 ? 韩惠民 韩惠民和妻子徐敏芳默契“配合” ,共同照顾一位瘫痪病人,已经持续了整整 34 年。不过, 让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位长期卧床的病人正是韩惠民年轻时的初恋情人 1972 年,韩惠民与比他小 1 岁的吴月瑛同在苏州沧浪区工业淀粉厂工作。虽然两人彼 此从未说过一个“爱”字,但两人已是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1974 年 4 月的一天,吴月瑛坐着三轮机动车回厂。机动车突然侧翻,吴月瑛被抛落在 人行道,当场昏迷。经抢救,昏迷多日的吴月瑛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颈椎中枢神经断裂, 手术后用钢板固定,再也不能站立,也不能坐,只能躺在床上。韩惠民在吴月瑛住院的日 子里,自己日夜守护在她身边,喂饭、端尿,陪她说话解闷。出院后,韩惠民也一直悉心 照顾她。 吴月瑛瘫痪后的 3 年多时间里,不少热心人要给韩惠民介绍女朋友,都被他婉言谢绝。 吴月瑛多次劝说韩惠民尽快成个家,但他就是不听,他暗下决心,要一直守护着她,哪怕 不结婚,也要守护她一辈子! 在吴月瑛和她父母的屡次劝说下,韩惠民终于答应找女朋友。不过他有个前提,对方 必须同意与他一起照顾吴月瑛。经人介绍,韩惠民认识了徐敏芳。当徐敏芳了解到韩惠民 坚持多年不谈恋爱,只为照顾过去的情人,她被韩惠民的一片痴情所打动。 1980 年,韩惠民与徐敏芳结为伉俪。从此,守护在吴月瑛身边的又多了一个人。 34 年倾情照料,如今韩惠民与吴月瑛两家人早已成了自家人。韩惠民的女儿认了吴月 瑛当干妈,退休在家的徐敏芳只要一有空,就来到吴月瑛家里坐坐,跟她讲讲家长里短的 事情。 徐敏芳感慨地告诉记者,这么多年走过来,丈夫早已成了吴月瑛的精神支柱,从年轻 时的爱情到现在亲人般的依赖,她能理解也非常支持。韩惠民和徐敏芳告诉吴月瑛:“有 我们在,一定会守护你,照顾你一直到老!”吴月瑛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次她流下的不再 是悲伤的泪水,而是幸福的泪水,更坚定地活下去的泪水 颁奖词: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 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 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10 李桂林 陆建芬: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 烛照深山 ? 李老师夫妇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 5 架木 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 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 18 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 架起“云梯“。 1990 年,李桂林夫妻来到这里,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的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妻。强烈 的同情心和民族感使李桂林坚定了扎根二坪搞教育的信心,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他与 妻子 18 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 149 人,其中有 22 人是从外村慕名而 来的。李桂林本人还两度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二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