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竞赛规程_第1页
2011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竞赛规程_第2页
2011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竞赛规程_第3页
2011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竞赛规程_第4页
2011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竞赛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 2011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教育部 二、承办单位 沈阳体育学院 三、协办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四、比赛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1 年 8 月下旬 地点:沈阳体育学院 五、参加单位及办法 1由教育部根据办学情况,综合抽取 24 所设有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高等学校 (综合性大学、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参加比赛,每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各 1 所,上届举办省为 2 所; 2在第一次秘书长会上,由各参赛学校代表随机抽取本校 2008 级体育教育专业 18 名学生(男 12 名,女 6 名)准备参赛; 3最终参赛学生由各学校在被抽 18 名学生中选定,正式报名参加比赛人数为 8 名(男 6 名,女 2 名) 。 六、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类两大部分,其中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专业 基础理论综合,英语和计算机操作三项内容;运动技能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武术 等四项内容。 七、竞赛办法及计分 (一)基础理论知识总分为 200 分,其中专业基础理论综合 100 分,英语 60 分, 计算机操作 40 分,按总分计名次。 1.专业基础理论综合竞赛办法及计分:以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运动解剖 学 、 运动生理学 、 体育保健学 、 体育心理学 、 学校体育等课程及体育政策 法规和近一年体育时事为主要内容设置一份综合考卷(满分 100 分)进行闭卷笔试。 每校 8 名队员均须参加笔试,以其得分总和排定各校名次并分别以 100、92、88、8412、8、4 计名次分。 2.英语竞赛办法及计分:设计英语试卷,总分为 60 分,进行闭卷笔试。英语以 大学英语第二册为主。每校 8 名队员均须参加笔试,以其得分总和排定各校名次。 录取前 6 个队参加决赛(分笔试和口试)并重新排列名次,其余各队按预赛得分排定 第 724 名次。外语竞赛各校排名分别以 60、55、50、45、40、386、4、2 计名 次分。 3.计算机竞赛办法及计分:计算机采用上机操作,主要以等级考试 B windows 版 规定内容为主,总分为 40 分。各校 8 名队员均须参加,以其得分总和排定各校名次并 分别以 40、36、32、28、24、235、4 计名次分。 (二)运动技能类(200 分) 1.田径(60 分) (1)设跳跃(30 分) 、4400 米接力(30 分)2 项。其中跳跃设跳高、跳远 2 个 项目,在第一次秘书长会议上由组委会抽签确定具体竞赛项目。跳跃项目竞赛各队参 加 2 人(其中女生 1 人) ;4400 米接力各队参加 4 人(其中女生至少 1 人) 。 (2)跳跃、4400 米接力按成绩确定学校名次,并分别以 30、27、24、21、203、2、1 计名次分。 (3)各参赛学校田径竞赛的总名次按 2 个单项名次得分之和进行排名。 (4)田径竞赛执行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2006 年田径竞赛规则 ,补充规则在抽 签确定具体竞赛项目后另发。 2体操(40 分) (1)体操竞赛由广播体操、跳绳、单(双)杠、跳马、技巧组成。 (2)广播体操:各队 8 名队员均须参加全国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舞动青春 或放飞理想比赛,具体内容在第一次秘书长会议上由组委会抽签确定,比赛时播 放音乐;广播体操比赛不计各队名次分,成绩8.50 分为合格,成绩8.50 分为不合 格;成绩不合格队,将在该队体操比赛总分中扣除最多不超过 2.0 的分值;评分标准 另发。 (3)一分钟跳绳:各队参赛人数为 5 人,其中至少 1 名为女生;按一分钟内每队 5 名队员所跳总次数计总分,600 次为每队所跳基数,得 20 分,600 次以上每增加 1 次 为 0.05 分,达 1200 次为 50 分,不达 600 次的队,该项目为零分;运动员可采用单脚 跳,计次数 1 次;双脚跳,计次数 1 次;双摇跳,计次数 2 次;运动员在跳绳过程中 如果中断可以重新开始,不停计时,可累积计数。 (4)在第一次秘书长会议上由组委会抽签确定具体男、女体操竞赛项目,双杠、 单杠中抽选一项,跳马、技巧中抽选一项;各队参赛人数为 5 人,其中至少 1 名为女 生;各项比赛内容为规定动作,每套动作 10 分起评,动作完成分值为 9.8 分,熟练分 值为 0.2 分。 (5)体操竞赛各队成绩按:跳绳总得分30%+ 2 项规定动作总得分70%-广播体 操扣分(不合格队)确定名次,并分别以 40、37、34、31、30、2912、11 计学校 名次分。 (6)体操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在抽签确定具体竞赛项目后另发。 3.球类(60 分) (1)球类竞赛设篮球、排球、足球三个项目,在第一次秘书长会上由组委会抽签 决定其中一项进行比赛。 (2)球类竞赛内容为各项目的基本技术和综合技术;按成绩确定各校基本技术和 综合技术竞赛名次,并分别以 30、27、24、21、203、2、1 计名次分;各参赛学 校球类竞赛的总名次按 2 个单项名次得分之和进行排名。 (3)球类竞赛具体内容及规则在抽签确定具体竞赛项目后另发。 4.武术(40 分) (1)武术竞赛由武术健身操和徒手或套路组成。 (2)武术健身操:各队 8 名队员均须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中 英雄少年或功夫青春比赛,具体内容在第一次秘书长会议上由组委会抽签确 定,比赛时播放音乐;武术健身操比赛不计各队名次分,成绩8.50 分为合格,成绩 8.50 分为不合格;成绩不合格队,将在该队武术比赛总分中扣除最多不超过 2.0 的分 值;评分标准另发。 (3)徒手或套路:每队参赛人数为 6 人,其中至少 1 名为女运动员;比赛内容从 武术类运动的踢、打、摔、拿基本技术动作中由参赛学校按要求自行选编徒手组合或 套路。选用动作要求简单实用,易学易练,特点突出;每套组合或套路时间不少于 1 分 30 秒。 (4)各学校参赛队员得分总和扣除武术健身操不合格分后为每队武术竞赛成绩, 并以 40、37、34、31、30、2912、11 计学校名次分。 (5)武术比赛采用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 2003 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补充规则 及评分标准另发。 (三)各参赛学校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四项竞赛的名次得分总和确定运动 技能类比赛名次。 八、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奖项设置 1设基本功大赛(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类竞赛总成绩)团体一等奖 3 名,二 等奖 5 名,三等奖 16 名。 2设基础理论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 3 名,二等奖 5 名,三等奖 16 名;运动技能 类竞赛团体一等奖 3 名,二等奖 5 名,三等奖 16 名。 3设专业基础理论综合、英语、计算机、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单项奖,各 取前 6 名。 (二)录取办法 1按每参赛学校参加所有项目得分计总分,按总分成绩进行录取。 2如参赛队在专业基础理论综合、英语、计算机、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各项 竞赛成绩相等时,名次并列,其得分按并列名次及下一名次所应得分之和平均,同时 不设下一名次。 3如两队或两队以上基础理论知识竞赛得分相等时,则以该队在专业基础理论综 合考试中成绩高者名次列前;若仍相等,则以英语成绩高者名次列前;若仍相等,则 以计算机成绩高者名次列前。 4如两队或两队以上运动技能类竞赛总得分相等时,则以田径、体操、球类、武 术等项比赛中获第一名多的队名次列前;若仍相等,则以第二名多者的队名次列前, 余类推。 5如两队或两队以上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类竞赛总得分相等时,则以专业基 础理论综合、外语、计算机、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项比赛中获第一名多的队名 次列前;若仍相等,则以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余类推。 (三)奖励办法 1凡被录取队均颁发奖杯或锦旗。 2获得基本功大赛(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类比赛总成绩)团体一等奖的各队 全体学生给予一定奖励。 九、参赛条件与资格审查 1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注册的普通全 日制在校学生。 2必须是本校体育教育专业 2008 级学生;进修班、函授班和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等凡属成人高等教育系列的学生均不得报名。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本规程的规定严格把关,对本地报 名参赛运动员的资格进行严格、认真审查,并认真填报学生资格审查登记表 。 十、报名 由教育部于 2011 年 3 月初抽取确定参赛学校名单并通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后,各学校开始组织报名工作。 1第一次报名,各高校代表队可报正、副领队各 1 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 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关负责同志担任;正、副秘书长各 1 人;教练员 2 人(共 6 人) 。 2各参赛学校于 2011 年 3 月 25 日前将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署意见后的报 名表 (含体育教育专业 2008 级本科全部在校生分班名单、照片)一式两份寄送沈阳 体育学院竞训处(沈阳市苏家屯区金钱松东路 36 号,邮编:110102) ,联系人:赵江, 联系电话(传真):02489166661 32011 年 4 月中旬召开各参赛高校第一次秘书长会议,确定比赛具体项目、参赛 学生名单和预赛项目的分组。 4第二次报名,由各参赛学校填写参赛学生资格审查登记表 ,经各省级教育 行政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后,于 2011 年 7 月 10 日前将学生资格审查登记表一式两 份寄送沈阳体育学院竞训处。 5. 报名表和学生资格审查登记表由沈阳体育学院另发。 十一、裁判员 各项竞赛裁判(含仲裁)人员统一由主办单位调配,不足部分由承办单位选派, 裁判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十二、经费 1各代表队第一次报名时须交参赛费 1500 元人民币。 2比赛期间,各代表队人员每人每天交纳食宿费 90 元。 3裁判(含仲裁)人员的差旅费、食宿费由大赛组委会负责。 十三、其他 1.大赛期间将举办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