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分析_第1页
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分析_第2页
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分析_第3页
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分析_第4页
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分析 本研究报告基于“腾讯-麦可思-2010 届大学毕业生流向月度跟踪调查”2009 年 12 月和 2010 年 1 月、2 月调查数据。该调查以 2010 届大学毕业生为调查对 象,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和求学进行跟踪调查,实时了解应届本科及高职高 专毕业生求职与进一步发展计划。本研究报告中所使用的数据调查时间为 2009 年 11 月 26 日至 2010 年 2 月 25 日。收回独立 IP 地址的 2010 届大学毕业生有 效答卷共 64589 份,其中本科 35071 份,高职高专 29518 份。该调查结果代表 着被调查的 2010 届大学生人群的状态。调查方式是挂网调查,无随机抽样。数 据收集由腾讯教育频道负责完成,问卷设计、数据分析与解读由麦可思(MyCOS) 负责完成。 基本发现 1. 2010 届签约率:女生不是 “半边天” 1) 截止 2 月底,2010 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21%)明显低于男性(29.5%), 女生不是“半边天”。根据麦可思对往届大学毕业生的抽样调查,男女就业率 的差别将在毕业时缩小,于毕业半年后基本持平。应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进 展滞后于男性; 2) 辽宁省 2010 届女性毕业生(15%)比男性(33.5%)低约 18.5 个百分点,为 男女签约率差距最大省份; 3) 签约国企的女性大学毕业生占已签约女性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远低于男性 的同项比例。2010 届已签约毕业生中,与国企签约的女性毕业生比男性约低出 13 个百分点; 4) 民企是 2010 届女性大学毕业生最大签约雇主,已签约女性大学毕业生 五成以上就业于民企,较男性毕业生同项比例(43%)高出 9 个百分点,国企与外 企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热捧企业类型,在国企碰了壁的女性大学毕业生退 而求雇于民企; 5) 2010 届女性大学毕业生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 的签约比例明显低于男性,而女性签约集中于文化体育教育和娱乐业等行业。 男性传统上主导的行业吸纳女性比例较低,根据麦可思对往届大学毕业生的抽 样研究,部分行业存在女性准入歧视。 2. 签约薪资及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时代不同了,男女还是不一样 1) 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薪资明显低于男性,截止 2 月底,2010 届签约的 大学毕业生中,男女生的平均签约月薪最大差距为 563 元,专业对口率女性低 12 个百分点。根据麦可思对往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毕业半年后女性月薪低 280 元,毕业半年后专业对口率女性低 6 个百分点; 2) 截止 2 月底,黑龙江不同性别 2010 届本科毕业生签约月薪相差最大, 女性本科毕业生(1644 元)比男性(2537 元)低 893 元;北京不同性别高职高专毕 业生签约月薪相差最大,女性高职高专毕业生(2010 元)比男性(2622 元)低 612 元; 3) 当前签约民企的 2010 届大学毕业生女性月薪比男性低 370 元,专业对 口率女性低 12 个百分点;国企女性月薪低 357 元,专业对口率女性低 14 个百分 点; 4) 部分行业存在同工不同酬的薪资歧视。签约于交通、物流、仓储和邮政 服务业的 2010 届大学毕业生女性月薪比男性低 523 元,签约于电信及电子信息 服务业的 2010 届大学毕业生女性月薪比男性低 420 元。 截止 2 月底,2010 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明显低于男性。腾讯-麦可思调查 显示,近 3 月 2010 届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率均为 21%,较男性 本科毕业生(30%)和男性高职高专毕业生(29%)分别低出 9 个和 8 个百分点。 尽管当前男女毕业生签约率相差较大,但据麦可思对往届大学毕业生的调 查研究,从长期来看,女性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不输男性,其签约率差距在毕业 时会缩小,到毕业半年后基本持平。如,2008 届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 毕业时就业率分别为 53%和 46%,男性分别为 61%和 49%,相差接近 6 个百分点; 至毕业半年时,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半年后就业率为 88%和 85%,与男 性的 88%和 84%持平。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说明男女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平等,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由于女性大学毕业生是不得不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 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其就业质量较低;招聘时社会对女性仍有歧视存在。 同学历层次、同专业的应届女性毕业生就业率最多比男性低出 24 个百分点。 调查覆盖的专业中类中,“化工与制药类”为不同性别 2010 届本科毕业生签约 率相差最大的本科专业中类,当前女性(19%)比男性(38%)低出 19 个百分点; “港口运输类”为不同性别 2010 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相差最大的高职高专 专业中类,女性(20%)比男性(44%)低出 24 个百分点。 辽宁不同性别大学毕业生签约率相差最大,女性本科毕业生签约率(15%)比 男性本科毕业生(34%)低 19 个百分点,女性高职高专毕业生(15%)比男性高职高 专毕业生(33%)低 18 个百分点。 与国企签约的女性大学毕业生占已签约女性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远低于男性 同项比例。当前已经签约毕业生中,与国企签约的女性本科毕业生占已签约女 性本科毕业生的比例(17%)比男性本科毕业生的同项比例(31%)低出 14 个百分点;与 国企签约的女性高职高专毕业生占已签约女性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比例(16%)比男 性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同项比例(28%)低 12 个百分点。再加上女性毕业生原本签 约率就低于男性,国企招收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男性实际上占了绝大多数,女生 不是“半边天”。 民企是 2010 届女性大学毕业生最大雇主。签约于民企者分别占到已签约本 科和高职高专女性毕业生的 50%和 54%,而同学历层次男性毕业生同项比例分别 为 41%和 45%;女性比男性毕业生高出 9 个百分点。国企与外企是应届大学毕业 生求职的热捧企业类型,在国企碰了壁的女性大学毕业生退而求雇于民企。 男性传统上主导的行业吸纳女性比例较低,根据麦可思对往届大学毕业生 的抽样研究,部分行业存在准入歧视。当前,女性大学毕业生从事制造业、建 筑业、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而集中于文化体育教育和 娱乐业等男性毕业生签约比例较低的行业。 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薪资与专业对口率均明显低于男性。从就业质量来看, 时代不同了,男女还是不一样。截至 2 月底,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 签约月薪分别为 1884 元、1731 元,较男性本科毕业生(2245 元)和男性高职高 专毕业生(2063 元)分别低出 361 元和 332 元。并且,女性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 较男性低,女性本科(61%)和高职高专(59%)毕业生分别比男性低 12 个和 11 个 百分点。女性大学毕业生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 就业,其就业质量较低。 同层次、同专业应届男女毕业生的平均签约薪资最大差距为 563 元。“电 子信息科学类”为不同性别 2010 届本科毕业生签约薪资相差最大的本科专业中 类,女性(1836 元)比男性(2399 元)低出 563 元;“计算机类”为不同性别 2010 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薪资相差最大的高职高专专业中类,女性(1539 元)比男 性(2054 元)低出 515 元。 黑龙江不同性别本科毕业生签约薪资相差最大,女性本科毕业生签约月薪 (1644 元)比男性本科毕业生(2537 元)低 893 元;北京不同性别高职高专毕业生 签约薪资相差最大,女性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月薪(2010 元)比男性(2622 元) 低 612 元。 女性大学毕业生与各类型雇主的签约薪资、工作与专业对口率均低于男性。 签约民企的女性本科毕业生签约薪资以及工作与专业对口率和男性差距最大, 女性本科毕业生签约薪资(1693 元)较男性(2098 元)低 405 元,其专业对口率 (57%)较男性(70%)低 13 个百分点;签约国企的女性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薪资以 及工作与专业对口率和男性差距最大,女性签约薪资(1833 元)较男性(2233 元) 低 400 元,专业对口率(62%)较男性(78%)低 16 个百分点。 部分行业存在同工不同酬的薪资歧视。签约于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的女 性本科毕业生(2021 元)与男性(2524 元)薪资差距最大,为 503 元;签约于交通、 物流、仓储和邮政服务业的女性高职高专毕业生(1597 元)与男性(2172 元)薪资 差距最大,为 575 元。 报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人们通常认为女生就业要比男生困难,但日前青岛建工学 院就业指导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男女生的一次就业率相差不大,“女子不如男”的 说法并不准确。 这项以建院 2003 届 1800 多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数据来源的调查显示,男生的一次 就业率为 77.5,女生的一次就业率为 77.2,两者仅相差 0.3 个百分点,差异远远小于 人们的想像。 但在男女生的就业流向上,男女流向不同行业所占的比重还是有所差异。在科研设计 单位、高校、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部队中,男生比例大于女生;在党政机关、教 学、医疗卫生、金融单位、考研和留学方向中,女生比例要大于男生。 此外,调查还显示,英语是否通过四级、计算机二级考试成绩、是否党员、是否学生 干部都会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如英语未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