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第三次模拟考试答案_第1页
2013届第三次模拟考试答案_第2页
2013届第三次模拟考试答案_第3页
2013届第三次模拟考试答案_第4页
2013届第三次模拟考试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华侨中学 2013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语文科答案 命题人:李皑雪 符蕾 审题人:王嫣雪 一、现代文阅读(9 分) 1、C(C 无中生有。文章的第五段, “蚁族的出现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因素,并不单 单是教育、大学生或者体制的原因” ,文章并没有指出“蚁族”出现的主要原因) 2、B( B 强加因果:选项内容不属于题干讨论的话题范围。 ) 3、C(A 文章的第二段指出,劳动力过剩不仅困扰低学历者,也影响了一大批高学历者, 并没有涉及在劳动力过剩面前有没有区别。B 舒尔茨认为公众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可能是为 了 “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D 太绝对, “充分条件:只要就”应改为“必要条件: 只有才” 。 )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4、A (害:嫉恨) 5、A( 是有谋略;是希望建功立业) 6、B( 延孝是骁勇善战的将领,任圜是读书人) 7、且明公血战擒贼,安得违诏养祸,是破槛放虎,自贻其咎也。 况且你通过浴血奋战抓到了敌人,怎么能违背君命助长祸患,这是打破笼子放出老虎,自 己遗留祸患啊。 (安:怎么,疑问代词;是也:这是,判断句;槛:笼子;贻: 遗留,留下;咎,灾祸,祸患。各 1 分。 ) 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 这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事情,我实话实说而已,想要杀我就杀吧,为什么用 锁来绑我呢?(第一句话判断句;所系:关系到的事情,名词性结构;言:动词,说; 奚为:为什么呢;以锁,用锁。各 1 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砺幼年十分爱学习,很有文采。在做贫民百姓的时候,有时 看到百姓之间争辩不止,一定 亲自去公府,争 辩是非曲直,他如此看重气节操守。初年,选拔 为进士,不久授予左拾遗,直史馆。正值郭崇韬讨伐蜀国,他上奏请求砺掌管军中文告。平定 了蜀国,崇韬被魏王继岌所杀 害,当 时崇韬左右亲信都害怕招惹 祸患奔走逃命,只有砺到魏 王的府邸大哭很久,当时人都佩服他的高尚 节操。等到魏王出征回来,张砺跟随副招讨使任 圜东归,到达利州 ,正值康延孝造反,返回占有了汉州,圜奉魏王命,掉头率军向西讨伐 。 当时砺为圜献谋划策,请求在后面布置精 锐的军队,首先用羸弱的军队来引诱对方,圜认为 很对,延孝本来是骁勇善战的将 领,任圜是 读书人,延孝听说圜到了,又看到对方的羸弱之 师,很不在意,等到战争打得很激烈的时候,圜派发精锐的士兵来进攻对方,延孝果然失败 了,于是捉拿到了延孝回朝。那一年的四月五日至凤翔,内官向延嗣奉庄宗命令,下令诛杀 延孝。监军李延袭已经听说洛中有 变化,所以留下了延孝,同时也是妒忌任圜功劳的缘故, 圜不知怎么办,砺对圜说“ 这个人 图谋作乱, 导致胜利略微晚了些,况且你通过浴血奋战抓到 了敌人,怎么能违背君命豢养 祸患, 这是打破笼子放出老虎,自己遗留祸患啊。你如果不下 决心,我亲自杀了这个贼寇。任圜没有办法,于是就杀了延孝。 不久,父亲的妾死了,她在世的时候,砺已经很长时间侍奉她了,也很孝顺,每个孩子也 都叫她祖母。等到她死了,砺犹豫这个事情怎么办,向同僚询问,没有人能回答,砺就找了个 借口回到滏阳 ,闲居了三年, 没有穿丧服,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事情该怎么办,认识的人 认为做得对。 高祖在晋阳起兵,唐末帝命令赵延寿进行讨伐,又命令翰林学士和凝和延寿一起同行。砺 2 一向看不起凝,考虑不能够成就事 业,于是自己 请求前行,唐末帝安抚并答应了他,等到唐 军在于团柏谷被打败,和延寿一起失陷与契丹,契丹拿旧职位束缚他,升官到了吏部尚书的 官职。正值契丹君王去世,萧翰从东京经过,就率领骑兵包围了他的住所。当时砺生病正躺 在床上,见到砺就责骂他说:“你在先帝面前说,不能任用少数民族的人做节度使,用他们就国 家大业不能长久了;先帝来的时候, 让我在于汴州供内住下,你说不行,还有我做汴州节度使, 你在中书省,为什么发文告给 我?” 砺大声以对 言辞没有屈服,翰就用锁绑住了砺离开, 辽 史:砺高声说:“这是国家的大事,关联到国家安危,我 实话实说 而已,想要 杀我就杀吧,为 什么用锁来绑我呢!” 张砺一生胸怀气节爱惜人才,急于做 奖励和提拔的事,听 说别 人做得好的地方一定撩起 衣袖来赞美他,见到有人贫穷 就倾尽所有去帮助,所以死的那天,朝中的士大夫都感 叹惋惜。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8、场景一:分别。去年余杭门外大雪纷飞之时送丈夫冒雪出发。凄凉气氛自然又加深了 妻子平日的思念。 (2 分)场景二:等待。今年已是春尽在杨花似雪飘飞之际丈夫犹不见还 家。当归而未归让妻子牵肠挂肚。 (2 分)为下片刻画妻子对月思己的孤寂、惆怅作铺垫。 (1 分) 9、本词写法新巧别致,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中“飞雪”与“ 杨花”互 喻恰当,比喻工整,手法独特;(2 分)二是运用想象联想(或反衬)的手法。把月照梁 上燕想象为月中嫦娥只垂爱于成双成对的燕,而不顾怜空闺独守之人。表达了主人公的孤 寂和思念。 (或由双栖燕联想到单栖人,反衬出独守空闺的孤单寂寞。 ) (2 分)三是此词采 用了“代人寄远”的形式,即借家中的思妇想念行役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词人的思归之 情,这也是唐宋“闺怨”诗词常用的写法。 (2 分) 【附:诗歌赏析】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润州时(今 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 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此词是作者假托妻子杭 思己之作,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 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 人不当别而别、当 归而未 归。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 时间“去年相送 “;离别的地点 “余杭门外“;分别时 的气候“ 飞雪似杨花“。把分别 的时间与地点说得如此之分明, 说 明夫妻间无时无刻不惦 念。大雪 纷飞本不是出门的日子, 可是公务身,不得不送丈夫冒雪出发, 这种凄凉气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后三句与前 三句对举,同样点明时间 “今年春尽“,气候“杨花似雪 “,可是去年送别的丈夫“犹不 见还家“。原以为 此次行役的时间不长,当春即可还家,可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却不见 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这一段引入了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 我来思,雨雪霏霏“ 的手法,而 “雪似杨花“、 “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 语亦精巧,可谓推陈 出新的绝妙好辞。 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 对月思己的孤寂、惆 怅。“对 酒卷帘邀明月, 风露透窗纱“ , 说的是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 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结尾三句是说,妻子人间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月宫 孤寂地思念丈夫后羿一样。姮 娥怜 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 辉 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 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 远方的亲人。 词中将“姮娥“与作者之妻类比,以虚衬实,以虚证实, 衬托妻子的孤寂无伴;又以对比 衬托法,通过描写双燕相伴的画面,反 衬出天上孤寂无伴的 姮娥和梁下孤寂无伴的妻子思情 之孤苦、凄冷。这一高超的艺术 手法,与上片 飞雪与杨花互喻的手法一道,产生了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魂。 3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0、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1)答 C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C、E 不给分。 (A 对不让阿尔弗 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的原因推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D对卡 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有误;E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不当) (2) (6 分)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冷漠、惊讶、愧疚(内疚) 、 钦佩(敬重) 。 (2 分;答出 2 点给 1 分,答出 3 点以上给 2 分)主要作用:通过卡尔先 生前后心理的对比,衬托希金斯太太的从容冷静;突出小说主题,通过卡尔先生态度的 变化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4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 (3)遇事沉着冷静,大方从容。得知阿尔弗雷多闯祸后,没有被吓得六神无主,流泪 求情,而是大方地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与卡尔先生握手、交谈。保护孩子尊严,教育 孩子有方。在阿尔弗雷多闯祸后,不是怒气冲冲地当着卡尔先生的面训斥他,而是平静地 询问,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给恐惧中的孩子以安慰,维护孩子的自尊。敢于担当,坚 强。为闯祸的儿子解围,独自承担伤感和恐惧。 (6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其中观点和分析 各 1 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4)观点一:“别难过,妈妈”更合适。 理由:“别难过,妈妈” ,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突出了妈妈对我的影响力、感召力,既 表达了阿尔弗雷多看到妈妈紧张、失魂落魄的样子后愧疚、痛苦、悔恨的心理;又传达出 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妈妈”的伟大之举,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了做 人的责任,真正地长大了。小说情节是以“阿尔弗雷多”为主体来展开的,而“别难过, 妈妈”是阿尔弗雷多的心里话,以此为题目正与此保持一致。以“别难过,妈妈”为题 目,在结构上与结尾“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相 呼应,浑然一体,体现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 观点二:“另一个妈妈”更合适。理由:从情节上说,小说主要写了我眼中两个妈妈的 形象,用“另一个妈妈”为题目,突出了我对妈妈言行的意外,使妈妈这一形象更丰满。 从主题上看,小说意在表现“妈妈”的伟大。妈妈来到之前我对妈妈的想象与妈妈到来 时我看到的妈妈形象相对比,妈妈的“从容冷静”与“失魂落魄”相对比,意在告诉人们: 母亲虽然柔弱,却能在孩子闯祸时,勇敢地担当起所有的责任,坚强地面对所有未知的恐 惧,无私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使其长大成人。这就是一个平凡母亲的伟大。从结构上 看,与“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相照应, 突出我对妈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8 分;“观点”明确 2 分, “理由”答出一点给 3 分, 意思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 (1) (5 分)答 C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 (此题 A 项“展示出一位多才多艺的科技工作者的形象 ”说法错误,在文本中找不到“多 才多艺”的信息;D 项说“对科学工作者的要求 在结构上起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的作用 ” 不合本文实际。E 项“通过场景描绘 ”方式,说法欠妥。 ) (2) (6 分)突显了他与众不同的习惯和“走自己路”的独特性格 拿卓别林的判断和 李政道的做法形成对照,显示出强烈的效果。以卓别林理发的故事引出李政道奇特的理 发习惯,使行文曲折、有趣。 (每点 2 分) (3) (6 分)独特思维和独特个性。崇尚科学,看重人的独特性、智慧和道德。 甘 于寂寞、无私奉献 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每点概括 1 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 分,答 出 3 点得 6 分) 4 (4) (8 分)观点一:吴大猷起了重要作用。吴大猷给李政道提供了改变李政道一生的重 要机遇。吴大猷帮忙,使李政道从浙江大学转到西南联大物理系,使他得以顺利求学进 修,完成大学学业。由于吴大猷的破格举荐,被保送到美国深造,为日后的科学研究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吴大猷给李政道提供了两次改变他一生的重要机遇,才有日后的 发展研究,假如没有两次机遇的提供,就难有现在的成就。 观点二:束星北起了重要作用。科学人才,必须要有良师的指导。良师的慧眼,能够发 现人才的天赋。是束星北发现了他的数理天才,建议他改读物理系。良师的指导,指明 科学研究的方向。良师的指导可让科学工作者人少走弯路。李政道,就是在他的恩师束 星北指明的路径上前行才取得成功的。 观点三:在李政道成功的道路上,吴大猷和束星北同时起了重要作用。在求学的道路上, 吴大猷给李政道提供了重要机遇。束星北发现了李政道的数理天赋,指明看他研究的方 向。由于吴大猷和束星北的共同作用使李政道在科研上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功。 (观点得 2 分,结合原文解析 4 分,联系生活探讨 2 分。 )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答案:D。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 A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 “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此句运用有错。B 煞有介事: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 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贬义词,此属褒贬误用。C 别无长物:除一 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14、答案:C。A 句式杂糅,可删去“由于” 。B 成分残缺。 “熟人”前加“倚仗”之类的 词。D 搭配不当。 “人口”可以说 “增加”或“减少” ,但不能与“改善”搭配。 ) 15、答案:A。先按照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将、排在一起,再根据句与首句 中数字的直接关系,将排在首位,再根据句所述的“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确定 “二者”指的是“伸援手”和“正确救助” 。 16、答案:终究取向不同、方法不同 “读薄” “ 读厚” 拓展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直达事物本质的过程 17、 梅借对梅的花瓣的思索,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了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