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_2_第1页
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_2_第2页
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_2_第3页
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_2_第4页
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密 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 年高考模拟考试 地 理 2013.3 本试 卷 分 第 卷 ( 选 择 题 ) 和 第 卷 ( 非 选 择 题 ) 两 部 分 。 第 卷 1 至 4 页 , 第 卷 5 至 8 页.考试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北京某月某日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日变化 示意图,回答 12 题。 1.图中 a、b、c 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气温、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气温、地面辐射 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气温 D.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2.图示最有可能的月份是 A一月 B五月 C七月 D十月 读世界某大陆西岸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回答 34 题。 3.该图表示的大陆可能是 A非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澳大利亚 4读大陆 F 处沿海多大雾天气,其原因可能是 A寒暖流交汇 B副高控制,水汽不易扩散 C板块交界处,多温泉 D沿岸有寒流经过 右图是模拟某地貌的形成小实验: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 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 形状特点。回答 56 题。 5此实验主要是探究 A.风力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堆积作用 D.流水的堆积作用 6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有 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 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 堆积体的形状与实际地貌差别很大 没有体现搬运过程 A B C D 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7 8 题。 7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条件 B热量状况 C经度位置 D海陆位置 8甲山 A 坡缺失云杉林带,其主要原因是 A相对高度小,云杉林难于生长 B地处阴坡,热量不足 C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D土层浅,不利于云杉林生长 读沿 30 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回答 911 题。 9关于图中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地比地大 B. 气温年较差地比地小 C.该月份地正值伏旱天气 D.大气逆辐射地强于地 10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两地的原因是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作用显著 D.位于盆地,受冷空气影响小 11.关于地所在区域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月份以河流处于汛期 B.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D.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 雪期是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读我国某区域 多年平均雪期等值线图,回答 12 13 题。 12.图示范围内雪期天数的最大差值约是 A.120 天 B.135 天 C.149 天 D.155 天 13.该区域中部地区雪期等值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气温高 B.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C.受暖流影响 D.降水较多 读我国某流域示意图,回答 1415 题。 14.该地区盛产的农产品可能有 A.茶叶、稻米 B.香蕉、油棕 C.花生、甜菜 D.小麦、苹果 15.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A.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B.大力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积极发展沼气,减少森林的砍伐 D在甲处修大坝建水库,开发小水电 读 2012 年 10 月 24 日我国秋收农用天气预报图,回答 1617 题。 16.图示时间,我国大部分区域收获已完成,而甲地作物却未 成熟,其可能的原因是 A.甲地阴雨天多,年积温低 B.甲地纬度较低,10 月仍为生长期 C.甲地的作物生长季长 D.其他区域作物播种早 17.影响图中各地作物收获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天气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 岁)比重及其 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 18 19 题。 1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 增长率无关联性 B.2010 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2015 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 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D.2050 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19.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吸引外来移民适入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 推迟退休年龄 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 B. C. D. 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 南市,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 角区” 。2012 年 5 月 14 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区” 。回答 2021 题。 20.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黄河的便利水运 劳动力 丰富廉价 科技、教育水平 较高 A. B. C. D. 21.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大面积草场被占用,草场面积缩小 B.就业机会减少 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加重 D.对当地原有工业造成冲击,影响经济发展 读巴西利亚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指数(综合指数越高,水质越差)的变化趋势图,回答 2223 题。 2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用地面积在逐年减少 B.城市绿地面积在增加 C.人均城市绿化面积在上升 D.水质总体趋势是波动下降 23.巴西利亚市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是 A.积极发展房产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减小工业用地面积,限制工业的发展 C.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关停并转污染企业 D.完善交通运输网,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 2012 年 12 月 17 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建 成通车。下图为万达高速公路 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 2425 题。 24.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 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 因主要是 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减少所经聚落,减少 拆迁量缩短公路里程,节省 建设 投资 减轻生态破坏 A. B C. D 25.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 B地形 C.技术 D移民 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综合题(共 5 个大题,满分 50 分) 26.(10 分)该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图中地的风向,说出一种发生在地与此季节相符的天文现象。 (4 分) (2)描述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 (3 分) (3)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附近海域的科学考察越来越多,试从地理角度简述该地区的重要性。 (3 分) 27.(10 分)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 分)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 (4 分)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 (2 分)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 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 (2 分) 28.(9 分)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及该区域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气候、植被三方面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3 分) (2)根据气候资料,评价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4 分) (3)列举该区域南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 分) 29.(10 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甲河的水文特征。 (4 分) (2)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角度,分析保护甲河流域水环境的措施。 (3 分) (2) 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多条铁路交汇对乙城市发展的影响。 (3 分) 30.(11 分)2013 年 5 月 30 日,中缅油气管道将全线贯通。 届时,海 上进口原油和缅甸天然气资源将通过该管道输送至国内。读 图回答下 列问题。 (1)说出管道运输方式的优点。 (3 分) (2)说出中缅油气管道铺设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 (2 分) (3)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对保障我国能源消费的意义。 (3 分) (4)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将促进云南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大型石化基地,分析石化基地的建设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 响。 (3 分) 2013 年高考模拟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3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D 2.C 3.A 4.D 5.D 6.C 7.B 8.C 9.B 10.D 11.B 12. C 13.A 14.A 15.C 16.B 17.A 18.B 19.B 20.C 21.C 22.B 23.C 24.A 25.B 二、综合题(共 50 分) 26 (10 分) (1) (西北风,画图略) 极夜;极光。 (说出其中一种即可) (4 分) (2)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纬 70”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3 分) (3)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联系三大洲的便捷海上通道;拓展生存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 (3 分) 27 (10 分) (1)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 分) (2)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夏(秋)季节,该地区进入雨季,河流流量大,流水侵蚀、沉积作用明显。 (4 分) (3) (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 分) (4)对气候的影响:降水减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或对河流的影响: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增 大。 (2 分) 28 (9 分) (1)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 (3 分) (2)有利: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 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出现旱涝等灾害;夏、秋季节易出现 高温干旱(伏旱)天气;冬、春季节易出现低温冻害。 (4 分) (3)发展立体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2 分) 29 (10 分) (1)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4 分) (2)公平性角度:要兼顾河流上中下游对水资源的需求(1 分)持续性角度:要进行水资源功能区规划,节约用水,发展 节水农业;注重流域植被保护,建设水源保护区;加强污水治理,防止河流污染。 (任答其中 2 点得 2 分) (3)铁路运输促进了乙城市第二、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使乙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