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下半年宁夏教师资格面试:面试中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 2016 年 12 月 26 日 13:40:41 来源: 宁夏中公教育 2016 年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即将开始,宁夏教师资格考试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考试科目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相对应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在这里中公教育 专家整理了一些教师资格证相关的面试备考技巧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 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鲁迅祝福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 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老师的这种看法。“祥林嫂没有春天 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探讨 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品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 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3.暮春 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 祝福的鞭炮声中。同学们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 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此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 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整个阅读品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 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 像上述教例中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我 们称之为“主问题”设计。它是对大面积教学中提问设计的一种创新。 目前,提问过多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过于求细、求全是考生 普遍的心理特点。然而这样的“提问”之“弊”过于明显。“步步为营”的提问成为牵引 着学生向“板书”靠近的阶梯;“提问群”成为帮助教师绵延滔滔讲析的桥梁;“碎问碎答” 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思维的网络。 而“主问题”相对于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 而言,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是经过概括、提 炼的,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所以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 效果。 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对于不同的文章,至少可以从以下不同的角度入手: 1.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用来揭示中心,交待写作 对象,提出论点问题,提示行文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 具匠心的构思。例如我在童趣的教学中,围绕题目中的“趣”字,我设计这样几个问 题:文中叙述了哪几件趣事?其中有什么趣味?作者为何能体会到“物外之趣”?我们怎样才 能体会到更多的生活的乐趣?以此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注意观察、保持童心童趣。 又比 如伟大的悲剧,关键字眼在“伟大”与“悲”两个词,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斯 科特的南极之旅“伟大”在哪里?“悲壮”在哪里?让学生跳出个人得失的局限,深入思考 南极探险在人类史上的伟大意义,培养勇敢执着追求理想的品质。这种提纲挈领的“主问 题”设计,对提高教学效率显现了重要作用。 2.可以从文章的结构方面入手。文本行文思路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也是读者解读温柔 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所以我们可以以此入手。比如在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 章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作为诗人的闻一多是如何说如何做的?作为革命战士的闻一多又 是如何说如何做的?这种居高临下鸟瞰式的主问题设计,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把握文章的结构 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当然,以结构设计问题时不用完全 遵从行文的顺序,而应从作者的写作思维出发,加上教师的思考,重新架构。 3.可以从文章的思想方面入手。因为每一篇文章的写作,都蕴涵着作者一定的写作意 图,或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或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或揭示某种社会现实这 些蕴涵在文章深层的主旨,有待于教师设计出各种阅读问题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比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 “主问题”:小弗朗士为什么觉得今天的课特别好懂?只要我们通过各种问题的恰当巧妙设 计,就一定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有效地提高学生把握主题的能力。 4.可以从文章的联结点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理清文路,把握课文的某 些联结点,诸如一个关键词、一个中心句,甚至一个过渡段,并围绕这些联结点去探究, 对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训练思维能力,掌握读书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 行道树一文的教学中,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寻找文中的中心句“神圣的事业总是 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根据这一中心句,我设计了这样几 个主问题:神圣的事业指什么?痛苦是什么?深沉又是什么?一点揭全篇,直接解决文章的教 学重点,即理解本文的主旨。又如在中国石拱桥一课的教学中,可以抓住“赵州桥不 但坚固,而且美观。”一句,从“坚固”和“美观”两方面理解、感悟,让学生了解赵州 桥的建造特点,进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5.可以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入手。在马说的教学中,我提问道:“假如你 现在只是那个养马人,但是你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伯乐,你该如何去努力?如果你是一匹“千 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以此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感悟。在敬 畏自然的教学中,我提问:作者提出我们人类要敬畏自然,你们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让学 生尝试挑战权威。在五柳先生的教学中,我有意说:“五柳先生虽好读书,却是个穷 鬼、酒鬼,你们喜欢他吗?”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宁夏分部 6.以细节为切入点。文本中的细节是作者写作时精心的设计,因而文本的解读离不开 细节。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必修一的一篇。是让很多老师为难的文言文。主要原因在于 高一学生很难体悟文中作者在西山的启发下走向自我解脱、物我两忘的境界的过程,更不 用说情感上和心灵上的共鸣了。而文本中作者有意设计了两次饮酒的细节,前后对照巧妙 暗示了自己情感的变化过程。为此可以设计问题如下:文中作者提到了两次饮酒和醉,那 么两次饮酒的原因和两次醉的程度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可以找到作者在游他 山时的“倾壶而醉”这一动作下的“恒惴栗”及“颓然就醉” 这一动作下的“心凝神释”, 进而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及西山之景对作者带来的震撼、鼓舞和支持。 7.以留白为主问题的结点。很多精彩的文本中,作者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和回味的 余地,而这些留白,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操场,是课堂教学的结点,能起到余味隽永的教学 效果。比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故事最后,老人留在了桥边。而老人最后的命运如 何,作者没有交代。知识告诉我们,法西斯的飞机没有起飞,猫会照顾自己,这是老人仅 有的幸运。那这份幸运能持续多久?老人最后有没有离开桥边?老人最后的命运如何?这些都 需要读者根据文章内容去思考和体会,针对这些留白设计的问题,在学生心里画上一个省 略号,引导学生把文本的解读引向内心。 总之,有限的面试时间、对文本的不同解读,需要我们抓住文本,设计出简洁有序而 牵动全文的主问题,达到整体与细节的和谐统一。 中公讲师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旋挖钻机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厂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机器人维护保养实操技能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T电梯修理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外贸进口合同范本
- 缺氧性垂体功能紊乱-洞察及研究
- 安全员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三音乐集训合同模板(3篇)
- 安全生产考试题及答案2025
- 高空外墙施工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第一届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电力工程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全尺寸测量报告FAI
- 塑料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维力能醋酸钠林格注射液
- 肠道菌群与人体代谢疾病.ppt
- 医院检验科人员健康监护制度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
- 培智四年级美术教案新
- 智能电子储物柜控制系统方案
- 成人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