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10图文转换.doc_第1页
2017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10图文转换.doc_第2页
2017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10图文转换.doc_第3页
2017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10图文转换.doc_第4页
2017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10图文转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高考 2016】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 10 图文转换 A 组 对应训练 1阅读下面的清华大学有关自主招生调查统计表,然后回答问题。 (1)根据图表内容,得出结论。( 不超过 26 字) _ _ (2)针对自主招生的现状,提出一条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_ _ 【解析】 (1)从图表展示的情况看,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在自主招生中名额的差异较大, 直辖市占 9.7%,接近 1/3;其次是省会城市、地级市、城市郊区、县城、镇,最低的是农 村。这足以说明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在自主招生中呈现出明显的劣势。 (2)根据上题的分析,提一条建设性建议就相对容易了。注意所提的建议只要一条即可,不 必面面俱到,建议要具体,也就是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答案】 (1)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的“寒门学子”处于劣势。 (2)要尽量增加农村学生在自主招生中的名额;有必要采取多元的录取方式;对农村的“寒 门学子”可适当降分录取。 2请根据两个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 A、B、C 处空缺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 连贯。(书写答案不要出现数字 ) 在进行人际沟通上,依靠互联网使用 MSN、QQ 等进行即时聊天的受访者为 21.0%,利用 微博的为 20.6%,视频聊天的为 19.2%,合计 60.8%。由此看出, A_。个人智能设备使用带来的影响调研显 示,合计约有 67.6%的使用者对个人智能终端的优点表示认可,从中可以看出个人智能终 端有 B_的特点,消费者也乐于接受产品智 能化或云技术化带来的好处。但同时有 15.5%的使用者认为,个人智能设备的使用让与家 人、朋友的沟通时间变少;16.9%的使用者认为互联网正在替代面对面沟通。由此可见, C_。 【解析】 A 处,是对当前进行人际沟通的主要方式的概括;B 处,是谈个人智能终端的 好处;C 处,是针对个人智能终端的坏处来谈。 【答案】 A:云时代依靠互联网进行人际沟通成为社会显著现象 B:可以扩大社交圈,提高生活效率,获取海量资讯(或:快捷、共享、海量、社交化) C:个人智能终端也导致社会个体化分离,使情感冷漠 3请阅读下面某校对高三部分班级第一次作文书写及错别字情况的统计表,根据要求回答 后面的问题。 高三 1、20 班第一次作文书写及错别字情况统计表 书写 错别字 班级 整洁 潦草 无 有 备注 高三(1)班 40% 60% 17% 83% 理科班 高三(20)班 85% 15% 70% 30% 文科班 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两个班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要求:不得直接引用表中统计数 字,每条不超过 30 字(含标点符号 )。 _ _ 【解析】 从图表来看,主要表现的是文理两类不同的班级在书写及错别字方面的情况统 计。所以答题时就要分类说明包括书写、错别字统计内容的班级基本情况以及班级在统计 数据中显现出的主要问题。 【答案】 理科班过半同学书写及错别字两项问题很大,后者问题尤为严重。 文科班过半同学两项统计情况良好,错别字问题比书写问题大些。 4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 文段中 A、B、C 处空缺的内容 (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原因 料理家务 照顾老人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60.7% 20.6% 18.7%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27.0% 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A_(不超过 15 字) ,B_(不超过 15 字),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了“护婴”“ 月嫂” 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 培训机构 C_(不超过 15 字),提高上岗率。 【解析】 图表主要针对某市“目前”“将来”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情况进行了数据 分析,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具体表现并提出建议。其中“料理家务”和“照顾老人”两 项变化较大,因此 A、B 两处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概括结论。C 处是给家政培训机构提建议, 那就要求针对上述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就是培训机构也应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调整培 训课程(或调整培训内容)。 【答案】 A: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幅减少 B:照顾老人的需求大幅增加 C:顺应市场,调整培训课程 5下面的表格是对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查。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 成后面的题目。 中学生偶像崇拜在性别上的差异 偶像 数量 著名人士 影视歌明星 体育明星 其他 总计 男生 14 18 16 2 50 女生 4 40 4 2 50 总数 18 58 20 4 100 (1)由表中得出的结论是:_ _ _ _ (2)这种差异表明:_ _ _ _ 【答案】 (1)女生崇拜影视歌明星的人数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崇拜著名人士和体育明星的 人数明显高于女生。 (2)在偶像崇拜上,男女有别:女生更感性、重视外表;男生更崇尚权威和力量。 6某媒体对当今社会不同性别的公民了解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 见下表。请你根据表格内容写出两条结论。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每条结论不超过 30 字。 社会性别与公民了解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 性别 电视 广播 报纸 互联网 文件 街谈巷议 男 536 23 159 66 24 22 % 64.1 2.8 19.0 7.9 2.9 2.63 女 363 13 80 55 7 14 % 66.2 2.4 14.6 10 1.3 2.6 结论:(1)_ _ _。(30 字) 结论:(2)_ _ _。(30 字) 【答案】 (1)电视成为公民了解公共政策信息的主要渠道。 (2)男女公民了解公共政策信息在报纸、互联网等渠道上有一定差异。 7请根据下面的图片及说明,揭示“微笑曲线”的含义。 说明:图中的横坐标依次是研发、制造、营销,纵坐标是附加价值,坐标内微笑曲线的左 右两端分别是知识产权和品牌、服务。 _ _ _ 【答案】 附加价值主要体现在研发与营销两端,知识产权和品牌、服务能获取高附加值, 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或:制造的附加值最低,产品要提高附加值,应加强研 发取得更多知识产权,还应加强营销,提高品牌和服务意识) 8下图是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志愿服务标识”。请仔细观察,对标识的构成进行准确、 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等修辞手法,不超过 70 字。 _ _ _ _ 【答案】 此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上面的“ 士”像一只振翅飞起的鸽子,传递着友 爱;下面的“心” 像一条弯曲、飘逸的彩带,象征着心灵相连。 9下面这个图形是在许多饮料包装及分类垃圾箱上常见的标志,请你写出它所表达的含义。 _ _ _ _ 【答案】 它标志着商品或商品的包装是用可再生的材料制作的;它提醒人们,在使 用完印有这种标志的商品后,将其送去回收,而不要当作普通垃圾扔掉。 10下图是河北电视台的台标,它是以长城和渤海为基本设计元素设计而成的。河北内环 京津,外环渤海。崛起的河北作为环渤海的一颗耀眼明珠,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请你仔 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对它的设计理念做简要的解读。130 字左右。 _ _ _ _ _ _ 【答案】 (示例)长城和渤海孕育了河北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激昂向上的精神品格 和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台标中运用书法墨韵,演绎出环渤海的隆起带,形成似山似水 的审美意象,凝练、写意,静中有动,挥洒激情,象征着河北改革开放的广阔发展前景和 美好未来,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11下面是香港凤凰卫视台的台标,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 句子通顺,不超过 100 个字。 _ _ _ _ _ _ 【答案】 台标由头部相连、姿态相反的一凤一凰组成,凤凰翅膀向外伸展、旋转,共同 构成一个和谐动感的圆形图案,突出了开放的特点,展示了凤凰卫视未来发展的前景,又 蕴含这种美丽而又梦幻的瑞鸟将给人们带来和平、幸福。 12下面是中国一汽的车标(底色为蓝) ,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 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70 字。 _ _ _ _ _ _ 【解析】 从题干的说明文字看,这个徽标是中国一汽的车标,由此,我们就能读出徽标 中椭圆内的图案正是由“1”和“汽”组成的。题干特别指出底色为蓝, “蓝”即蓝天之“蓝”,由此 我们可以联想蓝天下的事物,看“1”“汽”组成的图案,又恰好像一只飞翔的雄鹰。根据这样 的分析,车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就非常明确了。 【答案】 图标由“1”“汽” 和椭圆组成。 “1”意为中国一汽,也指首屈一指的地位;“汽”字构 成展翅的鹰形,寓意中国一汽鹰击长空,翱翔蓝天。(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13右图是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商标图案,请写出该标志中除商标符号“ ”外的构图要 R 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70 个字。 答:_ _ _ _ _ _ 【答案】 图标由双手和幼苗组成,寓意培育、呵护和成长。幼苗像一本打开的书和倒写 的“人”字,象征从书本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向上的双手,象征托起未来的希望。 14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50 个字。 _ _ _ _ _ _ 【答案】 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 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15欣赏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做题。 (1)描述画面内容。 _ _ _ (2)请用简明的文字揭示漫画的寓意。 _ _ _ 【解析】 描述漫画内容,就是将漫画所描绘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其文字化。我们先 来看这幅漫画,左侧一男一女在麻将桌前,男子的头歪向漫画右侧,女人面对手中的麻将 口中说着“儿子,妈妈还没和呢!”图画的右侧是一个小男孩正招着手向图画左侧跑来,口 里喊着“妈,糊了!” 身后厨房里锅冒着热气(或浓烟)。这幅漫画带有一定的情节性,所以 描述时可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展开。通过对这幅漫画内容的分析,其寓意是显而易见的。 【答案】 (1)厨房里面灶台上正冒着烟,一个小男孩站在厨房门口惊呼: “妈,糊了!” 一 个打麻将的男人望向厨房,而小孩的妈妈正在专心看自己的牌,头也不回地说:“儿子,妈 妈还没和呢!” (2)讽刺了生活中一些父母沉迷于麻将等娱乐活动,漠视孩子和家庭的社会现象。( 意思相近 即可) 1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及寓意。要求语言简明、通顺。 (1)画面说明:_ _ _ (2)寓意:_ _ _ 【答案】 (1)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充气的橡皮艇,橡皮艇上的遮阳伞下,躺着一个悠闲的 男人;在水面下,一条大鱼正张着大嘴咬橡皮艇,橡皮艇已经被咬出了一个窟窿。 (2)当人们享受生活快乐的时候,危难( 危险)也无时不在。(沉溺欢乐,就有忧患。或:居安 思危) 17请观察下面以“深表同情”为题的漫画,描述其内容,并指出其寓意。 深表同情 内容:_ _ _ 寓意:_ _ _ 【答案】 内容:一个男人蹲坐在墙根下,双手放在膝盖上,神情沮丧,面前摆着一顶帽 子,口朝上。显然,他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乞丐。有一位拿着手帕的男子来到他的面前,看 到乞丐的情形,他泪水涟涟,哀泣乞丐的不幸,滴滴泪水落在下面的帽子里。 寓意:漫画讽刺了一些人面对别人的不幸只是表面上表示同情却不给予实际帮助的行为。 18阅读下面一幅漫画,回答下面两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 不得超过 70 字) _ _ _ (2)请简要概括这幅漫画的用意。 _ _ _ 【答案】 (1)一人为楼市做宣传广告,夸耀一些楼市为“ 富人独有”“ 至尊”“顶级”“ 贵族领地” 。右下一人衣衫褴褛,表情痛苦无奈,转身离开。 (2)示例:批评了社会中存在炫富的心理,提醒人们对贫困人群应给予一定的关注。 19李小文,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中科院院士。但是,生活中的李 院士是怎样的呢?下面这张照片便是他的真实写照。 (摄于李院士 4 月 18 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中 ) (1)根据图片及文字介绍,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_ _ _ (2)谈谈你的感悟及启示。 _ _ _ _ 【答案】 (1)黑衣蓄胡,光脚布鞋,脸庞清瘦;知识渊博,洒脱随性,不拘小节。 (外在描 写及内在品格,语言通顺) (2)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才华是最好的包装;胸藏万汇凭吞吐,胸有乾坤才是真正的“高 富帅”。(其他回答只要合情合理皆可,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0下图是旧版和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剧照。你认为小说中林黛玉是怎样的 形象?你更喜欢新版还是旧版林黛玉的形象?剧照中的人物造型是否符合小说人物形象的 要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 答:_ _ _ _ _ _ 【答案】 (1)小说中的林黛玉天生丽质,外秀内慧,富有诗人气质,对爱情执著忠贞。 (2)我更喜欢旧版林黛玉的形象。她与小说中的形象比较接近,而新版林黛玉无论是发型, 还是着装,抑或是姿态、仪容,都显得比较做作,不能突出其清纯的特性。 B 组 真题检测 21(2014课标全国二)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 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 _ _ _ _ _ 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和图文转换的能力。作答本题时,要注意 题干的要求和提示。题干明确指出这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要求把这个构思写成 一段话。认真观察构思框架可知,该构思框架共分为 3 个部分:春游分 5 组,每个小组要 做的事,班级里的活动。其中小组要做的事又包含 3 项内容,班级活动包含 2 项内容。依 次表述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示例:本次春游全班分为 5 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人人参与, 组长负责协调;各组拿出美食进行班级评比,并参加游艺活动。(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 要求即可) 22(2014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漫画配上文字, 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 当 你 越 过 平衡 点 后 ,以 为 还 会 越 走 越 高 ,却 惊 讶 地 发 现 在 走 下 坡 路 了 。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观察所给的三幅图,分析图画之 间的联系,也要仔细阅读句,找出其所给的提示,从而推出处和处应填的内容。画 面中是一个小人儿在走跷跷板,三幅图中跷跷板分别是翘起、落下和平衡的状态,而句 中的“当你”“平衡点” 等字眼是对准确作答的提示。 【答案】 示例:从低处往高处走,每走一步,就会站得更高。原来,只有找到平衡 点,才能站在最高处。 23(2014高考江苏卷)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 是(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