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流动现会汇报材料_第1页
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流动现会汇报材料_第2页
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流动现会汇报材料_第3页
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流动现会汇报材料_第4页
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流动现会汇报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远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情况汇报 中共宁远县委 宁远县人民政府 (2011 年 7 月) 去年以来,我县按照“四化两型” 的要求,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 实省、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大力 实施“ 工业强县 ”战略,全力打造推 进新型工 业化的排头兵,承接 产业转移风生水起,推新工作成效明显,工业经济实现了大突破、 大跨越、大发展。现将我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情况 我县坚持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力, 把对接产业转移作为推新工作的第一抓手,把发展加工贸易作 为对接产业转移的第一位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 的第一菜单。大胆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主动破解难题,扎实推进 各项工作。今年 1-6 月,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37.2 亿元,同比增 长 4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 22.03 亿元,同比增 长 52.93%;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5.94 亿元,同比增长 47.03%。 新增入统企业 5 家,年产值 2000 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 59 家。 1、突出做高做新,加快产业升级。坚持把加快产业升级作为 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和重点。一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支持建材冶金、加工贸易和农林产品加 工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向“两型” 化、品 2 牌化发展。去年 11 月以来完成技改投入 4 亿多元,辉盛鞋业、恒 信纸业等一批规模企业实现了改造升级,产能、产值和效益成倍 增长,增加工业产值 5 亿元。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永州 莲花水泥、福嘉有色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进展顺利,永州新兴锌 品“ 用于氨法生产纳 米及活性氧化锌的连续生产系统” 获得国家 专利,实现了我县工矿企业专利权零的突破,腾达矿业研发的石 膏纤维新型材料,填补了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空白。三是大力推进 节能减排。按照集中处理与点源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对高污染、 高排放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先后关停小水泥厂、小纸厂和小砖厂 15 家,今年上半年全县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 10%。 2、突出做大做强,打造产业集群。大力引导相关产业向园区 集聚,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和关联度强的产业,初步形成了加工 贸易、建材冶金、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目前全县加工贸易企业 发展到 1200 多家,入园规模(年产值 2000 万元以上)以上企业 24 家,华荣鞋业建成后年出口创汇 1.5-2 亿元,蓝海化纤、中盈 科技、正浩制衣、力诚电子、三鑫制衣、欣宁远光电子、三汇汽车 电子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可新增产值 40 亿元。同时,大力支持 莲花水泥、福嘉有色等企业靠大做强。莲花水泥与中联重科成功 联姻,二期建成后年产值达 8 亿元,在全省排前五位。福嘉有色、 榕达钢业二期、锵泰自动化机械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建材冶 金区可新增产值 80 亿元。两年内有望形成建材冶金、加工贸易 两大百亿产业集群。 3、突出做硬做美,夯实园区平台。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 市场运作、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分区”的原则,坚持“ 板块式 3 发展、组团式开发、填充式建设”。一是完善园区规划。按照以园 扩城、以园兴城、工业建新城的思路,启动了加工贸易区、建材 冶金区控制性详规修编,完成了五里桥食品药品生物工业区 7 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修编。二是加快园区建设。按照“大投入、大 建设、大配套”的工作思路,以道路、供水、供电、通讯、通网络等 为重点,大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农发行贷款 8000 万 元,用于五里桥(食品药品生物)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征 地 2000 亩。加工贸易区、建材冶金区工业大道加紧建设,建材冶 金区 220 千伏输变电站建设加快推进。今年上半年,新扩园区 1.2 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 6.5 万平方米。三是美化园区环境。 对园区裸露土地、标准厂房周边以及园区邻路边沿全部绿化,园 区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日清日运、全天保洁,园区路灯全面开通。 同时,加快园区休闲娱乐、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物流等配套建 设,努力打造优美宜居园区。 4、突出做活做优,提升招商质量。充分利用我县区位、交通 和资源优势,紧盯珠三角,瞄准长三角,加快与广东的观念对接、 基础设施对接、体制对接和产业对接。一方面,做活招商机制。 出台专门招商文件,明确领导和部门招商责任,加大招商引资奖 励力度,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形成了全民招商的生动局面。 大胆创新招方式,开展换位招商、蹲点招商、龙头招商、聘请经 济顾问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新模式招商,积极组团参加全国和省、 市举办的各项专题招商活动,大力推介宁远,广泛招引客商。去 年 11 月份以来,我县签约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项目 25 个, 实际到位外资 4150 万美元,同比增长 25.8%;到位内资 10.99 亿 4 元,同比增长 12.1%。另一方面,做优招商质量。始终坚守国家产 业政策和环保底线,由“引资” 向“选资”转变,突出引大入宁、引 优入宁、引新入宁、引产业集群入宁。去年 11 月份以来,引进投 资过亿元以上企业 6 家,过千万元企业 13 家,新引进了泰利丰 手机、比亚迪汽配、日本索尼液晶面板、锵泰自动化机械制造、 长沙大自然生物制药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层次 优的大项目。 5、突出做好做实,优化服务环境。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无止 境、扩大开放无禁区、优质服务无上限” ,把优化服务作为提升区 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加速推 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规定、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做好招商引 资工作的意见等,为企业落户、创业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 策平台。二是优化服务环境。在为企业服务方面,我们提出了“只 要你到宁远来,一切好商量”,推出了经济 部门挂牌服务,执法部 门亮牌服务,职能部门代办服务,县级领导实行保姆式服务的新 举措,并在县电视台公开全体县级领导、单位党政一把手的电话, 畅通联系渠道。对企业办理证照,由县政务中心实行一条龙服务, 一站式办结,全力打造方便、快捷、高效地服务环境。三是优化 社会环境。坚持以创建省文明、卫生、平安县城为载体,全力推 动环境卫生大改观,硬件设施大改善,平安宁远大推进,初步实 现了“ 山青、水秀、地干净、人文明、治安好” 的阶段性目标,宁远 的人气、财气和对外形象实现了大提升。四是切实帮助企业解决 用工、融资等问题。针对企业“用工荒”,我县通过出台用工财政 奖励政策,给乡镇分配招工指标,开展大型招聘会、强化技能培 5 训等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今年共新增劳动用工 8000 人。在融资方面,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帮助企业牵 线搭桥,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下段工作打算 今年下半年,我县将继续把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 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领导力量向产业承接和发展集 中,工作重点向产业承接和发展转移,政策优惠向产业承接和发 展倾斜。一是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做好五里桥(食品医药生物)区 10 平方公里总规和 6 平方公里详规,并完成 5000 亩征地任务; 完成加工贸易区、建材冶金区征地扫尾,拉通建材冶金区、加工 贸易工业大道路基;开工建设建材冶金区污水处理厂,铺设好园 区排污管网,新建 12 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 资。继续强化招商责任,推动全民招商,引进 3 家以上亿元以上 企业,确保全年引进内资 20 亿元、外资 6000 万美元。三是切实 抓好项目建设。要采取个案研究、集中会诊、现场办公等方式, 解决企业用工、用地、融资等困难。重点支持莲花水泥二期、华 荣鞋厂、福嘉有色、蓝海化纤、中盈科技、锵泰自动化机械制造 等亿元企业加快建设,争取年内投产。四是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继续坚持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深入企业了解生产情况,为企 业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加大新建项目的跟踪落实力度,强化督 查调度,争取早日投产。实行项目审批代理制,提供无偿、规范 服务。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案件查处力度,营 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6 上半年,我县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的良好态势,呈现出速度 加快、质量向好、结构趋优的喜人局面。上 半 年 实 现 GDP 32.2 亿 元,同比增长 1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2.3 亿元,同比增长 45%,高于上年同期 9.4 个百分点;财 政 收 入 完 成 2.55 亿元,同比 增长 41.5%,高于上年同期 12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 到 8310 元、1590 元,同比增长 12.5%和 20%。经济运行特点主 要体现为“ 五个增长 ”:一是工业强势增 长。上半年,全 县完成工 业总产值 37.2 亿元,同比增长 45.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 17.4 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 21.5 亿元,同比增长 51.6%;规 模工业完成增加值 5.77 亿元,同比增长 31.3%;规模以 上工业用电量 1.6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7.04%,低于产值增幅 14.6 个百分点。二是农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 业总产值 13.2 亿元,同比增长 5.3%。早稻播种面积 26.4 万亩, 比去年同期增加 6255 亩;烤烟种植面积 7.07 万亩,扩面 1.67 万 亩;新增油茶面积 2.05 万亩;出栏生猪 41.12 万头,新增 1000 头 以上养猪大户 40 家;出笼兔 172.15 万只,新增养兔专业户 15 家。 全县年出栏生猪 500 头以上的大户 570 户;年出笼 500 只以上的 养兔大户 3797 户,占总养兔户的 47%,产兔量达总数的 64%;全 县推广各类农机(具)4500 台套,总动力达 102.8 万千瓦,比上年 增长 28%。同时开展各类支农活动,为群众送种子、化肥 20 余万 元,培训农民 2000 余人次;新建沼气池 120 口;新修农村通畅工 程 55.8 公里;完成农村改水 1200 户、改厕 500 户;整修扩容山 塘 188 口。三是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上半年,全县完成固定 资产投资 22.3 亿元,占市下达计划的 53.5%,同比增长 45%,提 7 速 9.4 个百分点,实现了高位增速,对 GDP 贡献率超过 50%。一 些重大投资项目进展较好,宁道、宁新公路加快建设,城市引水 工程、中医院综合楼及永新时代大厦二期、御景豪庭、领御中央、 锦绣华庭等房地产项目进展快;城市提质工程已完成舜帝北路、 文庙路、九亿街“白改黑 ”,投入超过年初 预计目标。四是城乡消 费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13.64 亿元,同 比增长 18.1%。实现“ 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 农机下乡”销售 总额 1.3 亿元,发放补贴 1924 万元。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消 费 12.48 亿元,同比增长 17.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消费 1.16 亿元,同 比增长 18.1%;旅客周转量 5.89 亿人公里,同比增长 10.6%;货物 周转量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