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劳务经济工作情况的汇报_第1页
关于发展劳务经济工作情况的汇报_第2页
关于发展劳务经济工作情况的汇报_第3页
关于发展劳务经济工作情况的汇报_第4页
关于发展劳务经济工作情况的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发展劳务经济工作情况的汇报 卢龙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卢龙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 表示热烈欢迎!卢龙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农村人口 39.3 万人,农 村劳动力 21.3 万人,富余劳动力 2.7 万人。近年来,我县按照省、 市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要求,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推动农 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全面谋划, 大力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自 2000 年以来,先后被省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厅确定为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县、发展劳务经 济示范县和北京家政服务员基地县。目前,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 员达到 6.5 万人,劳务收入达到 9.36 亿元,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县 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下面,将我县 2010 年发展劳务经济 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1、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 11830 人次,完成省下达全年 目标任务 9000 人的 132%。其中:就地转移 4480 人次,完成省下 达全年目标任务 4000 人的 112%;劳务输出 7350 人次,完成省 下达全年目标任务 5000 人的 147%。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4605 人,完成省下达全年 目标任务 4000 人的 115%;农民工在岗培训 2318 人,完成省下 达全年目标任务 2000 人的 116%;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 736 人, 2 完成省下达全年目标任务 500 人的 147%。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就业长效机制 多年来,我县一直把发展劳务经济纳入“民心工程” ,县委、 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定期调度,分管领导亲自抓落实,并 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保障了劳务经济发展有 效推进。2010 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工作的实施意见、2010 年发展劳务经济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 列相关文件,并进一步制定了全县发展劳务经济的长期规划,确 定了全县“ 每年新增 转移农村劳动力不少于 1 万人” 的年度目标,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台帐和数据库,开展了农村转移就业 实名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上下联动、激励与监督并举的工作机 制。 2、提供优质服务,畅通就业渠道 针对地域和劳动力特点,一是加强乡镇基层平台建设。全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全部实现了“ 人员、编制、机构、场地、 职责、工作” 六到位;在全县建立起统一、 规范、高标准的信息网 络,实现了市、县、乡三级联网;印发了关于建立基层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机构年度考核制度的通知,通过考核验收,全县 12 个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全部达到一级基层平台以上 标准。二是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利用春节前外出务工人 员回家时机,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 3 入户调查统计,全县 16-60 周岁适龄劳动力中,具有 3 个月以上 就业经历的占 98%以上,并实现了“ 一人一卡,一村一册,一乡一 柜” 的 农村 劳动力资 源信息化管理。三是加强信息对接。去年以 来,县、乡就业服务平台免费发布就业信息 378 条,涉及岗位 15000 个,职业指导 4006 人次,求职登记 6500 人次,成功就业 6280 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1726 本。为缓解金融危机给企 业造成的压力,开展了“联百企创优质服务活动” ,为企业解决疑 难问题 36 个,招工 472 人,发放社保补贴 406 万元,为 52 家企 业 11700 人进行了用工备案,在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 题的同时,达到了稳企稳岗目的。四是加强劳务协作。为了减少 农民盲目外出打工,每年春节后均举办“春季劳务洽谈会” ,为广 大农民和用工单位搭建岗位对接、双向选择的就业服务平台。 2010 年春季劳务洽谈会上,有 68 家来自北京、天津、唐山、秦皇 岛等城市和县内的用工单位参会,涉及宾馆服务、电子装配、保 安、电气焊、建筑、服装加工等 3800 个岗位,求职人员达 8000 余人,达成用工意向 2600 个,并成功推荐了 1723 名农村富余劳 动力到北京英超工贸有限公司、北京洽鑫荣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等单位就业。五是加大境外劳务输出力度。县总工会、润泽劳务 派遣公司依托市外劳务输出机构,大力宣传发布境外就业信息, 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国门,拓展境外就业空间。2010 年共组 织 55 名农民工到利比亚、日本、新加坡等国从事农业生产、畜牧 养殖等工作,人均年收入达 10 万元。六是加强劳务输出的规范 4 化管理和服务。县人社局定期到各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了解用工 需求和务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如我县成建制输出到唐山马家沟煤矿和秦皇岛港务局鸿港装卸 公司 1500 余名务工人员,他们每月工资的发放、社会保险的缴 纳、工伤事故的处理都由县就业局专人负责,并安排“劳务直通 车” 统 一出行。所在乡镇在春种秋收时节组成服务队,解决留守 妇女在农忙季节人手不够问题,让在外务工的农民没有后顾之 忧。目前,我县的劳务输出方式已由原来的零散型、自发型向有 组织、规范化转变。 3、开展多元培训,打造劳务品牌 坚持以“永平技工 ”作 为我县劳务经济主打品牌, 一是整合培 训资源,建立多元广泛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一方面,以县职业 技术培训中心为龙头,将职教中心、农广校、乡镇成人学校以及 有资质、信誉好的社会力量办学等教育资源纳入整个农村劳动 力转移培训体系,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使农民在家 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的专业化培训,全面提升务工者的素质,有 效提高了转移就业率。另一方面,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依托京、 津、唐、秦等周边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广泛开展“订单式” 定向 培训,并通过转移前、岗前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实现“培训一人, 就业一人;就业一人,培训一人”。通过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 接,大大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保证了学员的稳定就业。 “校企联合培 训模式 ”已成为我县农村劳动 力转移培训工作中一 5 项有益探索。2010 年,我县共开展以钢铁冶炼、井下作业、服装 加工、建筑工匠等专业为主的各类培训 7559 人次,逐步实现了 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智能型的转变。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以创 业促就业。相继制发了关于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 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细则、卢龙县推进创业型县建设实施方 案等文件。现正着手成立“卢龙县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人力资 源经理人协会”和“ 企 业家协会”,为实现创业促就业提供强有力 的保障。具体工作中,通过加强宣传、典型带动,为创业者提供 “一条龙” 创业 服务,建立 创业项目库, 积极开展创业指导和服务 等方式,催发全民创业热情。2010 年,全县通过各种形式报名参 加创业培训达 500 余人,已对其中 386 人进行了创业辅导和培 训,232 人成功创业,带动 696 人就业,创业成功率达 60%。三是 建立新上项目与培训机构的联动机制,促进城乡劳动力就地就 近转移。通过对全县重点项目实施跟踪服务,开展了由人社、安 监、技监、妇联、工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培训,并做好培训 学员考核和鉴定工作,使学员在结业后尽快拿到相应证书,持证 上岗。去年五月,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新上项目康姿百德培训 缝纫工 50 名,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九月份,经过严格培训,卢 龙大酒店首批 76 名酒店服务员全部持证上岗,为富龙制衣培训 的 46 名缝纫工全部就业;十月份,顺利完成秦皇岛佰工钢铁有 限公司 300 名工人的岗前技能培训。通过加强培训,目前我县已 培育出电气焊、电工电子、井下作业、服装加工、港口装卸、建筑 6 工匠、家政服务等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达 2.8 万。 4、激励返乡创业,促进经济发展 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全民创业” 相结 合,积极推行“回引 工程” ,鼓励和引 导 外出务工人员“ 交一位朋友, 联一位老板;找 一个项目,引一笔资金;办一个企业,富一方乡亲”的“ 六个一”行 动。截至目前,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引进资金 6000 多万元,创办企 业 240 余家,一大批“ 打工能人” 已成为农 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如:潘庄镇劳务经济带头人张余,带领村民外出务工,成立了自 己的专业劳务派遣公司,每年安排村民 270 余人外出务工,人均 年纯收入超过 2.6 万元;返乡创业典型杨绣霞,经过县职业技术 培训中心培训后输送到北京某服装厂工作,返乡后创办了服装 加工厂,如今厂房已发展到 600 多平方米,安排 100 多名农民就 业;印庄乡马会兴,返乡后投资 120 多万元兴建了吉利奶业有限 公司,目前奶牛达 200 多头,带动 70 多人就近就业。去年,中 国劳动保障报、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相继刊发了我县 发展劳务经济工作成果,进一步提升了“ 永平技工” 劳务品牌形象。 5、强化就业保障,维护合法权益 一是搞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针对 2005 年以来我县原企业部分一次性结清养老保险的农民合同制职工 先后 10 余次到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上访,要求恢复养老保险 关系这一问题,县政府分别于 2006 年 8 月和 2008 年 3 月,明确 7 专人先后两次到省、市劳动保障部门请示汇报,得到了省厅的认 可,自 2009 年 2 月 25 日开始,率先展开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工 作,目前已累计为 2700 多名农民工接续了社保关系,为农民工 老有所养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建立权益保障体系,加大维权执 法力度。县劳动监察大队配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维权执法检查, 尤其是对建筑施工、餐饮服务等行业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坚持清 理旧欠和预防新欠并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严厉查处使用 童工和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2010 年,县劳动监察 大队共检查用人单位 532 家次,涉及劳动者 13043 人;妥善处理 突发事件 2 起;受理解决举报投诉案件 43 起;为 864 名农民工追 讨工资 192.9 万元;责令企业与 1035 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 对违法用人单位依法作出行政处理 2 起、行政处罚 1 起。三是努 力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2010 年,共处理农民工工伤事故 23 起,农民工得到工伤赔付 140 余万元,充分保障了农民工的劳 动权益。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县将以此次省厅督导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树立抓 经济必抓劳务经济的理念,着重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拓展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容量。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 特色经济,扩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容量。同时,拓宽县外劳务市 场,建立以京津唐秦经济圈为主的劳务市场,广泛建立劳务协作 关系。抓好劳务经纪人队伍建设,带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8 二是千方百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深入贯彻落实劳动合 同法、 社会保障法和河北省农民工权益保障办法,建立健全 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