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我市现代农业的调查与建议_第1页
关于大力发展我市现代农业的调查与建议_第2页
关于大力发展我市现代农业的调查与建议_第3页
关于大力发展我市现代农业的调查与建议_第4页
关于大力发展我市现代农业的调查与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大力发展我市现代农业的调查与建议 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用现代科技力量武装起 来的农业,是一个伴随农业现代化而产生的新概念。其基本特 征是以多元化的目标,现代化的手段、科学化的管理、社会化 的服务、知识化的农民、优质化的产品来实现这门产业的新式 发展。在此次市政协组织开展的关于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调研中,我们第四调研组着重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 一课题先后深入大冶、阳新等地农村,市直农、林、水部门, 经济、发展与改革部门、商务部门,通过听汇报、看现场、访 农户、座谈会等方式作了为期 2 周的 一、我市现代农业建设 的现状与特点 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虽未形成气候,但一批现代农业的萌芽正 在应运而生,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正随着部分农业现代化而不 断高涨。“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和 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农业总产值由 2000 年的 27.16 亿元, 增长到 2005 年的 46.82 亿元,增幅为 72%;农业产业化经营取 得新突破,市级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由 2000 年的 4 家,增加 到 2005 年的 32 家,产业链产值达到 2.5 亿元。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一方面调整农、林、牧、渔比例,全市农、林、牧、 渔产值之比由 2000 年的 51:2.5:27.2:18 调整到 2005 年的 53:2.5:24:18,另外,2005 年的农业服务业增加到 2.5%, 通过调整,农业产业得到明显增强,农产品优质率达到 74.2%,比“十五”期初提高了 20%,水产品优质率达到 60%以 上。另一方面调整重点产业。2005 年,全市农业以蔬菜、林果 等重点产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重点环节为突破口。 一是突出抓了农业基地建设,二是突出抓了农业龙头企业,三 是突出抓了农产品流通。目前,全市新增四个“万字头”工程, 即新增了一万亩藜蒿、一万亩吴茱萸、一万亩苎麻和一万亩黑 芝麻等四个基地,重点扶持了劲牌酒业、远东麻业等 10 家龙头 企业和 20 家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同时,全面开通流通业的 “绿色通道”,对本市整车运输农产品车辆过路费予以全免。通 过调整,我市农业已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以水产品、养殖业、 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业并举的格局。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具备一定规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化,大冶以陈贵、灵乡、还地桥镇为中 心,建成 6 大规模化基地,即陈贵优质家禽养殖基地,陈贵、 灵乡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灵乡、还地桥优质三元猪基地,还地 桥优质杂果基地;阳新以枫林、木港、白沙镇为中心,建成吴 茱萸种植、蔬菜种植、华苎种植、油菜种植等 6 大规模化种植 基地。二是特色产业形成板块化,各地结合自身特点,突出发 展特色和优势产业,如:大冶还地桥镇把名特优水产品养殖、 加工、营销作为区域经济的优势产业,建成了黄金湖、三山湖 的沿湖水产业板块,推出 10 大名特优系列产品,该板块年产值 达 1.5 亿元,陈贵、灵乡镇沿大金省道突出发展苗木花卉种植, 建成了 10 公里长的产业带,该板块产值达 1 亿元以上。阳新大 力发展棚鸭产业和网箱养殖,目前,已形成 9 个水面集中点, 达到 50 万只养殖规模。三是龙头企业形成带动化,全市各级组 织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自主开发,扩大规模,充分发挥龙头 企业的主导作用,逐步形成以劲牌公司、远东纺织、珍珠果米 酒、灵溪公司为龙头,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产品加工产 业化体系。四是农业产品形成名牌化,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已有 中国名牌产品一个,省名牌产品 6 个,其中,“劲牌”获得国家 级名牌产品,“富川”、“珍珠果”、“玉亮”获省著名商标,“长丰 园”大米获省优产品。 (三)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取得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 方面:一是抓农业科技项目,实现成果转换。相关部门围绕我 市农业发展中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大力组织科技攻关,近 两年来,实施国家、省、市三级农业科技项目 14 项,投入支农 科技经费 600 多万元,带动社会投资 7000 多万元,开发、引进 新技术、新模式 120 项,新产品 43 个,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 产生经济效益 1 亿元。二是抓科技扶农,优化产业结构。通过 支持发展前景好、区域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业,如:在优质苎 麻的开发、加工环节上,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70 万元, 支持华中农业大学将苎麻繁殖基地迁到阳新,建立三级快速无 性繁殖基地。目前,科技扶农正在着力培植优质苎麻、特种蔬 菜、优质肉兔、优质瘦肉猪、农产品深加工等五个特色产业。 三是抓科技示范,推动科技致富。我市正在实施“重点农业科技 示范户培育工程”,已支持建设重点农业科技示范户 15 户,带 动专业户 500 户,初步形成了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示范体系。 四是抓科技推广,建设信息平台。我市建立了湖北黄石星火网 和农技 110 网,成立了科技 110 信息服务中心,目前初步形成 了一个中心,三个分中心,30 个工作站;建成了各类农业科技 创新与服务服务平台 26 个,其中国家级 2 个,省级 6 个;同时, 启动科技特派员方案,选派 30 名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派驻 到 30 家企业和科技示范户、行政村开展技术服务。近一年来, 他们实施科技开发项目 30 项,推广新技术 60 种,年新增收 1000 万元。 (四)农业支撑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三个 方面:一是“三农”问题得到进一步重视,当前,全市上下十分 重视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 政策,紧紧围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 在资金、人才、物资上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共识。二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五年来,我市累 计投入支持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10 亿多元,相继完成 了农村电网改造、县乡公路、堤防整险加固、农村饮水解困等 十二大重点工程,解决了阳新、大冶 12.19 万人饮水困难,结 束了一些乡村不通油路的历史,农村电价由原来 1 元/度下降到 城乡同网同价 0.5 元/ 度。三是人员素质得到提升,为推广农业 实用技术,我市组织大范围的农民培训,有 1 万多人次参加各 类农技培训,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转移农民工 1400 人, 转移就业率达到 98%,开创了一条科技向导,培训多样的新路 子。人员素质的提高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人力基础。 二、当前现代农业建设的困惑与问题。 现代农业建设关系到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在调研中,大家对 现代农业充满了期待,但在实践中还有一些困惑与问题需要解 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与本地实际结合不紧密。首先表现在 基层领导思路不清晰。一些基层领导由于对本地情况不了解, 谈到农业结构调整时,不能够结合当前形势,仍然是传统的思 路,导致有些地区在发展某种产业时,一哄而起,又一哄而下, 没有为农民谋到利益,从而使农民对基层领导缺乏足够的信心 与支持。其次表现在调整缺乏规划,县、镇、乡、村之间各自 为战,导致上级的指导不明,基层合作不力。三是有的地方结 构调整方式不对,导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使粮食稳定增产的 基础不牢,干旱、洪涝灾害和重大病虫害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 (二)农村的市场体系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表 现在产、供、销、研环节缺乏有机的联系,金融信贷不健全, 农民信息不灵,组织化程度低,商品流通不畅,有的农民有技 术、有思路,却因为政策和条件限制,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其 次表现在批发市场落后于零售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落后于消费 市场,生产要素市场落后于商品市场,有的地方出现了“有市无 场”或“有场无市”等不合理现象。三是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不断 壮大,农村土地流转越来越普遍,而在现行的农村土地延包体 制不适应土地流转,这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四是农村体 制改革后,有的地方行政职能出现真空,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 出现停滞和倒退的状态。 (三)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还不能满足产业化需求。主要表 现在科技项目与农民需求对接不到位,有时有好的项目,基层 做不来,基层想要的项目又没有,使科技成果无法转换为生产 力。其次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内部运行机制不活,有的地方只 顾经营性职能而忽视公益性职能,使基层科技推广工作流于形 式。再次是我市农民人均耕地少,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制约 了农户应用科技的范围,农民应用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收入增 量有限。四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受技术和管理水平制约, 农业生产中各种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较大,农产品加工程度 低,农业整体效益不高。 (四)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还不够平衡。主要表现在乡镇之 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差别较大,如陈贵、灵乡为全国 百强乡镇,村经济发展速度快,农民生活水平高,而有的乡村 却连生活用水、卫生保障都成问题,强烈反差,使各乡镇在发 展农业上的起点和规划上应该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能搞千篇 一律,千人一面。 (五)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还需要加强。主要表现在能够达 到省级龙头企业标准,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一家,达到市 级龙头企业标准,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也只有一家,可见,龙头 企业的比例不高,更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 形成,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 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管理水平低,辐射 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其次是生产基地规模不大,连片万亩以上的区域性、专业化的 大基地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 再次是龙头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 遍较低,科技投入少,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在农产品精加工、 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从我市农村农业的外部发展环境来看,我国目前总体上已经 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战略转变阶段,我市坚持工业 立市,这为推进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从我 市农村农业的内部环境分析,我们现代农业已具备一定基础, 农产品加工企业共有 1640 家,规模以上企业 28 家,从业人员 2.5 万人,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要实现现代农业 就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 型转变,独立型向规模型转变。要达到三个转变,我们建议: (一)根据自身基础,确定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现代化农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 点来抓。一是各级领导要高度农业建设工作,认真执行“多予、 少取、放活”的方针,避免“不给枪,不给炮,只吹冲锋号,”的 局面,既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 导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不强求一律,不 盲目攀比,不搞形式主义。编制一套切合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 中长期规划,扎扎实实分步实施。二是在党委和政府中成立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若干个工作部, 其中,所设现代农业发展部要专门研究现代农业的布置和日常 指导工作。全市各个部门要围绕农业建设,找准位置,发挥作 用,科技、文化、金融、经贸等各部门都要伸出手来,切实为 现代农业建设出一份力。通过部门的扶农、支农逐渐发展到与 农村联合发展现代农业。三是作为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农村基 层干部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能等、拿、卡、要,一味要政 策,要资金,要深入基层,多走组串户,跑田头地块,了解民 情、村情,要围绕新农村“二十字方针”谋发展。 2、知已知彼,找准目标,在发展现代农业实践中形成定位。 由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差别大,在建设新农村过 程中,必然着力点各自不同。在大冶陈贵、灵乡我们看到,乡 镇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园区布局合理,他们以农村工业化带动 农业现代化,是全国百强乡镇。在阳新平原村则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针对山多地多的优势,大力推行“一户一业”种养模式,鼓 励农民种植和养殖,2005 年全村实现产值 256 万元。在推进现 代农业过程中,只有摸清自家的底,才能找到合适的发展目标, 而不至于盲目跟风。 3、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要结合 我市自然条件和基础条件发展特色农业,目前,我市重点发展 蔬菜、畜牧、水产、林业四大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和吴茱萸、油 茶、苎麻、黑芝麻、绢丝丽蚌、优质家禽六大特色基地,各地 应该充分考虑本地特点,发挥互补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完善市场体系,满足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需求。现代农 业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 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 体,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因此,现代农业建 设离不开科学、高效的市场运行体系,同时,要逐步消除制约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1、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现代农业建设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在调研中,基层反映,目前农村金融网点少,许多乡镇只有一 家金融机构,这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我们建议, 一方面合理设置农村信贷网点,适当下放存贷比例管理权限, 改进贷款管理方式。另一方面适当降低信贷门槛,扩大贷抵押、 质押面,方便农民创业和发展。 2、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不断推 进,原来那种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自给自足的模式已一去不返, 农民也迫切需要各种服务,一方面是加强行政职能的管理,由 于农村行政体制改革,撤消了城建站、农村站、交管站等行政 部门,合并为服务中心后,更需要加强管理,提高其行政职能 和服务职能。另一方面要建立新的服务职能,如增加农业保险, 减少自然风险对农民和农业造成的损失,增加农业中介组织, 加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 3、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要落实好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政策,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不少劳动力长期 离土不离乡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或经商, 收入相对已比较稳定,我们认为,要采取措施,鼓励这部分农 民离乡转为非农户口,指导他们参加社会就业、医疗、养老保 险,将他们腾出的土地以招标等方式向种田能手集中。要鼓励 农户以租赁的形式转让土地使用权,或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进入 农业科技示范园地、农业科技企业。 4、加强流通领域管理。现代化农业离不开现代化物流,只抓 产品不抓商品就不能够产业效益,对于我市来说,尽快促进农 产品的流通是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 快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培育一批有规模的综合性市 场。二是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推广 “衔接基地、连锁配送、 全程控制、保险承诺”模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 子商务、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或专卖店,引导和鼓励连锁经营企业 直接从产地采购,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提 高农产品在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 重。 5、增强现代农业建设的手段。一是要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 套体系建设。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 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 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 体系”建设。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现代农业建设规划,加强政策 引导,明确职责分工,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建设步伐。二是 要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 快开通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抓紧落实降低或免交 车辆通行费的有关规定,并尽快实现省际互通。三是要继续搞 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同时,还要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 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 态和流通方式。改造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纪人代理、 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重视发挥供销 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邮政 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 (三)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发 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 农业离不开科技开发与推广,要改变我市农业产业科技含量低, 科技推广难度大的境况,必须依靠科技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和支撑保障能力。 一是提升创新能力。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市农业的创新机制, 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改革现有基 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一支高效、精干、稳定的公益性农 技推广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扶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技 术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开展技物结合型的技术推广活动以及 产后的加工、运销、信息等经营性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充分 发挥农业科研院所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加强对农业发展有重大 影响的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走产学研相结 合的路子。如市科技局提出今年组织实施 10 大农业科技项目, 开发 20 项重要科技成果,将有效解决一批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问题。 二是加大科技支农、兴农力度。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 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 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 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 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 业科技推广队伍,继续执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扩大科技特派员 队伍,充分调动各种科技力量,不苟一格选人才。 三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为抓手, 以建设“黄石农网”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全力 建设好湖北黄石星火网和农技 110 网两个平台,积极引导农业 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等各类市场竞争 主体上网,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强化为农服务,促进农产品流 通与销售。推广“网上发信息、网下忙交易”的做法,加强网上 信息中介服务,加大电话、电视、电台等传统信息资源整合, 形成与网络互为补充的信息传播新模式,实现农业信息载体多 元化、手段多样化、服务产业化。 四是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市场竞争实际上人才的竞争,谁 拥有人才多,综合素质强,谁就拥有竞争力。培育新型农民是 我市实现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我们建议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 程,开展以增强科学发展观为主的思想教育,以农业技能开发 为主的技能教育,以现代管理为主的素质教育,以农业相关法 律法规为主的政策教育等多种内容知识培训,培养即有市场观 念,又有管理能力,具备专业知识的现代农民。同时,在乡村 建立科技书屋,发展远程教育,以不同形式提高农民的综合素 质。 (四)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化生产尽快实现。农业结构 调整关键是要以培育主导产业为切入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化、机械化和规模化。 一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联结市场和集体、农户 的纽带,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以及市场开拓面 的广阔,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要扶持壮 大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需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 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政策、资 金、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扶持,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现代 企业制度改造。 二是大力培育农业品牌。加快农业的品牌建设,积极开展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