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店垭发展茶叶产业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店垭发展茶叶产业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店垭发展茶叶产业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店垭发展茶叶产业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店垭发展茶叶产业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调 研 报 告 徐远昊 二一三年十二月 2 关于店垭发展茶叶产业的思考 一、外部市场茶叶产业形势 (一)行业现状 1、整体格局。中国有茶企七万多家,茶叶品牌上千个,茶业 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与洗牌换面的过渡阶段。同时,茶叶行业 集中度相当低,我国大部分茶叶生产企业规模都比较小,生产 力水平低、市场占有率小。 2、管理水平。大部分茶叶企业缺乏战略目标,对未来发展 具有一定的盲从性,没有完善的公司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和业 务流程,运营效率较低;对人才缺乏培养和储备,后续的管理、 生产和营销队伍衔接不上;对产品质量、安全把关不严,面对苛 刻的国际检测标准和技术壁垒多力不从心;重视传统生产工艺 而忽略新兴市场的需求,产品生产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同质 化较为严重,产品竞争力不强。 3、产业环境。不同茶叶主体之间为争夺资源和市场,展开 了激烈的竞争,一定程度上造成竞争的无序性。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多样性、附加值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种科 技含量较高的深加工产品不断问世,使传统的茶叶生产企业面 临着来自这些替代品生产企业的巨大冲击。 (二)结论分析 1、“茶 为国 饮” ,社会崇尚茶文化,人 们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茶叶需求量还会不断增长,茶叶行业前景明朗,同时,茶叶企业 3 普遍散小弱的现状为我镇茶叶产业把握时机、扶摇直上提供了 历史机遇。 2、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老年化的出现,农村劳动力会 更为紧张,劳动力成本也会越来越高,获得未来茶叶行业发展 先机也对生产效率提高有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机械化生产是未 来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3、茶叶企业普遍弱小,产品知名度低,消费者面对茶产品 杂乱的局面眼花缭乱、无所选择,因而品牌经营是获取未来茶 叶市场份额的必要手段。 4、在买方市场的今天,茶企面临的是具有更多选择的顾客,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更加细致的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不 断的迎合消费者需求。 二、我镇当前产业发展现状 (一)当前产业发展现状阐述 我镇现有茶叶面积 1.8 万亩,2013 年新增 3000 亩,茶叶年 产量约 150 万斤,总产值达 5000 万元,解决了约 6000 人的就 业问题。有茶叶加工厂 48 家,加工机械 390 多套,生产乌龙、 松针、龙井、菊花、毛峰、毛尖、银剑等十多个品种。2012 年,我 镇在格栏、垭子口建现代化无性繁殖育苗基地 2 座。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2008 年我镇引进台商 在老街村成立台湾威杰茶叶食品有限公司,并引进台湾乌龙茶 设备,安装成套数控自动生产线,2009 年 4 月,威杰松针王、芽 4 毛尖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金奖,2011 年 4 月,在襄阳高香茶品 牌授权仪式暨保康茶叶发展论坛上,威杰茶叶被授牌为“襄阳高 香茶”,成 为全市被授予 “襄阳高香茶”品牌经营权的 5 家茶叶企 业之一。我镇还引进了宜昌采花集团、土老汉集团、萧氏集团、 龙峡集团,以店垭茶叶的资源优势和外地市场的品牌优势强强 联合。另外, 2011 年以来,我镇每年在格栏举办一届 “湖北保 康美丽乡村采茶赏花节”,以茶为媒,吸引各地投资商和游客前 来参观赏玩。 围绕打造“全市茶叶明星 镇、全县茶叶示范镇” 的目标,眼下 我镇正着手实施“335522”工程,计划用 3 年时间,建成望粮山 锅厂、垭子口观坪、公溪沟栾家坡 3 条茶叶走廊;建 成 5 万亩高效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成格栏、观坪、老街、锅 厂、杨树 5 个茶叶专业村;培养 2 千个户均面积 10 亩以上的茶 叶专业户,实现茶叶产值 2 亿元。 (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浅析 (1)茶园管理不善,制约产业发展后劲 我镇茶园多属村级集体所有,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期在 3-5 年不等,由于承包期短,承包者对茶园管理没有长远计划, 普遍存在短期行为和放任意识。 一是为了获得个人收益的最大化,承包户们势在“颗粒归仓” 。一些承包户在合同前一阶段对茶田积极施肥,在合同期临近 的一年左右则停止施肥,取而代之的是播撒抽肥药物,勉强维 5 持产量。在下一个承包户接手时土壤贫瘠,产量极低、采摘间隔 期不断拉长。新的承包户为了提高茶叶产量,一是效仿前者,先 施肥,后拔肥;二是砍茶树、催新苗,砍掉的老茶树长出新苗要 几个月时间,为了不耽搁茶季,接手者会施肥,同时套种种一些 作物,当茶树新苗长到十几公分的时候新的采摘期便又开始了, 茶树没有“休养生息 ”的机会,基本处于 “饿着肚子干活”的状态。 上述管理习弊不是个例,恶性循环导致的茶园老化普遍存在。 二是由于承包村、组茶园门槛较低,承包费用一般 2-3 季茶 就能赚回,个别承包户采取“无为而治 ”的放任式管理模式,投肥 少、不除草、不修枝、不抗旱、懒排涝,有则采之,无则弃置,导 致为数不少的茶园无法发挥正常效益、产量很低,久而久之大 片茶园荒芜。 (2)专业化程度低,产业难实现质飞跃 1、农户还不能专于茶道、以茶为生。近两年,得益于党的政 策、领导重视、干群齐心,我镇茶叶产业突飞猛进,多数村做到 了村村有茶厂、处处有茶山、家家有茶园,茶叶一跃成为店垭的 支柱产业。但是受农本商末思想的束缚,一些茶农仍不敢放开 手脚、放弃稻麦、放心种茶,在种茶和种粮之间徘徊不定、决心 难下。除 2013 年镇村两级干部积极引导发展一批良田外,之前 农户多是挖生田、腾次等田种茶,且多套种、不覆膜,面积小, 成活低、单产少,加上亦农亦茶,投资、管理、时间、精力无法集 中,经营效率不高。笔者从小在茶窝窝里长大,对“春茶香,夏茶 6 涩,秋茶好喝难得择(摘)”的农谚耳熟能详,更是亲眼目睹了茶 农不得不放弃几期春茶、秋茶从事春播、秋收的现实。 2、产业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茶农专业意识不强。以家庭 为单位的茶叶种植园越来越多,规模却都小而分散,采摘机械 化刚刚起步,采摘方式主要是人工摘取,多缺乏专业技术的指 导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没有过硬的采摘标准。由于茶叶生产各 环节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和严格控制把关,茶叶质量不稳定、产 量不高。 (3)经营体制薄弱,不利产业良性发展 1、茶叶加工厂和茶叶经销商从茶农手中低价收购鲜叶,经 过简单的加工、筛选、包装就销往各地。虽然我镇茶叶品类达 10 多种,但流向市场的店垭茶以散装低端绿茶为主,技术含量和 附加值都不高,竞争力弱,所以迟迟没有形成家喻户晓的品牌、 在高端茶叶消费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我镇有茶叶加工厂 48 家,却没有一家专门从事茶叶营销的企业,没有高端茶叶冷藏 库,没有茶制品深加工项目,还处于初级加工为主的阶段,企业 和茶农只获取微薄的辛苦钱,更多利润被品牌商、深加工企业 攫取。 2、我镇多数茶叶加工企业自产自销,白天收购鲜叶,晚上 加工成品,进行筛选装袋后,茶季少量售出,淡季蜂拥而出寻找 买家,营销方式单一而不专业,加上产品结构基本类同,销售方 向大多在襄阳、宜昌等临近地区,产品在饱和的市场环境下不 7 受重视,在销售、定价方面非常被动,基本上被中间商、外贸公 司、外商所主导,缺乏市场话语权,销售价格偏低。在燃料、电、 鲜叶收购等环节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利润微薄,经营现状 多不乐观。 三、关于发展茶叶产业的思考 (一)发展茶叶产业具有必要性 一是抢抓历史发展机遇,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赢得发展先 机的需要。县委县政府提出 “一主两翼 ”政策,走生态立县、绿 色发展之路,把茶叶产业作为 “四个大 县” 战略的重点产业之一, 并出台惠农政策、拨划项目资金扶持茶叶产业。我镇打造“全市 茶叶明星镇、全县茶叶示范镇”的目标 ,符合县委县政府的总体 部署,把握住了我镇当前经济脉搏,必然赢得新一轮经济角逐 的先机。 二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满足群众致 富的需要。茶乃国之饮品,作为天然、健康的消费品,越来越受 消费者的青睐,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我镇地理环境特殊,产业 发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适合以茶叶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的 发展。作为店垭的特色和优势,茶叶产业的兴旺,能够充实地方 财政,有效推进全镇经济转型发展,帮助全镇人民快速致富进 入小康社会。 三是发展壮大茶叶产业,符合本地经济形势,在六大产业 中最可行。县党委政府提出了“以生态 旅游为主体,以特色农业 8 和磷化工为两翼”的 发展路子,个人认为,旅游业投资高、收益 慢,是长远发展方向而非快速发展致富之道;磷化工业是这些年 我县最重要的财税来源,但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竭的永久财富, 采矿和化工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极其严重,且近两年行 业持续低迷,磷化工实际已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鸡肋” ;保 康地域的局限性使保康过去甚至今后都不得不靠资源发展,以 茶叶、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业,既顺应了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 建设又具有可持续性,随着保康过境高速的不断通车,农副产 品贸易很可能成为保康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所以今后我县政策 导向必将倾向特色农业。 探矿队在我镇发现了储量不少的磷矿,但等米下锅暂时指 望不上。党委政府提出过“三叶一畜,一菌一果”的产业思路,如 今几个产业都有所发展,然正如党委书记秦双斌所说“与其满天 繁星,不如一轮明月” 。 烟叶主要适合在高山村种植,受天气状 况影响大,近年来烟叶市场趋于饱和、库存过剩,且国家政策和 文化宣传不利于烟业;桑叶、核桃、食用菌产业,产业基础薄弱; 养殖业是把双刃剑,我镇有全县生猪养殖第一大镇名号,同时 养殖污染给我镇带来的上访也在不断增加,政府和养殖户都陷 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茶叶行业形势和产业基础良好,该产 业能给我镇带来可预见的经济繁荣。 (二)发展茶叶产业具有可行性 1.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茶叶。我镇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 9 候区,日照充足、空气湿度大、早晚温差明显。地势西高东低, 坡度绵缓,土壤呈酸性、微酸性,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 好,茶树萌芽早、采摘期长。 2.产茶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初,我 镇就已经有了茶叶生产,并因优质品质享有“贡茶”的美誉。经过 多年的耕耘与积累,如今,我镇茶叶规模翻了几翻,实现了传统 加工工艺与现代生产方式的有机结合,品种发展到十多个,市 场发展到襄阳、武汉、宜昌等多个周边城市,有“茶乡”之名传扬 四方。近两年,我镇新增多个新型茶叶产业园和茶叶育苗基地, 并通过招商引进了台湾威杰、采花毛尖等知名茶企,积累了比 较丰富产业发展经验。 3.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改善。店垭是保康南大门,襄阳 西南口子镇,襄阳与宜昌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连接点,处于 鄂西楚源生态农业观光园和旅游农产品加工园中心位置。223 省道穿境而过,保宜高速贯通后将扭转我镇多年交通不便的现 状,襄阳、宜昌等临近大中城市的迅猛崛起和神农架等周边地 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将极大促进我镇特色农业的发展。 四、我镇茶叶产业规划设想 第一阶段。在保宜高速、223 省道沿线,在长寿河(纸厂河)、 公溪沟河流域发展规模种植,用 3-5 年时间发展现代化茶园 1.5 万亩,改造老茶园 8000 亩,夯实茶叶产业基础。加大望粮山、黄 坪、栾家坡、老街、格栏等村的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力度,建设一 10 批富有茶乡特色的宜居村庄,逐步形成鱼在水中游、鸟在耳边 嘻、人在景中走、车从茶园过的魅丽茶乡迷人景象。 第二阶段。在林站门口、保宜高速万寿出口和店垭服务区 分别树立富有茶乡特色的显眼镇标,在商业街开发“贡茶胡同” , 在教管会门前垫沟平地新建一座 2000 平方米的茶乡风情文化 广场,大力营造茶乡韵味。用 5-8 年时间,建立起茶产品开发研 究工作室,发展深加工项目和本地茶叶龙头企业;在老车站位置 建农副产品贸易交流中心一座;建立起专业的营销团队,在全国 市场开发出固定的消费人群。 第三阶段。通过招商引进一批茶叶知名企业和新型企业, 用 10 年时间在万寿白龙洞河沿线建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园区一 座,在 223 省道和长寿河沿线建茶叶观光旅游带,开展茶叶饮 食开发、茶道文化表演等活动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赏玩。申请鄂 西茶叶产品交易会的主办权。 五、今后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夯实茶叶产业基础 1、发展规模种植,产量上求突破。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土地流转,按照“ 优化布局,相对集中 ”的原则,重点在宜茶村,在 走廊带,在路边,改造农田、山林实行连片种植。发挥无性系轻 基质穴盘苗技术优势,并引进优质品种,全面落实新型茶叶示 范园开发普及工作和老茶园改造工程。 2、提高茶叶质量,品味上求提升。满足大众消费水平与需 11 求,保持大宗茶市场地位,同时要兼顾名优茶,打入高端市场并 占据一席之地。冬季施足基肥,做好修剪工作, “以逸待劳” ,使茶 树在春天发挥良好的长势;严格执行农业部无公害茶园和有机 茶园管理标准,推广矿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控 制农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对优质茶进行手工采摘,见芽就采, 实行细嫩采摘,不采雨水茶、露水茶,待加工期间保证鲜叶的通 风条件;保证茶叶加工、包装的卫生条件。 3、发展龙头企业,实力上求进位。针对茶叶产业出台优惠 政策,对市场环境进行监督和引导,为茶叶企业营造宽松的创 业环境和公平、诚信的竞争环境;选择综合实力、发展潜力最强 的企业,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对其产品技术、 管理水平给予指导,帮它不断打开国际国内更大市场,建成茶 叶行业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知名企业。 (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扩展市场份额 1、转变经营理念,营造良好产业氛围。一是针对茶叶从业 人员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工作,强化专业意识、品牌意识和 食品卫生安全理念,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茶叶专业队伍。二是坚 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参与原则,积极引导茶农建立自负 盈亏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加强茶叶行业的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