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五五”普法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我区“五五”普法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我区“五五”普法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我区“五五”普法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我区“五五”普法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我区“五五”普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刘世斌 2010 年 11 月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全面了解我区 “五五”普法工作情况,推进普法工作 深入开展,认真审议好区政府“五五” 普法 实施情况专项工作 报告,从 7 月 20 日开始,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先后到 司法局、交通局、光荣街道、区有线电视“ 法制之窗” 栏目、龙 河社区、 “九三 ”小学等 6 个单位,采取听取 汇报、座谈讨论、 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 报告如下: 、 “五五”普法工作基本情况 自 2006 年“五五” 普法工作启 动以来,区政府 紧紧围绕 “五五” 普法的目 标任 务,严格贯彻落实 区人大常委会关于 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 化措施、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五五” 普法工作取得明 显实效,多次被评为“ 文明区” 、“平安区” 。五年的普法和依法 治区工作,为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实施。一 是加强对“ 五五” 普法工作的 领导。区政府及 时成立“五五”普 2 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落 实 普 法 专 兼 职 人 员 ,切 实 保 障 了 普 法 依 法 治 理 工 作 的 顺 利 开 展 。二是科学制定普 法规划。在总结经验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上级有 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台了旅顺口区关于在公民中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暨依法治区的第五个五年规划,明确了 “五五” 普法目 标重点、方法和步 骤。各部 门也结合本单位实 际,制订了普法实施方案,把普法依法治理摆上了工作日程, 使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确保了工作的连续性 和稳定性。三是健全普法工作网络。建立区“三级” 普法工作 网络,完善工作制度。重视抓好普法队伍建设,整合和充实 普法讲师团、普法联络员、普法宣传员和普法志愿者等普法 队伍,建立了全区普法工作格局,为普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从而提高普法覆盖面和全民的法律意识。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普法工作成效明显。坚持将领 导干部,司法行政人员及企管人员、青少年和农民作为法制 教育的重点对象。在领导干部法制教育中,着力从领导干部 带头学法、用法和依法办事上入手,组织区领导及中心组成 员,通过讲座等形式集中学法,区各级领导依法决策,依法 行政的水平明显提高。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能够针对青少 年的心理特点,通过思想政治课,法制课和社会课,以喜闻 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实施普法教育。在司法行政机关及 企管人员的法制教育中,注重将岗前培训与持证上岗制度相 3 结合;将法律法规培训与定期的民主测评和组织考评制度相 结合,规范司法行政机关的司法、执法行为。在全区建立推 行了机关干部普法培训,新录用公职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等制 度,坚持和实行了执法公示制、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 追究制等制度。精心组织企管人员有针对性地学习合同法、 劳动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提高企管人员的依法治企能力。 在农民法制教育中,大力开展“法律农村行” 活动,现场设立 模拟法庭,以案说法,增强广大农民对法律的切身感受。同 时,抓住村委会换届改选之机,组织农民深入学习宪法、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 利,积极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对新选出的村委会成员进行 法律培训,全区村级“两委” 班子成员 246 人分两期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民主决策、依法管理的水平。同时,广泛开展“送书 进家庭”活 动,全区共送 书 6 万余册。 (三)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推进。重视 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积极 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有效地提高了全社会法治化水平。在依法行政方面,积极转 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削减合并审批事项,建立 “一站式” 、“一条龙”的行政服 务运作方式; 完善行政执法责任 制,层层签订执法责任状,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在民主法治 村建设中,广泛推行“ 四民主” 、“两公开” 制度(即民主选举、 4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逐步使 农村各项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在依法治理的内容上, 把维护社会稳定做为首要目标,围绕社会治安、交通秩序、 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方面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促进社 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开展“每月学一法” 活动,直接受教育人 数达 5 万多人, 推 动 了 依 法 治 区 工 作 的 深 入 开 展 。 (四)创新载体,形式多样,普法宣教工作有声有色。 “五 五” 普法期间,我区不断整合 资源,创新 载体,通过广播电台、 有线电视、旅顺口报长年设置法制栏目进行法律宣传,特别 是在区有线电视设立的“法制之窗” 栏目, 时效能保持一周, 逐步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在宣传形 式上丰富多样。结合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制宣传,营造普法 声势;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利用“纪念日”宣传法律,扩大普法 覆盖面;自制普法宣传光碟、自编教材,系统宣传法律;普法 讲师团深入基层讲法,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利用法律知 识竞赛、文艺演出,增加普法工作的趣味性;利用新闻媒体宣 传法律和普法成果,提高普法影响力。五年来,累计发放普 法宣传品近 35 万份,出宣传画版 200 多块,法律咨询 5.6 万 多人次, 举办各类普法骨干培训班 8 次,举办法律知识竞 赛 10 余场,宣传法律 20 余部,讲师团成员先后讲课 60 余场, 授课人数 16 万余人。大力度、全方位地开展法制宣传,扩大 了社会影响和普法效果。 5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五五 ”普法工作 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 定问题。一是部分领导对普法工作重要性认识不 足 、重 视 不 够 ,参 与 积 极 性 不 高 ,没有把普法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工作被动应付,措施不力,依 法 决 策 和 依 法 办 事 的 意 识 有 待 提 高 。二是法制宣传教育开展不平衡。“法律六进” (即 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整体推进 力度不够,各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不 平衡性,普法教育的“ 盲区” 、“死角”仍然存在, 特 别 是 农 村 的 普 法 宣 传 教 育 工 作 相 对 薄 弱 。一些企业忽视对企业人 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劳动用工不符合法律规范要求。对下岗 失业职工、青少年、农民及外来流动人员,普法教育还缺乏 行之有效的手段。三是普法教育的效果还需进一步增强。有 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 四是普 法 依 法 治 理 工 作 经 费 保 障 不 足 。“五五” 普法期间, 财政安排普法经费还是保持“四五” 普法人均 0.5 元,各单位 基本没有安排普法专项工作经费。由于普法经费投入相对不 足,难以推动普法工作的创新和有效开展,影 响 和 制 约 了 我 区 普 法 依 法 治 理 工 作 的 整 体 发 展 。 三、意见和建议 “五五” 普法工作在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 监督下,取 得了明显实效。为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 入 推 进 普 6 法 依 法 治 理 工 作 ,形成自觉学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针对存 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虽然我区已全面完成“五 五” 普法确定的各项 工作任务,“ 五五”普法工作已进入验收 阶段,但普法工作的任务还远未结束,“ 六五” 普法规划即将 开始。政府和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将普法工作纳入我区 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和同考 核。按照党委领导、政府实施、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密切配 合,齐抓共管的原则,认真抓好落实,推进普法工作的深入 开展。 (二)加大力度,提高普法实效。在注重普法对象广泛性的 基础上,将领导干部、执法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青少 年的普法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高依法执政理念,提高 依法办事能力,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要加大普法力度,明 确工作重点,注重工作针对性,务求取得实效。要重视法制 宣传队伍的建设,加强法律培训,动员全社会一切力量,参 与到法制宣传工作中来。以群众工作、生产、生活需要和推 进依法行政为重点,注重解决“法律六 进” 中农村、企业、社 区等普法难点问题。要整合普法资源,培养普法人才,研究 普法教育规律,切实提高普法工作效率。 (三)拓展阵地,创新普法载体。紧密结合实际,扩大法 制宣传覆盖面,不断拓展宣传教育阵地,创新法制宣传载体, 7 深化“法律六 进” 活动 。培育新的典型,放大 现有亮点,在巩 固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阵地的同时,利用电子网 络等现代传媒手段来因人施教,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活 动内容,采取多元化、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增强普法 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和渗透性。 (四)完善机制,强化普法保障。针对普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