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论文 (5)_第1页
农技推广论文 (5)_第2页
农技推广论文 (5)_第3页
农技推广论文 (5)_第4页
农技推广论文 (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陕 西 省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问 题 研 究 Research on Issu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n Shaanxi 摘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技。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是重中 之重,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需要科技的带动,离开科技就无从发展农业。2012 年的“中央 1 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而农 业技术推广作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在农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它是联系科学技术领域与生产应用领域的关键性纽带。陕西省是一个农业大 省,农业技术推广比较庞大,因此,以陕西省为例对农业技术推广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 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 为文章后续研究做出基础性准备工作。其次,进行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的阐述,主 要包括农民行为改变理论、农业新技术扩散理论、农业推广教育理论、农业推广框架理论 等。再次,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队伍及推广模式等方面对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的现 状进行了分析。 然后,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指出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机构设置欠合理、 岗位职能不明确、人员综合素质差、农民接受能力弱、基础经费缺乏保障等问题。最后, 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整合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优化推广岗位职能管理、完善 推广人员培训体系、持续普及对农民的教育、保障三类经费与资金来源多样化等对策。 陕西省必须就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性措施,构建适应现代 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从而推动陕西省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推广模式 推广体系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 - III - Research on Issu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n Shaanxi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first productivity“. Chinas development cannot do with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n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riven, leaving no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12 the “Central Document No.1“ emphasizing the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While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s the important carri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gress, it is the key link of technology between science and production application. Shaanxi province i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s huge, therefore, taking Sha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problems,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and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and review, make basic preparations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 Secondly, the defini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cluding the theory of farmer behavior change,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ory,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education, agricultural extension framework theory. Once again, from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organization, extension team and extension pattern on the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n Shaanxi province is analyzed. Then, based on the third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institutions less reasonable, post functions is not clear,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aff is poor, the ability of farmers acception is weak, the foundation funds lack the guarantee problem.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e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organization, extension position function management, perfect continuous popular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continued popularity of farmer education, protect three funding and diversification of funding sources and countermeasures. Shaanxi province must exist 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problem, adopt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ctively, build a modern needs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thus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Extension Model Extension System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 - V -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III 1 前言 .1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 2.1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1 2.2 理论基础 .2 3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3 3.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较分散 .3 3.2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具有一定规模 .4 3.3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多元化 .4 4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5 4.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欠合理 .5 4.2 农业技术推广岗位职能不明确 .5 4.3 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弱 .5 5 推进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5 5.1 整合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5 5.2 完善推广人员培训体系 .6 5.3 持续普及对农民的教育 .6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 - 1 - 1 前言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本研究的目的 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日益受到重视。陕西省 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应注重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而农业技术推广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结合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理论,对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的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成功经验为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提供对策参考。 1.1.2 本研究的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政府与农民、农业科研与农民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在农业发展 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 控,而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同样地,这也是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长期以来,农业技 术推广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采取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机制,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农业技术推广 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又违背了农民的生产愿望。科学研究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作 用在于,能够把科研成果真正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将科研成果真 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要途径,是衡量科研成果价值高低的一把标尺。 1.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通过回顾和梳理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国内外文献,阐述农业技术推广概念和农 民行为改变理论、农业新技术扩散理论、农业推广教育理论、农业推广框架理论等理论基 础,从推广机构、推广队伍及推广模式等方面对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进行分析,从 而指出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机构设置欠合理、岗位职能不明确、人员综合素质差、农 民接受能力弱、基础经费缺乏保障等问题。根据陕西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 方向要求,提出了整合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优化推广岗位职能管理、完善推广人员培训体 系、持续普及对农民的教育、保障三类经费与资金来源多样化等推进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 的对策。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明确指出农业技术推广的涵义:“是指通过试 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 过程的活动。 ”同时,规定了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的原则:(一)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二)尊重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意愿;(三) 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行为的社会学解释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 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当一个人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得到满足,就会寻求满足的动机; 在动机的驱使下,就会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行为,并且向着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前进;当 行为的最终目标达到时,这种需要就得到了满足;人的行为产生模式可以用图 2-1 表示: 心理学家认为促使人的动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 (1)内在需要 需要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所追求的与实现不满的一种行为表现,人们从事各种活动都 是有所追求的,根本原因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论” , 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由低到高的梯状排列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见图 2-2) 。 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引起内心的兴奋,导致满足需要的行为出现, 从而缓解内心的兴奋,反之,如果目标达到,需要就得到满足,需要的过程也就完成。 (2)外部刺激 人的行为是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动当中,农民的行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图 2-2 需求层次理论示意图 图 2-1 人的行为产生模式 目标 需要满足 紧张消除 内在需要 外界刺激 行为动机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 - 3 - 为主要是农民采用科技创新的行为。农民行为的改变具有很强的层次性,改变的顺序见图 2-3: 2.2.2 农业新技术扩散理论 农民从获得农业信息到最终采用的过程,即对一项农业新技术的接纳和采用过程,实 际上是一个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的过程。认知阶段,农民从各种渠道获得与本身的生产、 生活需要相联系的信息,对某项新技术产生初步的了解;兴趣阶段,在经过初步认识之后, 农民意识到这项新技术有可能给他带来一定的利益时,会对此项新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评价阶段,农民在推广人员的协助下,对该项新技术的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估,做出肯定或 否定的结论;试用阶段,也成为尝试阶段,农民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防止盲目地运用这项 新技术,一般在正式采用前会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用,为今后大规模的运用做准备;采用阶 段,通过了试用阶段,农民对新技术的效果做出评估后,农民将做出是否采用的决策,再 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采用规模,正式使用新技术。 2.2.3 农业推广教育理论 农业技术推广的教育性特点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 联系。1866 年,牛津、剑桥大学开始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主动适应社会对知识及技术的需 要,开始到校外进行巡回教育活动,为那些不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提供机会,从而产生 了“推广教育” ,其后,推广教育逐渐被各个国家所接受并普及。同时,把农业技术推广工 作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教育看待。 3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3.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较分散 自从我国进行农业改革,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开始实行之后,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受到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从而快速地发展起来。目前, 图 2-3 态度、行为、环境改变图 认识 改变 态度 改变 技能 改变 个体行为 改变 群体行为 改变 环境 改变 文化 经济 社会 物质 条件 个体学习 改变 陕西省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也逐渐完善,发展成为包括 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 系。陕西省形成自上而下的省、市(地) 、县、乡(镇)四级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网络,涉 及到的类别相对完整,覆盖范围较大,辐射面较广泛。 3.2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具有一定规模 陕西省不仅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广泛,从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来看,也具有一定的规 模。 全省有近 11000 人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4490 个村设有农民技术员、屯有科 技示范户,基本建成了以县级站为龙头,以乡镇站为纽带,以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为 依托的全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已有 30 万农民接受绿证培训,其中有,21 万人获得 农民绿色证书。 3.3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陕西省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不断 发展,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型推广模式,发展成为分别以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农业科 研教育部门、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等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1)政府主导型的推广模式 陕西省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除了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外,还包括生产力促 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技术市场等组织,其中以政府的农业技术 推广部门为典型代表。这种模式有政府作为强大后盾支撑,运行历史久,结构体系已较为 完善,上下相通,便于政府进行宏观管理与统一协调,在运行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速度 快、覆盖面广。 (2)以教育科研部门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陕西省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结合自身优势与当地特点,通过建设科技专家大院和科技 示范园区、下派科技副县长、组织致富项目、开展对农民的培训等方式发挥着为农业服务 的功能,在与市县开展科技和合作共建、农民培训等方面做出了贡献,有效地促进县域经 济的发展。 (3)以企业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及涉农企业等。农业龙头企业, 为了保证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和利益,建立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将技术转移、推广给农 民,或提供各种培训和技术服务。这种模式,企业技术商品化的观念强,对市场的需求敏 感度高,因此,推动经济效益高的技术的成功率较高,比较擅长经营已经物化或容易物化 的技术。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 - 5 - 4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欠合理 现今,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通常由各个层级的政府部门所管辖。伴随着农业生产经营 机制的变革,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构建不合理,侧重于省级机构的设置。总之其主要特点 是:广泛分布、人数众多、投资量大。 陕西省目前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多数是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的事业单位。省级农业机构 的设置分散,致使多方面、低水准投入建设,浪费大量的政府资金,使得资金使用率逐渐 降低,造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出现“网破线断”的现象,导致公共服务效率严重下滑。 4.2 农业技术推广岗位职能不明确 农业推广人员通过科研成果中获得的经济收益将推广人员经济效益逐渐拉大,致使农 业推广人员将自身精力的重点转向效益项目上,因此,公益项目就会逐渐减少,推广人员 在公益项目上所耗费的精力也便会减少。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最终目标是经营,将导致农业 推广人员将自身收益作为追寻的目标,使得公益性职能不能有效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违 反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核心。 4.3 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弱 全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农民文化素质低,对现代化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对于自 己没有亲眼看到、亲身体验的技术轻易不会接纳,即使推广人员具体演示新技术时,仍按 照老方法做,导致新技术传播的浪费及新技术的走样。从整体上看,农民文化水平偏低, 综合素质不高;另一方面,陕西省众多劳动力纷纷外出,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务工,因 而留在农村开展农业工作的大多都是老幼妇孺。这一类人没有深厚的文化知识,没有接受 过高等教育,不能够有效地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因而,对于陕西省的农村而言,难以实行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是主体,但受到个人素质影响,尚未接受正 规系统的培训,这对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有一定影响和阻碍,推广质量也无法得到保 障。 5 推进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农业改革情况和陕西省农业生产的特殊性来看,深化陕西省 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5.1 整合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整合现有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大农业的技术推广单位,以及涉及农业 技术推广的单位,从而建立以全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省市县乡村统一协调,相关 单位多方面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新体系,可概括为省级中心、市级区域中心、县级中心、 乡级区域推广站和村级推广员五个层次,其中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上启下,是整个推 广体系的核心,也是政府需要投资的最主要层面;乡级区域以上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应全部由省级财政或争取国家投资进行建设,采取由上到下逐级完善。 5.2 完善推广人员培训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作为新技术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 的一个环节。有效提高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必须要依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推 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因此,完善推广人员的培训体系刻不容缓。 (1)拓宽培训内容。就培训内容来看,主要是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农业技术水平。 除此之外,涉及到的培训内容还应该有:国外先进农业介绍;国内各省农业现状;农业产 业经营管理;农业机械化;沟通技巧;心理分析等。 (2)整合教育资源。从省内农业大学或科研机构中挑选优秀的专业性人才,定期定点 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或专业性人才在一段时间内,到基层推广单位任职,从而 保障教育资源的优质。 (3)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强化推广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的教育,不间断地吸收新知识,从而培养一些能够适应新的农业发展形势、农业技术水平 高且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5.3 持续普及对农民的教育 要想构建现代化农业,必须依赖农民来实现。有效培养农民的个人素质,将其塑造成 高知识涵养的农业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顺利进行农业生产,必须要 依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农民生产的现实情形,对农民进行持续再教育。 (1)提升思想意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 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 20 个字描绘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而农业技术推广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 要力量。作为最根本的推广工作的参加人员农民,要紧跟时代步伐,多看,多听,多 想,具备自主、自觉和自助地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意识。 (2)开展宣传活动。要持续进行舆论宣传教育,通过各式各样的宣传方法,如:报纸、 传单、广播、培训、电视、网络等,激发广大农民学习技术、并将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中 的热情及自主意识,自发地关注农业信息,了解农业发展现状,从而更高效地进行农业生 产。 (3)普及技术应用。结合当前广大农村的经济状况以及农民的综合素质问题,持续开 展农业技术培训活动,要注重使用价值。针对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民,可以结合活动时节等 具体要素,将培训活动和试验示范结合到一起的措施,来提升农民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确 保农民能够通过新技术来带动农业生产的进步。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 - 7 - 6 结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技术推广是科学 技术转变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在市场经 济体制下,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的推广模式、服务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期以来, 陕西省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 时,也应看到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依然存在与农业发展新趋势不相适应的因素,推广机构 设置的不合理、推广人员素质的不均衡、推广经费的短缺等等,这些因素影响着陕西省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 本文就陕西省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陕西省农业生产的特 殊性及未来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提出相应对策。下述是本文所提的对策: (1)整合推广机构,构建合理组织。就我省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来看,其分 布广泛、人数众多,所需资金也将会增多。在此提出建议,陕西省可以整合目前的推广机 构,合理构建专门组织,创建专业性强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把握主要矛盾,定制科学的 农业发展计划,从而稳步推行农业革新。 (2)优化岗位职能结构,明确职能作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只有将公益事业最终目标与个人效益最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