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应掌握人文医学执业技能_第1页
医务人员应掌握人文医学执业技能_第2页
医务人员应掌握人文医学执业技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人员应掌握人文医学执业技能 什么是“人文医学”? “人文医学”可理解为:在一切医疗活动中,将“ 以人为本”作为中心, 建立人性化的医疗政策、管理、服务,逐步构建、完善“生物- 心理-社会-人文医学” 的全新 医疗模式,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医学从来就没有偏离过人文精神,医学的研究与服务对象是人,而研究目的也在于服务 于人,也就是说,医学是直接为人服务的。自古以来,医家就高度重视医学的人文精神。 古人对医者有如此之告诫:“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中国名医孙思邈在大 医精诚之首中写到:“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瞻前顾后, 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希波克拉底誓词:“ 我要遵 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 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 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 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 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是指执业医师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求具备正确、科学的价 值观、职业化的服务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医疗工作的管理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医疗 团队合作能力等。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训重点是医患沟通的能力培养。人文医学执业技 能探讨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医患沟通,这是全部课程的核心,它从医德职业化到与患者、 家属建立和谐的关系;从病史采集到解释病情;从制订双方同意的治疗方案到探讨告知坏 消息的艺术等将其内容分为初级课程的 16 个模块。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掌握是一把医患和谐的钥匙。如何从我做起,从每一个医务人员自 身做起,树立人文意识、责任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矛盾, 密切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科室、和谐医院、和谐社会。中国医师协会于 2006 年与美国人 力资源专门机构开发了专业的执业沟通技能课程,建立了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 体系,并致力于加强广大临床医师职业精神的教育,配合 2005 年我国加入了推行新世 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活动,开展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训后还可以在全国范围 内每年进行 2 次统一考试。 课程一改往日传统的授课模式,而是采取互动教学,通过课堂短讲的理论教学、案例分 析、角色扮演、经验分享、小组讨论、录像观摩、自我演练等学习方式,让医师在学习过 程中,回归到熟悉的临床,反思、自醒、审视日常的言行,评判道德和良心。尤其是角色 扮演中,深深的理解了美国医学哲学家图姆斯在病患的意义中的感言:“大夫,你只是 观察,而我在体验!”并从中得到感悟,找到自身的不足。在经验分享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增进科室间、同事间的了解和理解,也会增进彼此的友 谊和感情。通过录像观摩,大家会更深刻的感受现实的残酷,感叹医学并非全能。病史采 集技能的学习中,强调了解病人和家属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不仅要关注病情,更重要的 2 是关注病人。要充分尊重,有效聆听。 医师在解释病情和制订双方同意的治疗方案时,要 了解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探知其疑虑,清楚地向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适时地回应 患者肢体语言,就医患双方对疾病的不同理解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并注重核对患者和家属 的理解,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让病人感到医师是和他一起面对疾病;在告知坏消息的 时候,要使用告知技能,减少内心伤害。 社会呼唤人文医学的回归。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带来了 技术革命和市场经济,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也随之发生了急剧变化,而 道德评价及人生价值取向也因物质与金钱的影响而受到重大冲击。在医学领域里,原本根 深蒂固的人文精神逐渐跟不上文明程度的步伐了。平等、助人、奉献等被雇佣、交易、金 钱、物质等取代;医疗资源匮乏且配置失衡、社会转型期的种种问题,过高的医疗费用让 不少患者不堪重负,少数乱收费、开大处方、滥用大型检查设备的现象又激化了这种矛盾。 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医学偏重于单纯生物医学教育、医疗体制方面,以及个别医 生、病人或家属单方面的原因等等,造成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备受非议、白衣天使的光辉 形象受到损坏,医疗纠纷频频,激烈程度甚至前所未有。医疗行业的问题,成为了重大的 社会热点问题,让人有了人文医学精神被经济潮流所淹没的感觉。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医 院里,追求医学技术的齐全和完善,正在成为医院管理层关注的中心,医院从基本的 X 线、 心电图、电镜、内镜、超声诊断仪到自动生化分析仪、CT 扫描、正电子摄影、磁共振成 像、心肺机、起搏器和人工脏器等医学诊断治疗设备一应俱全,器官移植、生殖技术、介 入治疗等技术的掌握,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的拥有日益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在医学技术 至善思想的指导下,医院里的患者被分割成了“系统” ,被分解成了器官,被抽象成了标本。 人们关注的是致病的病因、偏离正常值的数据、细胞形态或分子结构的变化,患者的人格、 痛苦、情感被强行转化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整体的患者被无形的观念消解得只剩下一连 串陌生而又令人生畏的符号。医学的发展出现了应该令人警惕的异化:过多地强调专业化、 技术化、市场化,而漠视了人性化。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的恶果之一便是医师面对患者的 沉默现象。医患之间本应十分融恰地交谈,当前却变成了医患之间的“失语” 。导致医疗大 环境糟糕的原因尽管很多,不是某一个医院或一个医护人员能够解决的事情。尽管美国罗 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早在 1977 年就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 1981 年第一次全国医学辩证法讨论会上也被介绍到中国。但它还需要进一步在每一个医护 人员心里扎根。对病人疾病的重视无可非议,但对病人的了解和重视还有待加强,加之医 学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这就更加明显。正确的视、触、扣、听等基本操作少了,医护人员 与病人的接触少了,彼此的信任也少了。为此,医护人员尽管为患者的疾病而昼夜操劳、 陪伴呵护,但因为缺乏良性、有效地沟通,而使彼此不理解。医护人员倍感委屈,病人和 家属也怨声怨气,甚至发生矛盾冲突。 总之,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学习可以让医护人员提高人文素质,这是医师掌握精湛医术 的同时必须具备的素质,是理解病人的基础。从加强人文意识到工作中的一言一行,是赢 3 得病人信赖的重要前提。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宝:语言、药物、手术 刀。医生的语言可以治病,但忽视了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的存在,忽视了病人的内心需 要,它也可以致病。例如一个被男友毁容的姑娘,技艺高超的医生给她做了非常成功的整 容手术,但她无法忍受内心的伤痛,最终跳楼自杀。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学习可以提高医 疗服务质量,让医师做到“心中有框架 ”。从接诊到问病史,从医疗文书的书写到医疗行为 的规范,从理论到实践,它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 学习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率,减少医患矛盾,医师的幸福指数和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