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与晚明婚姻中的女性_第1页
女教与晚明婚姻中的女性_第2页
女教与晚明婚姻中的女性_第3页
女教与晚明婚姻中的女性_第4页
女教与晚明婚姻中的女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女教与晚明婚姻中的女性 提 要:晚明的历史特殊性已成 为学界共识,在这一历史时期,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等各层面都发生了不 同于此前的变化。在女性婚姻家庭层面, 女教的相对流行、伙伴式婚姻关系的出 现,均成为新的社会现象。本文以晚明 吴江叶纨纨的愁言为中心,考察女 教与晚明婚姻中的女性之间的关系,重 点探讨女教对女性情理观、婚姻观以及 对待婚姻生活态度的影响。本文认为, 这一时期女教为婚姻关系中女性情感与 道德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对这 一时期女性,特别是上层社会女性传统 的情理观和婚姻观造成冲击,并因此对 其现实婚姻生活产生影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99280.htm 关键词:女教;婚姻;愁言 ; 晚明;情理 DOI: 10.16758/ki.1004- 9371.2016.03.009 晚明时期的变化一直受到明史学 界高度关注。1 时代的变化体现在社会 内部诸多元素的改变。比如,这一时期 商品经济发展、印刷出版繁荣带动了女 教的盛行。女性有了更多阅读与教育的 机会,从事诗文创作,2 使得她们在原 本是男性中心的文学领域占据更多席位。 女子受教育内容呈现出时代特色,不仅 包括传统女德教育,诗词歌赋、市民文 学与小说戏剧等等也成为女教的重要组 成。又如,这一时期的婚姻关系也出现 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高彦颐的研究已 经注意到, “伙伴式婚姻 ”已然在上层知 识分子家庭中出现,它强调的是见识相 知、志趣相投的琴瑟和谐的夫妻关系组 合,相互间充满尊重和喜爱。当然她也 指出, “伙伴式婚姻并没有促进制度性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等的社会性别关系。 ”3 因此,这只是社 会性别平等的一种有限尝试与探索,或 者更准确些说,是由“ 情”引发的婚姻关 系的局部改变。 晚明兴盛的女教对明清时期婚姻 与家庭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国彤注 意到明清女教对于家庭成员多向互动关 系的积极塑造,并不仅仅局限于男性对 女性的单向影响。另外她对“才女不幸 婚姻”问题做了研究,指出女教虽然增 加了女子才华,但此期女子成就的标准 并不是才华卓著,相夫教子的传统观念 仍然困扰着女性个人价值的实现;女教 虽然拓宽了女子见识,但有些拓宽反而 造成女子对“ 贞烈” 的模仿, 1 所以女子 多才对于两性、婚姻而言不一定是好事。 但是作为才女本人,她们对自己的才华 是何种态度?她们是否认为自己所接受 的教育影响了她们的婚姻幸福?李著的 研究并没有勾勒出受过教育的女性在婚 姻中的多种心态以及情理观念。高彦颐 探讨了女子教育的扩展造成的男性化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作家及女职业艺术家增加的问题,即女 性职责的扩大以及女性特质的再定义, 2 她强调的是女教对女性角色的影响, 对女性评价体系的塑造,并未完全着眼 于女教对夫妻关系的作用。 晚明时期“ 唯情论”问题受到众多 关注,而婚姻关系中“ 情”的因素也一直 是文史学界的共同话题。相当一部分研 究认为,这一时期, “情” 在婚姻关系中 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比如有研究者认为 “夫妾关系”超越“夫妻关系”的趋势反映 了此期“重情 ”意识的崛起, 3“明代大量 出现的义夫以及传统士人对义夫现象的 宣扬与鼓吹,不仅仅是对原始儒家伦理 观念的一种复兴,而且是情感逐渐取代 伦理的新反映” 。4 卢苇菁的研究认为, 女子对“义”的理解和对“情”的感受交织 在一起。5 另有研究者指出:对于寡妇 而言,守节是出自于对过去激情的回忆。 6 文学创作中的重情倾向得到广泛关注: “在明清文学中,除了对好货重利这一 社会现象进行特别揭示和肯定外,彰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欲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男女之情受到广 泛的关注以及在这种关注中情欲的公开 展示, ”7“西门庆和金、瓶、梅四人都是 情欲的化身、自然性的代表,他们极度 膨胀和变态的自然性欲,有力地突破了 封建犬儒学派的禁欲主义。 ”8 总体而言, “晚明时期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倡导 唯情论 ,试图通过情这一路径追求 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这种趋向由李贽 发起,在袁宏道审美观的演变过程中更 趋明显,随后的汤显祖表现出对超越肉 体的精神意义的情的渴望与追求,而冯 梦龙则试图以主体的内在情感为道德规 范的基础。 ”9 在晚明思想家的努力下、 在俗文学的推波助澜下,这一时期的 “情”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时期的生动内涵 与渗透力,这种“ 情” 作用于婚姻之后, 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那么,这一时期盛行的女教又是 如何将“情”的思潮带入婚姻关系中,并 且影响婚姻当中的女性生活态度与婚姻 模式选择的呢?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上通过对叶纨纨诗文集愁言的文本 分析,探讨叶纨纨对待婚姻的态度,讨 论女教对这一态度的影响。 一、叶纨纨与愁言 叶纨纨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 (1610 年)六月,10 字昭齐,是晚明 著名文人叶绍袁(15891648 年)与闺 阁诗人沈宜修(15901635 年)的长女。 十七岁时(1626 年) ,叶纨纨与袁俨 (字若思,袁了凡子)之子袁崧成婚, 婚后生活郁郁寡欢。崇祯五年(1632 年) ,其三妹叶小鸾(16161632 年)去世, 叶纨纨返家奔丧,却于七十日后的十二 月二十二日忧郁而卒,1 年仅 23 岁。 叶纨纨自小生活在一个文学世家, 其父叶绍袁(字仲韶,号粟庵,又号天 寥道人)少负文才,工诗赋。天启元年 (1621 年) ,科试二等第 18 名,五年 (1625 年) ,与袁俨同举进士三甲。叶 绍袁堂弟叶绍,曾任南京大理寺卿; 堂兄叶绍冕也有文名,曾入国子监,堂 兄弟三人有“ 汾湖三秀” 之称。 2 母亲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宜修(15901635 年)出身名门,其父 沈 是万历二十三年(1595 年)进士, 曾任凤阳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学政、刑 部主事、山东东昌知府,宜修兄弟六人 沈自继、自征、自炳、自然、自o、 自南、自东皆有盛名传诵海内。3 沈宜 修的从伯父沈Z (15531610 年)有 明代中叶“曲坛盟主 ”之称,是与临川派 汤显祖齐名的吴江派戏曲家。叶纨纨的 家中弟妹皆有文名, “午梦堂一门 ”可谓 名满当代誉留后世:“ 乃若书传伏氏, 史继班昭。阶满郑家之草,案盈路泽之 蒲。男如八荀,女似三刘,颖藻风飞, 惊才玉立。 ”4 叶纨纨去世(1632 年)后,其父 叶绍袁收集纨纨留存手稿并诸亲人哀祭 之作编成愁言诗文集,5 并与叶小 鸾遗留手稿返生香合刻。崇祯九年 (1636 年)九月,叶绍袁编撰午梦堂 集 ,收录十种(鹂吹 、 愁言 、 返生香 、 窈闻、续窈闻 、 伊人思 、 彤奁续些卷上 、 彤奁续些卷下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秦斋怨 、 屺雁哀 、 百F 草 ) , 这是午梦堂集最早的刻本, 愁言 排序第二种。崇祯十二年(1639 年) , 曹学缱餍蚩瘫尽段缑翁眉 增收了 鸳鸯梦 、 灵护集 ,共收十二种, 愁言仍排第二种。这一刻本的后印 本调整很多,只收录八种, 愁言排 序第五种,并有删挖之处。到了清代, 午梦堂集最早的版本是顺治十八年 (1661 年)叶邵序本,目前所见是抄 本,与之前版本编次不同,收入八种, 愁言为第二种。康熙丙寅(1686 年) ,叶燮选辑本刊行,只收录四种,名为 午梦堂诗钞 , 愁言仍是第二种。 乾隆二十三年(1758 年) ,沈德潜 (16731769 年)序刊本午梦堂集 共收八种, 愁言为第四种。谢斋藏 版为六种本,漫漶与断版处多,且有删 汰, 愁言为第五种。叶德辉 (18641927 年)重辑版午梦堂集 在曹学缱餍蚩瘫臼 二种的基础上, 增加了琼花镜 ,是崇祯九年流传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来的午梦堂集收辑最多的本子, 愁言为第二种。冀勤辑校中华书局 午梦堂集是在叶德辉重辑版的基础 上,据清抄本和叶燮辑本增收了存余 草 ,共为十三种,是午梦堂集的 足本。6 明末至今, 午梦堂集有多种 版本面世,主要是对各类诗集的增删与 排列,形成“ 八种本” 、 “十种本”、 “十二种 本”等版本。不过无论何种版本, 愁言 皆是在选诗文集,虽在内容上有删减, 但变化不大。 本文对愁言 的分析以冀勤辑校中华书局午梦堂集 收入的诗文为主。此一辑校版中愁言 为第二种,共收入诗 98 首,词 48 首, 其中补遗诗 3 首,词 1 首, 附集 收入悼诗 17 首,包括沈宜修诗 10 首, 叶小纨哭昭齐姊挽歌7 首;收入祭 文 6 篇,分别为叶绍袁祭长女昭齐文 、叶世纭都劳鲦 哑胛摹贰 妒 祭亡姊昭齐文 、叶世妗都劳鲦 哑胛摹贰妒蓝薄都劳鲦哑胛摹贰 妒纭肚迕魅赵偌勒哑腈摹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二、 愁言的文本分析 读过叶纨纨诗词的人皆对其“愁” 有感:“七载人间语不轻,谁知未得遂 生平”、 “遗来佳句尽心酸,我复多情忍 不看。 ”1 又如 “愁言读罢恨难平 ”。2 (一)满纸愁绪 除补遗的 3 首诗与 1 首词, 愁言共收入诗 95 首,词 47 首。95 首诗中“愁”共出现了 21 次, “恨”14 次, “断肠”9 次, “怨”7 次, “泪”7 次, “惆怅”6 次, “独坐”4 次, “憔悴”、 “伤心” 、 “伤”、 “凄 然”、 “怆然”、 “黯然” 、 “萧瑟”、 “萧索”、 “悲” 、 “郁”、 “恍惚”、 “寂寞” 等表现苦闷、压抑、 伤心的消极情绪的字词也多次出现。47 首词中“愁”出现了 25 次, “悲”9 次, “恨” 13 次, “闷”4 次, “断肠”9 次, “怨”7 次, “泪”6 次, “惆怅”3 次, “憔悴” 、 “忧”、 “泣” 、 “伤”、 “凄”、 “郁 ”等悲情之字词也尽入眼 中,3 这些悲情字词造成愁言言愁 的整体基调。如春日看花有感: “春去几人愁,春来共娱悦。来去总无 关,予怀空郁结。愁心难问花,阶前自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省寐任东君,东君情太热。独 有看花人,冷念共冰雪。 ”4 该诗出现了 两个“愁”字,郁结在心,凄然哽咽。叶 纨纨父亲叶绍袁注解此诗云:“即此一 诗,一字一泪,大概已见。无限愁思, 不必更说矣。 ”5 又如秋日书怀 一诗: “落魄长如梦,忧来喟满膺。众人皆若 醉,举世更难澄。绀发向秋暮,白云无 路登。 砸洌临眺一闲凭。 ”6 伤 春悲秋,跃然纸上,其父注曰:“无一 时不愁,无一语不怨,实实郁死。 ”7 实 则,春夏秋冬,叶纨纨无一季不愁: “愁来最苦寒时候,高楼欲登怯无力” , 8 如果伤春悲秋还只是淡淡忧愁,那么 冬愁则来得更为寒彻心头。因此“病中 消短梦,愁里过浮生”9 成为她最恰切的 一生自况。 以上是叶纨纨咏物、写景、伤情 主题诗词中所流露出的愁绪。叶纨纨诗 词中也多言及娘家弟妹与父母,感情真 挚,自然流露,与亲朋相处融洽。 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琼章妹疏香阁 、10送琼章妹于归 、 11秋日村居次父韵作 、12庚午秋 父于京中寄诗归同母暨两妹赓作 、 13初夏怀寄两妹 、14哭亡妹琼章 十首15 等诗皆是生活写照,另有悼 婢绣摇16 是为去世婢女所作,在这些 诗文中,叶纨纨也流露出惆怅与愁苦。 叶纨纨去世,各位亲友的悼词中 指出,婚姻不幸是叶纨纨满腔愁绪的重 要原因。父亲叶绍袁指出纨纨心灵上的 受伤:“汝不伤于烟山瘴水,而伤于郁 境愁乡。 ”1 叶绍袁直指七年婚姻有名无 实:“汝以七年空名,目愁心事, ”2 母亲 沈宜修作哭长女昭齐:“半生只与 愁为伴,七载当从闷里催,赴唁归宁伤 竟夭,可堪哀处更添哀。 ”3 沈大荣也为 叶纨纨七年不幸婚姻痛惜:“归袁七载, 每多动忍,眉案空嗟,熊旭梦杳,心悄 悄于郁境愁乡。 ”4 叶绍袁认识到婚姻给 纨纨一生所造成的影响:“岂意荣盛变 为衰落,多福更为薄命,眉案空嗟,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虺梦杳,致汝终年闷闷,悒郁而死, ”5 在叶天寥自撰年谱中作了总结: “初生之女,宝于夜光,即许字若思第 三子。咸谓世执契雅。复缔潘杨,为一 时美谭,诅知天壤之恨,自斯陨玉也, ” 6 将纨纨早逝归因于婚姻之不幸。叶纨 纨弟叶世缫踩衔 :“ 然今我姊没于 袁氏,则彼此一方,死生不见,实为孤 苦,尤觉伤心。 ”7 更为悲凉的是,叶纨 纨死后,其丈夫竟然也未将她接回夫家, 叶绍袁在昭齐三周祭文中感慨叹息: “汝夫妇缘悭,不但生前可怨,而身后 更可伤矣。自壬申腊尽,汝辞人世,越 岁寒食中元,不见汝婿来麦饭村酤一奠 汝也。一期在L ,不见汝婿来纸钱梵 呗一荐汝也。萧然一概,尘凝冷于父 母之家,不见汝婿来一迎汝归,或新阡, 或旧垅,谋入土也。一年如是,三年亦 如是也。 ”8 直到崇祯十五年(1642 年) , 袁崧才“迎昭齐之殡,归葬于其新阡” 。 9 (二)何以解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叶纨纨七年“ 空名”婚姻中,满眼 愁绪,无从排解,信佛是其排解忧愁的 方式之一, “ 楞严闲读罢 ”10 一句即 讲明了自己平时读经的习惯。她也曾跟 弟叶世缣讣埃骸拔医癫穑定勤修 梵行,持斋供佛,必不与一世事。 ”11 满 目悲凉的人世间不是她的理想所在,她 不断地在诗中透露其归隐之心:“有恨 随流水,无缘去入山,登楼空极目,惟 羡白云闲。 ”12 遁世之思藏诸笔端, “莼菜 新堪寄,家风五柳偏。 ”13 她一直寻找神 仙世界的精神家园,却总是“仙路无凭 总激茫”,14 最终, “皈心法门,日诵梵 k,精专自课。病亟,抗身危坐,念 佛而逝。 ”15 “可怜此去应欢笑,莫为思家空 自愁”、16“天涯客邸惟珍重,但愿加餐 莫忆家”、17“不知何日是归日,杜宇声 声最断肠”、 18“何处乡情最凄切,孤舟 日暮泊严滩” ,19愁言 中有相当一 部分诗词表达了叶纨纨对娘家人的思念。 琐窗寒忆妹中“ 更那堪、近来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稀,盈盈一水如迢迭。想当初相聚,而 今难再,愁肠空结” 。20 通信困难,相 思更甚,思乡愁绪愈浓。叶纨纨于天启 丙寅年(1626 年)结婚,丁卯年(1627 年)随翁赴岭西,后因丈夫折返而归家, 戊辰年(1628 年)以后,回家次数与停 留时日渐多。21 几位弟弟在祭文中都提 及纨纨婚后返家以及多次归宁的事实: “然日后归宁,则固复伸兄弟之情,欢 聚如旧时矣。 ”22 在弟弟们的心中,望姊 归已经成了习惯, “去年之元旦,望姊之 归,而今年之元旦,哭姊之死乎。 ”23 经 常归宁是叶纨纨排解婚姻生活中负面情 绪的一个重要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叶纨纨终日 忧愁,但愁言里并没有发现叶纨纨 通过苛责丈夫以排解心中苦闷的诗词。 甚至从叶纨纨平日的言辞看,即使是姐 妹之间、亲人之间,叶纨纨也没有过多 谈及丈夫和自己在婚姻中的境遇,叶绍 袁在叶纨纨去世之后总结了她在七年婚 姻中的隐忍:“ 岂知汝口无言而心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貌不悴而神伤,半世情踪,七年心绪, 眉怜自锁,怨恐人知。绣窗伴妹,未尝 偶话忧怀;清宵对母,并不轻题恨字。 ” 1 一句“怨恐人知 ”道出了纨纨内心无尽 心酸,即便姐妹之间的“ 体己话 ”,纨纨 亦十分注意婚姻评价的用词,尽管纨纨 内心充满愁苦与伤感,但她却没有在诗 词中直接流露。 不过,叶纨纨 确实没有写过苛责之诗?或是在写过之 后又迫于妇德要求而销毁?2 抑或其父 在编撰过程中依照礼仪规范删除了不合 礼的作品?这无从考证。3 但叶绍袁的 态度是相对明确的,叶氏较少苛责袁崧, 为数不多的不满表达如, 冬夜有感 的小注中,叶绍袁言:“ 夜坐翻阅,更 有不翻阅者何人,能无浩叹!”4 隐讳地 指责叶纨纨之夫不思进取;婚后第二年, 叶纨纨与其夫并翁赴岭西,但其丈夫却 半路折返。叶绍袁则委婉地指责其婿 “何无屺岵之恋? ”5 三、叶纨纨的女教 叶纨纨母亲沈宜修早慧多才。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氏八岁丧母后,就跟从家族中的女辈问 学, “幼无师承,从女辈问字,得一知十, 遍通书史”, 6 叶纨纨作为沈宜修长女, 从某种意义上说,沈宜修是叶纨纨女教 的启蒙者。 (一)叶纨纨与沈宜修 沈宜修在女性、妻子与儿媳身份 下给叶纨纨的成长做出了很好示范。 其一,沈宜修在亲友面前展现的 是德才皆备的女性形象,这是叶纨纨心 性塑造的重要参照。丈夫叶绍袁称赞沈 宜修的女德修养:“ 曹大家之女诫夙娴, 钟夫人之仪早习 ”、7“君菽水能甘, 铅华不御,清修世德,匪若马融之女; 贫士家风,即是鲍宣之妇。少称蔡文姬 之夙慧,长则谢道蕴之朗神”、8“ 鄙中 垒左传之读,陋 姬 女诫之 垂者也”。9 曾与叶家定立婚约的张鲁唯 (张立平父)赞叶夫人“ 遵名门之女诫, 敬奉旨甘”、 10“闺媛学迈通儒,母仪蔚 称女宪,有少君、德曜之伉俪,而兼能 扬藻于艺林” 。11 沈大荣赞其 “礼极中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义殊月窟者矣” 。12 从叶绍袁几段评价 回忆以及亲友的赞美之词中推知沈宜修 对女诫应当非常熟悉,并且以此约 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因此亲友眼中沈宜 修落落大方,女德修养值得称赞。不难 想象沈宜修所能给予叶纨纨的教育以及 叶纨纨自小对母亲的模仿。甥女顾评 曰:“吾姑德媲女师,才兼风雅,彤管 是纪,邈焉千秋。倏忽者年,名德不朽, ”13 当是认为其姑德才皆备。而沈自征 对其姊亦是用才气妇德兼俱来做评价: “古来女史,桓孟不闻文藻,甄蔡未娴 礼法,惟姊兼而有之。 ”14 德才双全应当 是亲朋好友对沈宜修的共同印象:“谢 道蕴之文采,曹大家之仪刑,已隆隆流 布人间”、15“夫以道蕴、令娴之才,礼 宗女师之德。 ”1“姊氏夙具至性,四五龄 即过目成诵,瞻对如成人, ”2 良好的家 族和家庭教育,形成了沈宜修独立的人 格品质以及至情至性的人格魅力:“概 姊之为人,天资高朗,真有林下风气。 ” 3“虽一生境遇坎坷为多,亦良由禀情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甚。 ”4 沈宜修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她自 己的创作作品,而且她也对前代以及同 一时期的女性作品进行抢救性总结。她 编辑的女性诗人作品集伊人思 ,共 选录 46 位闺媛作品。5 沈宜修编辑伊 人思是出于“ 悲其死者怜其才,爱其 文者裒其集” 的考虑。6 沈宜修用她的才 华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情趣,也给女 儿们留下了至情至性的深刻印象,她的 日常行为无不在给叶纨纨的生活以多种 启示。 其二,沈宜修不仅是一个贤惠的 妻子,对其丈夫而言,更是一个可以诗 文唱和的朋友。叶绍袁对夫人沈氏多有 溢美之词,不论是外形还是气质修养都 给予高度赞扬:“ 内人窈窕方茂,玉质 始盛。令姿淑德,初来王湛之家,揽镜 操琴,遂似秦嘉之妇。 ”7 虽然平日里生 活艰苦,经济困窘,但是夫妇两人仍然 能苦中作乐:“ 日且益罄,则挑灯夜坐, 共诵鲍明远愁苦行 ,笑以为乐。 ”8 当 叶绍袁在家备考时,沈宜修抄录笔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助其科举,无条件地支持丈夫的仕途。 9 而在沈氏去世之后,叶绍袁回忆与妻 室沈宜修的点滴生活,指出两人情感的 真谛:“我之与君,伦则夫妇,契兼朋 友,紫缩妆后,绿酒飞时,碧露凝香, 黄云对卷,靡不玩新花于曲逗,观落叶 于低窗。仲长统之琴蹲,不孤风月,陶 元亮之松菊,共赏烟霞;或披古人载籍 之奇,或证当世博览之异;或以失意之 眉对变,或以快心之语相诙;或与君庄 言之,可金可石;或与君谑言之,亦弦 亦歌;或与君言量薪数米,尘腐皆灵; 或与君言不死无生,玄禅非远。谭言微 中,咨磋相许, ”10 叶绍袁用 “夫妇”与 “朋友”两词来形容夫妻关系,想必他们 的婚姻是情与理的完美融合,叶绍袁自 陈:“总为论之,人生情耳。伉俪缔好, 因情生爱,金屏入照,不窥独舞之鸾; 玉钗横枕,匪有孤飞之凤。矧夫士会偶 淑,才美流誉;少文偕罗,高情协趣者 哉!”11 在沈宜修百日祭文中,叶绍袁 誓言永不续弦, “素琴空张,永矢续胶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誓, ”12 这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虽然 有研究者曾指出叶绍袁有妾室,但在 午梦堂集诗文中却无一处言及与妾 的生活。曹学缏奂耙丁 二人夫妻 情深和谐:“ 处伦理之顺,得性情之正, 乐琴瑟之调,鬯在阴之和。 ”13 张鲁唯的 评价是“夫人之为内助,犹良友也” 。14 从外人的评价中也间接看出叶沈二人婚 姻关系融洽,具有“ 伙伴式婚姻 ”的特征。 沈宜修与叶绍袁的婚姻生活其实 聚少离多。叶沈婚后很多日子里,叶绍 袁离家考取功名或者处于任职生涯,直 到 1630 年沈宜修 41 岁时,叶绍袁以母 亲年事高而回家归养,15 沈宜修和叶绍 袁才有比较完整的团聚时间,但此时离 沈宜修去世的 1635 年也只剩 4 年光阴。 而此后的 1632 年,三女小鸾和长女纨 纨去世,1635 年,次子世和幼子世 接连去世,沈宜修的生活充满了伤 痛,时常沉浸于对子女的思念情绪之中。 一部鹏吹16 展现出沈宜修艰辛而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平凡的一生,记录生活感悟的同时,也 为排解婚姻生活的感触找到了出口。沈 宜修诗文中多言及丈夫并表达思念,亦 有夫妇诗文唱和之作。17 夫妻离别的痛 苦在沈宜修的诗词中也会有所流露, “回 波几千折,别恨长悠悠。 ”1 沈宜修吟咏 爱情的诗词,道出了她在等待丈夫的过 程中的感伤情绪, “愁来不见度浮云,惟 对落花春寂寂, ”2“明月几回惊岁晚,林 花时落怨年华。 ”3 其三,作为儿媳,沈宜修是孝女, 对婆婆冯太夫人可谓“ 百依百顺 ”。 “事姑 冯太夫人独以孝闻,拮据持家,恭勤自 立”;4“姑冯太夫人年高,姊矜严事之, 箴管 燧,与 d 羹佐,每下气柔声, 犹恐逆姑心。 ”5 丈夫也观察出沈宜修对 母亲的顺从:“ 戊辰,余在都门,太宜 人忽婴危疾,君昼夜汤药,衣不解带, 呼天泣祷,螓首蓬飞,迨及余归,不知 有母病也。 ”6“丙夜,太宜人犹刺刺女红 不休,君不以罢或先止,太宜人命之入, 乃入。 ”7“君因太宜人不欲作诗,遂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3 诗”8“太宜人雅命小婢侦之,云 不作诗 ,即悦;或云作诗 ,即 招沃钌。君由是益弃诗 ”9 沈宜 修对冯太夫人不许作诗、相夫教子、恪 守孝道的安排并无反抗,甚至遵守,她 弃诗而转攻冯太夫人信奉的佛学,这是 沈宜修秉性中重要的一点。幸好,随着 时间的推移, “作诗” 禁令渐渐松弛,沈 宜修于“米盐浆酒之暇,不废吟咏” 。10 沈宜修与叶绍袁的婚姻缔结是典型的 “父母之命”形成的,叶绍袁在给沈宜修 撰写的传记中指出叶沈两家议定婚姻的 场景:“公与先大夫同籍,雅深契厚, 语先大夫曰:家季玉有女。甄后弄书 之岁耳,母亡而条条qq 如也,长必 贤,是有贵征,曷以字若子。 先大夫 喜甚,即为余缔? 缡之盟焉。 ”11 从这种 描述中不难发现, “门当户对 ”的两家父 辈在婚姻最初议定时的那种欣喜与憧憬, 而在叶纨纨与袁崧的婚姻议定之初,12 沈宜修与叶绍袁也同样抱有这种 美好期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 总之,沈宜修给予叶纨纨的女教 启蒙是德、才、情、理兼顾的形象,言 传身教对于叶纨纨的影响则是,目睹了 父母婚姻以及接受了教育之后,叶纨纨 对婚姻也有了浪漫期待与冷静思考,在 叶纨纨的内心应当是努力接近母亲沈宜 修在婚姻中的言行举止,试图达到情与 理的统一。 (二)叶纨纨受教的内容 叶纨纨自小就接受了母亲的闺范 教导。 “我女懿行芳躅,孝恭端恪, ”13 这 是父亲叶绍袁对其德行的评价,当是纨 纨曾接受妇德教育的旁证。另外,叶纨 纨三妹叶小鸾的未婚夫张立平曾在悼文 中言:“幼依母训,习礼明诗闺中 女宪,尘外仙姿, ”14 可见小鸾自小受母 亲教育,尽管小鸾十岁前由其舅母张倩 倩抚育,但这并不影响小鸾间接受母亲 沈宜修的影响(张倩倩是沈宜修的表妹) 。叶纨纨及叶小鸾皆是在母亲的妇德示 范以及教育下长大的,因此其在婚姻的 言行诸方面也会寻求合乎妇德的方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5 事实上,叶家子女皆是在“父母之命” 下 完成世家联姻的。15 有明一代官方十分重视修订女教 书,如朱升等编辑的女诫 、解缙等 编辑的古今列女传 、成祖仁孝皇后 徐氏的内训 贞烈事实 、章圣太后 蒋氏女训 、慈圣太后李氏女鉴 以及神宗贵妃郑氏重刊的闺范图说 等。私人编撰的女教书主要有赵南星 (15501627 年)编撰的女儿经注 、 吕坤(15361618 年)编撰的闺范 闺戒 、夏树芳(15511635 年)编 撰的女镜 、冯汝宗编撰的女范编 、 茅坤(15121601 年)增补的古今列 女传评林 、杨应震编撰的贞懿录 、 黄希周等编辑的闺范十集 、王相之 母刘氏编撰的女范捷录等。在传统 女教类书籍中,对妇女在婚姻问题上的 规范都有类似的表述,即听从父母之命, 婚前守节。 仪礼有云:“妇人有三从 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 从夫,夫死从子, ”1 在“ 从夫 ”的规范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6 于理女性应该谨守“ 夫为妻纲 ”,具体做 到“德容言功 ”:“九嫔掌妇学之法,以 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2 而在“妇言”方面, 女诫 指出:“择辞 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 是谓妇言, ”3 传统女教对作为女性的叶 纨纨在日常言语上规范甚严。虽然婚姻 生活并不如意,但叶纨纨甚至不在亲人 面前有所怨言,原因或许就在于:一方 面,叶纨纨遵守妇德闺范不谈论丈夫是 非是社会礼制要求:“ 故女宪曰,得意 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 由斯言观之,夫不可不求其心, ”4 为妇 之道,不能不求丈夫心志。 内训言: “妇教有四,言居其一,心应万事,匪 言曷宣,言而中节,可以免悔,言不当 理,祸必从之。 ”5 另一方面,叶纨纨从 小接受母亲妇德训练,心性隐忍。前文 已经论述叶纨纨母亲沈宜修留给世人的 印象遵名门之女诫,敬奉旨甘 叶纨纨自小耳濡目染,即便无法完全按 照社会标准执行,但在内心应当非常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7 楚世俗社会所提倡的女子德行要求是什 么。这也是叶纨纨循“ 理”的表现。因此 叶纨纨留给世人的社会形象便是“德性 俭勤,识见超旷,辞气和洽,礼度端详, 御下以宽,待人必恕老成谙达”。6 另外,叶纨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 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影响是礼佛向禅。母 亲沈宜修平时有钻研佛教典籍的习惯: “君于书史,性喜披阅,竺乾梵典,尤 极探研。 楞伽奥旨, 维摩密义, 虽未直印真宗,窃亦渐参悟解, ”7“姊报 章言:从夫既贵,儿女盈前,若言无福, 似乎作践,但日坐愁中,未知福是何物, 此生业重,惟有皈向空王以销之耳。 ” 8“居恒赓和篇章,闺范顿成学圃;精心 禅悦,庭闱颇似莲邦,然秘而不发也。 ” 9 而叶纨纨则“ 日诵诸梵 k,以为 常课”。10 叶小鸾 “通禅理,自恃颖姿, 尝言欲博尽古今 ”。11 在叶小鸾去世 以后,叶纨纨“ 日诵金刚 、 楞严 诸经,大悲神咒几千万遍”。12 这是叶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8 纨纨遁世思想形成的重要家庭因素,这 既有利排解生活中的负面情感,又容易 走向虚无。 叶纨纨成长于一个书香世家,自 小便受诗文熏陶。沈宜修本人是“经史 词赋,过目即终身不忘。喜作诗,溯古 型今,几欲追步道蕴、令娴矣”,13 对 儿女的教育亲自过问:“ 生平钟情儿女, 皆自为训诂,岂第和胆停机,亦且授经 课艺”,14 “儿女扶床学语,即知以放生为 乐。四五岁,君即口授毛诗 、 楚辞 、 长恨歌 、 琵琶行 。 ”15 教育的结果 则是:“诸子大者与论文,小者读杜少 陵诗,琅琅可听。 ”16 母女诗文唱和,欢 乐和睦:“与诸女题花赋草,镂月裁云,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