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总则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和中医住院医师培训试行 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大纲。 一、培训对象 (一)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 从事中医住院医师工作的往届本科毕业生。 (三) 具有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的中医住院医师。 二、培训目标 经过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达到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所规定的中医主治 医师水平。 三、培训年限 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训五年。往届本科毕业生按其毕业年份及临 床工作实际水平参加相应年度的培训。非本科毕业的中医住院医师,按其取得中医师专业 技术职务的年份及现有知识和能力,比照相应各届本科毕业生的要求确定年限。 四、培训内容和方法 (一)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进行培训,参照目前中医院科室 设置情况,现阶段暂设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中医眼科、 中医耳鼻咽喉科、推拿科、中医皮肤科、中医肛肠科、中医骨伤科等 11 科。 (二)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的补缺 培训,同时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 以及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 (三)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在岗实践训练,主要在科 室负责人和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进行。整个培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科基础培训,时间为三年。培训对象参加本学科及相关科室的医疗 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训练,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 技术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同时,学习有关的医学理论和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巩固 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成为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住院医师。 第二阶段为专业定向培训,时间为两年。在第一阶段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培 2 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学科临床工作的各种技能,继续学习有关专业理论,使培训对象 全面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能担负住院总医师工作,达到中医主治医 师水平。 五、考核项目和办法 (一)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项目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临床实践时 间、专业技能、医学理论、专业外语、医古文和计算机应用等。 (二)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类型: 1轮转考核。中医住院医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该科室主任对其在本科室轮 转期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在培训考核手册上记录。 2阶段考核。中医住院医师完成第一阶段培训后,由医院负责对其进行本阶段 各项培训内容考核,并在培训考核手册上记录。各项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培训。 3考试。对各项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应用等,由省(自治 区、直辖市)主管部门或委托相应机构定期组织考试,成绩记入培训考核手册。 4综合考核。中医住院医师完成全部培训计划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 门或委托相应机构对中医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的全面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合格者可取 得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三)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学分制,每年 100 学分,五年 500 学分。年度 学分分配:临床实践时间 15 学分,临床医疗工作能力 55 学分,专业理论 20 学分,专业 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应用等根据统一安排分别参加考试,每年 10 学分。 (四) 各项考核要求: 1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参加本单位年度考核,合格者在培训考核手册上记录。 2临床实践时间的考核,按年度参加医疗实践时间计算。除国家规定公假以外, 病、事假超过 30 天者,临床实践时间依次延长。 3临床医疗工作能力的考核: (1)考察病历、医嘱、处方等医疗文件的书写能力。 (2)考察体检技能,评定体检手法的规范性、准确性及阳性体征的发现水平。 (3)考察中医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的能力,全面分析及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 实际结合的能力。 (4)考察临床工作中 (包括门诊、急诊和病房)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熟 练使用抢救仪器、药品等应急能力。 3 (5)考察本科临床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与准确性,常用方药的熟练应用程度。 (6)考察正确地掌握临床检验指征及其他医技检查报告的临床意义。 (7)考察病房管理能力。 (8)考察临床教学能力,包括指导实习、进修医师临床工作,授课等。 (9)考察临床科研能力,包括文献综述、病历报告分析、参加临床科研等。 4专业理论的考核,主要参加省( 自治区、直辖市)统一考试,考试科目由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考试成绩合格后授予相应学分,记入培训考核手册。 5专业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应用等考核,主要是参加相关的考试,考试成绩 合格后,授予相应学分,记入培训考核手册。 4 附件一:中医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内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 床学科。它既是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各科的基础。内科学 的范围很广,包括心、肝、肺、脾、肾等系统的疾病。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一) 培训方法 对中医内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进 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中医内科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中医内科范围内的各专科及相 关临床、医技科室轮转。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内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 技能。能准确询问和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基本掌握 门、急诊常见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并对相关学科知识有基本了解,成为一名能独 立工作的中医内科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第二阶段的培训为中医内科的提高阶段。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侧重于专 科的培训。培训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内科常见病的各项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掌握内科部分 疑难重症的诊断和处理,在第五年担任住院总医师工作,指导学习、进修医师工作,开展 小讲课,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有一定水平的论文。 (二) 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病证:胸痛、心悸、胸痹、血证、自汗、盗汗、不寐、感冒、咳嗽、肺痈、哮病、 喘病、肺胀、肺痞、痰饮、郁证、胃痛、噎嗝、呕吐、呃逆、泄泻、痢疾、腹痛、便秘、 呕血、便血、虫证、水肿、淋证、癃闭、消渴、遗精、耳鸣耳聋、胁痛、腹痛、黄疸、 (Zheng)瘕、积聚、鼓胀、眩晕、头痛、中风、厥证、脱证、痫证、瘿病、咳血、吐血、便 血、尿血、紫癜、虚劳、萎黄、内伤发热、发热、痹证、痿证、各种中毒等。 病种: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风心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各 5 种常见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各种休克、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上呼吸 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胸膜炎、呼吸功能衰竭、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胰腺炎、 溃疡性结肠炎、返流性食管炎、胆囊炎、胆石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肾小球肾 炎、急慢性肾盂肾炎、尿路结石、肾衰、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低下、缺 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 要求了解: 心肌病、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气胸、肺癌、食管癌、结肠癌、胰腺癌、肝脓肿、 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中医内科基础理论,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掌握上述病 证、病种的中西医诊断、鉴别诊断,常用辅助检查的指征及临床意义。 精读:实用中医内科学方药中等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实用内科学上 海医科大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等有关章节。 选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病条辨、 临证指南医案、景岳全书、医学衷中参西录、脾胃论、丹溪心法、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症状鉴别诊断学钱 惠等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等有关章节。 要求了解: 中医内科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了解内科领域的国内外新 进展和新技术及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 200 首,掌握 300 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3)掌握 100 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内科急症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术、洗胃术、胃肠减压、导尿术、止血 术;吸痰器、呼吸机、心脏除颤起搏器的使用,输血反应的处理等。 6 (5)掌握各种常用操作技术,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及其 涂片检查、淋巴结穿刺及活检术。胃液分析及十二指肠引流、肺功能测定、食物热卡计算、 静脉压测定、结核菌素试验。 (6)掌握常用物理诊断及生化检验指征和临床意义: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B 超检查、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和实验室诊断、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的阅读,常见 X 线及 CT 读片等。 要求了解: 气胸箱应用,肝、肾穿刺活检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腹水浓缩回输,动态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内窥镜、CT 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腹膜透析、血 液透析,DIC 的实验室检查及抢救措施,常见血液病的骨髓象。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 学。 7 附件二:中医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外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外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 床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痈疽疖疔、疮疡窦瘘、瘿瘤瘰疬、诸毒虫伤、乳房病、脱疽、烧 伤、血管炎等。 中医外科学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它与临床各科有密切关系。因此,中医外科住 院医师的培训,不仅要求掌握本学科范围内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治疗与预防知 识,也要熟悉相关学科知识。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一) 培训方法 对中医外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进 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中医外科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外科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轮 转。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外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准确询问、 书写病史和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掌握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诊 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处理。并对相关学科知识有基本了解,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外 科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第二阶段为中医外科提高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侧重中医外科 专科培训。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通过培训,熟练掌握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 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处理,掌握中医外科各项技术操作和部分疑难病症 的诊断和处理。在第五年担任住院总医师工作。能指导进修、学习医师,并开展小讲课, 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有一定水平的论文。 (二) 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病症:疖(含暑疖、疖病 )、疔疮(含颜面疔疮、手足疔疮、红丝疔)、痈( 颈痈、腑 痈、脐痈)、丹毒、发(含锁喉痈、臀痈、手足发背)、发颐、流注、附骨疽、环跳疽、走黄 8 与内陷、瘰疬、流痰、乳痈、乳癖、乳疬、乳漏、气瘿、肉瘿、脂瘤、子痈、子痰、囊痈、 水疝、水火烫伤、冻疮、毒蛇咬伤、臁疮、褥疮、脱疽、肠痈、痔疮、肛瘘等。 病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病、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脉管炎、 胆囊炎、胆石症、甲状腺疾病、泌尿系结石、外科感染。 要求了解: 病种:蟋蛄疖、烂疔、疫疔、乳发、乳痨、乳衄、乳癌、石瘿、气瘤、血瘤、骨 瘤、筋瘤、肉瘤、舌菌、茧唇、失荣、脱囊、阴茎痰核、血精等。 病种: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胃穿孔、急性腹膜炎、破伤风等。 在转科培训中要求了解与本科相关疾病、病症的诊断、治疗。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中医外科基础理论,中医外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方法(如:辨阴证阳证、辨 肿痛痒脓麻木,辨溃疡形色,辨善恶顺逆),中医外科内、外治法的原则及主要方剂等。 精读:实用中医外科学顾伯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外科学 朱仁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黄家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有关章节。 选读:疡医大全、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疡科心得集、外科 全生集、理瀹骈文等有关章节。 要求了解: 中医外科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了解外科领域的国内外新 进展和新技术及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 100 首,掌握 200 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3)掌握 100 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中医外科基本操作技术:中医疮疡外科换药技术,痈、疽、疔、疖切开术, 脱疽清创、蚕蚀术,发背扩创术,挂线疗法,熏洗疗法等。 外科无菌操作技术:手术切开、缝合、结扎、止血等基本技术操作,阑尾炎切除 术、腹股沟内疝修补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睾丸鞘膜积液翻转术、混合痔外切内 扎术、外剥内扎术、内痔硬化剂注射术、脱肛硬化剂注射术等。 9 (5)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原则。 要求了解: 传囊乳痈、毒蛇咬伤、疔疮走黄、疽毒内陷的综合治疗。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肛 隐窝炎的防治,复杂肛瘘、结核肛瘘的治疗。丹毒、红丝疔针刺砭镰术,箍围疗法,药线 疗法,缠缚疗法。中医外用药制剂的配伍及配制。常见急性病证(呼吸困难、心悸、晕厥、 昏迷、休克、出血、咯血、呕血、血尿、各种中毒、心脏呼吸骤停等)的应急处理方法。心 电图、动态心电图、B 超、超声心动图、 X 线、CT 等报告的临床意义。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 学。 10 附件三: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妇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机理及其经、带、 胎、产等病证的诊治规律及防病治病的一门临床学科。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妇科住院医 师的培训不仅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中医辨证论治的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西医妇产科和 相关学科的知识。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一) 培训方法 对中医妇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进 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中医妇科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是在本科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轮 转,实行科室领导与上级医师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 医妇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病理、 临床症状、体征、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妇科住院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为中医妇科专业提高培训阶段。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专科培训。重 点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妇科中小手术。对部 分疑难病症能正确地诊断和处理。在第五年担任住院总医师工作。能指导实习、进修医生 临床工作,开展小讲课。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一定水平的论文。 (二) 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病证:月经病(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量少、月经过多、经 期延长、崩漏、痛经、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头晕、经行身痛、经行水肿、经前乳房 胀痛等)、带下病(白带、黄带、青带、赤带、五色带)、妊娠病(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妊 娠腹痛、胎萎不长等)、产后病 (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净、产后腹痛、产后大便难等 )、杂 11 病(梅核气、脏躁症、阴挺、不孕症等) 等。 病种: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经 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溢乳闭经综合征,各种生殖道炎症、特异性生殖道炎症(结核、 衣原体、支原体、淋菌感染、尖锐湿疣)、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宫颈癌等。 要求了解: 病证:妊娠病(子痫、子晕、子肿、子嗽、子淋、转胞、胞阻、难产) ,产后病(产 后血晕、产后痉症,三冲、三急、三病)。 病种:宫外孕、妇科肿瘤(垂体微腺瘤、外阴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绒癌) 、 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在转科培训中要求了解与本科相关疾病、病证的诊断、治疗。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中医妇科基础理论,经、带、胎、产、乳、杂各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 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女性生殖器的生理及解剖,妇女生理特点,经、孕、产、乳的 机理。 精读:实用中医妇科学罗元恺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妇产科理论与 实践王淑贞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金匮要略妇人篇、校注妇人良方、 景岳全书妇人规(傅青主女科)等有关章节。 选读:中医妇科临床刘敏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疑难病秘要妇科 篇张镜人主编(文汇出版社 )、医林改错等有关章节。 要求了解: 中医妇科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学的学术观点。妇产科学的国内外新进展和 新技术,与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能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理法方 药准确,医疗文件书写规范。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 100 首,掌握 200 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3)掌握 100 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双重诊断和鉴别诊断。 12 (5)掌握后穹隆穿刺等手术及计划生育小手术,换药、缝合、止血等技术操作。 (6)掌握妇科检查及辅助诊断检查方法,如盆腔一双合诊、三合诊、肛查,病理标 本的采集、宫颈粘液检测等。 (7)掌握子宫输卵管造影的适应症及操作技术,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正常值和临 床意义及与妇科疾病相关的心电图、B 超、X 线、CT 。 要求了解: 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诊治妇科病的操作和原理。与妇科相关急症的诊断、抢 救处理方法。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 学。 13 附件四: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儿科是一门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从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 到青春期儿童有关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范围包括儿童保健、新生儿学、感 染性疾病、消化系疾病、呼吸系疾病、营养性疾病、泌尿系疾病、血液系疾病等。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一) 培训方法 对中医儿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进 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中医儿科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本科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轮 转,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儿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中医儿科 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初步掌握疑难病例 的诊断与处理。掌握儿科常见心电图、超声波、调线及生化检验报告的临床意义,成为一 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儿科住院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第二阶段为中医儿科提高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侧重中医儿 科专科培训。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能熟练掌握中医儿科常见病证的诊断、治疗、处理, 较熟练地完成疑难重症的诊治。在第五年担任住院总医师工作。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开 展小讲课,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有一定水平的论文。 (二) 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病证:胎黄、红臀、麻疹、风疹、奶麻、水痘、痄腮、丹疹、疫毒痢、疳症、腹 痛、水肿、遗尿、尿频、心悸、紫癜、汗症、咳嗽、顿咳、哮喘、喘嗽、泄泻、厌食、积 14 滞、呕吐等。 病种: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腹泻、伤寒、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肝炎、化脓性脑 膜炎、营养性贫血、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轻微脑功能障 碍等。 要求了解: 病证:脐风、赤游丹、脐突、脐血、脐湿、脐疮、惊风、癫痫、痿证、痹证、夜 啼、解颅、五迟、五软、五硬、囟陷、囟填等。 病种:脑瘫、小儿麻痹症、小儿白血病等。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中医儿科基础理论,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掌握上述病 证、病种的中西医诊断、鉴别诊断,常用辅助检查的指征及临床意义。 精读:中医儿科学王伯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中医儿科学江育 仁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实用儿科学诸福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幼幼集成等 有关章节。 选读:景岳全书、温热论、温病条辨、脾胃论、小儿药证直 诀、医学衷中参西录、幼科发挥、医宗金鉴幼科心法等有关章节。 要求了解: 中医儿科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儿科的国内外新进展和新 技术,与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能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理论方 药准确。医疗文件书写规范。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 100 首,掌握 200 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3)掌握 100 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常用儿科体检方法:如咽部压舌检查法、心肺听诊法、小儿指诊等。 (5)掌握儿科常用治疗方法,如:物理降温法、鹅口疮洗拭法、痄腮外用药涂敷法、 气雾吸入法、小儿推拿法、静脉穿刺、鼻饲法、导尿法、小儿体液疗法、小儿心肺复苏术 等。 15 (6)掌握常规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心电图、X 线报告的临床意义。 要求了解: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脊髓穿刺、硬膜下穿刺、心包穿刺、肝脏穿刺、肾脏穿刺、 气管插管等。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 学。 附件五:针灸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针灸科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体经络、腧穴的生理、病理及运用针灸疗法治 疗、预防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其范围包括:内、外、妇、儿、骨伤、眼、耳鼻咽喉科以 及康复、保健医学等方面。临床有经络穴位诊病,针法、灸法等技术操作,针灸作用机理 研究等内容。在临床工作中既要掌握本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 诊疗技术。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 一) 培训方法 对中医针灸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 进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临床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针灸科和相关临床及医技科室轮转。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能熟练运用针灸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针灸科常 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诊断、治疗、转归等。成为一名能够独立工 作的针灸科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第二阶段为提高培训阶段。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专科培训。培训 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使住院医师对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 准确地诊断和处理某些疑难病症,掌握复杂的针刺方法和技术要求较高的穴位的针刺操作。 在第五年承担住院总医师职责。能指导实习医师和进修医师,开设小讲课,有一定的临床 科研工作能力,完成一定水平的论文。 16 (二) 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病证:痹症、漏肩风、腰痛、落枕、伤筋、肘劳、瘫痪、哮喘、胃脘痛、腹痛、 心悸、不寐、泄泻、癃闭、中风、面瘫、头痛、小儿遗尿、痿证、感冒、耳鸣、耳聋、鼻 渊、咽喉肿痛、晕厥、呕吐、便秘、遗精、阳痿、小儿抽动症、惊风等。 病种:三叉神经痛、痛经、胎位不正、近视、高血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胆 石症、坐骨神经痛、骨关节病、小儿麻痹症、小儿多动症等。 要求了解: 病证:癫狂、脏躁、痢疾、水肿、乳少、疳积、丹毒、蛇丹、痫症、晕厥、眩晕、 失音、聋哑、郁证、精浊、淋症、厌食、青盲、瘾疹、痛风、肺痨、黄疸等。 病种:不育症、月经不调、腱鞘囊肿、风心病、冠心病、急性胃扭转、白细胞减 少症、泌尿系结石、斑秃、疟疾、肿瘤、戒毒等。 在转科培训中要求了解与本科相关疾病、病证的诊断、治疗。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中医针灸科基础理论,结合临床掌握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营卫气血、 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理论。 精读: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针灸学杨甲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 经络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腧穴学(上海科技出版社)、刺法灸法学( 上海科技 出版社)、针灸治疗学(上海科技出版社)、各家针灸学说(上海科技出版社) 、针 灸医籍选(上海科技出版社 )、实验针灸学(上海科技出版社)等有关章节。 选读:实用内科学上海医科大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妇科临床 刘敏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儿科学褚福堂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神经 病学上海华山医院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局部解剖学 、影像诊断学等有关章 节。 要求了解: 中医针灸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学的学术观点。子午流注学说、灵龟八法、 飞腾八法、针刺镇痛、针刺麻醉、针刺调节等针灸机理和经络、腧穴的现代研究和文献研 究情况。了解针灸治疗有关疾病的国内外新进展和新技术,与本科相关的疑难病证的诊断 治疗进展。 17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 (包括腧穴诊察 )。西医诊断技能及临床体检 方法(包括一般体检及运动、神经系统等专科检查) 。能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理 法方药准确。医疗文件书写规范。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 150 首,掌握 200 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3)掌握 250 个常用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操作及配穴。 (4)针刺的基本手法、补泻手法 (包括内经刺法、元明各家针法及本地区内专 家的特色手法)、电针法、皮肤针法、灸法、拔罐法、穴位敷贴法、挑治法、耳针、头针、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 (5)常用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波 X 线报告的临床意义。 要求了解: 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激光针法、火针法、腕踝针、眼针。眼及耳鼻咽喉科 疾病的常规检查(包括眼底镜检查 )。CT、MRI 、内窥镜、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等检查的临床意义。呼吸困难、休克、气胸、心跳呼吸骤停等急症的诊断及应急处理 等。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 学。 18 附件六:中医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眼科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一门临 床学科。研究的范围包括中医眼科的理法方药,以及有关的现代医学基础、基本理论及其 各种特殊检查和手术等。中医眼病大致分为外障与内障两大类。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 一) 培训方法 对中医眼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进 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中医眼科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采取在中医眼科及相关科室进行轮转。培训目 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眼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 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全面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成为一 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眼科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第二阶段为中医眼科提高培训阶段。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培训。培 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熟练运用本学科的中医理论,熟练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 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熟练掌握中医眼科各种诊疗技术操作和部分疑难病症的诊断、 19 鉴别诊断及处理。在第五年承担住院总医师职责。能指导进修、学习医师,并开展小讲课。 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有一定质量的论文。 (二) 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病证:针眼、胞生痰核、胞肿如桃、胞虚如球、睑弦赤烂、椒疮、粟疮、白睛溢 血、流泪症、漏睛、漏睛疮、胬肉攀睛、天行赤眼、暴风客热、金疳、火疳、聚星障、凝 脂翳、混睛障、瞳神紧小、绿风内障、圆翳内障、青盲、暴盲、青风内障、异物入目、撞 击伤目、真睛破损、突起睛高等。 病种:眼睑水肿、眼睑湿疹、眼睑脓肿、睑腺炎、眼睑内翻、眼睑外翻、慢性泪 囊炎、急性泪囊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沙眼等。 要求了解: 血灌瞳神、眼睑肿瘤、泪腺混合瘤、结膜肿瘤、深层巩膜炎等。 在转科培训中要求了解与本科相关疾病、病证的诊断、治疗。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中医眼科基础理论,中医眼科病因病机,辨证分析,治疗方法;西医眼科学的解 剖及其生理功能和部分常见眼科手术学各论。 精读:中医眼科全书唐由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眼科学刘家琦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有关章节。 选读:审视瑶函、目经大成、眼底病学张承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等 有关章节。 要求了解: 中医眼科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中西医眼科病学的国内外 新进展和新技术,与本科相关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能运用中医四诊和现代医学手段对中医眼科常见病进行中西医双重诊断、鉴别 诊断。能结合中医四诊进行辨证分析,理法方药准确,医疗文件书写规范。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 50 首,掌握 100 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20 (3)掌握 100 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眼科常规检查:视力、色觉、视野、斜视检查、验光等,熟练使用裂隙灯、 眼底镜、眼压测量、突眼计等检查仪器,掌握泪液分泌试验、青光眼激发试验等。 (5)治疗操作:泪道冲洗、泪道探通、角结膜异物剔除、结膜下及球旁、球后注射、 倒睫电解或矫正、胬肉切除、结膜囊冲洗、创口缝合及包扎、前房穿刺、针眼、胞生痰核 手术等。 要求了解: 房角镜、三面镜检查、眼电生理、球内容物剜出术、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剥离 手术、青光眼、白内障手术适应症及方法等。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 学。 附件七:中医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耳鼻咽喉科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本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 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范围包括耳鼻咽喉诸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以及有关的现 代医学基础、免疫、遗传及其各种特殊检查和手术治疗等。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 一) 培训方法: 对中医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 前三年) ,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 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耳鼻咽喉科基础培训阶段。培训的方法是在本科及其相关科室轮转。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熟练掌握中医耳鼻咽喉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本 科各种特殊检查的适应症和临床意义。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对本科常 见病、证进行中医和西医的双重诊断。基本掌握疑难病证的分析方法和处理原则,成为一 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第二阶段为提高培训阶段。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专科培训。培训 21 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能熟练准确地诊断、处理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掌握疑难、危重病症 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掌握本科小手术操作的基本功,并能够承担较复杂手术的助手 工作。在第五年承担住院总医师职责。承担实习、进修医师的带教工作,并开展小讲课。 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有一定水平的论文。 (二) 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耳疖、耳疮、旋耳疮、耳壳流痰、耳胀、耳闭、脓耳、脓耳变证、耳眩晕、耳聋、 耳鸣、聍耳、鼻疔、鼻疳、伤风鼻塞、鼻窒、鼻槁、鼻鼽、鼻渊、鼻损伤、鼻衄、风热乳 蛾、虚火乳蛾、风热喉痹、虚火喉痹、急喉喑、慢喉喑、梅核气、急喉风、喉痈、耳鼻咽 喉部位异物等。 要求了解: 鼻咽血管纤维瘤、鼻腔血管瘤、咽喉的乳头状瘤及息肉、耳乳头状瘤或肉芽组织、 鼻咽癌、咽部及喉癌、上颌窦癌及喉运动神经病等。 在转科培训中要求了解与本科相关疾病、病证的诊断、治疗。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中医耳鼻咽喉科基础理论,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诊断要点。 经络理论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精读: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王德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耳鼻咽 喉科学王天锋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等有关章节。 选读:重楼玉钥、喉科指掌、口齿类要、世医得效方、医宗 金鉴等有关章节。 要求了解: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耳鼻咽喉科学的国 内外新进展和新技术,与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能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理法方 药准确。医疗文件书写规范。 22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 50 首,掌握 100 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掌握 中药外用药的配制和应用。 (3)掌握 100 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耳镜、鼻镜、间接鼻咽镜、间接喉镜等本科常规检查方法。 (5)掌握耳鼻咽喉常用手术的适应症、术前准备、术后换药及并发症的处理。掌握 鼻甲注射术,上额窦穿刺术,咽鼓管导管通气法,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法,耳、鼻、咽、喉 部异物取出术,喉痈穿刺、切开引流术,鼓室穿刺术,鼓膜切开、中耳置管术等。 (6)掌握本科常见病的病理学、影像学 (X 线、CT、MRI)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7)掌握针灸及推拿疗法在耳鼻咽喉科临床中的应用。 要求了解: 电测听、声导抗、脑干诱发电位测听法的基本原理、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常用 前庭功能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鼻内窥镜、纤维鼻咽喉镜等特殊检查适应症、 使用方法和临床意义。气管切开术、直接喉镜检查术、鼻息肉摘除的手术方法和声带息肉 摘除术、扁桃体挤扎术。了解耳鼻咽喉科肿瘤的病理学诊断要点、综合治疗方法及诊断的 进展。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 学。 23 附件八:推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推拿科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一门中医临床学科,有很强的专业特点,与其他临床学科有广泛的联系。推拿科住院医师 培训不但要掌握推拿手法应用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推拿手法技巧,还要掌握与推拿科相 关学科的知识,如骨伤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等。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 一) 培训方法 对中医推拿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 进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中医推拿科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本科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 轮转。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熟练掌握中医推拿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 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对推拿科常见病证进行中医和西医的双重诊断。掌握 推拿科各种手法,操作程序,适应症和禁忌症。基本掌握疑难病证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成 24 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推拿科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第二阶段为中医推拿科的提高培训阶段。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侧重于专 科的培训。培训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技术水平。熟练掌握本科疾病的操作手法、 配穴原则。掌握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第五年承担住院总医师职责。 能够指导实习医师和进修医师,开设小讲课。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完成有一定水平 的论文。 (二) 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病证:痹证,痿证,伤筋,头痛,腰痛,胃脘痛,便秘,心悸,不寐,消渴,癃 闭,遗精,阳痿,小儿泄泻,食积,疳证等。 病种:踝关节扭伤,指间关节扭伤,腰扭伤,肌纤维织炎,肩胛提肌劳损,菱形 肌劳损,斜角肌综合征,腰骶部劳损,失枕,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遗尿,颈椎病,腰椎 间盘突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挫伤,胸胁迸伤,腱 鞘病,创伤性滑膜炎,半脱位,滑膜嵌顿,骨头节病,颞下颌关节紊乱,面瘫,偏瘫,脑 血管后遗症,偏头痛,高血压,胃下垂,经前期紧张症,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 要求了解: 病证:水肿,眩晕,咳嗽,哮喘,月经不调等。 病种:骨折,脱位,骨肿瘤,骨结核,骨与关节炎症,骨质疏松症,椎管狭窄症, 脊髓肿瘤,脑肿瘤,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 肠痉挛,肠粘连,产后乳腺炎,盆腔瘀血综合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视,视疲劳等。 在转科培训中要求了解与本科相关疾病、病证的诊断、治疗。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掌握中医推拿科基础理论、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析、诊断,手法的作用原理, 与推拿科相关学科理论知识。 精读:推拿学俞大方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推拿大成丁季峰主编(河南 科技出版社)、中医推拿学 曹仁发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等有关章节。 选读:医宗金鉴、厘正按摩要术、针灸学、骨病(人民卫生出版 25 社)、实用运动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像诊断学王快雄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 版社)、中医伤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局部解剖学等有关章节。 要求了解: 中医推拿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以及相关学科的国内外新 进展和新技术,中医推拿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掌握中医四诊和西医的体检技术,能对推拿科常见病进行中西医诊断和鉴别诊 断。能结合四诊进行辨证分析,条理性强,理法方药准确,医疗文件书写规范。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 50 首,掌握 100 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3)掌握 200 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推拿手法操作、适应症、禁忌症:包括一指禅法、滚法、揉法、摩法、擦 法、推法、搓法、抹法、抖法、振法、按法、点法、捏法、拿法、捻法、踩跷法、拍法、 击法、摇法、扳法、拔伸法等。手法的选用和操作程序,选、配穴要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原 则。掌握其他常用技术操作,如针灸、火罐、电针、牵引、固定、穿刺、封闭、复位及常 用理疗方法等,并能正确地综合运用于临床。 (5)掌握常用的骨伤体检法,能够阅读推拿科常规的 X 光片,常用生化检查正常值 及临床意义。掌握推拿科常见的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物理诊断报告的临床意义。 (6)掌握本科常用西药的使用,如抗风湿药、止痛药、抗生素等。熟悉其名称、剂 量、适应症、用法、副作用等。 要求了解: 小儿指纹的观察及其意义,推拿科常见病症的 CT 及 MRI 片征象,新的推拿方法 及其技巧,常见的推拿科急症及意外的处理方法。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 学。 26 附件九:中医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皮肤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皮肤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 门临床学科。中医皮肤科学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临床各科有密切关系。因此,中医皮 肤科住院医师不仅要掌握和了解本学科范围内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治疗、预防 知识及技能操作,也要掌握相关学科知识。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 一) 培训方法 对中医皮肤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 进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中医皮肤科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本科及相关的临床、医技科 室轮转。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熟练掌握中医皮肤科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7 能够对常见病证进行中、西医双重诊断、鉴别诊断,掌握皮肤科基本检查方法,初步掌握 急症、疑难重症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皮肤科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第二阶段为中医皮肤科的提高培训阶段。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侧重于专 科的培训。培训目的是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技术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熟练掌握皮肤科常见 病的诊断治疗。掌握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处理。在第五年承担住院总 医师职责。能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开展小讲课,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完成有一定 水平的论文。 (二) 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病证:热疮、蛇串疮、扁瘊、疣目、鼠乳、黄水疮、癣(白秃疮、肥疮、鹅掌风、 脚湿气、灰指、趾甲)、湿疮、四弯风、瘾疹、药毒、丹毒、摄领疮、风癣、风热疮、白 (Bi)、粉刺、酒齄鼻、面游风、油风、瓜藤缠、疥疮、顽湿聚结、猫眼疮、臁疮、白驳风、 淋病、杨梅疮等。 病种: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病、脓疱疮、天疱疮、浅部真菌病、湿疹、异位 性皮炎、自敏性皮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荨麻疹、药诊、神经性皮炎、皮痒症、玫瑰糠 疹、各型银屑病、痤疮、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斑秃、结节性红斑、疥疮、结节性痒疹、 多形性红斑、红斑狼疮、黄褐斑、静脉曲线性小腿溃疡、白癜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 梅毒等病。 要求了解: 病证:流皮漏、狐尿刺、紫癜风、红蝴蝶疮、皮痹、肌痹、黧黑斑、松皮癣、狐 惑病、红皮等。 病种:硬红斑、毛发红糠疹、扁平苔癣、大疱类皮肤病、皮肌炎、硬皮病、雷诺 氏病、黑变病、皮肤淀粉样变、白塞氏综合征、红皮病、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等。 在转科培训中要求了解与本科相关疾病、病证的诊断、治疗。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中医皮肤科基础理论,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法则。 精读:实用中医外科学顾伯华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皮肤性病学陈洪 28 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有关章节。 选读:实用皮肤病学刘辅仁、张志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外科学 朱仁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 (江苏科技出版社)、医宗金鉴 、外科正宗、外科大成等有关章节。 要求了解: 中医皮肤科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学的学术观点,了解皮肤病学的国内外新 进展和新技术,与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能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理法方 药准确。医疗文件书写规范。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 100 首,掌握 200 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掌 握 100 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3)掌握外用药的方药组成、剂型、适应证及禁忌证,合理使用外用药。 (4)掌握皮肤科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技术。 (5)掌握本科常用西药:如激素、抗组胺药、抗生素、抗休克药、止痛药、止血药 等,熟悉其名称、剂量、用法、适应症、副作用。 (6)掌握常用操作技术及实验方法:常规换药、化腐清创术、疱病清创术、贴敷术, 皮肤病理采集方法,真菌镜检、淋球菌检查,皮肤划痕试验、斑贴试验、针刺试验、束臂 试验方法,常用理化检查、性病检验等。 要求了解: 免疫学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了解免疫抑制剂的适应症、禁忌症、毒副作用。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 学。 29 附件十:中医肛肠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肛肠科是运用中医理论研究肛肠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 临床学科。中医肛肠科住院医师的培训,不仅要掌握和了解学科范围内疾病的发生发展规 律,诊断、治疗与预防知识,以及技能操作,也要熟悉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范例: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协议书
- 珠海日式花园施工方案
- 高端科技公司内部员工股权回购与转让协议
- 家用净水器租赁与水质安全风险评估及维护服务协议
- 生态园区物业管理合同续签及可持续发展协议
- 集中供热系统运行评估方案
- 旅游包团合同中的行程安排、费用承担及安全保障
- 浙二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离婚协议共同债务分割与子女赡养金支付协议
- 桥梁工程破桩头施工与桥梁结构检测合同范本
- 9《犟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年乡村产业发展笔试模拟题库
- 2025滨海投资(天津)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度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试题【名师系列】附答案详解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必刷)
- 基础化学(第五版)课件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
- 2025至2030中国社区团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桥面系监理质量控制细则
- GB/T 34399-2025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
- 2025年创伤急救题库(附答案)
- 重难点01溶质质量分数的分析与计算(重难点讲义)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