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器重要频点_第1页
均衡器重要频点_第2页
均衡器重要频点_第3页
均衡器重要频点_第4页
均衡器重要频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均衡器重要频点 50hz,这是我们常用的最低频段,这个频段就是你在的厅外听到的强劲的地鼓 声的最重要的频段,也是能够让人为之起舞的频点。通过对它适当的提升,你 将得到令人振奋的地鼓声音。但是,一定要将人声里面所有的 50hz 左右的声音 都切掉,因为那一定是喷麦的声音。 70100hz,这是我们获得浑厚有力的 BASS 的必要频点,同时,也是需要将人 声切除的频点。记住,BASS 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频点,否则地鼓会被掩没掉 的。 。200 400hz,这个频段有如下几个主要用途,首先是军鼓的木质感声音频段; 其次,这是消除人声脏的感觉的频段;第三,对于吉它,提升这个频段将会使 声音变的温暖;第四、对于镲和 PERCUSSION,衰减这个频段可以增加他们的清 脆感。其中,在 250hz 这个频点,对地鼓作适当的增益,可以使地鼓听起来不 那么沉重,很多清流行音乐中这样使用。 400800hz ,调整这个频段,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 BASS,并且可以使通鼓变得 更加温暖。另外,通过增益或衰减这个频段内的某些频点,可以调整吉它音色 的薄厚程度。 8001khz ,这个频段可以用来调整人声的“结实”程度,或者用于增强地鼓的 敲击感,比较适用与舞曲的地鼓。 1k 3khz,这个频段是一个“坚硬”的频段。其中, 1.5k2.5k 的提升可以增加 吉它或 BASS 的“锋利”的感觉;在 23k 略 作衰减,将会使人声变得更加平 滑、流畅,否则,有些人的声音听起来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这样的处理来 平息演唱者的怒气!反过来,在这个频段进行提升也会 增加人声或者钢琴的锋 利程度。呵呵。总的来说,这个频段通常被成为噪声频段,太多的话,会使整 个音乐乱成一团,但在某种乐器上适当的使用,会使这种乐器脱 颖而出。 3k 6khz,声音在 3k 的时候,还是坚硬的,那么,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该作 什么了吧。至于 6k,提升这个频点可以提升人声的清晰度,或者让吉它的声音 更华丽。 6k 10khz,这个频段可以增加声音的“甜美”感觉。并且增加声音的空气感, 呼吸感。并可增加吉它的清脆声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过量使用)。 PERCUSSION、军鼓和大镲都可以在这个频段里得到声音的美化。并且,弦乐和 某些的合成器综合音色,可以在这个频段得到声音的“刀刃”的感觉(我实在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声音)。 10k16khz ,提升这个频段会使人声更加华丽,并且能够提升大镲和 PERCUSSION 的最尖的那个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确认这个 频段内是有声音存在的,否则的话,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声。呵呵。 EQ 的总结:上个章节,我已经说过了一些,这次,我补充一些。很多录音师认 为 EQ 的 作用在于衰减而不是提升,我个人不这么认为,而且,在我缩混的众 多作品当中,我也从来没有这么用过。当然,如果你的均衡器的品质过于糟糕, 那我也没办法 了。另外,不同的均衡器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以 为在这个均衡器上你这么作可以得到满意的声音,那么在别的均衡器上也可以, 这是错误的观念。至 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你恐怕得去问均衡器的生产厂家 了。 简单介绍均衡器的使用 在 声音制作中的信号处理,应用最广泛和最频繁的要数均衡处理。在对语言、 音乐和音响效果进行录音、扩声等前期及同期和后期声音制作中,几乎都离不 开均衡处 理。均衡处理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音频专家朱慰中先生通过多 年音频工作的实践,在均衡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是他所编译的有 关均衡处理的文章, 对于年青的声音制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如何使用均衡 尽管均衡器有多种多样,既有分列式单机形式,也有附装在调音台内,但它们 的使用原理都是一样的。如果调音台有高低音调节,其频率便是预置好的,通 常为 100Hz10kHz 。将 EQ 旋钮调节到 0 位置时,均衡不起作用,称为平直设 置;将旋钮顺时针方向旋动时为提升,反时针方向旋动时为衰减。如果调音台 上设有可变频率的 EQ 钮,则其中一个旋钮用于调节频率范围,另一个用来调 节提升或衰减量。 附 表列出了乐器和人声的基波与谐和波频率范围。谐和波只是给出大概的频率 范围。对于每一种乐器,只要提升基波低端频率处的均衡,即可增强温暖感和 丰满度。如 果其声音太浓重或沉闷,则应降低基波的均衡量。提升谐波段的均 衡可增强现场感和提高清晰度;如果声音太刺耳或者出现吱吱声,则应降低谐 波的均衡量。 以下是对某些乐器进行频率均衡的建议。如果想要得到下述效果,则可提升。 否则可衰减。 低音提琴:丰满与深沉在 60Hz;在 600Hz 为隆隆声;现场感在 2.5kHz;琴弦的 噪声在 3kHz 和以上。 电吉它:拨击声在 60Hz;丰满度在 100Hz:噗噗声在 500Hz;现场感或力度在 23kHz;吱吱声或刺耳声在 6kHz。 鼓类:丰满度在 100Hz;在 205600Hz 鼓声模糊不精;琐碎无用的声音在 13kHz;打击声在 5kHz;吱吱声及松脆的声音在 10kHz。 低音鼓:丰满度和力度低于 60Hz;薄脆的声音在 300800Hz(如果将 400600Hz 衰减,则音质会改善) ;喀喇声或打击声在 26kHz。 萨克斯管:柔和度在 500Hz;刺耳声在 3kHz;乐器键噪声在 10kHz 以上。 原声吉它:丰满度或拨击声在 80Hz;现场感在 5kHz;弹拨( 匹克)噪声在 10kHz 以上。 人声:男声丰满度在 100150Hz;女声丰满度在 200250Hz;轰鸣声或鼻音 在 500Hz1kHz;现场感在 5kHz;齿擦音( 发咝声)在 6kHz 以上。 例如,对于一条人声声轨,如果感觉声音太满或有隆隆声,则可将该声轨的低 频均衡旋钮(如在 100Hz 处 )衰减,直至声音达到原声为止。 当调节均衡至大概的频率范围时,不要停顿,它将继续变化;然后运用满提升 或满衰减使用权,其效果很容易被听见;最后微调其频率和提升或衰减量,直 至达到最令人满意的声效为止。 如 果乐器声出现嗡声、闷声或刺耳声,而自己又不知从什么频率处调节均衡时, 则可以用一台频率可选的均衡器,先将提升量加大;然后逐个选取频率段,直 至其音色 和出现问题的音色相吻合为止;最后将这一频率段衰减至使声音恢复 正常为止。例如,给钢琴拾音时,由于话筒离钢琴盖板太近会引起沉闷的染色 效果(可能是 300Hz 附近的输出太高 ),因而可用低频均衡将其提升,变化其中 心频率,直至沉闷声变得更显著时为止;然后再将此频率段的均衡加以衰减, 直至钢琴声恢复正常时为止。 一般来说,要避免过量的提升,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信号失真。此时可以用衰减 低频来代替提升高频的方法。 何时使用均衡 在 使用均衡之前,应首先换话筒或话筒的摆放位置,以获得所期望的声音效果。 这样能取得比用均衡更自然的效果。有些人甚至避免使用均衡,他们抱怨由于 使用均衡 而产生过度的相移或响铃般效应,结果使得声音不自然。有鉴于此, 他们常用高质量话筒并仔细地摆放,在不用均衡的情况下取得自然的声平衡。 假 如在录音或混录时仍需要均衡,该如何做呢?如果要将多件乐器混录到一条 声轨上,在缩混时就不能独立地对这一声轨进行均衡,除非它们的频率分布区 域相差很 远。例如,一条已录音的声轨包含领奏吉它和人声,如果给吉它加入 中频提升,那么人声的中频段也会提升。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在拾取吉它声的 时候只对它进行均 衡。 如果每件乐器都安排有各自的声轨,常用的方法是正常录音(不用均衡),然后在 缩混时加以均衡。有时一些乐器需要大量的均衡才能使声音变好。在这种情况 下,可以在录音时加入均衡,并且要以乐师在重放时审听到声音变好为准。当 通过监听调音台重放多轨录音时,这些多轨声音不一定正确,除非它们早先被 均衡过。(这里假定监听调音台没有均衡过) 。 在录音间,而不是在缩混时,用均衡的方法衰减低频或提升高频,将会得到较 高的信噪比。而在缩混期间用衰减高频的方法来降低磁带咝声。 均衡的用法 均衡可应用于以下方面: 改善音质 这是均衡的主要用途,它可使乐器的音质更好听。例如,可用高频衰减的方法 来降低歌手的咝音,或者对直接录入的电吉它声进行消除镶边声的处理。提升 100Hz 可使鼓声更丰满,或者对低音吉它声在 250Hz 附近衰减时变得更清晰。 衰减 100Hz 有助于削弱因众多和声汇集而引起的低音增强感。每支话筒的频响 和摆放位置也会对音质有影响。 创造一种音响效果 过度的均衡会降低保真度,但是却能得到一种有趣的声音效果。对人声在低频 和高频区域进行急剧的衰减,可以得到类似于电话的声音。用 1kHz 的带通滤波 器可以做到这种效果。 降低噪声和声染色 可以降低低频噪声,诸如低音的声染色、空调的隆隆声、话筒座的咚咚声等。 只要对所录乐器的频率范围的低端进行衰减即可。例如,小提琴的最低频率为 200Hz,可把均衡器频率范围调节到 4060Hz 处加以衰减。因为这种衰减是在 小提琴发声的低端频率之下,所以不会改变小提琴的音质。同样,低音鼓在 9kHz 以上只有微弱甚至没有输出,所以可以滤去以降低钹声的窜入。如果在缩 混时进行滤波均衡处理,也能起到降低磁带咝声的作用。滤去大多数乐器在 100Hz 以下的频率,能降低空调的隆隆声和气流噗声。也可以对听( 观)众区话筒 的低端频率进行衰减,以防止低音部分含混不清。 补偿“弗莱切蒙松”效应 这是一种由弗莱切蒙松发现的现象:人耳在小音量时对低音和高音的敏感度, 要比在大音量时弱。所以,当对大音量乐器录音而在小音量电平下重放时,就 会感到缺乏低音和高音。为了补偿之,在对摇滚乐录音时须提升低频(在 100Hz 左右)及高频(约在 4kHz)。乐队的音量愈大,所需提升也愈多。在这种情况下, 也可用一种具有近距效应(低音提升) 和现场感强劲的心形话筒来补偿。 能进行舒展的融合 如果要把两件声音相似的乐器声混合,例如领奏吉它和合成器吉它,则很难分 清是哪一件吉它在演奏。然而,只要对两件乐器进行不同的均衡,就能清楚地 区别开来。例如:对领奏吉它在 3kHz 处提升,其声音便有急促感;而对合成器 吉它在 3kHz 衰减,其声音就变得柔和些。这样就能得到更和谐、更清晰的混合 声。 这 同样适用于低音吉它和低音鼓之间的混合。由于它们的声音出现在相同的低 频段,相互间很易混淆或掩盖。为了加以区别,不是加厚低音吉它声和减薄低 音鼓声,就 是相反的做法。这就使得每件乐器在频谱上都有各自的区域。例如: 低音吉它位于低音区,合成器和弦置于中低音,领奏吉它置于中频的高端边缘, 而钹声位于高音 端以加入色彩。 补偿话筒的摆放 有 时为躲避背景声和声染色,而不得不采用近距离拾音。但是,一支紧靠的话 筒仅靠近乐器的一部分,这样会改变乐器的音色,而使用均衡则可部分补偿音 色的变化。 假如将话筒靠近原声吉它的发音孔拾音,由于声孔发出强烈的低频 而使吉它声低音过重,这时可在调音台上将该声轨的低频衰减,使其恢复到原 声平衡。这种均衡的 用法可对在现场音乐会录音时录得较差的声音效果进行补 救。因为在音乐会场合,舞台监听的嘈杂声会进入录音/扩声用话筒,所以不得 不采用近距离拾音以防止监听音响的窜入和回授。这种近距离话筒的摆放,或 者监听音响的窜入,都会导致声音不自然。在这种情况下,均衡是得到可用声 轨的唯一方法。 能对单条声轨进行重新混录 如果有一条声轨含有两种不同的乐器声,用均衡的方法在该声轨上变更其混录。 设想在一条声轨上有贝司和合成器两种声音,那么可用低频均衡的方法提升或 衰减贝司声音低频而不至太多地影响合成器的声音。两种乐器的频率范围离得 愈远,这种带均衡的混录愈有效。 无论何时,在录音时一定要在恰当的位置使用合适的话筒,并要在声学条件良 好的室内录音。这时就不必使用均衡。否则,使用均衡所录的声音要比不用均 衡时好得多。 常用乐器、人声均衡调节事例 在许多情况下,一种乐器单独听起来很悦耳,但仍需进行均衡调节使之频响与 其他乐器没有抵触、突出最亮丽的部分,从而融入到作品中去,这就是均衡调 节的主要目的。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常用乐器及人声均衡调节的一些诀窍: 1.底鼓(Kick Drum):底鼓是一首歌曲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它推动着节奏 向前进行。这里我们讨论如何处理常见的三种底鼓: 第一种我称之为“80 年代蓬头底鼓 ”,你一定熟悉的:强而有力、富含中频、 含有重击的“砰“ 声,想得到这种比较怀旧的底鼓声音,可以先过滤掉 60Hz 以下 的频率,然后根据情况在 78-84Hz 提升 3 到 6dB(Q 值大约为 1),使之听起来象 是敲在你的胸膛上。接下来在 1.5-2.5kHz 提升大约 6dB 来增加“砰“声(Q 值在 1.5-2.5 比较适合 ),最后在 120Hz 降大约 4dB(Q 值 1.0)。参数可以反复调节直至 听起来象“White Lion“的作品。 第二种是当今最流行的“Bonham“摇滚底鼓,我通常在 120-240Hz 提升 4dB 或 更多来得到这种声音,还需要过滤掉 1.5kHz 以上的所有频率,有时候可能需要 在 80Hz 略降低 1-2dB、在 60 略提升 2-3dB。 还有一种现在常用的底鼓:比较空、有摩擦声,想得到这种声音,你可以过 滤掉 100Hz 以下的所有声音,在 125Hz 提升大约 3dB,在 250-350Hz 提升大约 4dB。然后过滤掉 2kHz 以上的所有频率。 2.军鼓:目前有两种使用最广泛的军鼓类型:一种紧凑、有力,另一种松散、 比较长(通常用于 ballads 风格的歌曲) 首先,任何军鼓都不需要 150Hz 以下的声音,所以把它们过滤掉。军鼓的中 心频率通常在 1kHz 附近数百 Hz 的频段内,所以在这一频段提升 3-6dB 通常会 非常有益。 对于紧凑型军鼓,你可以尝试分别提升中高频(5kHz 附近) 、部分高频(8-9kHz) , 提升量可以从 3dB 开始逐渐上升,左右变化一下提升的频点直到得到理想的效 果。过滤掉 250Hz 以下、11kHz 以上的频率会使这种军鼓听起来很舒服。 对于松散型军鼓,需要在低端(250Hz 附近)进行一些提升,我通常提升 6dB。 高频不用象紧凑型军鼓那样大幅提升,但在 7kHz 附近略作提升通常会有益处, 再往上的频段可以过滤掉。关键是中频,先把提升的频点在 800Hz-2kHz 之间移 动,找到那个能引起共鸣的频点,然后调整一下提升的幅度和 Q 值。对于这种 军鼓,往往需要加上启动时间(attack time)较长的压缩、较重的混响来与之配合。 3.钹(cymbal) :对于这些富含高频的鼓件,可以降低 4kHz 以下的频率,根据情 况提升高频区(10-14kHz) 大约 3dB。 4.沙锤(shaker), 手铃(tambourine), 手鼓(conga) 、拍手 (hand clap)等:沙锤 (shaker)和手铃 (tambourine)很相似,要明亮并且贯穿高频区,对于沙锤,我通 常过滤掉 2kHz 以下的所有频率,略提升高频,比如在 9kHz 提升 6dB;手铃要 略带叮当声,所以我过滤掉 800Hz 以下的频率,在 1.5 或 2kHz 提升 4dB,在 7kHz 略作提升。 对于手鼓(conga) ,我通常用扫频的办法找到那个引起共鸣的频点,根据情况 略作提升或降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提升过多,尤其是共鸣频点较低的时候, 可能与鼓和贝斯形成干扰。为了突出 conga 的冲击效果,我通常在中频(5kHz 附 近)略作提升,比如提升 6dB。 对于拍手声,可以通过提升中低频使之厚实,通常在 250Hz 提升 2dB(Q 值 1.5)。 同样为了加强冲击力,可以提升中频(在 1.5kHz 附近提升约 4dB)和高频(在 8kHz 附近提升 2-3dB)。 5.钢琴:如果钢琴是主要乐器,只与人声或少量陪衬乐器构成音乐,这时可不 必做太多调整,如果没有贝斯,我通常会略微提升低频(140Hz 附近),另外可以 在高频区(8.5kHz 附近)略作提升,比如 3dB。 如果钢琴与其他 7-8 种乐器一起构成非常丰满的音乐,则需要对钢琴做一些衰 减的均衡处理。由于钢琴的弹奏多集中在中音区,因此你可能需要在中频区(3 或 4kHz)略作衰减使之听起来不那么“honky“ 。过滤掉 140Hz 以下的频率,因为 这段频率毫无疑问会与底鼓和贝斯形成干扰。在 8kHz 附近略作提升可以使高音 键听起来更明亮。另外尽量使中频到高频的过渡自然些。 6.电贝斯:电贝斯的种类很多,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我最喜欢的是这种贝斯: 丰满、厚重、每个音符都很突出。对于这种贝斯我通常这样处理:过滤掉 100Hz 以下的所有频段,降低 520Hz 以上的频段,在 260Hz 提升 6dB 使音调变 得丰满,在 730Hz 提升 3dB 来增加拨弦的噪声,然后再配合适当的压限效果器, 就可以产生这种适用于多种音乐风格的贝斯声音了。 对于击弦贝斯(slaps and punches),处理方法大体同上,但有两处不太一样: 不必从 520Hz 就开始降低高频,在中频(2kHz 附近 )提升 4-6dB 突出 slap 声;低 频过滤点可以设在 50Hz,以便保持足够的隆隆声。 7.电吉他:与钢琴一样需要根据整个作品的配器来决定处理方法。如果只有一 轨电吉他外加鼓与贝斯,可以让电吉他听起来响亮;如果有好几轨电吉他,另 外还有钢琴、电钢琴、打击等乐器,就必须让电吉他在频谱中占据合理的位置, 从而融入到音乐中。 对于第一种情况,只要不与贝斯发生冲突,可以尽可能的响亮,我处理那种 只有一个吉他手的小型摇滚乐队时,会尽可能提升电吉他的低频,通常会在 160Hz 提升 3dB 以上,同时注意与贝斯相融合。另外根据电吉他的声音特点可 以在 700-800Hz 稍作提升。有时需要突出中频,可以在 3kHz 附近提升。如果想 要得到那种压碎般的声音(crunchier),可以在高频区(7kHz)提升 6dB 左右。同样, 把不需要的低频和高频过滤掉 这是一个好习惯,但要仔细听,以免过滤掉 有用的泛音和谐音。 对于第二种大型乐队的情况,假设还有另外两把电吉他。首先过滤掉 200Hz 以下和 9kHz 以上的频率,重点是中频,可以先通过扫频来判断哪些频段需要提 升、哪些频段需要衰减。我发现提升 4kHz、衰减 6kHz 通常能取得好的效果, 但有时却正好相反,主要取决于作品的整体要求。对于有多把电吉他同时演奏 的情况,要确保其声音略有不同,否则听上去会非常刺耳。 8.木吉他与弦乐:对于不同的混音作品,木吉他的均衡处理会有极大的不同。 图六(抱歉在原文里没有找到图例) 示范了一个与鼓、贝斯、钢琴、电吉他、打 击乐以及大量人声一起演奏的木吉他均衡处理。我过滤掉了 90Hz 以下的所有频 率,在 360Hz 作了少许提升。在中频、高频作了相当大的提升:在 2kHz 提升了 10dB,在 7.1kHz 提升了 9dB,这样处理后木吉他听起来的确比其他乐器都要明 亮了。 来看图七,这首作品里除了木吉他外只有人声、少量打击乐器。为了使木吉 他听起来更饱满,我把低频过滤点降低到了 43Hz,在 166Hz 提升了 3.4dB。中 频提升点放到了 3.1kHz,只提升了 7dB,用更平滑的均衡曲线在高频区(7.1 以 上)提升了 9dB。 弦乐的均衡处理与木吉他非常类似,在乐器很多的音乐里,我通常会过滤掉 大部分低频,然后在中高频(7kHz)提升大约 4dB,最后也许会在高频区(10kHz)用 坡形曲线做提升来增加一些空气感。 9.铜管和木管乐器:通常中频比较突出,处理好中频非常重要。对于象小号这 样的乐器,低频过滤点可以设在 200Hz 甚至更高,在对中频进行处理时要注意 避免混浊。 对于那些低音突出的铜管乐器来说,情况正好相反,需要过滤掉高频部分, 比如过滤掉 9kHz 以上,通常要提升中低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