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谈路桥施工中加固技术及设计方 案 摘要:本文探讨了体外预应力 加固技术与设计方案,粘贴碳纤维加固 技术和设计方法,化学植筋加固技术及 设计方案和体外索加固桥梁设计方法,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加固方案 和加固施工过程。 中国论文网 /2/view-12798765.htm 关键词:路桥施工;加固技术; 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国内大量的涌现出 了大型、重型的车辆,这些导致道路桥 梁加速破坏,同时也致使道路桥梁的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载能力下降。因此,我们要采取适当的 措施对道路和桥梁进行加固和加强,对 路桥施工中加强加固技术的设计和应用 也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与设计 方案探析 1、加固原理 预应力加固法是用钢绞线,粗钢 筋,高强度钢丝为原料,以梁作为锚固 体,施加预应力钢拉杆对组件结构进行 加固。由于张拉可以对梁体产生偏心压 力,在这种偏心预应力功能下,使梁体 产生向上的力,这样就可以抵消部分自 身的重力应力,减小结构的变形和裂缝 延伸的宽度,降低被加固钢筋构件的应 力水平,极大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2、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优点概 述 不影响原来的结构,原来的结构 可继续使用,施工工艺相对简单,进展 迅速快,简单,过程较少;基本不改变 原有结构,施工工作量小,所以可以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大程度缩短建设工期。 不会增加结构的自重,不降低结 构的使用功能。体外预应力束基本上不 占空间结构,所以不会因为有预留孔而 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工程质量更有保证。体外预应力 束可以在工厂进行生产,质量远高于现 场加工的预应力粗钢筋,张拉工艺中稳 定性强;工作人员可以精确控制和调节 钢丝应力。后期维护方便。投入使用后, 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检查腐蚀情况,随时 检测预应力梁,及时掌握相应的数据, 保证可能和必要时及时更换。 3、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设计方 案 体外预应力钢索加固的方法。预 应力体外索加固一般使用的预应力钢束 或钢绞线,沿束肋侧根据一些线性设置, 通过体外预应力张拉实现。梁的底部设 置若干定位装置,确保钢丝绳和固定其 位置。钢丝绳索锚杆预应力锚索梁两端, 通常在套上保护管,或是张拉锚固后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混凝土包裹,以免生锈。 下撑式预应力杆件加固法。下撑 式支架式预应力拉杆加固法有直线式、 折线式和混合式等形式,直线性杆件加 固方法适合下弦桁架抗拉能力不足及正 截面抗弯承载力不足的梁;折线式杆适 合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梁 和中间跨度都不足的梁,跨中端和桁架 下弦抗拉能力不足的梁;混合式拉杆适 合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不足,但斜截面抗 剪承载力不足的梁以及下弦杆承载能力 严重不足的桁架。 二、粘贴碳纤维加固技术和设计 方法分析 1、加固原理 使用特殊配置的黏贴树脂或浸渍 树脂粘贴碳纤维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 树脂固化后与原来的结构构件组 成一个新的应力体系,提高了原来的构 架的机械性能和力学性能。 2、碳纤维材料的优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碳纤维布质量轻,设计厚度较薄, 结构基本不增加自重和变截面形状,因 此可操作性强,操作空间几乎没有什么 要求。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机械性能 和力学性能。可以适应不同的形状,可 有效地封闭混凝土裂缝。但根据需要可 以对桥梁的斜、弯曲和特殊结构进行加 固,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成 本。施工简单,没有钻孔和切割,避免 了原结构的新的损害。具有良好的耐久 性,耐腐蚀性,使用寿命长,维修也很 方便。 3、粘贴碳纤维加固技术的设计 方案 具体内容如下:表面处理,混凝 土表面风化层完全清除,再用清水冲洗, 使其充分干燥,底层涂料,当气温低于 5,或湿度较大不能进行施工。选择 合适的底涂层,施工现场空气应充分流 通,严禁烟火;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 凝土结构,使用温度一般应低于 60。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纤维贴片应根据设计尺寸裁切好,长度 在 2 米以内最合适,依据使用量做出即 可。可以用指头触摸确认建筑表面底漆 干燥程度,施工结束一周后,用机具磨 平磨光。这时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按规 定的配比放在搅拌桶中,使用电动搅拌 器搅拌筒,使其均匀混合。涂抹量因施 工的粗糙度而不同,转角部要多涂。 三、化学植筋加固技术及设计方 案分析 1、加固原理 化学植筋是在已有的钢筋混凝土 构件中根据正确的直径和深度标准要求 开凿合适的空洞,使用特殊的植筋胶, 利用其锁定键和粘结使钢筋与原混凝土 粘接牢固,使作用在植筋上的张拉力通 过化学粘结剂向混凝土传递。从而形成 一个受力体体系。 2、化学植筋加固方法的优点 策划设计灵活,可在混凝土结构 大多数地方使用,根据结构设计的植筋 数量和规格。可靠性比预埋件好,在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筋混凝土结构中可能与其他结构连接处 预留预埋件,但难以确定位置,而植筋 具有灵活性,并具有同样的可靠性和预 埋件比较起来。比一般的铆接,焊接方 法受力较均匀,材料不会产生应力集中 现象。抗疲劳性好,承载能力大,根据 标准计算建筑完全可以满足承载力的要 求。工艺简单,钻孔直径深度范围大, 可以大大缩短工期,一般钢筋工就能够 操作,相对于其他方法经济使用。耐高 温,可以近距离焊接施工焊接。 3、化学植筋钢筋加固技术设计 的具体内容如下:对修复裂缝情况详细 检查并记录在案。钻眼埋嘴,嘴子要做 出适当的大小尺寸,尽量减轻其重量, 防止因为不牢固导致焊缝少布口,窄缝 口而密布嘴,嵌缝停止泥浆,当嘴子埋 贴后,把剩下的裂纹全部封闭,进行嵌 缝或者是堵缝处理,进行压力或者是压 气试验测试,检查裂缝闭合和通畅情况, 在对灌注裂缝进行化学灌浆,根据裂缝 纹病理和施工条件的不同,可以用手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泵输注或射器灌注两种方法。 四、体外索加固桥梁设计方法 1、加固的理论 为适应某些旧桥梁的加固后的承 载能力,体外索一般采用折线形,同时 满足梁的正截面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要 求。体外索材料一般是由无粘结钢绞线, 粗钢和槽钢组合。体外索加固桥梁受弯 构件的施工时,可以按偏心构件承载力 复核梁;根据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认为截面弯曲破坏时,梁内的非 预应力钢筋和预应力筋屈服,而预应力 钢筋不能达到最终强度,检查使用阶段 的应力和结构的变形情况;根据加劲梁 组合结构分别对其受力和使用情况进行 分析。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各指标的 计算时,依据整体的变形协调条件计算 荷载作用的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 2、加固的方案和施工过程 钻井和碳纤维粘贴 在 T 型梁的腹板钻孔洞时,避免 了梁中间的受力钢筋。洞口周围粘贴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30 cmx30cm 粘贴碳纤维,从而很好的 增加了钢筋混凝土的局部承压能力。穿 线索和每一根无粘结预应力张拉钢线贴 上标签号码,逐根将钢绞线穿到钢栓孔 中,并调整到最佳位置。然后安装锚杯 和夹片外螺母,安装千斤顶和张拉配件 到位。最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在张拉施 工的过程中采用张拉力和预应力的双重 控制,最后进行预应力张拉。 五、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SZMS 0001-2019智能溯源电子秤
- 税务筹划与申报管理规范
- 高三侯氏制碱法课件
- 电商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老牌焕新拥抱电商
- 离婚协议模板制作与授权使用及修改合同
- 石嘴山政务公开信息发布与传播技术服务合同
- 个人自建房产权转让合同(含土地证及配套设施)
- 广告投放风险管控代理合同
- 骨髓瘤x线影像诊断课件
- 农学领域节水灌溉制度
- 2024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题库
- 《万以内的加减法》课件
- 《国际贸易学(第四版)》第七章-关税措施
- 学生作文稿纸(A4打印)
-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标志物
- 客户满意度提升家政服务的服务质量改进策略
- 2025中国电信浙江公司社会招聘179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内河小型船舶驾驶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抗菌药物DDD速查(2025版)
- 【MOOC】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爱课程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高清版)DB43∕T 1292-2017 地理标志产品 东江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