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人口特征调查_第1页
宾川县人口特征调查_第2页
宾川县人口特征调查_第3页
宾川县人口特征调查_第4页
宾川县人口特征调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宾川县人口特征调查 专业:地理科学 姓名:黄建梅 学号:20091061140 一:宾川县概述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地处北纬 25232612、东经 1001610059。东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接壤,南连祥云县,西与大理市、洱源县交 界,北与鹤庆县及丽江地区永胜县毗邻。县境最大直距:南北为 72.8 公里,东西为 68.7 公 里。县城距州府大理市(下关)68 公里,距省会昆明 394 公里。 “宾川”之名由宾居宾居川 宾川演变而来。战国时属叶榆地,西汉属益州郡,东汉属 永昌郡,蜀汉、西晋、北周属云南郡,隋置越析州,唐高宗时属姚州地,明弘治七年,置 宾川州,治所州城。民国 2 年( 1913 ) ,改州为县属腾越道(今腾冲县) ,民国 18 年, 废道属省。 1949 年 12 月 23 日,宾川和平解放。 1950 年 1 月 1 日,0 宾川县委、 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大理行政专员公署,县城州城, 1956 年县委、政府迁石榴村, 1958 年迁牛井,2002 年 8 月 13 日撤牛井、太和两镇,建金牛镇。2005 年 12 月撤古底乡并入平 川镇。 宾川县是云南省商品粮、优质烟、香叶油、柑桔和葡萄的生产基地县。水稻“桂朝二号 “获全国单产之冠。柑桔、葡萄驰名全滇,赢得“ 桔果之乡 “美誉。境内三个华侨农场,是引 进外资、技术、人才的潜力所在。佛教圣地鸡足山,名播东南亚,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二:人口特征 ( 一) 、总人口数及增长 1.总人口数 截至 2010 年底,全县总人口为 34.8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2.2 万人,非农业人口 2.68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 8.2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 22.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4.38。宾 川人口数量保持平稳增长,人口增长幅度呈持续下降的态势。在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 人口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有所优化的形势下,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2人口增长 全县普查实际登记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的 32.44 万 人相比,十年 加了 2.44 万人 ,增长 7.52。平均每年增加近 0.24 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 0.73。 3家庭户人口 全县普查实际登记家庭户 8.73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33.7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86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88 人减少了 0.02 人。 (二)人口结构 1性别结构 全县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男性为 17.82 万人,占总人口的 51.09;女性为 17.06 万人, 占总人口的 48.91。总人口性别比 104.45(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比 2000 年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5.75 下降 1.30。 2年龄结构 全县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014 岁的人口为 6.54 万人,占总人口的 18.75;1559 岁的人口为 24.42 万人,占总人口的 70.01%;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3.92 万人,占总人口的 11.24%,其中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2.7 万人,占总人口的 7.74% 。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 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 6.56 个百分点,1559 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4.73 个百分点,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1.83 个百分点,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 重上升了 1.13 个百分点。 3民族结构 全县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汉族人口为 27.15 万人,占总人口的 77.84;各少数民族人 口为 7.73 万人,占总人口的 22.16。其中:白族 4.53 万人,占 12.99;彝族 2.21 万人, 占 6.34;回族 0.08 万人,占 0.23;傈僳族 0.66 万人,占 1.89。同 2000 年第五次全 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 2.13 万人,增长 8.5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 0.3 万 人,增长 4.04。 (三) 、人口的空间分布 1人口的分布及密度 人口数位居全州第 3 位。面积约 2564 平方公里。有 10 乡镇、3 个华侨管理区的人口 分布为: 乡镇(华侨管理区) 人口数(万人) 乡镇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 米) 乔甸镇 2.17 196 111 宾居镇 3.63 158.23 229 州城镇 4.50 195 231 金牛镇 9.69 272.97 355 鸡足山镇 2.82 315.77 89 大营镇 2.41 291.78 83 力角镇 3.14 193 163 平川镇 3.51 322 109 钟英乡 1.01 292 35 拉乌乡 1.03 241 43 彩凤华侨管理区 0.26 1 0.87 239 太和华侨管理区 0.42 9.89 425 宾居华侨管理区 0.29 5.93 489 县人口 密度 34.88 2564 136 2.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 由以上数据可得: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分别集中在:金牛镇、州城镇、宾居镇、力角镇 和 3 个华侨管理区,而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分别在:钟英傈僳族自制乡和拉乌彝族自制乡, 还有鸡足山镇和大营镇。所以宾川人口主要分布在宾川的中部靠县城近的坝子地区,而人 口稀少区主要是在坝子周围的半山区。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人口的分布,同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地形:宾川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形以山地和山间坝子为主,宾川人口主要就集中 在这条狭长的坝子里,这里地形平坦,四周环山,土壤肥力好,以红壤土为主适合种柑橘 和植葡萄等热带水果,所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而在拉乌等半山区,地势较高,人口相对 较少。 气候:宾川由于处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所以气候干燥少雨,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有明显的干湿季,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坝子地区发展了大量的水稻 种植水果种植业,又被誉为桔果之乡。宾川还是著名的白肋烟生产基地。宾川进内有桑园 河流经,人口密度较高的几个镇都分布在桑园河畔,所以宾川坝子地区,光热水土条件好 是人口集中分布区。而在半山区,地势较气温低高影响农作物生长,只能种植核桃等耐寒 植物,人口也相对稀少。 (2)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影响 这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归根到底还要通过对社会 经济的影响而起作用。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造成经济 结构的地域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人 口分布的地域差异。 交通:在宾川坝子地区交通便利,公路运输体系完备,利于农产品外送,所以吸引了大 量的外地商人来此收购农作物。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而在半山区地势高交通不便,影响经 济发展,从而影响人口分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坝子地区也就在县城周围,经济发展好,交通便利,公共设施较好, 吸引了人口的涌入,而在半山区,经济发展的限制人口密度低,人口分布少。 (3)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 人口的地域分布都不同程度地显示着历史的继承性,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生产力的发展和 生产布局的改变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其变化又表现出较大的惰性。 越是历史悠久的地区,这种烙印就越深刻,州城镇是原宾川的县城所在地,历史因素, 使这个地区人口分布集中,拉乌等镇是少数民族集中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大多数地区,因 开发历史较短,人口增殖时间短,迁移人口数量有限,人口分布一般较稀疏。在几个华侨 管理区人口多是因为政策的影响,人口从外地迁回宾川,都集中在这几个区内,国家为他 们提供了相对优越的政策和环境。所以人口稠密。 (四)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县普查实际登记的 6 周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 文化程度的 1.54 万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 2.98 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 12.99 万人;具有小学文化 程度的 12.9 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 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1156 人上升为 4425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5908 人上升为 8555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 28040 人上升为 37257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 45811 人下降为 36976 人。 全县普查实际登记 15 周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1.69 万人,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 1.29 万人,文盲率由 9.19%下 降为 4.85,下降了 4.34 个百分点。 注: 人口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境 内”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内, “境外 ”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各地区的人口,是指普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