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盛京建鼓》体现的满族舞蹈审美思想_第1页
论《盛京建鼓》体现的满族舞蹈审美思想_第2页
论《盛京建鼓》体现的满族舞蹈审美思想_第3页
论《盛京建鼓》体现的满族舞蹈审美思想_第4页
论《盛京建鼓》体现的满族舞蹈审美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论盛京建鼓体现的满族舞蹈审 美思想 【摘 要】 “建鼓” 是一种起源于商 代的汉族礼乐舞蹈类型,本类舞蹈长期 在汉族宫廷文化中传承发展,并在清顺 治年间被引入满族礼乐祭祀舞蹈系统中。 作为一出取材自满族建鼓乐舞的舞蹈剧 目, 盛京建鼓具备祭祀化审美特征、 满族秧歌式审美特点、借鉴汉族舞蹈的 审美思路,及从民族人文特征出发进行 细节改良的审美意识。 中国论文网 /7/view-12832458.htm 【关键词】舞蹈审美;满族舞蹈; 盛京建鼓 满族是一个在近一千年历史中, 与中原地区汉民族政权频繁发生冲突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文化交流的独特少数民族。在清代开国 之后,满族统治者为了追求特定的政治 目的,在艺术上适当借鉴了汉族宫廷乐 舞的表现形式,创立了包括满族建鼓在 内的本民族礼乐舞蹈。近年来,我国艺 术工作者着手编创出了包括盛京建鼓 在内的新时期满族宫廷舞蹈剧目。在本 文中,笔者将尝试分析由满族宫廷祭祀 舞改编而来的盛京建鼓剧目艺术概 况,及其所体现的满族舞蹈审美思想。 一、满族舞蹈盛京建鼓艺术 概况 从历史发展上看, “建鼓” 本身是 一种汉民族的礼乐舞蹈类型。据周礼 记载,早在周之前的商代,宫廷乐师就 开始用“建鼓 ”乐器演奏曲目,而宫廷礼 乐舞者则会和着鼓曲表现一些具备祭祀 意识的舞蹈。而在两千多年前,建鼓舞 逐渐成为了汉族宫廷礼乐舞蹈中的重要 类型。我国清史稿乐志等资料记 载,清代顺治时期,满族统治者成功颠 覆了明政权入主北京。在以上历史背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中,占领了华夏内陆的清统治者,为了 满足本民族在北京紫禁城和满清发源地 盛京大规模祭祀祖先的需要,借鉴了明 代祭祀舞蹈建鼓舞的表现形式,创立了 融合满汉风格的满族建鼓舞。本类舞蹈 在二百年中一直流传于清代宫廷。上世 纪 90 年代,我国舞蹈艺术工作者王明 珠,以借鉴满族宫廷建鼓舞表现方式的 思路,设计出了适合当代各民族观众审 美的满族舞蹈盛京建鼓 。本剧目以 群舞配合独舞的方式进行展现。伴舞者 在露天场地中分成几组,分别表演舞龙、 满族高跷、打鼓舞、武术舞等艺术类型。 而舞台中心的女性独舞者着花盆底鞋、 大拉翅头饰与满族旗袍,在高战鼓和小 鼓上利用双折扇与扇穗,展现出融合满 汉风格的建鼓舞。本部舞蹈剧目规模宏 大,其艺术风格即优雅高贵,又具备绚 烂潇洒的艺术特点。 二、 盛京建鼓体现的满族舞 蹈审美思想 本章将分四点解读盛京建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剧目所体现的满族舞蹈审美思想。 (一)祭祀化舞蹈审美 从隋唐时期的H 时代开始, 祭祀化舞蹈就成为了满族先民舞蹈艺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满族舞蹈 总会或多或少表现出满族萨满文化背景 下的祭天、祭祖意识,这类审美思想在 盛京建鼓中也有所体现。规模宏大, 舞蹈具备一定的层次感,音乐与舞蹈动 作的配合方式鲜明且引人注目,可以被 看做是祭祀化舞蹈的基本特征。在盛 京建鼓中,30 名以上的群舞者被分配 在高跷舞、龙舞、打鼓舞、武术舞队伍 中,并以单线型、双线型、圆型、方阵 型队列依次上场。各队伍舞者需分别展 现出风格不同的舞蹈。当以上群舞与女 性独舞部分叠加时,剧目的层次感即十 分鲜明,而舞蹈也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此外本剧目使用鼓点作为舞蹈配乐的核 心要素,女性舞者跟随鼓点做出开扇、 倒腿翻身、扇穗剑舞、侧抬腿朝天蹬等 鲜明动作,其舞蹈风格高调恢弘。以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舞蹈要素,都表现了盛京建鼓的祭 祀化审美特点。 (二)满族秧歌式的动作风格 作为一部满族舞蹈剧目, 盛京 建鼓选取的动作表现出浓厚的满族秧 歌风格特点。举例而言,在盛京建鼓 的女性独舞部分中,主舞者以双绢面折 扇作为道具,身体面向皇帝所代表的观 众,一边向前方插腿进步一边向两侧略 微出胯,在出胯同时向反方向出肩,并 用双扇向身体内侧下画出倒“八” 字的弧 线。在画倒“ 八” 的同时,女性舞者不但 需做出左右摇摆的躯体动作,还需跟随 双扇的下滑和扬起适当纵向上颠躯体, 并随后快速微蹲,进而使自己的身姿表 现出上下起伏的态势。即左右摇摆又上 下起伏,本身就是满族秧歌中标志性的 躯体姿态。此外,舞蹈中的双扇内开半 蹲行礼、一扇后背一扇上开等姿势,都 与满族秧歌中的部分上肢动态基本一致。 (三)对汉族舞蹈的适当借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除以上两点外, 盛京建鼓还 很大程度借鉴了汉族舞蹈的动作特点, 以上剧目审美也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很多 满族舞蹈的审美思路。 盛京建鼓中 女性舞者展现的掖腿翻身动作,取材自 汉族古典舞中的掖腿翻身动作组合。而 女性舞者做出的扇穗舞花舞蹈段落,则 借鉴自汉族舞蹈的剑舞身韵。汉族舞蹈 的精华动作及套路,有效提升了盛京 建鼓的艺术美感。 (四)适应满族人文特点的细节 改良 在维持舞蹈的满族风格,适当借 鉴汉族舞蹈精华动作组合的前提下, 盛京建鼓剧目还表现出了细节改良 上的民族人文适应性审美思路。在借鉴 选取一些汉族舞蹈中的常用动作时, 盛京建鼓等舞蹈的编创者会从本民 族的人文特殊性出发,对特定动作做出 满族式的改良。举例而言,在本部舞蹈 的独舞开篇中,女性舞者面前站立于战 鼓上,左腿侧向高抬起来。侧向高抬腿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动作,本身是各民族舞蹈中都比较常见 的高难度姿态之一。但盛京建鼓女 性独舞者在抬腿同时,采用了一个“朝 天蹬”的方式修饰动作细节,即没有绷 脚面踢腿,而是将脚尖向内勾起,让脚 与腿呈现 90 度夹角,并将鞋子的高花 盆底朝向天空。汉族舞者在展示本动作 时,往往采用绷脚面姿势,这是由于汉 族女性多穿着平底鞋,如在舞蹈时勾脚 面,舞者的腿部线条就会显得比较短, 舞蹈观感就会不美观。而在满族民俗中, 女性多穿着很厚的花盆底鞋活动。在侧 高抬腿动作中,花盆底鞋能帮助舞者延 长腿部线条,因此“ 朝天蹬 ”不但具备美 感,还能塑造满族舞蹈的艺术个性。 结语: 作为一出取材自满族清代乐舞的 舞蹈剧目, 盛京建鼓具备祭祀化审 美特征、满族秧歌式审美特点、借鉴汉 族舞蹈的审美思路,及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