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害个人通讯信息权益的民事责任_第1页
论侵害个人通讯信息权益的民事责任_第2页
论侵害个人通讯信息权益的民事责任_第3页
论侵害个人通讯信息权益的民事责任_第4页
论侵害个人通讯信息权益的民事责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论侵害个人通讯信息权益的民事责 任 【摘 要】在司法实践中,由于 缺少通讯信息的法律保护条款,通常将 通讯信息的泄露视为对隐私权的侵害, 然而这一做法即认同侵害通讯信息的救 济方式同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法律责任相 同,需承担的责任多为停止侵害,消除 影响,唯一可能获得经济赔偿的方式就 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在实践操作难 度较大。受害者鉴于要付出的时间、金 钱等诉讼成本,多数受访者在遇到个人 信息遭泄露后,选择了忍耐。但是随着 侵害个人通讯信息事件的多发,形式的 多样,通讯信息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日 益受到关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中国论文网 /5/view-5892374.htm 【关键词】侵权;个人通讯信息; 民事责任 一、侵害个人通讯信息权益的行 为类型 第一是对个人通讯信息的收集。 非法收集个人信息产生侵权是因收集者 未经许可擅自收集他人信息的行为导致 的侵权,但由于通讯信息在特定范围内 具有公开性,因此并非未经信息主体同 意的收集都是违法的。 “从广义上说,民 事主体合法权益的不利益状态,无论是 已然的还是未然的,只要是确定发生的 不利益,都可以称为损害事实。 ” 1 对于个人通讯信息收集过程中的 侵害,一是由通讯信息主体主动提供信 息,但是信息收集者采取了一些欺骗或 是变相的强迫,以及超出承诺适用范围 的手段,比如设定格式条款,使通讯信 息主体违背意愿透漏个人信息;二是通 过信息技术未经通讯信息主体同意收集 个人信息,例如购买信息通道,实用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息追踪软件,盗窃通讯信息目录等行为。 这些行为实际对个人通讯信息权益构成 了侵害。 第二是非法使用个人通讯信息。 主要是使用通讯信息的过程中,进行恶 意的公开或是超出当时通讯信息主体同 意的使用范围,在没有信息主体允许和 授权的情况下,违背约定使用目的,超 出适用范围和期限或是将通讯信息转让 给他人,使通讯信息主体短时间内大量 接收垃圾消息,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处理,造成损失或致使他人名誉权、生 活安宁或财产权受到损害,应视为侵权 行为。 第三是以牟取利益为目的,出售 个人通讯信息。包括出售自身价值较高 的通讯信息和作为客户信息名单的通讯 信息,都是对个人通讯信息财产权益的 侵害。目前个人信息的交易主要包括两 种:一种是通讯信息互易,由于通讯信 息资料意味着客户群的扩大,因此商业 合作伙伴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换客户信息实际上是变相的出售信息行 为;另一种是个人信息的直接买卖,信 息收集者将住址、邮箱、电话号码等信 息进行汇总,作为商业资源予以出售, 或者将一些市场价值较高的号码在通讯 信息主体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销售,侵 害通讯信息权益。2 二、个人通讯信息的侵权模式 一类侵权模式是通过个人通讯信 息的形式侵害主体的人格权益。比如网 络上的人肉搜索,最初只是网友对某一 则消息进行关注,进行浏览,转发,或 者是针对某一事件发表看法,然而一旦 有人将涉及到的当事人手机号码、单位 地址等通讯信息公布,就将会引发较为 严重的后果,可能侵害公民的人格权益, 如名誉权、隐私权等。比如部分网络商 家的商品实际存在问题,但是为了提升 店铺信誉,买家一旦给予差评,就以发 送垃圾信息,打骚扰电话等方式逼迫买 家修改评价,这种情形可以通过消费 者权益保护法对通讯信息主体进行保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护。 另一类侵权模式是直接对个人通 讯信息的财产权进行侵害。一些网站整 合了用户的地址、电子邮件等通讯信息, 进行标价,获得利润。而我国也出现通 过电子邮件出售邮箱地址等信息资料的 行为。3 目前学界中存在这样一种观点, 虽然承认个人通讯信息具有商业价值, 但是采用财产权保护方式并不可取,主 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认为对于个人通讯信息的商 业利益通过侵权法保护足以,不需将个 人通讯信息认定为财产权利。如姓名、 肖像、名誉等都具有财产利益,尽管不 被认定为财产权,但是侵权法同样可以 进行保护,将个人通讯信息视为财产并 不利于保护。一旦承认通讯信息的财产 性,在某种程度上将加快通讯信息转让、 刺激通讯信息交易。这种观点不利于信 息主体充分利用信息价值。 二是将个人通讯信息认定为财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权将会增加权利行使成本,并且不具有 可操作性。如果将通讯信息认定为财产 权,将面临权力行使的困境,个人通讯 信息所有人许可他人使用信息成本很高, 在通讯信息上设置了财产权,就意味着 公司或其他需要获得通讯信息的组织或 个人汇编及使用通讯信息时需要获得众 多通讯信息所有人的许可。当通讯信息 受到侵害而诉诸法律时,个人作为诉讼 主体不划算的,构建集体诉讼机制又具 有实际操作困难。中国电信用户数量已 经超过 7 亿,互联网用户突破 1 亿,4但 是并非所有通讯信息遭到泄露都会诉诸 法律。三是由于个人通讯信息主体和商 家地位的不平等,财产权实现存在一定 问题。信息所有人在面临各商家的格式 合同时,并无同商家讨价还价的机会, 在很多情况下只能被迫填写通讯信息, 因此承认通讯信息的财产权实际上是有 利于整理和加工通讯信息的商家而不是 信息主体。其实格式条款是一个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