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卷 511918 年夏,协约国与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联合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很快占领了 苏俄大约 3/4 的国土,致使国内最重要的粮食和燃料来源被切断, 40%的工厂因缺乏原料而停工、停产, 交通运输几近瘫痪,人民忍饥挨饿,苏维埃政权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决定( ) A实行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实行工业化 52. 下面是 1919 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城里人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苦打下的余粮都给国家,不许卖 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53、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 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 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反映出该国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内容是 A按劳分配 B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C推行以工代赈 D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54、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B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 C是巩固苏俄政权的重要措施 D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特点 55、 “对发展经济来讲,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成功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 B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D所制定的目标远远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56、列宁在 1921 年 10 月的一个重要报告中指出:我们“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惨败” 。后来,他 又更明确地指出:“到 1921 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 原则尝试已告失败。 ”列宁所说的“已告失败”的“尝试”是( ) ,为了扭转“失败” ,苏维埃俄国实 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B.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 D.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57、.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联建成 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58、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 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俄)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 。这里的“学会做生意” 主要指 A借助商品市场进行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59有人说,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 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 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 ”这里 “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60. 1934 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苏联后写到:“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是不可避 免的。 ”“消极的东西” 主要含义是 A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新经济政策的弊端 C支持工业化,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 D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61、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 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 75%,而日用消费品占 25%。 ”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B.以工业化为主导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62、 “(苏联)农场畜牲遭到可怕的抢先屠宰马的数目从 1928 年的 3350 万匹减少到 1935 年的 1660 万匹;牛的数目从 7050 万头减少到 3840 万头这反过来又造成肉类和谷物产量的急剧 下降。 ”材料表明苏联正在(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倡导“玉米运动” 63、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B.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C.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消费品生产, 人民生活提高缓慢 D.调动了地方、企业和农民生产积极性 2 64、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各国的稳定发展 B.生产相对过剩 C.资产阶级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 D.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65、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其特点有( ) 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苏联受到的影响尤其大 A. B. C. D. 66、美国前总统乔治 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2009 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 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 然而,在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 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 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67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 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这里的“模 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681933 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 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69、罗斯福新政中通过兴办公共工程和实行“以工代赈” ,可以( ) 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增加就业 刺激消费需求 稳定社会秩序 A. B. C. D. 701933 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71、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 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 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 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话预示政府将( ) 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72、罗斯福新政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逐渐摆脱了危机和困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资本主义模式, 使 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D.完全消除了经济危机 73早在 1933 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 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 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 ”(大国崛起美国)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 A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罗斯福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74.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整顿了财政金融体系 C对工业加强了计划指导 D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75、下列关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表述, 错误的是( ) A.主张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主张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 C.凯恩斯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 D.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了罗斯福新政 76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 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这表明 ( )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没有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771945 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78、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79下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或公司的照片,它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哪一主要特点( ) 3 A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B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C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D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80、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得到福利制度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B、 缓解了社会矛盾 C、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D、扩大了社会消费 8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调整和改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进入“黄金时代”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向不包括 A推行计划经济 B完善福利制度 C股票分散化 D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82二战后西方国家努力修补资本主义社会缺陷,尤其是所有权方面的“人民化”与社会制度上的 “福利化”。其中“人民化”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国际格局的改变 B社会结构的变化 C意识形态的剧变 D议会民主制颠覆 83、二战后美国人杰克失业了,一直都呆在家里,5 年来没找工作。但他一家 5 口人,每月可从 保障局领到 1 255 美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房租和医疗费用均由政府支付。杰克及其家庭的生活得 到保障主要受益于( ) A罗斯福新政 B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C里根对经济政策的调整 D经济的全球化 84、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 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 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 克服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 C 解决 “二战 ”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 缓解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 85.对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客观评价是 基本上适应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这种体制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后来这种体制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种体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A. B. C. D. 86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的是( )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87、下列对赫鲁晓夫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其改革在一定程度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B、大种玉米运动符合当时苏联的社会实际 C、是在维护原有的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局部改革 D、农业是其改革的重点 88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 ”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 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9赫鲁晓夫执政后实行经济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反映了其改革内容的是 A “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B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 “提高集体农庄的物质利益”D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90、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91、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 近国民生产总值的 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生产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 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92、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有( ) 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 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 B. C. D. 93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 夫把苏联改垮了” 。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4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941971 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 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 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95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 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 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材料中的“他”应是( ) A罗斯福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96、罗斯福新政与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的本质不同于 A、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B、对生产资料局部调整的力度不同 C、所有制形成的不同 D、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97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 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8下表为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示意表 美国 英国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加拿大 日本 20 世纪 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光速测试题及答案
- 财富级别测试题及答案
- 财经法规面试题及答案
- 城轨英语试题及答案
- 不良库存处理及改进措施计划
- 探索远程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计划
- 性别与社会的2025年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活动计划
- 文化适应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探讨试题及答案
- 如何建立品牌的情感连接计划
- 1-059-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继电保护(第二版)11-059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职业标准试题库
- 【宁波年报】2022年宁波房地产市场年报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2023年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京中考英语词汇表(1600词汇)
- 超市消防监控系统设计
- 封样管理规定
- 黄腐酸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立项备案
- 管理人员责任追究制度
- 自动旋转门PLC控制
- 电影场记表(双机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