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_第1页
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_第2页
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_第3页
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_第4页
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常州市财政局 常劳社就2006 5 号 关于印发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和管理办法的 通 知 各辖市、区(人事)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市各有关单位: 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做好我市公益性岗位认定和管理等工 作,现将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 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一、为加快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 作的实施意见(常政发2006 56 号)文件精神,市 劳动保障、财 政部门将于 2006 年 7 月份对首批申报的公益性岗位进行认定, 各地及各有关部门应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申报条件、申报程 序及时做好公益性岗位的认定申报工作。 二、各辖区应指定专门机构负责公益性岗位申报工作,根 据管理办法明确的公益性岗位认定条件、申报程序、办结期 限等要求,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同时要加大公益性岗位认定和 管理政策宣传力度;细化措施,方便用人单位查询和申报享受有 关公益性岗位的扶持政策。 三、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可结合本办法,制定本地区公 益性岗位认定和管理规定。 附件:1.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和管理办法; 2. 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表; 3. 同意申报公益性岗位证明; 4. 公益性岗位申报公示; 5. 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汇总表。 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常 州 市 财 政 局 二六年六月十六日 主题词:公益性岗位 认定 通知 抄 送:市人民政府 常 州 市 劳 动 和 社 会 保 障 局 、常 州 市 财 政 局 2006 年 6 月 16 日印发 共印 3535 份 附件 1: 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和管理办法 一、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 的实施意见(常政发 200656号,以下 简称实施意见)文件精 神,做好公益性岗位认定、管理工作,帮助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就 业困难对象在公益性岗位上实现再就业,制定本办法。 二、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投资、政策扶持或社会筹资,以 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非营利性公共管 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主要包括: (一)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具体包括计划生育协管员、交通 协警员、暂住人口房屋租赁管理协管员、城市管理协管员、党建 指导员、工会指导员等岗位。 (二)社区公益性岗位:具体包括区、街道、社区开办的非营 利性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敬老院等机构;在街道、社区开 发的保洁、保绿、保安及社会化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包括由街道 主管的实行按户收费的新村、小区物业管理企业)。 (三)其他公益性管理服务岗位。 公益性岗位的范围今后在市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认定过程中 逐步完善并向社会公布。 三、公益性岗位应优先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继续执行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由政府投资形成的公益性岗位优先使用下 岗失业人员的通知(常政办发 200397 号) 的有关规定,建立公 益性岗位申报、收集制度,为就业困难对象提供岗位援助。 四、就业困难对象范围按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确定,即 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以下人员:包括“4050”人员(即截止 2007 年 底女 40 周岁以上、男 50 周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就业确有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夫妻双方均 下岗失业的人员;单亲家庭下岗失业的人员;特困职工家庭有就 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员; “零就业家庭 ”的人员 。 就业困难对象的确定应由本人申请,社区(行政村)公示,所 在街道(乡镇 )劳动保障所核实,辖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认定。 五、公益性岗位的认定 1用人单位申报。提供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填写常州 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表(附件 2),其中在区参加社会保险 的单位报所在区劳动保障部门(具体经办机构由各区劳动保障 局确定,下同),在市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报市劳动就业管理中 心。 如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形式申报公益性岗位 的,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申报岗位认定,但需提交提供公益性 岗位的主体单位的有关证明材料(附件 3),并同时提供劳务派 遣公司、提供公益性岗位的主体单位双方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 对于街道、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不具备社会 保险参保主体资格的,可以街道、社区负责组织创办的非正规 就业劳动组织方式来申报公益性岗位。但需提交提供公益性岗 位的主体单位的有关证明材料,并同时提供非正规就业劳动组 织与提供公益性岗位的街道、社区双方签订的委托管理协议。 2申报受理单位核实、公示、汇总。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区劳动保障部门对受理的公益性岗位情况应进行核实,核实后 进行公示(附件 4),无异议的进行汇总(附件 5)。 3市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认定并公布。市劳动保障、财政部 门原则上每季末对市区公益性岗位的申报进行认定,并将市区 公益性岗位认定情况在“常州劳动保障网” 或新闻媒体上进行 公布。对不予认定的单位、岗位应由原受理单位及时将理由告 知申报单位。 市劳动保障部门的认定工作由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负责。 六、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有关扶持措施 1社会保险补贴。各类用人单位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在公益 性岗位就业,并与其签订 1 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实际招 用的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 准按单位应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 险费计算。就业困难对象中的“4050”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工作超 过 3 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可相应延长。社会保险补贴办法 按市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2岗位补贴。各类用人单位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在公益性岗 位就业,并与其签订 1 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单位支付的月工资 不低于当地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用人单 位岗位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220 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 过 3 年。岗位补贴办法按市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资金管 理办法执行。 通过劳务派遣公司、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申报公益性岗位 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的,岗位补贴原则上补贴给提供公益 性岗位的主体单位,但劳务派遣公司、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与 提供公益性岗位的主体单位可在双方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或委 托管理协议中对岗位补贴的使用作明确约定。 3其他扶持政策。各类用人单位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在公益 性岗位就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 扶持等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 七、公益性岗位的管理 1已认定的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有增、减变化应及时报告。 对经市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已认定的公益性岗位,用人单位已 申报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涉及的人员发生增、减变化的,用 人单位应按规定做好招、退工登记备案工作,并在每季申报社 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时如实申报增、减情况。 2同一单位岗位性质发生变化的应进行申报。对市劳动保 障、财政部门已认定的可享受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 补贴的用人单位,如申报岗位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向原申报受 理单位进行申报,其中:已申报的岗位性质不再属于公益性岗位 范畴或岗位灭失的,不得再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已认 定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新增其他公益性岗位的,应按本办法 第五条规定进行补充认定。 对有关单位公益性岗位变化情况认定后由市劳动就业管理 中心定期在“常州劳动 保障网” 或新闻媒体上 进行公布。 3加强基础管理。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街道(乡镇)劳动保 障所对公益性岗位申报单位情况、公益性岗位申报社会保险补 贴和岗位补贴人员有关数据应进行计算机管理并实现连网,同 时对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申报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起始、 结束等情况应在再就业优惠证上做好书面记载。 4加强日常核查。对已认定正在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岗位 补贴的公益性岗位情况,建立日常检查制度。检查实行分级负 责制,其中在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申报补贴的单位由市劳动保 障、财政部门负责检查;在区劳动保障部门申报补贴的单位由所 在区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负责检查。市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定期 对各辖区开展公益性岗位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5严肃财经纪律。各级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通 力合作,建立和完善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发放 台帐,加强对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的审核、发放和管理工 作,对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要严肃处理,并追究领导责任。 6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对虚报冒领、骗取财政补贴的 单位和个人,除追回所有补贴资金外,还要按照财政违法行为 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 427 号)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触犯 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八、本办法自 2006 年 7 月 1 日起实行,政策审批的截止时 间暂定到 2008 年底。 附件 2: 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表 申请单位(盖章) 住 所 经济性质/单位类 型 法定代表人/ 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提供的公益性岗位情况 岗位/工种名称 岗位数量 (个) 工 作 地 点 月应发劳动报酬估算(元) 区劳 动保 障部 门核 实意 见 经办人: 负责人: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市劳 动保 障部 门认 定意 见 经办人: 负责人: (单位 公章) 年 月 日 市财 政部 门认 定意 见 经办人: 负责人: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说明:1.通过劳务派遣公司、非正 规就业劳动组织申报公益性 岗位的,另需提供有关材料,详见 同意申报公益性岗位证明(附件 3); 2.申报受理单位在盖章时应签署“已核实、公示,同意申 报 ”的内容; 3.本表由申报单位负责填写,并提供申 报单位合法证照副本复印件 1 份。在区 劳动保障 部门申报的填写一式四份,在市 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申报的填写一式三份,由区劳动保 障部门、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市财政部门、企业单位各存一份。 附件 3: 同意申报公益性岗位证明 (市/区劳动保障部门): 我单位委托 (劳务派遣公司、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管理公益性岗位(岗位名称、 工种/数量) ,同意该单位向劳动保障部门申报认定以上公益性岗位。 特此证明。 单 位(公章) 经办人(签章): 年 月 日 注:如通过劳务派遣公司、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形式申报公益性岗位的,由劳务 派遣公司、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负责申报岗位认定,但需提交提供公益性岗位 的主体单位的以上证明材料原件 1 份和主体单位合法证照副本复印件 1 份,并 同时提供劳务派遣公司、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与提供公益性岗位的主体单位双 方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委托管理协议复印件 1 份。提交材料是复印件的应加盖 提供单位公章。 附件 5 : 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申请汇总表 序号 申报单位名称 经济性质/ 单位类型 申报岗位/工种名称 岗位数量 (个) 工 作 地 点 月应发劳动报 酬估算(元) 提供公益性岗位 的主体单位 备 注 注: 本表由公益性岗位申报受理单位在核实、公示后 负责 填写。在区 劳动保障部门申报的填写一式三份,在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申报的填写一式二份,由区劳动保障部门、 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市财政部 门各存一份。 区劳动保障部门(盖章) 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盖章) 市财政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 4: 公益性岗位申报公示 (示范格式) 根据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常州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常劳社就20065 号)文件要求,对以下单位申报公益性岗位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 7 天 (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公示期满如无异议的,经报市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认定后,申报单位在以下岗位招收就业困难对象(即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以下人员:截止 2007 年底女 40 周岁以上、男 50 周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就业确有困难的长期失业人员;夫妻双方均下岗失业的人员;单亲家庭下岗失业的人员;特困职工家庭有就业 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员;“零就业家庭”的人员)就业,签订 1 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实际招用的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社 会保险补贴标准按单位应为所招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计算;岗位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220 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 3 年。在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对申报单位情况如有 异议的,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