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护理常规_第1页
康复科护理常规_第2页
康复科护理常规_第3页
康复科护理常规_第4页
康复科护理常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入院后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及时报告医师。 2、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 3、入院时测量身高、体重一次。 4、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于患者的饮食。 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评估患者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能力、脏器功能等)和 ADL(日常生活能力) , 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7、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 ,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 肤护理并做好记录。 8、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 治疗、语言治疗。 9、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检查和修订护理计划。 10 、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 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 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 。取仰卧位,患侧肩部下垫以小枕,髋部亦用枕 垫起,健侧取舒适位,上肢伸展,前臂外旋,患肩拉向前方,患肢伸展放于枕上,手指张 开,患膝屈曲,垫枕,患侧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但早期应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 (1)局部按摩和上下伸展活动。 (2)患侧卧位时,患肩向前,垫软枕,肘伸直。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下肢在前,患 肢在后,屈膝。小腿及脚掌成垂直,垫以软枕,指间填以布卷或垫软垫。 (3)健侧卧位时,患肩向前,肘伸直,手腕部垫一小枕,患侧髋前伸,屈膝,下肢不外旋, 脚掌与小腿尽力保持垂直,防止关节脱位、挛缩。 3、恢复期待出血控制,梗死、血栓溶栓后,血压、颅内压稳定后,应做主动训练,先在他 人帮助下,然后循序渐进地自我进行,护士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指导上下 肢活动、翻身、逐步过渡到健侧肢体的主动翻身。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及时 评估训练效果。 4、后遗症期的康复护理。继续做好心理护理;教会患者使用各种辅助训练用具,指导患者 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以健侧带动患侧,做好上下肢、站立、行走及轮椅训练, 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全身运动。 5、语言训练。从发音单字咬字语言纠正读字,反复进行。 6、ADL 训练,训练患 者生活自理,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有计划地进行肌力训练,恢复相应功能,尤其是注重 手部活动,避免手部肌肉萎缩。 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卧硬板床,垫以棕垫或软枕,保持脊柱平直位。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 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预防压疮发生。保持皮肤及床单位整洁。 5、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观察呼吸及排便情况,指导吸气呼气训练,给予高纤维饮食, 鼓励多饮水和多吃水果。训练患者养成定时排大小便的习惯,每日按摩腹部 35 次。鼓励 患者进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循序渐进地进行上下肢、翻身坐起的被动、 主动训练,轮椅训练,直到行走训练。 骨折后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注意被固定肢体的血液、淋巴循环。固定物不宜过紧或过松。 3、尽早鼓励患者对患肢 近端与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进行功能锻炼,一天数次,根据患者的能力逐渐从被动运动、 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到抗阻力运动。 4、用微波、中、低频电刺激、红外线、各种透热疗法、超声波疗法、按摩、脉冲超短波等 治疗时,护士应按时完成治疗,每日 12 次,每次 15 分钟,避免患者烫伤。 5、根据不同部位的骨折进行相应的康复护理。 (1)肘关节附近的骨折,手术内固定后应尽早在外支具、吊带的保护下进行肩关节的主动 活动,幅度逐渐加大,术后 23 周可以每日定时去除外固定进行活动。 (2)腕关节附近的骨折,抬高患肢,加强由远端向近端的向心性手法按摩。 (3)手局部的疼痛、肿胀,如果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可以进行冷热对比治疗,即将 手浸入 42热水中 4 分钟,然后浸入 20的冷水中 1 分钟,交替以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 相当于对血管进行按摩。 (4)膝关节附近的骨折,手术内固定后,应尽早开始接受持续性被动活动(CPM )治疗, 活动的范围和速度逐渐由小边大,由慢变快,骨折线穿越关节面的患者应注意减少关节的 磨损。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以牵引为主,肌力训练以静力性肌肉收缩训练为主。髌骨横行骨 折作张力纲丝固定的患者,可以早期进行膝关节屈曲活动。 (5)脊柱融合、固定术后,卧床 34 周,卧床期间可做床上保健操,常见的有卧位活动, 支撑站立活动,站立位活动等。 6、为患者的康复创造一个里良好的治疗环境,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调动患者 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康复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颈椎病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纠正头颈部的不良体位,避免处于过度屈曲位,或者长期固定于同一姿势,保持正确体 位。 3、指导患者良好的睡眠体位,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上髋 及双膝略呈屈曲状。枕头的要求:长度 4060cm 为宜,高度以 1016cm 为宜,高度 1015cm 为宜,或按公式计算:(肩宽- 头宽)2,枕芯内容物选择荞麦、蒲绒、绿豆壳 等,若加上适量的茶叶或薄荷则更好。 4、颈围的护理指导。颈围的作用是固定颈椎于适当的体位,维持正常的生理曲度,限制颈 椎的异常活动,减少不稳定的因素,支撑头部重量,减轻其对颈椎的压力。颈围的高度必 须合适,以保持颈椎处于中间位,最好给患者定做。急性期过后颈围应去除,长期应用颈 围会引起颈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不利于颈椎病的康复。 5、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 牵引的方式有简易牵引、气囊牵引、电脑自动牵引、以及手法牵引等。牵引的姿势可采用 卧式、坐式两种。 (1)牵引角度:大多采用微屈曲位或垂直位,不作后伸牵引。除保持 15左右的前倾角 外,还应让患者自然内收下颌,个别枕骨较平者应在枕部垫一毛巾,以避免牵引中头后仰。 (2)牵引重量可按体重的 1/21/8 计算,牵引可随时调整,以颈部无疼痛不适、颌面、 耳颞部无明显压迫感为宜。颈牵引带着力点要侧重于枕部,支架应足够宽,保证撑开牵引 带不压迫颞浅动脉,否则可能会发生头晕。 (3)牵引治疗后要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嘱患者休息片刻方可离开。 (4)急性期疼痛剧 烈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宜牵引。 6、医疗体操注意事项 常用的医疗体操方法有:左右旋转、伸颈拔背、与项争力、环绕颈项、擦颈按摩。 (1)应 由医师选择动作和规定运动量。 (2)脊髓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期应当限制运动。 (3)运动应缓慢进行,幅度 由小逐步增大,避免快速运动。 (4)骨质增生明显者需慎重进行。 7、预防措施。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工作体位,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定期远视,调整桌面 或工作台的高度与倾斜度,坚持工间活动;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体位。 8、体育锻炼禁忌证 (1)颈椎病术后患者,因恢复和愈合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局部制动,故在术后 3 个月内应禁 止做颈部运动和体操。 (2)体温高于 38以上者; (3)静息状态下脉搏 100 次/分钟以上者; (4)舒张压大于 120mmHg 或收缩压低于 100mmHg,并有自觉症状者; (5)心功能不 全,伴有心源性哮喘、呼吸困难、心源性水肿、胸腹水者; (6)近期有心肌梗死史者; (7)严重心律不齐者; (8)在安静时亦有心绞痛发作者; (9)体质特别虚弱者。 肩关节周围炎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良肢位的摆放。一般取健侧卧位,在患者胸前放置普通木棉枕,将患肢放置上面。患侧 卧位时,在患侧肩下放置一薄枕,使肩关节呈水平位,如此可使肌肉、韧带及关节获得最 大限度的放松与休息,避免俯卧位,因为俯卧位既不利于保持颈、肩部的平衡及生理曲度, 又影响呼吸道的通畅。 3、缓解疼痛。在早期疼痛较重时,可服用消炎镇痛药物,或舒筋或血药物,也可外用止痛 喷雾剂、红花油等;适当物理治疗可改善血循环,消除肌肉痉挛,防止粘连,并有一定的 止痛作用。 4、对功能障碍者指导功能锻炼。如下垂摆动练习、上肢无痛或轻痛范围内的功能练习等。 5、配合手法松动治疗护理。肩关节松动术,可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肌痉挛、松解关节粘连 等。治疗时,嘱咐患者全身完全放松,感觉到舒适。实施者抓握和推动关节切记手法粗暴, 不应引起疼痛,避免出现骨折、脱位等并发症。治疗结束指导患者立即进行主动活动,否 则常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6、保护肩关节。在同一体位下避免长时间患侧肩关节负荷;维持良好姿势,减轻对患肩的 挤压;维持足够关节活动度范围和肌力训练;在疼痛时要注意局部肩关节的休息,防止有 过多的运动;在疼痛减轻时,要尽量使用患侧进行 ADL 技能的训练。 7、预防措施;劳逸结合,保护关节不受风寒,注意夏季夜晚不要露宿,防止肩关节长时间 受冷风吹袭。肩关节损伤后及时治疗,以免遗留后遗症。老年人应每日做各种体育锻炼如 体操、太极拳等。 8、社区康复护理指导。如锻炼爬墙、划圈、拉轮、梳头动作及屈肘甩手、展翅,站立牵拉、 头枕双手、旋肩等。 腰椎肩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要求卧硬板床或较硬的棕床。 减少腰部屈曲、侧屈、侧转等动作,已不致引起腰部疼痛或不适。 3、良肢位。仰卧位时,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可在腰部另加一薄枕,髋保持一定 的屈曲,这样可使肌肉充分放松,并使腰椎间隙压力明显降低,减轻腰椎间盘后突。侧卧 位时宜右侧卧位最好,并在双上肢之间放置一软枕,在其后背放置硬枕,已稳定脊柱的受 压,同时右侧卧位时不压迫心脏,不影响胃肠蠕动功能。 4、保持正确的姿势,并进行腰背肌的训练,在着重锻炼腰背肌的基础上,兼顾加强腰部和 双下肢功能运动,调整腰椎两侧和下肢肌张力,而达到缓解症状的功效。 5、严格遵医嘱佩戴腰围。选择腰围的规格应与患者体形相适应,一般上至下肋弓,下至髂 脊下,后侧不宜后分前凸,前方也不宜束扎过紧,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屈度。 6、预防措施。避免因日常生活不良姿势而引起腰痛,如电视机放置的高度和人体视线相平, 选择合适的坐具,长时间开会作报告时最好不要坐沙发。要注意调整身体的姿势,适当时 候站起来活动腰部,这样可以避免腰痛。做一些腰保健体操。合理使用空调,空调的风切 忌对着腰背及后背吹。开车时应把座位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在不影响转向的情况 下尽量靠近胸前,同时靠背后倾角度以 100为宜,不要使后倾角度太大,并调整座位与 方向盘之间的高度。 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康复护理常规 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根据医嘱应用血管扩张剂,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药,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尤其是 血压变化。 3对于进行针灸、按摩、理疗的病人,应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及肢体活动情况,在治疗的 同时指导病人积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 4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逐步增大活动量,不可操之过急,避免因过量的活动使肌肉、韧 带、关节扭伤,甚至引起血压升高,病情复发。早期锻炼要有专人陪护,防止发生虚脱、 直立性低血压及摔伤等意外。 5伴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应通过言语、表情、手势、态度等激发病人的热情,调动其内 在因素,积极配合训练。 6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通过语言、谈心、暗示、鼓励、帮助、启发、娱乐等手段给予 有效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为病人实行全面康复而奠定基础。 脑瘫病护理常规 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描述运动性功能的一专业术语,病人可表现出肢体痉挛,手足搐动 症,肌张力下降,共济失调或这些症状的混合症状。根据运动功能障碍的类型可将脑瘫分 为痉挛型、手足搐动型、共济障碍型;根据运动障碍所波及的肢体分布可分为偏瘫型、双 瘫型、四肢瘫型。 护理措施: 1.遵医嘱定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2.保障病人的安全,防止摔伤、烫伤、冻伤,设专人陪护。 3做好康复知识的宣教,指导 和教会病人对肌萎缩术后病人肢体康复训练。 4.做好基础护理,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5.同神经外科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面瘫的 护理常规 1、按神经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护眼睛,眼睑不能闭合时,涂眼膏、戴眼罩。 3、保持口腔清洁,食后漱口。防止再 度受凉。避免夜间开窗或靠窗边睡,外出戴口罩。 4、眼睑闭合良好,口角不歪斜,局部疼痛消失,为基本治愈。 5、未完全治愈者,每 12 个月门诊或通讯随访 1 次, 痛风的护理常规 1、对于急性期痛风患者应禁止运动、限制嘌呤食物,并且应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 2、痛风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寒、注意劳逸结合;定期复查血尿酸,定时足量服药;进行并且 使用排酸护肾全息疗法进行治疗; 3、注意饮食调节:低嘌呤饮食,避免动物内脏、海鲜。尽管食物中所含的嘌呤不是痛风发 病的主要原因,但却使血尿酸浓度迅速升高,达到发作临界状态。控制含嘌呤高的食物, 能减少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次数。避免酒精饮料,包括啤酒和葡萄酒。检查口眼闭合情况。 痛风的健康教育 1、知识宣教 给病人和家属讲解疾病给病人和家属讲解疾病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