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摘 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的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为把握中外有关 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本文对其发展概况、理论发展、基本概念、在国内外发展 的状况,以及实践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循环经济理念、具体实践形 式这两个角度对我国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现状进行描述 关键词 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及其概念 1、历史由来与理论发展概况 早在 1904 年,俄罗斯思想家 B.H.维尔纳茨基就明确提出,将来人类为了在地球上生存, 不仅要为社会的命运负责,而且也要为整个生物圈的命运负责,因为在那时生物圈的发展将要 由人类的活动决定。随着工业革命的成功和向全球的普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 污染和生态蜕变的形势日趋严峻,作为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和探索客观规律的产物,循 环经济思想萌芽在 20 世纪 60 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 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和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 1968 年 4 月,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1972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 极限研究报告,第三章专门写了人均资源利用,说明资源循环问题。循环经济也拓展了 20 世纪 80 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 展委员会撰写的总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专门写了公共资源管理,探讨通过管理来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再生和循环问题。20 世纪 90 年代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高 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种对策也相继出现,比较著名 的有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 、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 、库普斯的“资源高价理论” 和“消费限制理论” 、柯尔姆的“环境使用税理论”,以及托宾等人的“福利经济指标体系 理论”等。 2、概念与内涵 循环经济,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 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 模式。但是,CircularEconomy 、RecycleEconomy、Circu2lateEconomy 、CirclingEconomy 这 些英文名称的中文翻译都叫做循环经济,可见,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本质和内涵的界定还是有 差异的。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对“用于循环的资源”和“循环的方式”有不同的认识,可以 大致区分为“狭义循环经济”和“广以循环经济” 。 “狭义循环经济”概念认为,循环经济是 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也就是利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 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循环、利用、再循环、再利用,以至循环不断的经济过程。 “广义循环 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 资源都能不断地在流程中得到合理开发和持久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 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国外的发展 二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发展在极大满足人类无止境物质欲望的同时, 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国际有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即是这一矛盾的突出表现。为此 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国外学界开始从不同学科中探寻破解这一矛盾的方法,并大致提出 了六种理论和方法。主要集中在微观、中观、宏观三种层面上。 1.微观层面即企业小循环。 (1)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理论。清洁生产最先由联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 1989 年推出并推动,并于 1998 年的第五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上对其定义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便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 并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三个角度进行了更具体论述。美国环保局对清洁生产的理论有 所发展,提出了属于清洁生产领域的污染预防和废物最小化概念。由此可见,清洁生产是 一种以工艺和产品为作用对象的持续性、预防性和一体化的战略,是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标志,是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层级上的指导理论,实质是一种“生态化”、 “绿色化”的 工业生产模式。可以说,清洁生产理论是循环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完善,实践最广泛的理念 之一,荷兰则是清洁生产开展最好的国家。荷兰政府早在 80 年代就开始推行清洁生产概念, 建立了若干关于企业环境管理的国家政策,并通过其技术评价组织开展的“用污染预防促进 工业成功项目(PRISMA)”,在食品加工、电镀、金属加工、公共运输和化学等 5 个行业 10 家企业中进行废物与排放预防的大规模研究活动,并在此基础出版了废物与排放预防手 册 。 (2)生命周期评价(LCA) 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一种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危害的评价和 对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及决策支持的工具,在循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其强调单个企业 应在每一生产过程即产品、工艺、分发和管理中寻求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因此笔者将其归 结为微观层面。 2.中观层面即产业园区内循环。 (1)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与产业生态(Industrial Ecology)理论。产业共生与 产业生态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但却都是构成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因此这里将它们 并列讲述。 (2)生态工业园(EIP) 理论。生态工业园是上述两种理论的具体实践。在这方面,Emcat Lowe(1996)认为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并指出生态 工业园区最重要的特点是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的合作以及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此外 Lowe(1998)还建议在生态工业园内成立再生投资公司,对网络中的物资获取、流动和再利 用等活动进行协调。 3.宏观层面即社会大循环。 (1)零排放(Zero Emissions)理论。零排放理论是日本联合国大学校长助理 Gunier Pauli(1994)提出,并于 1995 年在零排放世界会议上公布,其主要内涵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 零废弃物,而是把废物作为生产的原材料使用。 (2)逆生产(Inverse Manufacturing)理论。逆生产理论是在 1996 年由日本东京大学提出的 一种循环社会理论。其特点是通过产品拆卸、分类、翻新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最大限度地保留部件原有特性,以便再装配和重新销售,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废物的循环利 用问题,可惜的是该理论还处在发展中,其基础还有待加强。 三、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循环经济思想传人中国后即受到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尤其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 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循环经济作为“天人”友好型经济发展 模式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呈持续升温态势。这一点亦可以从关于循环经济的论文数 量上得到确认。 ” 然而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并没有沿着上述六种理论进行,而是自有其特色。首先, 对循环经济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是开展循环经济的前提,也是当前学界讨论最为激烈的方 面之一;其次由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属于微、中观层面,能为企业带来切实效益,且 条件成熟,便于试点研究,更符合我国国情,亦是当前讨论研究的热点之一。纵观近几年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可谓紧跟国际步伐,差距逐步缩小。但原创性理论明显不足,往往 是某种理论先在国外产生,而后传入我国,显得较为被动,互动性不强,对国外学术影响 力亦不大。如何开展原创性理论研究,提出适合我国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的循环经 济新理论依然是当前学术界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四、循环经济理论的实践 在企业层面上,最典型的实例是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 制造法。又如 20 世纪 90 年代在国外兴起的绿色饭店建设热潮,就是在饭店的经营、管理各 个环节上实施 3R 法,并将之与客人的消费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区域层面上,各种产业生 态园区不断兴起,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甚至生态居住区等等。在 国家层面上,欧盟国家、北美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旨在鼓励二手副产品回收、 绿色包装等法律,同时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的具体指标。1996 年 10 月,德 国颁布新环境法律循环经济法,核心思想是促使更多的物质资料保持在生产圈内。 该法规定,生产中首先避免产生废物,要求工商业者从“摇篮到坟墓”地照管产品,意味着研 制新产品时要考虑废物的清除问题,产品必须寿命长、维修便利、可拆除或重新利用。 我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始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辽宁省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省,广 东省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为我国第一个根掘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思想进行规划、设计、建 设和运营的工业园区,扬州市、贵阳市、上海市、北京市开始以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M.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3. 2 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 (德)厄恩斯特冯,魏茨察克,等.四倍跃进一半的 资源消耗创造双倍的财富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4 (美)赫尔曼 E 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学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5 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谈时间》梁实秋课件
- 亲有过谏使更课件
- 护理人员生物污染预防
- 经济管理系工作总结
- 公司级安全培训频率课件
- 公司级安全培训模板课件
- 零售行业招聘年终总结
- 青年医生病历汇报
- 语言表演教学汇报
- 舌系带过短护理
- 咖啡基础培训课件
- 创伤急救(中医骨伤科学十三五教材)
- 陈德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之一
- 抖音短视频运营一周选题表(每周选题策划)
- 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表
- 海南经济特区工伤保险若干规定
- 人体解剖学动作分析
- 某水利水电工程二期混凝土施工监理细则
- 防错原理及案例课件
- DB37-T 1997.1-2019.物业服务规范 第1部分:通则
-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四年级上册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