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职业学校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 学生的耐挫能力 摘要: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 生正处于心理不稳定,极易挫折感困扰 的现状,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应该加 强,及时对他们进行耐受挫折教育,帮 助他们调查整心理状态,正确对待学习 和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中国论文网 /2/view-12869748.htm 关键词:心理素质;耐挫能力; 健康发展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 mental instabilit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xtremely easily with frustration, to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timely to tolerance setback education, and help them to survey the entire psychological state, treat correctly study and life, coming up in the work of all kinds of problems, and to make them happy, healthy growth. Keyword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mid the resistance ability; Health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职业教育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 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对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健康的心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 本要求,国际上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 并且已经成为衡量现代化学校的重要标 志。据许多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 10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一 3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 题,轻者造成学生情绪不稳定,心理失 调;重者则引发各种疾病,严重影响正 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提高学生的心 理承受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培 养高素质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任务。 一、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 意义 在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 育,能够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解决学生 的思想问题,能够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 的思想觉悟,达到“ 育德”的目的。青少 年的健康心理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基 础,而良好的思想品德又是心理健康的 保证。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 关注学生思想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及 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和障 碍,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采取有效的 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手段,预防并矫 正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完善他们的个 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陶冶他们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尚的情操。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正处于心理不稳定,极易挫折感困扰的 现状,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应该加强, 及时对他们进行耐受挫折教育,帮助他 们调查整心理状态,正确对待学习和生 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让 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当前中职生受挫折困扰的 几种问题: 受挫折感困扰的职校长学生, 正处于心理极不稳定的年龄阶段,如果 教不充分认识和切实加强学生的耐挫教 育,将直接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和个性 的健全,甚至于会影响到他们今后人生 和事业的良性发展。 1、自卑心理 职校学生的自卑感来自于多个 方面:一是初中阶段不良学习心理的延 续。在初中阶段围绕升学的教学,舍弃 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而导致 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这种挫折感积累起来就形成了职校学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习惯性的自卑感。二是不正确的社会意 识影响。一些人看来,上普高,考大学 才是人才成的康庄大道,而上职专却是 丢面子的,是无奈之举。这种偏颇的社 会意识,在职校学生的心理上产生很严 重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对选择、对自己 的学习和前途丧失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2、畏难情绪 职校学生的基础都较为薄弱, 进入职校以后,要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 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上课听不懂, 成绩上不去,从而对学习产生了一种畏 难情绪。这种学习上的挫败感也会影响 到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3、 、意志脆弱。 脆弱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这 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稍有不顺就会 陷入消极心境,甚至以极端的方式对待。 4、懒惰心理。 这类学生表现为在学习上不思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进取,生活上懒懒散散,缺乏奋斗目标, 得过且过。 三、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 心理素质,加强耐挫能力? 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知、情、 意、行各方面持续的健康状态,包括发 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愉快的情绪、高 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 和谐的人际关系等。能正视挫折,迎难 而进,这才是心理成熟的表现。根据这 些年的工作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 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1、克服自卑心理。教师必须准 确把握学生自卑心理中蕴藏的挫折感, 找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因势利导,寿 命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在教育教学工作 中,教师要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让学 生正确认识到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树立 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稳固的思想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 优点和进步,要真诚地对他们进行表扬 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累成功的经验,让他们增加对学习的兴 趣和信心。并有计划地开展人才观,成 才观,创业观教育。让他们了解职业教 育的现状和前景,对前途充满信心。 2、战胜畏难情绪。作为一名有 责任感的政治教师,应当从培养健全的 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对学习不上进的 学生不能冷眼看待,也不能操之过急。 针对学生畏难的不同情况,找出适合的 方法,让他们改变畏难情绪。教师应该 善于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学生战胜畏 难情绪。 3、引导正确估价 。当今的学生 思想活跃,进取心强,但由于他们的年 龄特点及人生以历等因素限制,他们的 期望往往不符合社会需要。教师可以与 学生一起讨论理想与自我实现,人际交 往与适应社会,情感生活,学习策略, 时间运筹等问题,通过正确的引导与教 育,使他们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只有 帮助他们在正确估价自己,正确期望自 己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设计,才能使其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持心理平衡,保持心态健康。 4、强化耐挫训练。要提高学生 的耐挫力,必须多向学生进行“逆境成 才”的教育。多举一些经过挫折磨砺而 成才的古今中上的例子和人物,以及一 些古训。可以让学生增强战胜挫折的信 心。可以设置困难情境,给他们提供锻 炼机会。在平时的教育中,有意识地创 造和设置一些特定的困难情境或高于学 生心理承受能力的“ 难题”,让他们自己 经历一下,上他们自己找到应付和化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镇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的难题与解决方案研究
- 2025年灯饰设计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玻璃鳞片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磁法勘探仪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6届湖南省益阳赫山区六校联考英语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中文标注测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山东省菏泽鄄城县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东营考保安试题题库及答案
- 现代小升初试题及答案
- 202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DB11∕T 3035-2023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范
- 2024年泰州海陵区数产集团所属泰州城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患者走失的护理措施
- 【音乐】七年级开学第一课音乐课件
- 防火防烟分区检查
- 人工智能在智能体育中的应用
- 服装季度分析报告
- 农产品营销的渠道策略讲义
- 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市场应用现状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小卖部
- 初中语文阅读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