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___以安徽省岳西县为例_第1页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___以安徽省岳西县为例_第2页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___以安徽省岳西县为例_第3页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___以安徽省岳西县为例_第4页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___以安徽省岳西县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毕 业 论 文(设计) 论文题目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发挥地区优势,建设特色城镇,以岳西县为例 姓 名 祝节 学 号 11200122 院 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_ 专 业 11 社会工作(升) 指导教师 叶良均 职 称 副教授 中国合肥 二零一三年五月 2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毕 业 论文(设 计)任 务 书 论 文 题 目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发挥地区优势,建设特色城镇,以岳西县为例 院 系 名 称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班 级) 11 社会工作(升) 学 生 姓 名 祝 节 学 号 11200122 指 导 教 师 叶良均 下发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11 月 10 日 3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县域经济作为协调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突破口,在整个国民 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县域经济发展,对促进我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 对岳西县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发挥地区优势,建设特色城镇, 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三个角度,分析县域经济发展要协调三次产业的综合发展。通过分析 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当地发展的若干对策。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学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禁止抄袭他人文章。 2. 论文所引资料的出处必须一一注明,论文后应附参考文献。 3. 鼓励论文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论文有所创新。论文 论点明确,论证部分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4、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完成毕业论文(设 计)应学习、参阅的参考文献和期刊论文。 5. 论文正文要求在 10000 字以上。 4 三、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王立胜王立胜中国乡村学演讲与对话集人民出版社 2 谢庆奎 .政府改革与政府创新 中信出版社 3 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4 奋力崛起中的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陈中楼 人民网 5 岳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 安徽省统计局.2005 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R.合肥: 2006.2 7 8. 9. 10. 12 13 14 5 四、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计划 起讫日期 工 作 内 容 备 注 2012.11-2013.01 2013.02-04 2012.05 选定课题与资料收集: 学习相关文献资料,确 定调查课题和对象,并 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 整理资料 论文修改和最终定稿 主要进行文献 回顾 通过对收集的 资料进行定性 和定量的分析 处理,完成论 文初稿 6 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发挥地区优势,建设特色城镇,以岳西 县为例 课题 来源 自拟 学生姓名 祝节 专业 社会工作 学号 11200122 指导教师姓名 叶良均 职称 副教授 研 究 内 容 县域经济作为协调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突破口,在 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县域经济发展,对促进我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 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岳西县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发挥 地区优势,建设特色城镇,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三个角度,分析县域经济发展要 协调三次产业的综合发展。通过分析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发展过程存 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当地发展的若干对策。 研 究 计 划 论文准备用七个月时间完成,分为选定课题,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阶段分析 资料,完成论文四个阶段。选定课题阶段阅读有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收集,完成论文 开题报告和任务书,调查资料阶段运用二次分析的方法为主,并以相关文献研究为辅 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阶段运用定性的方法。 特 色 与 创 新 。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教 研 室 意 见 学 院 意 见 主要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7 安徽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发挥地区优势,建设特色城镇,以岳西县为例 摘要 自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上提出“县域经济”以来,全国各省市纷 纷掀起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浪潮。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一个重要层次,在国民 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安徽是一个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安徽 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普遍落后。面对严峻的形势, 我们必须加强研究和探讨,提出科学而具有建设性的政策意见。什么是“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目前发展现状如何?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县域经济发展不足的 成因?该如何通过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正视发展不足的原因,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本文仅以岳西县为例,总结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方式,提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 般模式,即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发挥地区优势,建设特色城镇,三种产业综合 协调发展的现代县域经济跨越。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研究 特色城镇建设 8 目录 一、引言(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 (二)文献回顾(1) (三)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3)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3) (一)县域农业(3) (二)县域工业(4) (三)县域服务业 (5) 三、安徽省岳西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6) (一)岳西县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6) (二)岳西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 (四) 岳西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9)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英文摘要 () 致谢 () 1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发挥地区优势,建设特色城镇,以岳西县为例 11 社会工作(升) 祝节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 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 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层次,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交集、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 的汇点、又是市民经济和农民经济的综合体,处于沟通市镇、联络城乡、总揽县域 全局的战略地位。安徽省地处中部,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农业重省,但却不是农业 强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对于安徽早日融入“长三角”和率先在中部崛起具有至 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布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 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强调:“县域经济在我省经济和 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 题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省目标的基础工程,是实践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 并提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为主要目 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工业化为核心,紧紧依托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加速经济结 构性调整,培育特色经济,主攻民营经济,发展配套经济,提升劳务经济,促进县 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截止 2005 年底,安徽省共有 61 个县(其中 5 个县级市,分别是:宁国市、界 首市、天长市、明光市和桐城市 ) ,县域土地面积约 11.4 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 积的 81.7%;县域耕地面积约 344.1 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 84.2%;县域人口约 4701.3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约 73.3%。据经济日报报道,2005 年底安徽县域经济发 展成绩显著,逐渐进入加速期,2004 年安徽省县域 GDP 已达到 2150.1 亿元,比 2 2003 年增长 13%,增速提高 8.0%且超过当年增速 0.5%,其中,有 28 个县(市)超 过这一增速,有 7 个县(市)的县域 GDP 超过 50 亿元。与 2003 年相比,县域农业 生产大幅提高,全省县域第一产业增长 14.7%;县域第二产业增长 13.9%,规模以上 工业增长约 25.5%,且均超过全省平均增速;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增长率达 10.8%。全省县域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242.1 亿元,占全省总额的 46.0%,实际利用省 外资金超过 50 亿元的有 15 个县(市) 。其中,全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 2.3 亿元,占 全省的 16.8%,实际利用外资超过 1000 万美元的县(市)共 9 个。在政府加大投入 和加强招商引资等因素的作用下,县域内 50 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入达 520.2 亿 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30.3%,比全省平均增速快 8.9%。再看县域财政收 入,2004 年安徽县域财入约 12706.0 亿元,增长 28.5%。其中,财政收入超过 2 亿 元的县(市)有 25 个,肥西县,凤台县和宁国市财政收入均超过 6.0 亿元,到 2005 年,安徽县域财政收入增速进一步加快。县域农民人均收入 2380 元,增长 19.9%,比全省增速高 2.4 个百分点。县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约 1025 元,增长 20.4%, 为安徽近 8 年来最高增幅。 由此可见,县域经济在安徽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徽省能否在中部六省率 先崛起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安徽省,作为农业重省之一的安徽 也较早地重视和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的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 的发展,县域经济结构的发生了巨大变化,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增强,产业结构逐 步实现优化升级,乡镇经济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中共安徽省委七届九次全会通过 的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又一次明确指出:“振兴县域经济” 。由此可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对安徽奋力崛 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在具体分析安徽县域经济状况之前,必须先搞清“县域经济”的内涵,这是我们 探讨安徽县域经济的重要前提。对于“县域经济”概念的合理界定是理论和实务界 争论不休的话题,关于它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其中不乏经典之作:1) 北京大学 谢庆奎教授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存在的各种经济,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即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 ” 这种提法明确了县域经济的经济范围,但“县域内”的 3 范围到底是什么,这就使这种提法太模糊了。2)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纪实一文 中作者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 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 ”可以说这种观点切中了县域经济的要害,但是依旧不 能合理界定那些县级政权管辖下的经济成分才属真正意义上的“县域经济” 。3) 县域经济学研究专家孟宪刚、刘福刚将“县域经济”笼统地定义为:“是国民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区域性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 ”两位 专家指明了县域经济的突出作用,但却忽视了县域经济的经济成分。 理论界的激烈讨论引起了政界的高度关注:原安徽省委书记王太华在安庆考察县 域经济发展时指出:“县域经济就是要让民营经济唱主角,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 济的主体,县级财政的支柱,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 这一概括使县域经济更加具体 化,可以说是县域经济概念的一次与时俱进,但仔细分析又似乎太狭隘了,突出了 民营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使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等同化了,这就显然欠妥。因为 县域经济是有各种经济的综合体,这是大家的共识。我们再看,中郡县域经济研究 所对于“县域经济”的界定:“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 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 济。 ”作为我国最权威的全国县域经济研究机构也是依据这一概念来评比“第五届全 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 、 “第 五届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简称:第五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 、 “第五届中国中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第五届中国中部百强 县(市) ”和“第五届中国东北十强县(市) ”。 这是一种比较科学和可操作性的 界定,但也存在一些瑕疵:“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 , “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 间” ,这里面本身就没有很清楚地明确中国特色下县级政权和县级行政区划的范围, 这就使得这杆称全国各省市的县域经济的“秤”没有精确的刻度,那么称出的结果 难免争议重重。 本文认为县域经济应该定义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 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 区域经济。 。更明确地说就是狭义上的县级政权、自治县(含旗、自治旗) 、县级市 区域内各种经济成分的总和。 (三)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4 从县域经济的发展的角度来推动地区的发展,无疑是站在中层理论的视角上来构 建关于中国农村发展的研究。最早提出中层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他是社会 学解构功能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的学生,帕森斯的理论是个宏 大理论,这个中层理论是相对于宏大理论而来的,可以说默顿超越了帕森斯宏大理 论的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开创了解构功能的中层理论学派。中层理论作为一种范式, 我觉得完全可以把它映入农村研究,理由如下: 1.从目前的农村研究状况看,大都处在两个极端:一是微观的研究,以村庄为单 位,把研究对象局限在一个村庄。另一个是宏观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表现 为过于宽泛。当然这两种研究都是有意义的,但各自都有不足。微观过于侧重经验 和基层,往往纠缠于细枝末节,研究对象过于细小和琐碎,不具有概况性和共性。 宏观的分析,过于国家,以居高临下的视角俯视社会,难以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 宏观研究和分析而制定的国家政策,往往并不利于各地区差异性的适应性的发展。 2.从研究对象和研究空间来看,中国的中层是什么呢,是县这一级。县域,从空 间来讲,从中央到省到县到镇到村,县是具有相当独立性的。作为国家的以及行政 层级,县是中国政治行政体制中最完整的制度单位,具备完整的职能和机构,拥有 一管辖层级的基层政治系统。同时县也是行动的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社会经济 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县同时还是独立的地理-文化单位和区域经济与市场中心。 综上,以县域作为中层理论的分析单位和对象,对于当代农村研究的视野的放 大,研究路径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下面从县域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结构方面 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 、安徽县域农业 目前,全省 61 个县市中,共有 34 个农业主导型县市,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和 江淮地区之间,这些县市重点发展畜牧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培育和支持农村 致富带头人。在安徽省,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县域经济的发展。农业是县域经济 的基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农业是根本。这种说法不无根据:我们不妨分析 安徽县域农业的情况,2001 年这些农业主导型县市农业总产值达 715.5 亿元,占全 5 省农业总产值的 56.9%,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也是很高的。2003 年,全省县域经 济农业增加值为 584.2 亿元,占全省 70.1%以上的粮食、油料、棉花、肉类和水产 品。当年,县域粮食总产量达 1579.3 万吨,占全省比重的 71.3%,其中产量在 50 万吨以上的产粮大县市有 7 个;油料产量 1876.1 万吨,占全省总量的 80.3%,产量 在 5 万吨以上的县市有 8 个;肉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 84.8%,产量在 10 万吨以上 的县市有 7 个;水产品总产量占全省的 81.4%,产量在 5 万吨以上的就有 7 个。再 看 2005 年,根据初步统计,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 1655.8 亿元,按可比 价格计算,比 2004 年增长 1.0%。其中,农业产值 803.7 亿元,下降 2.9%;林业产 值 78.8%,增长 6.0%;牧业产量 564.2 亿元,增长 5.1%;渔业产值 162.8 亿元,增 长 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46.3 亿元,增长 6.7%。 “十一五”规划其期间,安徽 将加大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据安徽日报报道,2006 年 4 月 20 日安徽省委 书记郭金龙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推动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期间省财 政预计投入三农资金达到 1800 亿元,比过去十五期间投入增长 1.5 倍。 ” 因此,坚持把稳定农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前提,这是实现安徽县域经济追赶 式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安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 (二) 、安徽县域工业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工业化为核心和主体,主攻民 营经济,壮大县域园区经济。对照安徽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全省经济发展最突出 的问题就是县域工业不发达、县域工业后劲不足、县域工业化水平低。我们知道, 推进县域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主力军地位,是安徽“东向发 展、融入长三角”战略的必然选择,更是安徽实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 起”战略最紧迫的任务。回顾县域工业发展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2000 年,县域工 业产值增加量为 193.2 亿元;2003 年,县域工业的产值增加量为 455.7 亿元;2004 年,县域工业的产值增加量提高到 549.3 亿元,年均增长 27.3%;全省有 17 个县市 工业产值的增加量超过 10 亿元,占全省县域工业总产值的 49.2%,相当于其余 44 个县市的总量之和。县域工业产值占全省县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2000 年的 21.8%上升到 2004 年的 25.5%;到 2005 年底,县域工业产值增加 15.3%,对县域生 产总值的贡献率达 42.1%,接近半边江山。从 2000 年开始,安徽省全面拉开推进中 小企业改革的序幕;到 2002 年底,1004 户中小企业实现了成功改革;2003 年又调 6 整和增加了 514 户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的目标;到 2004 年已有 1682 户中小企业 以退出国有序列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完成预定目标的 98.0%。在县域工业发展方面, 民营经济独唱主角戏;到 2004 年,全省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实现产值增 加值 377.1 亿元,增长达 32.1%,比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增速高出 7 个百分点,比全 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速高出 6.6 个百分点 。另外,在招商引资方面,2004 年全 省县域工业实际利用外资 2.3 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16.8%。无疑,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但安徽县域工业总量小、产业层次低也 是不争的事实,2004 年安徽县域工业产值仅占全省县域国民生产总值的 25.5%,而 在临近的江苏,县域工业产值占江苏县域国民生产总值的 47.4%,接近安徽省的两 倍。因此,结合安徽省情,坚持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途径,是 省委省政府的明智之举,应当确立“工业兴县” 、 “工业强县” 、 “工业富县”的发展 战略毫不动摇,在加快县域结构调整的同时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 和发展环境,加速县域工业化进程。 (三) 、安徽县域服务业 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是国民经济三大家族之一,同时也是反映一国或一地区经 济发展成熟程度的主要指标。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结构 合理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一二三” 、 “二一三” 、 “二三一” 、 “三二一” 。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安徽省县域产 业结构实际,安徽还基本处于最原始的第一阶段“一二三”阶段。第三产业发 展不足,夹着尾巴走路,步子迈不开。据统计,全省 61 个县市中共有 12 个县市属 于服务先导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两山一湖”地区,在这 12 个县市 GDP 中第三产业 比重能够达到 39.9%,而其他县市却远远低于全省服务业的平均水平。2001 年,三 大产业结构比重中第三产业最高的县市达到 43.6%,而最低的只有 20.7%;2003 年, 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达到 45.1%,而最低的仅有 20.5%。比如,皖南山区的黟县打响 以西递、宏村为典型的“世界遗产”和“世外桃源”的金字品牌,仅当年上半年就 接受游客 50 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 1216.3 万元,旅游总收入达到 1.2 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58.9%、72.4%和 93.6%。然而,安徽省大部分县市的第三产业却 总是拉着县域经济的后腿,举步维艰。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安徽县域经济 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安徽县域经济的内在要求。原因也很简 7 单,县域经济是包含第三产业在内的综合性区域经济。没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没 有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没有服务业的发展,县域工农业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制约, 从而使县域产业结构滞留于最原始的“一二三”阶段。对于安徽来说,发展县域经 济要通盘考虑,总揽全局,以现有的 12 个服务先导型县市为龙头,拉长产业链,大 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流通业和相关服务业的特色经济,这将成为安徽县域经济递进 式发展新的闪光点和强力引擎。 三、安徽省岳西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岳西县地处皖江城市带、大别山腹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同时又是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面临着加强生态建设和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岳西山 多地少,地薄灾多,靠传统的高消耗资源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增收。该县提出 “生态优先,加速崛起,富民兴县”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工业以及以旅游业为 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 具有鲜明特色的山区生态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 、岳西县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1.特色农业 根据岳西的潜力和优势,该县优先选择既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改善生态环境 的农业发展项目,以做大做强特色生态农业为重点,着力培育茶叶、高山蔬菜、生 态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对新建茶园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每亩补助 1250 元。几年来共 建高标准茶园 2.5 万亩,全县茶园基地面积超过 13.8 万亩,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 100 个优势茶产区。把发展高山蔬菜作为高寒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高山蔬菜 基地面积超过 9 万亩,每当华中周边城市菜市场缺菜的夏秋交替时节,该县近 18 万 吨鲜菜正好上市,成了抢手货,弥补了城市蔬菜供应的暑缺。抓住天然草原恢复建 设项目实施的机遇,开展人工种草,改良草场,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全县猪、牛、 羊出栏连续三年增长都在 15%以上。同时,强力推进林下经济,引导农民稳步发展 桑、药、果三大传统产业,桑叶、中药材基地面积都超过 4 万亩,板栗基地面积达 到了 25 万亩。 8 “两品一化”取得实效。为保证生态农产品的品质,我们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 严格禁用“双高”农药,启动了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目前已被认证的无公害 茶园有 7 万亩,无公害高山蔬菜基地 1 万亩,10 多种农产品通过国家有机、绿色农 产品认证。岳西“翠兰”茶在中国(安徽)首届茶产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全省十大名 牌名茶之首, “大别山牌”高山蔬菜不但是长江中下游许多城市居民最愿买的“放心 菜” ,还成为海军亚丁湾护航舰队的专供产品,有机黑猪肉送进了上海世博会。药、 果、茧以及畜禽产品已经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走出了大山,走向全国, 为山区群众带来丰厚的回报,岳西因此荣获“中国绿色果菜之乡”称号。2011 年,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4255 元,其中 70%以上来自特色农业。 岳西从事茶产业人口不下 30 万,茶叶企业亦不胜枚举。由于是作坊式经营,茶 叶企业规模小,营销理念落后,产品良莠不齐,市场鱼龙混杂,导致岳西翠兰社会 知名度和美誉度难以进一步提升。岳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正确剖析岳西翠 兰茶产业发展现状后,决心突破“瓶颈” ,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优势招商引 资。经过多方努力,于 2009 年引进黄山徽畅投资有限公司,在岳西县注册资金 5000 万成立岳西县翡冷翠茶业有限公司,旨在推动岳西茶叶综合开发。为全力全力 将岳西翠兰推出安徽,飘香全国,翡冷翠茶业有限公司建立伊始,就着手整合优质 茶叶资源,分别在姚河乡竹山和包家乡石佛建立茶园基地。这里是 1985 年岳西翠兰 参加全国名茶评比并获“全国名茶”称号的制样基地,是岳西翠兰茶的“核心产区” 。 平均海拔 800 米,终年云雾缭绕,茶园从不施化肥、农药。公司基地茶厂的生产技 艺也是独树一帜,岳西翠兰的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手工制作 两名传承人都是公司投资合伙人。2010 年 9 月 27 日由国家主席胡锦涛赠送给俄罗 斯总统及其代表团成员的“百年翡冷翠”岳西翠兰茶,就是公司出产的精品。2011 年 3 月,成功地将公司生产的“百年翡冷翠”岳西翠兰作为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 议用茶,并得到与会委员的高度评价。为了进一步拓宽岳西茶叶流通渠道,公司投 资 4 亿元人民币在岳西县建设皖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岳西县金翠兰大 市场。作为安徽省 861 项目,翠兰市场规划用地面积 5 万平米,总建筑面积 13 万平 米,在 4 月 23 日第五届大别山(安徽.岳西)映山红旅游文化月开幕时,金翠兰大市 场顺利破土动工。项目建成后,岳西茶业交易环境将大大改观,交易成本将显著下 降,县域茶业经济效益必将大幅提高。 9 2.生态工业 岳西县城西北 3 公里的莲云乡,是岳西县的中心乡镇之一,是大别山腹地一片难 得的山间盆地,这里就是规划面积 9.4 平方公里的岳西经济开发区。截至 2011 年 10 月底,已经有 69 家企业入驻 3.3 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其中 55 家企业建成投产, 实现工业产值 22.84 亿元。 2006 年 8 月,岳西开发区获得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批复前夕, 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海深实地考察了岳西开发区,提出岳西开发区要建成 “远看是山,近看是园,园中有山,山中有园”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岳西开发区做 了高起点的规划。厂房依山傍水,梯次建设,避免大拆大挖,能高的地方就高,能 低的地方就低,植被覆盖好的地方就把它保留起来,不是把整个山势全部推平来建 设,确保生态不被破坏。 岳西开发区建设一步到位,整个园区内部实现雨污分流。把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 送到企业的围墙外,企业内部的管网与厂房建设就能同步施工。为把好准入关,入 园企业有四道难以跨越的高“门槛” ,即严格禁止化工类、高能耗类、生态资源损耗 类、高排放类的项目入驻,确立了无污染型的三大产业目标,即汽配电子、轻纺服 装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俗话说,靠山吃山,岳西是大别山区唯一的纯山区县,林 木和花岗岩是这个县最大的优势资源。但是在岳西开发区,林木和花岗岩的加工利 用项目由于破坏生态,恰恰是不准入的。近 6 年来,先后有二十多个大项目没有迈 过岳西开发区的四道门槛,这些被拒之门外的主要是地板砖、纸浆、纤维板生产项 目。随着投资 3000 万元流经开发区的莲云河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的实施,展示在 人们面前的岳西开发区是绿荫中厂房林立,蓝天碧水,鸟语花香。岳西的生态工业 园区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入区企业环评执行率达到 100%,三同时执行率也 是 10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了国家的二级标准,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全国百佳生态 工业园区。此外,温泉经济开发区和响肠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提速。1-11 月 份,全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 37 个,同比增长 181%;在建项目 113 个,招商引资项 目当年投资到位 78380 万元。 3.生态旅游业 做活生态旅游,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正日益成为岳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力量。2010 年该县加入了合肥经济圈旅游合作组织,投资 15 亿元的国际养生产业 10 园项目、投资 2.6 亿元的司空山二祖道场均已启动实施一期工程,明堂山、天峡旅 游景区成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彩虹瀑布 4A 景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大别 山映山红生态文化大观园、石关国家体育训练中心、妙道山、驮尖等风景区建设顺 利推进。全县旅游景区完成投资 1.1 亿元,宾馆酒店完成投资 8700 多万元,全县宾 馆床位达 3000 多张,食宿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 自 2008 年以来,岳西县成功举办五届大别山(安徽岳西)映山红旅游文化月 活动,以花为媒,全面推介岳西旅游和农特产品。在每年 4 到 5 月份的文化月期间, 岳西县集中开展的旅游和农特产品推介、景区开园庆典、旅游美食品评、旅游服务 技能展示、新闻媒体采风、经贸招商等系列活动,努力提升岳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该县先后荣获“安徽省旅游经济强县” 、 “安徽省红色旅游县” 、 “安徽省休 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 “安徽省自驾游旅游基地县”等称号。2011 年,岳西旅 游景区接待人数近 2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 8 亿元,旅游产业连续三年实现翻 番目标。 十二五”期间,岳西将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以石关国家竞技训 练基地为主体的“健身” 、以温泉开发为主体的“养生” 、以司空山禅宗文化为主体 的“修心”三大旅游品牌,着力将该县建设为大别山重要的生态型休闲度假旅游基 地。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成为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人次、 旅游收入、星级酒店和国家 A 级旅游景区数量位居安徽全省第一方阵。其中,实现 创建 5A 级景区 1 个,4A 级景区 5-6 个,3A 级景区 6-8 个;实现年均接待游客人数 300 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 GDP 的 10%以上。 对于岳西县这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而言,充分利用自身独特优势,整合生态资源, 打好“生态牌” ,将能更好地实现县域经济的特色发展道路。 (二) 岳西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生产要素约束将明显增强。岳西县经济要实现较快的增速,必须要加大投 资力度,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作为地处深山的国家贫 困县,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约束将进一步加剧。 第二,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紧迫而艰巨。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支撑 岳西经济增长的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中小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 缩。因此,经济粗放增长与持续发展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更为紧 11 迫和艰巨。 第三,县域经济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干预和对外开放度迅速扩大, 粗放式发展进一步受阻,县域经济正处于二次创业的转型期。因此,县域经济加速发 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诸多矛盾。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任务艰巨,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和区域差距短期难以缩小,改革进入攻坚 阶段,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各种社会问题 和矛盾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 (三) 、岳西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就目前岳西县县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 下几点对策 第一、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历史任务,总体要求是:“生 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就我县而言,首先是增加农 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把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作为基础,把“扶贫 开发”作为有效途径,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扎实工作,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科学制定规划,做到有序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尊重群众 意愿、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经济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区分不同乡情、村情, 科学编制规划,制定分阶段实施方案,分类指导,为建设绿色、宽裕、和谐型新农 村打好基础。 第二,以发展生态工业为主导,奋力推进工业强县 抓好工业项目。紧紧围绕轻纺、汽车零部件、小水电、医药化工和矿产资源开 发等支柱产业,突出外向度高、科技含量高、劳动就业率高的成长型企业,全力以 赴实施已经批准的项目,争取早日投产达产。 办好工业园区。加大投入,高起 点、快速度建设莲云工业园区,使其进入省级开发区行列;整合长宁工业园,搞好 园内居民搬迁,扩大规模;加快建设天鹅、天馨、迅启工业园,做好扩容、提质工 作。提升企业素质。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工业的路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技改 投入,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强化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产品 开发和深加工能力,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对生产能力过剩、产 12 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实行关、停、并、 转。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 持企业引进一些关键性技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开发一批符合生态产业发展要求 的新产品,多创全省名牌,争创全国名牌,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第三,以生态旅游业为牵动,加速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好发展旅游的基础。围绕“红色”与“绿色”两条线,加快景区建设。改扩 建旅游专线,打通各景区的循环连接线,提升景区道路等级,实现快速通达,开辟 旅游品牌线路。大力吸引资金投入,加快宾馆等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接纳游客的能 力。挖掘岳西高腔、文物古迹、传统工艺等潜在的旅游资源,拉长产业链。大力开 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打响“生态牌” 、 “红色牌” 、 “禅宗牌” ,努力把我县生态旅游 与长江中下游大中城市的绿色旅游消费联通起来,做旺人气,集聚商气。要在力抓 生态旅游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房地产、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服务主导行业, 积极培育中介咨询、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第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增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简政放权、规范机关行为、提 高服务效率上求突破,进一步落实好服务对象对行政机关的评判权和监督权。深化 国有、集体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探索整合基层站所的 新路子,稳妥推进站所闲置人员转岗和离岗创业;推行“双重管理”体制,管理重 心下移,强化乡镇对站所的管理权限。引导和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 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转变农村工作方式,建立和完善服务型工作机制。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奖惩考核。充分发挥 我县的资源优势和低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