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二十年回顾_第1页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二十年回顾_第2页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二十年回顾_第3页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二十年回顾_第4页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二十年回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二十年回顾 一、概况 我国的对外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始于 1978 年底、1979 年初,是在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项新兴事业, 是国外经济合作领域中迄今发展较为成熟的业务。20 年来,这一事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止到 1998 年底,我国已累计 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 16.14 万份,合同额 834.7 亿美元,完成营业 额 583.7 美元,累计外派劳务人员 177 万人次,实现利税 140 多亿人民币。对 外承包工程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有了较大提高,承包项目涉及国民经济各 个行业,已从初期的承包普通房建、建筑工程发展到技术性较强的石油、化工、 冶金、港口、机场、地铁、电站、航运、通讯等多种领域,并逐步向计算机应 用技术、工程设计咨询、航空航天、民用核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发展,规模和档 次不断提高,承包工程方式亦由过去的分包、包土建施工为主逐步发展为总承 包或“交钥匙”项目为主。外派劳务人员以从事建筑、工业、农业、服务业、 航运和渔业的普工、技工为主。近年来,从事设计、咨询、管理、飞机维修、 电脑开发、电气设备安装等高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显著增加,外派劳务人 员的数量和素质不断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对外经 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外经贸总量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企业是在既缺资金、又缺人才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 务的。20 年来,我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奋力开拓、努力经营,发挥自身的优势, 克服了国际承包劳务市场竞争激烈的恶劣条件,使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 务有了较大发展。目前,我国从事这项业务的企业逾千家,其中连续多年有 20 多家跻身于世界 225 家国际大承包商行列,基本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具有较 强竞争实力的经营队伍。1998 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和营业额 分别达到了 117.7 亿美元和 101.3 亿美元的较高水平,与 1979 年相比增长了 234.4 和 58.6 倍,年均增长幅度超过 33.3和 24.0%,分别比同期外贸出口年 均 14.7的增长速度高出 18.6 和 9.3 个面分点。随着这项业务的不断深入发 展,经营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实力不断增强;市场多元化格局已初 步形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有利于扩大贸易出口特别是带动国产机电产品设备、 材料的出口,带动技术的出口增长和增加外汇收入,利国利民;其次,对于带 动地区开放和经济发展以及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作 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促进发展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双边友好的 经济合作关系做出了贡献。此外,此项业务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事业发展的一 个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状况 回顾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起步阶段(19781982 年) 七十年代未,国际石油市场原油价格两次大幅上涨,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因此获 得了巨大的石油外汇收入。一些石油输出国投入巨额资金,在该地区掀起空前 的、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建设高潮。由于这些中东国家缺乏带动力,施工力量 也不足,吸引了众多的国际承包工程公司和外籍劳务人员涌入该地区开展相关 业务。 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对外开放、对内搞活 经济的发展方针,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指明了方向,同时为我国企业打入国际承 包市场打开大门。1978 年,当时的对外经济联络部分析了国内国际形势,联合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拟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的报告 ,提出 应抓住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有利时机,利用我通过对外援助与中东各国建立起 来的友好合作关系,尽快组织我国建筑力量进入国际市场。国务院很快批准了 这一报告。根据中央的批示精神及国内国外的具体情况,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公司以及中国成套设备出口公司率先开 展了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1979 年,这四家企业在伊拉克、埃及、索 马里等国和香港地区共签订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 36 项,合同金额 5117 万 美元,揭开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序幕。 为了大力开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1982 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每个 省市、每个部委设立一家公司”进行试点的指示精神,在原有四家企业的基础 上,国务院及外经贸部又先后批准成立了港湾、中航技、中水电、石油、化工、 冶金等专业公司及省市“窗口”型企业,如四川、江苏、北京、天津、上海等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使享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企业增加到 近 30 家。在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企业发扬了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的开拓精神,特别是克服了资金短缺、经验不足、人才缺乏的困难,使我国的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发展初见成效。1978-1982 年,我国共批准了 29 家企业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累计签订对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合同 755 项,合同额 12 .5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5.6 亿美元,外派劳务 10.26 万人次,1982 年年末在外 劳务人数 3.16 万人。业务发展到 45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西亚和北非为重点市 场。工程项目主要是房建和筑路,项目的规模较小,承揽方式以分包和承包施 工为主。 (二) 稳步发展阶段(1983-1989 年) 1983-1989 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业务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从 1983 年起, 国际承包市场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市场成交额大幅下滑,中东和北非地 区的发包额急剧收缩,各主要工程发包国和劳务进口国陆续颁布了限制外国公 司和外籍劳务进入本国市场的规定。国际承包工程公司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业 主越来越多地以带资承包、延期付款和实物支付作为发包条件,使刚起步不久 的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这一时期,国家在给予经营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企业正确的宏观政策指 导的同时,也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有力支持了企业对外开展业务。企业在逆境 中奋力开拓,在竞争中求发展。它们在加强自身建设、搞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 务合作业务的同时,注意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采取积极和灵活多样的措施, 内联外引,举办实业,开展内外贸,从事技术进出口,举办国内合资企业,搞活 了经营,成效显著。 1983-1989 年,我国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 115.6 亿美元, 完成营业额 72.2 亿美元,外派劳务 24.4 万人次,1989 年年末在外人数 6.71 万人次;享有对外经营权的企业增加到的百家;市场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更 加广泛。除中东、北非地区外,业务扩展到南亚、东南亚、非洲、美洲、西欧 和南太等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地区的合同额占总合同额的 60%左右, 成为我最大的区域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市场。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中除以住房、 路桥等土建工程居多外,也开始承揽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如电站、糖厂、 化肥厂等。对外劳务合作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有土建、建材、纺织、电子、农 业、渔业等行业的生产和管理人员。 这一时期,经营队伍不断壮大,到 1989 年时享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 权的公司增加到 88 家。业务不断增加,市场逐步扩大,为九十年代的快速发展 奠定了基础。 (三)快速发展阶段(1990至今) 1990 年的海湾战争 ,给我国在中东市场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带来很大冲击。我对外承包工 程和劳务合作企业在政府引导下,及时调整市场格局,加大了对原苏联、东欧、 东北亚、东南亚、非洲和拉美市场的开拓力度。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 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在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指导下,我 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指导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企业 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促进对外业务的迅速拓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步及了快速增长时期。 1990 至 1998 年间,我企业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 706.6 亿 美元,年均增幅 24.1%;完成营业额 505.9 亿,年均增幅 27.3%;9 年间累计外 派劳务人员 142.4 万人次,年均增幅 23.4%;1998 年年末在外 35.2 万人。我国 享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企业增加到 955 家,其中不但有过去的 “窗口”型企业,还有大量的专业实体,整体实力增强。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 和劳务合作业务已遍及全世界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998 年营业额首次 突破 100 亿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业务进入了规模发展阶 段。其中市场发分布是:亚洲 59.9%,非洲 16.6%欧洲 3.3%,北美洲 2%,拉丁美 洲 0.9%,此外,境内外资国际招标项目占 14.3%。营业额最大的国家和地区主 要有:香港、新加坡、苏丹、巴基斯坦、伊朗、美国、澳门、尼日利亚、日本、 科威特等。外派劳务人员最多国家和地区是:新加坡、韩国、台湾省、澳门、 日本、香港、美国、毛里求斯 、俄罗斯 、科威特、苏丹、以色列等。 1998 年营业额比例图 1998 年合同额比例图 表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总体一览表 年 份合同额(亿美元) 营业额(亿美元)期末在外人数(万人) 1979-198212.5 5.6 3.16 1983-1989115.672.2 6.71 1980-1998706.6505.935.2 三、主要特点 (一) 起步晚,发展快。 我国对外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务始于 1979 年,当年我国只有 4 家企业开展 这项业务,当年的合同额仅 5117 万美元。而 1998 年对外签订承包工程和劳务 合作合同额达 117.73 亿美元,是 1979 年的 230 倍。 “七五”和“八五”期间, 这项业务的合同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 15.5%和 30%,高于同期我国外贸出口和 国民经济增长率。年末在外劳务人数由 1982 年的 3.2 万人,年均增长 16.3%,此 同期全国城镇就业平均增长速度高出 4.3 倍。 表二:1983-1998 年各主要指标的累计增长情况表 (二) 对外开展承包工程改变了单一的贸易形式。 作为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的综合载体,对外承包工程包含着货物、 资金、技术、劳务等多种因素的运行,大的总承包项目和交钥匙工程带动了大 型国产机电成套设备及相关技术、劳务的出口。对外承包工程的开展逐步改变 了传统商品出口贸易的单一的贸易方式,已成为实现出口方式多样化的重要方 面。 1979 年至 1998 年间,我国累计对外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 647.69 亿美元。完成 营业额 457.5 亿美元,累计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 34 亿美元。其中 1998 年我 国对外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 92.4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77.7 亿美元,带动国产 设备材料 7.6 亿美元。近年来,随着对外承包的大型工程的增多,对外承包工 程已成为我国向某些国家或地区出口新的增长点,如 1998 年我对苏丹、尼日利 亚等国的出口中有 25%左右是由对外承包工程实现的。 (三) 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已从业务开展初期的中东、北非地区扩展 到世界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恢复中东、 开拓欧美和南太”的全方位的市场格局(见表三) ,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亚洲的香港、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巴基斯坦、沙特、也门、老挝、缅甸、 菲律宾、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科特迪瓦、南非、大洋州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北 美的美国,欧洲的德国、英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均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承包 工程和劳务合作市场。 表三:1979 年-1998 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分洲别情况表 洲 别 合同数合同额 (万美元) 营业额 (万美元) 年末在外人数 亚 洲 7010350093053594755249695 非 洲 8586 1222622 882932 43888 欧 洲 10159 548945 224433 17958 北 美 6521 229900 155897 18295 拉 美 1004 78788 52419 7122 大洋洲 1173 130862 73772 9150 其 它 10120 100140 80984 6017 境 内 (外资工程)53691 1026128 771919 (四)大项目增多,技术含量增加,外派劳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业务开展初期,我国企业在外承揽的承包产工程主要是中小型项目,特别是分 包项目和土建项目居多。经过 20 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承揽的项目涉及 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包括建筑、冶金、石油、化工、交通、电力、通讯、 轻工、农业、渔业以至航空、航天及和平利用原子能等高科技领域。近年来, 所承揽大型工程项目增多,技术含量增加,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显著增长。 1998 年新签合同额在 1000 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 146 个,比上年增加 13 个,其 中 5000 万美元以上的项目 23 个,超过 1 亿美元的项目 10 个。如:中国建筑工 程总公司在香港承建的新机场客运大楼项目,合同额达 12.9 亿美元;中国港湾 建设公司在澳门承建的国际机场项目,合同额达 9.2 亿美元(73 亿澳门元) ; 中国土木工程公司在尼日利亚承建的铁路修复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工程,合同 额达 5.25 亿美元。外派劳务人员的素质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外派劳务除普工 和技工外,还有工程师、医生、护士、会计师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乃至飞机 修理、计算机软件设计及应用、工程设计与咨询、项目监理及卫星技术和经营 管理领域的人才。 表四: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承包的部分大型工程项目一览表 序号项目名称合同额 (亿美元)承包企业名称时间 1 香港新机场客运大楼 129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1995-1998 2 澳门国际机场 92 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 1992-1995 3 尼日利亚铁路修复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工程 5.25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 1995 4 伊朗德黑兰地铁项目 5.83 中信国际合作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北方公 司 1995 5 苏丹输油管及油田生产设施项目 4.6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 1998 6 科威特集油站项目 4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 1995-1999 7 香港小西湾商住大楼项目 2.76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1999 8 沙特 TEP6/OSP 外线工程 2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 1998 9 缅甸邦郎电站建设项目 1.6 云南省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 1998 10 泰国宋卡炼油厂灌区 1.5 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 1998 11 美国 MMI 钢厂建设项目 1.47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总公司 1999 12 香港将军澳地铁 1.3 中国铁路工程公司 1999 13 赞比亚谦比西铜矿 1.1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责任公司 1998 14 阿尔及利亚喜来登饭店项目 1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1997 (五)经营队伍壮大,实力不断增强。 经国家批准具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从 1979 年的 4 家扩展 到 1998 年的 955 家,其中既有专营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企业,也有在境 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以行业优势组建的企业集团以及国家大型企业试点单 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优秀企业和企业集团正直接 参与到国际承包劳务市场的竞争中来。经过 20 年的努力和开拓,我国企业的经 营规模日益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一大批骨干 企业已脱颖而出,其中一些大型企业已跻身于世界著名承包商之列,1996 年和 1997 年分别有 27 和 26 家企业进入全球最大的 225 家国际工程承包商行列,3 家企业进入国际工程设计商 200 强(见表五) 。 表五: 1996 年和 1997 年入选 225 家国际最大在包商的中国企业名单 序号企业名称 1996 年排名 1997 年排名 1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3429 2 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 6651 3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 12476 4 中国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 11383 5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 146104 6 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公司 139107 7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135112 8 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 143115 9 四川东方电力集团公司 67117 10 中国上海外经集团公司 145118 11 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142122 12 中国武夷实业总公司 128123 13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144126 14 中国万宝工程公司 140129 15 中国吉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161132 16 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135 17 中国辽宁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64141 18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公司 170157 19 中国沈阳国际公司 184161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