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批评的理论建构_第1页
学院批评的理论建构_第2页
学院批评的理论建构_第3页
学院批评的理论建构_第4页
学院批评的理论建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学院批评的理论建构 陈晓明是新时期进入中国当代文 学研究领域的批评家,这一时期的文学 批评,在理论内涵和话语形态等方面均 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随着西方现代派 文学思潮的涌入,中国当代文学的观念 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政治意识形态的规 约性力量进一步削弱,文学的主体意识 不断增强,反映在文学批评中,原先以 政治标准为主要衡量标尺的局面被打破, 文学批评单薄的理论形态在植入西方文 艺理论之后学理化趋势更加显现。在改 变当代文学批评格局的批评家中,陈晓 明无疑功不可没,三十余年间,他以宽 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敏锐 的审美触角,一次次挑战文学批评的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度,以自成一体的理论探索和批评文风, 形成独特的批评话语体系,不断彰显出 一名批评家对当下文学生态的影响力。 中国论文网 /5/view-5826506.htm 一、对文学历史流变的探析与命 名 中国当代文学在“ 文革 ”结束之后 充满变数,历经了短暂的伤痕文学、反 思文学、朦胧诗、改革文学和知青文学 等多重文艺思潮的激荡,这些思潮没有 呈历时性的清晰分化,而是相容共生, 共时发展,它们都没有突破长久以来现 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审美范式,只是在文 本表现的题材等方面作出局部的探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陈晓明已在高 校求学并开始接触文学批评,由于他的 学术兴趣在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方面, 把求知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异域,现实 中难以找到可供他批评的对象,因此这 段时期的陈晓明是相对沉潜。然而大学 时代的知识储备,为他日后在批评界崛 起及引领时代风潮,积聚了重要的理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势能。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西 方现代派文学的冲击之下,中国文学一 方面应对西方现代思潮的挑战,一方面 受力于“文革 ”后寻求思想突破的压力, 产生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文学派别:寻根 派和现代派,这是中国当代文学与西方 文学对话的一个标志,也为陈晓明走上 文学批评的前沿舞台提供了契机。相似 的文化背景和对文学回归自身的渴求, 使他对作家创作的焦虑感同身受,对作 家们在文学主题的挖掘和形式上的创新, 也往往能够心领神会,尤其是对先锋派 的小说创作,更是不遗余力地为之摇旗 呐喊。 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 的后现代性是陈晓明对中国先锋文学 批评的研究专著,他对这批以华美的语 言表达与繁复的形式主义策略推进中国 文学艺术创新的作家群体予以热切关注。 陈晓明认为,先锋小说作家们把强烈的 表意意识转化为抽象的方法论活动,他 们对文学说话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突出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调叙述人和叙述视角,设置叙述结构, 强调语势句法等修辞策略,以形式主义 探索挑战经典现实主义的美学规范。其 内部特征具有鲜明的后现代性,突出表 现在:1.对中心或本源的拆除;2.对宏 大历史叙事完整性的解构;3.小说叙事 的碎片化以及对暴力、逃亡等行动的极 端表现;4.自我与人物的祛魅或符号化; 5.情感的中性化以及对暴力、逃亡等行 动的极端表现;6.利用错位和意外来编 织故事;7.反讽手法的普遍运用;8.宿 命论式的神秘主义。先锋小说实现中国 文学从“写什么 ”向“怎么写”的主题转变, 弥补了中国文学形式主义的课程,具有 深远的文学史意义。陈晓明对这个群体 的探索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先锋小说 作家)把先锋小说的叙事功能发挥到无 所不能的地步,他们把中国小说推到前 所未有的高度和难度。就小说叙述的复 杂性方面而言,他们的水准可以和西方 现代以来的小说同步对话。而他们对汉 语言的表现力的开拓,向现实主义写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一类的美学法则挑战,使现代中国白话 小说语言国语华丽典雅,但他们的描写 力,对细微感觉的捕捉,对乖戾心理及 生存状态的表现,特别是对情景的创造, 都使当代汉语言文学达到一个全新的境 地。 ”值得注意的是,陈晓明的先锋小说 研究,所依据的是结构主义学说和解构 主义理论,它们被陈晓明用来当做阐释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武器,使中国的先 锋小说批评得以走出传统意识形态分析, 进而走向价值中立、平面性的文本解析 游戏,为中国当代小说批评提供了一套 全然不同的话语形态和术语系统。 先锋文学在玩够了极端形式主义 之后悄然退场,这次短暂的美学裂变对 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 它喻示着文学从追求表现外部世界的宏 大叙事中解脱出来, “向内转 ”而返回文 学的自身。然而文学表现的核心永远是 “人”,人性是其挖掘不尽的写作主题。 在 1980 年代后期,一批没有追赶上先 锋文学的写作者登场,他们既从先锋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学夸张、怪异的表意策略中获取文学技 巧,又受到新写实关注日常生活原生态 的视角的影响,于是把目光投向了生活 的内部。这批写作者被陈晓明命名为 “晚生代”,他们没有相近的艺术风格, 但是都有着“ 当下性” 的特征,他们的写 作是面对“现在 ”说话,而不是面对历史 或面对文学的形式实验说话。 “晚生代” 的写作冲动来自个体的生存经验,个人 的文学经历在很大程度上是远离既定的 体制和主导文化的,以其对生活表现的 深度性和悲悯情怀,重新唤起了文学的 道义和责任。陈晓明敏锐地看到, “晚生 代”的作品艺术存在着二重性:一方面, 对人民性及其苦难意识的表现,作家回 到现代性的审美意识中去,回到现实主 义的艺术传统中,这种现代性的艺术特 征,以其整体性、不断推进的叙事时间、 向着高潮和极端的发展的线性模式特征, 这些都是主流的美学规范。另一方面, 在不能进行现实批判性表达的时候,作 家转向了性格和心理刻画,本来是进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社会现实发掘的表现,却转向艺术上对 人物性格和心理进行淋漓尽致的刻画。 这些人性的内在性一旦依赖对其极端状 态的表现,也就转化为文学性的审美意 蕴、表现情境、修辞效果以及风格标志。 而在 1990 年代初期兴起的女性主义文 学,更是进入到了人性隐秘的深处,把 生活的极端性、碎片化推向更深的维度, 在生活变形和裂开的瞬间抓住“存在” 之 真相本质,促使文学性在此刻涌溢而出。 陈晓明在深化纯理论演绎的同时, 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对当代文学创作进行 阐释,以自己特有的理论话语解读中国 当代小说。在无边的挑战 表意的 焦虑 不死的纯文学 向死而生的文 学和审美的激变等批评专著中, 他一方面持续深入地推进先锋理论和后 现代文化理论的研究,一方面热情关注 当下正在发生的文学实践,对文坛出现 的最新文本作出敏感的反应,对文学发 展中的变革性力量给予热情的支持。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把后现代理论引入中国先锋小说研究, 作出了当时学界最权威、最具说服力的 先锋小说批评,提升了当代文学研究的 理论水平,对其他文学思潮的归纳,也 曾一度影响了批评界的理论命名,成为 原初性的学术资源。 二、 “现代 性”视角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转型问题, 是陈晓明文学研究的理论重心,是他数 十年批评历程中从不间断的观察视角, 体现了他稳固而鲜明的研究特色,也是 他作为一名成熟批评家的重要标志。他 曾经坦言,从现代性来论述中国当代文 学并不是为了趋赶理论时髦,而是由于 当代文学曾经在先锋派的实验形式中触 及到后现代性,但随着先锋派经验的常 规化和普遍化,后现代在中国当代文学 中并没有扎下根来,这使得他不得不重 新思考更大的理论框架。 “现代性” 则可 以在更为宽阔深远的历史背景中重新整 理和展开文学叙述,使当代文学一直寻 找的 20 世纪的总体性或者重写文学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的整体性,有了一个最恰当的框架。 现代性的幻象当代理论与文学的 隐蔽转向是陈晓明在主题论文基础上 修改而成的专著,全书在现代性理论和 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视野中来展开论述, 既有对现代性理论的一些关键问题的阐 述,又有对当代文学转折变革中隐含的 现代性主题的思考。在书中,陈晓明尽 可能地降低意识形态的色彩,把论述引 向知识分析的轨道,引向美学问题的本 身,并且紧扣当下性,积极应对当下具 有实践特征的问题的挑战,彰显出当代 学科的优势和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一直与社 会政治变革有着紧密联系,文学更大程 度上是被纳入了政治宣传和斗争的范畴, 作为工具而存在,具体说,现当代文学 是在反帝反封建的主潮下发展的。在数 量众多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中,研究者更 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尤其 是论述新时期以前的文学史,更是重点 解析文学的社会表现功能。陈晓明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与同类著作的鲜 明区别在于,它不再单纯地以政治事件 作为划分文学界线的依据,而是直接切 入文学的内部,以文学性的变革作为判 断文学规律变化的尺码。其首要表现在 对现当代文学分界的表述上,之前的文 学史论著几乎都以 1949 年新中国成立 作为当代文学的开端,但在陈晓明看来, 当代文学史的起点应是 1942 年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 因为从讲话开始,中国文学在很长 一段时期内走入了与政治同构的轨道, 文学被拴在了政治的战车上,疯狂地奔 跑于命运坎坷的征途。 尽管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与政治 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纠缠不清的暧昧关 系,陈晓明关注的重点却是政治意识形 态规约下的文学性。从讲话到“十 七年”,是经典现实主义确立的时期。 在政治意识形态的规约下,中国文学从 写作主题到表现方式建构了一整套的表 意系统,文学的社会功能被强调到无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复加的地步。然而在政治的约束中,文 学依然在倔强地、无意识地生长着,无 论意识形态的影响多么强大,一种文学 性的品性依然从历史的缝隙中流露出来。 陈晓明通过对几部重要作品的解读,看 出了来自文学内部顽强的创生力量。例 如赵树理自然质朴的小说特色,是中国 革命文艺苦苦追寻的文艺与大众结合及 文艺的民族风格的体现。从大型歌剧 白毛女的成功创作中,表明了“社 会主义革命文艺可以从一种意识形态理 念出发创造一种艺术形象,而这种艺术 形象可以通过对个别特殊的形象的塑造 来达到普遍性的效果,进而有效创造一 种历史真实 ,最后,这种历史真 实又成为革命斗争的依据”。陈晓明 认为,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不可能 脱离它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在长期 的文学史的传承氛围中形成,作为评价 文学的标准,它总是有一种基本规约和 底线。作家的写作,确实受着多种力量 的支配,思想的、观念的、道德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所有的这些来自观念层面的影响;另一 方面则来自艺术本身的支配作用,总是 有一种语言的和表达艺术的规则在起作 用确实有一种超出政治的文学性的 东西始终在起作用。 ”以梁斌的 红旗谱 为例,在这部被视为“ 中国文学的革命 叙事所达到的成熟阶段” 的作品中,依 然存在着大量溢出革命历史叙事的艺术 要素,如生活细节、家庭伦理、婚姻情 爱等等,它们作为革命历史叙事的补充 和佐料,其实却正是小说叙事的血肉, 支持那些革命故事得以存在和展开。陈 晓明说, “在这种客观化的革命历史叙事 中,依然有一种主观化的东西在起作用, 写作的个体性特征终究难以被政治性彻 底抹去,这就使得历史化的叙事承受着 文本修辞与写作主体艺术个性的双重分 解,使得历史化的叙事与文学性之间的 悖离关系得以成立。那些被认为是冷静、 客观的描写,其实与作家个人长期的经 验、个人的内心生活、情感记忆相关涉。 ”即使被后来的文学史写作作为政治戕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害文学典型来叙述的长篇小说艳阳天 ,陈晓明也看出从中溢出政治樊篱的文 学性,认为它所描写的乡土生活韵味和 生活细节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并且写 出了农村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国家政治对 家庭伦理的深刻冲击,以及小说叙事的 共时性结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那个时 期最具代表性的文本。的确如此,文学 总是在政治的魔影无法企及的地方,顽 强地延伸着它的触角。比如在“文革” 超 级“历史化”的时期,以白洋淀诗派为代 表的地下诗歌运动,集中反映了诗人在 坚定和迷茫的交错中穿行的意志、时代 的豪迈与个人的忧伤的结合,真实再现 了知青一代的共同心理特质,这些“潜 在写作”的作品,成为后来的文学史叙 述最具说服力的文本。 陈晓明从现代性的角度论述中国 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使文学研究回到 文学文本的内在结构,回到历史变动的 实际过程,回到文学发生、变异和变革 的具体环节。现代性视角给予中国当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文学史以一个完整的、有秩序的、合乎 逻辑的总体趋势,又试图去揭示这个历 史过程中被人为缝合起来的文学现象的 关联谱系。在此基础上,让人深刻感知 文学走过的是一条被“ 全面历史化 ”到 “超级历史化 ”,再到“再历史化”和“去历 史化”的道路。这样的论述,有效地厘 清了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社会变革之间 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文学史叙述 的学术立场。 三、提升当代文学批评的学术品 格 陈晓明之所以在中国当代文学批 评家阵营中独树一帜,除了他对当下文 学创作现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之外,还 在于他以自身的学术追求,有力地提升 了文学批评的学术品格,改变了当代文 学批评界普遍存在的浮泛文风。他认为, 文学批评应该是对文学作品文本的再创 造,而不是简单的意义解释,它在创作 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始终有其自身的 文化目标,和创作是一种对抗性的关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而不是相互抚慰、共同投机的关系。批 评依据自身的文化目标,对创作提出各 种读解,提出各种质疑,以饱满的“主 观精神”对文学写作进行全新的阐释, 给文学实践的历史重新编码,使之成为 批评的知识谱系,成为批评重建自身的 理论话语的无穷资源。正是基于这种对 文学批评自身价值的坚实守护,陈晓明 才没有被外界的风潮所裹挟,而是坚持 发出自己异质而独特的声音,并一次次 引领时代的潮流。 努力建构文 学批评的理论体系。陈晓明的文学批评 走的是理论批评的路子,它与媒体批评、 印象批评有着鲜明的区别。他以文学史 家的眼光考量创作的得失,对作品和思 潮的评析,总是要置于一定的理论背景 或知识谱系中进行考察,从作品中流溢 出来的审美特质,又被他作为丰富理论 发展的佐证材料,在双向关系中,注重 理论发展的当代性和当代文学批评的理 论性。诚然,任何一种文化理论的推演, 如果缺乏对当下正在发生的文化实践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界定及指导能力,那它就散失了存在的 价值和发展后劲;相反,如果对当下作 品的解析无法提升到理论的高度,那么 批评本身就无异于隔靴搔痒式的表层抚 摸。他把西方学术资源引入当代文学批 评,用西方文论去寻求和阐释正在发生 着的文学现象,从中发掘新的文学经验 和存在的经验,让新的文学作品与新的 理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时代话 语。他的文章针对个体批判的不多,更 多是着眼于个体背后的理论整体,看重 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建构是 对落后秩序的最好解构,只有“立” 起来 来了,才是对原有的占据压制地位的理 论的一种有效超越。 “我所理解的解构立 场是对起压制作用的历史力量进行质疑, 持续不断地与这种压制力量,向这种美 学规范霸权挑战,这就构成了先锋阐释 的动力。真正的酷评是要敢于向历 史的巨无霸挑战而不是骂几个被写 作折磨的作家这种骂不过是小骂, 不过是欺辱弱者的行径。 ”从早期以后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代文化理论解读先锋文学作品,到关注 当代文学的现代性转型,一种宏阔的理 论气象一直贯穿于陈晓明的批评实践中, 其基本的理论体系在 1990 年代中期就 已初见雏形,并在后来的写作中不断完 善,使其更加系统化。这种对文学批评 体系性与完整性的执着追求,使他的文 章有了一种扎实的厚度感。 强大的西方理论背景。细读陈晓 明的著作,会发现的他的理论支撑几乎 全来自西方学术资源,他是为数不多的 对西方后现代文化理论运用自如的中国 批评家之一,尤其是对德里达解构主义 的研究,在国内更是首屈一指。陈晓明 认为,在当下,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性 转化受限于多重制约,马克思主义文论 又有着明显的局限,而西方文论有着强 大的创生能力,是解读当下文化现象最 好的武器。因此,用西方文论解读当代 中国文学,既是把本土文学放置于世界 文学的整体背景中考量,使其更加明白 自身的优势及局限,又是促进当代文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经典化和世界化的有效途径。应该指出 的是,陈晓明对西方理论的运用在显示 出他宽阔的文化视野的同时,也不可避 免地染上实用主义的色彩。在国门初开 的年代,面对蜂拥而入的理论浪潮和初 步显露出后现代迹象的中国文学作品, 他抑制不住抢占话语制高点的兴奋,急 切地想在中国文学的舞台上施展他的后 现代理论,而无暇顾及脚下的这片文学 土壤能否适应外来的理论滋养。他用西 方文化理论求证正在发生着的文学事实, 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对应性,造成他 早期的文学批评生涩难解,所作的审美 判断也常有牵强附会的现象。 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内在渴望。进 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尽管没有发生 划时代的文学裂变,没有产生高标独立 的标志性作品,然而如静水深流的中国 文学,在平静中逐渐走向成熟,向着艺 术表现的深度和广度迈进。十余年来, 随着国家出版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运作 方式的刺激,文学创作,尤其是长篇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说创作的速度,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迅猛 的时期。每年千余部的长篇小说数量, 使众多的文学批评从业者逐渐感到应接 不暇和困倦,他们纷纷掷笔,游离出文 学批评的领域,或转向文化批评,进行 更宽泛、更具社会学意义的学术研究。 陈晓明却依然乐此不疲地奔跑于文学批 评的前沿,作为一位把西方文艺理论作 为自己重要理论背景的批评家,他一直 关注着世界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及 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同作家一样,都怀 揣着一份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内在渴望。 与“文学死了 ”“当代中国文学都是垃圾” 等危言耸听的论调不同的是,陈晓明对 当代中国文学一直持肯定的态度,毅然 喊出“不死的纯文学 ”!他认为最近二十 年来,中国小说注重在主体意向非常充 分的视角下去展现乡土中国的历史和命 运,从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象,标志着 中国的乡土叙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